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34章 剿匪骝马梁(二)保安队选拔和匪踪现

第34章 剿匪骝马梁(二)保安队选拔和匪踪现

刘铭和赵大明带着王娟三人、赵青兄妹六点五十五到了预设测试点:公路向刘庄方向下路点。本文搜:狐恋文学 hulianwx.com 免费阅读

赵大明分配王娟三人向西去,公路向岭北的转弯点2人,那是测试的回跑点,负责拦住来车几分钟,监督参测者到点才回,向东100一人,负责维持秩序。赵海从起点向东走100米负责拦住来车,赵青在起点向西100米处监督秩序。

关于这次的选新,刘铭想了很多方法,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最简单的成绩说话。后世的高考、考编、升职考试等在成绩外附加条件,一定是有它的必要性,但又确实影响了公正、公开。

刘铭想让这支小队伍从开始就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他们不会跟他很久,但他希望自己为这个世界的未来增加点光明因子。

这个世界亮色多点总好过黑暗多点。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可能成果未必多高,但心一定更安。

七点钟,共来了42个人,赵大明站在人前说:“欢迎大家来参加保安队选拔。我们的选拔分两段:

第一段是今天的长跑,从咱们所在的位置沿公路向西跑,到公路转去岭北的路口转向回跑,最先到达起跑点的前20名视为通过。未通过的领两个馒头和一只熟鸡蛋,就可以回去了。

第二段,为期五天,我会带着大家练习爬山、射击和投掷。表现最好的十人将成为我保安队的预备队员。后十名一人发一块大洋。保安队有空额时,会按这次的训练成绩排名递补。

请大家现在排成六排,按个子排,个低的站前排,一排七个人。”

刘铭和赵大明一通拨拉,总算让所有人都站好了。“预备,跑。”古井村有史以来第一次长跑比赛开始了。知道消息的刘庄村的队员亲属、路过的路人都驻足观看着、议论着、取笑着那个跑的跌跌撞撞的。这是个娱乐贫乏至极的年代,也是个充满着无限可能性的年代。

7:25,第一个到达终点的人出现了,竟然是王东,这个十七岁的少年一首很普通。刘铭没有怀疑过十个人中会有他,毕竟以他的年龄、身高,在今天参加长跑的这批少年中他都算中上。

任何一个团体中,最吃亏的可能都是这批中上的人,活一定没少干,成绩一定不差,但因为他们不特别出彩,又难以引起领导的特别关照。升职加薪,给他也行,不给也行,其中没关系、不肯弯腰的那些人就只能悲剧了。领导还有充足的理由,毕竟那些得益者也不算差。所谓玻璃天花板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

一个没有正规训练过,甚至从没有跑过这么长距离的人第一次跑2500米,能跑出这个成绩,小伙子是真拼命了。

看到他要坐下,刘铭赶紧上去扶着他继续走,一边走一边夸,小伙子虽然气仍喘不过来,但笑的跟二傻子似的。他知道就象他妈说的那样,想跟着东家干,不能惜力。

十分钟内,张大山、张小山、王南几个人也都到了。

第一个到的姑娘是张春花,张富贵的姑娘,十六岁的圆脸姑娘不笑不说话,家里家外都拿的起,公认的好姑娘,婆婆们最喜欢的媳妇。

第十个到的是没见过的一个十六七岁的精神小伙,衣服上虽也有补丁,但明显穿的很得体。问身边己呼吸平稳的王东,才知道详情。

小伙子叫李栓柱,原来古井村的,父亲是哥三个中的老大。兄弟分家,爷爷跟着他们过。为了照顾两个弟弟,为两个弟弟成亲、盖房借的外债全由他们家背了,条件是他们家分了最多的柿子树。李父是村里出名的侍候果树的好手,想的挺好,有两年欠债也就还清了。两个叔叔就是老农民,更没来钱的道。

但先是赶上中原大战,柿子没人进山收,第二年碰到暴雨、冰雹,两口子先是被雨激了下,后看到原本硕果累累的枝条或是被砸断、或是七八成的落果,弦一下就崩了,两口子在地里就上吊了。

叔叔想帮,但婶子不愿意,还到处说老大家分家分的多,遭了报应。爷爷也气病了,并且是一病不起。因为当初是他劝着、逼着老大那么分的家。又是一个好人不得好报的例子。

李栓柱很硬气,卖了所有的房子、土地和果树,还清了欠债,去年初随着个过路的客商去了天津,临走将不到五岁的小妹寄放在姑姑家里,并留下了五百斤粮食。几天前回来,看着瘦弱、胆怯的妹妹,给姑姑留下了二十块钱,就带着妹妹搬来刘庄,借住在王东家。王东的奶奶是李栓柱爷爷的妹妹。现在张大山的修桥工地干活。

今天两项工程都为选人让路,放假一天。

王东说完情况,担心的看着刘铭,显然是怕刘铭不收他。

刘铭抬手拍了下王东的头,“有什么好担心的。你们的亲戚、朋友有什么不可信的。”

人员明显的两极分化,前边十几个之后就是零零散散的了,20名和21名差了近半分钟,也免了为出发时谁先谁后影响成绩而争论了。

赵大明爷仨带着前二十名去了工地食堂吃早饭,安排今天训练。刘铭带着跟队回来的王娟三人负责张富贵挑来的馒头

和鸡蛋逐一发给落选的青年们。对几个因落选落泪的逐一安慰、表扬,并承诺他们还会有第二次扩招。

送走这些人,刘铭带着自己的三个人回到了自己家,家里人都在等他们吃饭。

他们三个要听王虹的吩咐,在工地食堂那布置出个教室来,要设好黑板,准备好足够的石板和石笔等,保证明天中午准时开课。

刘铭和小婵则要准备好第一节拼音字母课的教材。刘铭准备一人发一张汉语拼音字母表。小婵会是他的第一个学生和抄写员。

刘铭边写边教小婵念,让小婵比着他写的aoebpmfiudtnl......学着写,学着念。一个小时,小婵记住了前七个字母。于是,刘铭决定明天就先教这七个字母。刘铭抄写完23个声母,24个韵母各五张时,小婵己能有模有样的抄写一张了。刘铭其实一首觉得小婵很有读书的天份,曾经几次问她想不想去学校读书,都被她坚决拒绝了,一门心思要跟紧了自己少爷。这些年在刘铭的督促下,至少也应该是个初中生的水平了。当然是只考虑语文水平。

这段时间少爷总在忙这忙那的,甚至时不时的就跑去保定,太太说是心野了,想找他单独说说话都难,让小姑娘暗自神伤,有了自己的心事。今天终于有机会陪着少爷干活了,心象放下了千斤重担般轻快,比吃过最好的蜜都甜。小脸红朴朴的忙着,时不时的抬眼看少爷一眼,就又笑眯眯的忙了。

吃完午饭又忙了近一个小时,才准备出五十份资料。整理好资料,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叫上小婵去看看教室布置情况。

保安队那边是属于赵大明的,刘铭不想在那多露面。与赵大明约商量后定下主要训练射击和投掷,两项有一强的就可以成为正式队员。

第二天早饭后,刘华和孙柱赶着马车又去了李家台。赵大明和李家台大车店的掌柜讲好了,他们可以将车卸在他那,由他帮助喂一天骡子,晚上离开时管顿饭,一天五毛。

中午20个队员吃完午饭,上了第一堂语文课。以两个字母组合,就能表达爸爸、妈妈、摸、发等的意思为例子,说学好了这些字母,不但有利于快速学会汉字,在不知道怎么写字时,用字母搭配好,也能表达意思。

刘总前世讲项目、给手下员工上财务分析课的丰富经验保证了课堂的趣味横生,让队员感觉学会识字好象也不难。

王虹全程听了刘铭的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她对汉语拼音的认识。晚上与刘铭探讨到很晚。

晚饭前一个小时,王虹上了她的第一节算术课,主讲0-10的11个数字的写法和简单的应用。当王虹让刘铭提意见时,刘铭就是一阵夸。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干,至少在效果出来前刘铭不会说一句败人兴的话。

之后三天,刘铭就在备课,讲课、听课中度过。当然大部分时间用在了陪小婵、小莉和老妈上。他觉得他有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嫌疑,忽视了最亲近的人的感受。

第西天下午,刘华和孙柱提前回来了。刘华前天下午去李家台北三里地的西赵庄收山货时,听说他们村有个多年货郎,可惜今年不干了,要不也不会卖给他们。今天上午刘华和孙柱就拎着礼物以新进这一行的晚辈的身份拜会了这位前辈,向其请教其中的诀窍。可能是投了缘,引发了他的谈兴,三人聊的很痛快。。当说起为什么不干了时,才知道他也遇了匪,并下功夫了解过这股土匪的情况,提醒他们也要注意安全。了解了想了解的,谢绝了对方的留客,两人就快马加鞭的回来了。

让孙柱叫来赵大明,一起听刘华介绍情况。

这人叫赵有义,是从父亲那代开始的货郞,快二十年了。从山外进些日杂货,到山里贩卖,从山里收山货到山外卖。辛苦就不用说了,但也确实收益不小,家里盖了房,娶了媳妇。开始是挑担子,后来是买了条毛驴,最后是换了匹两岁口的马骡。心气正旺时,碰到了土匪。

那是去年腊月初十,他从全城用全部家当进了棉布、盐、针头线脑等过年最好卖的百货回家,一挑,一驮。在离李家台东不到三里地处几个土匪突然从山上冒出来端着枪向下冲。

为了自卫,他是有只大眼盒子炮(一种晋造驳壳枪,笨重但便宜)的。他扔下担子,抽出枪就向山上打了一发,趁土匪们躲枪,轰着马骡就跑。子弹从头上飞,把他吓坏了。回家才发现,裤子上有个弹孔,肩上有擦痕,只要有一发打实了,他就完了。

那趟丢了部分货,没敢再出远门卖货,年前在家门口处理了存货,最后一算,一年白干了。全家都坚决反对他再干这行。

很不甘心,就在过年期间利用走亲访友的机会,好好扫听了一下这股土匪的消息。

据说这股土匪是去年五六月份从山西过来的,有三十来个人,有人见他们穿着山西兵的军装,应该是从军队出来的。人人有枪,长短枪都有。过来就占了李家台向西北十几里外的骝马梁。

那里东西两侧都山连着山,山不高但谷深,望山跑死马,周边荒无人烟。北侧是断崖,只有南边有上山的路,这条路首接向南,就能通到李家台村口那条东西向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