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晋察冀小民兵 > 第35章 剿匪骝马梁(三)实地侦察

第35章 剿匪骝马梁(三)实地侦察

吃完晚饭,和刘母打声招呼,刘铭带着小婵去王娟家串门。搜索: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本文免费阅读

主家明显很意外他们的来访。

西人在东屋坐下,寒暄几句,刘铭进入主题:“大娘,我明天要出趟门,有些事不太放心,这才大晚上过来。有几句话叮嘱下嫂子。别见怪啊。”

赵大娘对刘铭带着小婵过来很满意。虽说能接受两人走近,但寡妇之家大晚上有男人来访,好说不好听啊。听刘铭客气,连说:“这就见外了。你能来大娘高兴还来不及呢。你们说,用大娘回避吗?”

“不用,这儿都是自己人。嫂子,我得出去三几天。这几天保安队要挑选正式队员。具体操作我不掺乎,也不想让你管,但我想让你从中拣着顺眼的、认为射击有潜力的挑几个你看的上眼的,用心教他们。你自己的实弹射击更要加强训练。短了半个月,长了一个半月,我需要有几个枪法比较准的。我说明白了吗?”

王娟沉吟下:“你的意思是不是,保安队就是赵队长负责,以他为主。但射击这块我要抓起来,不要拖你的后腿。”

“聪明。我希望嫂子记住一点,我的核心团队是你们俩加上刘华、孙柱。保安队是第二层。有事,主要得靠咱们自己。咱们硬起来,自然其他人就跟上来了。”

“行,放心吧。我一定尽力。”

话说明白了,刘铭也就告辞回家了。

送走刘铭,赵大娘嘀咕道:“为了这么点事,值得大晚上跑一趟吗?”

“管他呢。我就干好我这块就行了呗。”

走到门口时他碰自己一下,在耳边一句“别急,放心。”让王娟明白刘铭为什么而来。好几天两人没有单独相处的机会了。先是赵青,后是王虹,他是怕自己多心才光明正大来的。

第二天早晨吃完早饭,让赵海他们先带着队伍去训练,刘铭将赵大明、刘华和孙柱召集到他的屋里,商量下具体行动计划。

“赵叔,我昨天晚上琢磨着,还是让孙柱和刘华一块跟我去。投掷这块你多费费心。明天下午赶着车上去,傍晚趁路上没人把我放在李家台西边向北走那个路口。昨天我问过刘华,从那向里走第二个拐弯向东首走就能到骝马梁。

送完我,他们哥俩歇在李家台那家店。第二天孙柱就在李家台店里收货,万一有事,我们到那赶上车就走。刘华则从我下车那个路口向里走,找个合适的位置猫着,准备接应我。当天见不到我,就回到店里,第二天再去。最晚第三天我原路回来,与他碰头。

他们俩车上装一箱手榴弹,装两支步枪,身上各带只短枪。这样真出了意外,只要我们三个碰了头,就没问题了。咱们是官面的,也不怕查。最坏的情况下,就向李财主求救。”

赵大明不太赞成刘铭一个人进山,但看看刘华、孙柱,想想儿子受伤的胳膊,细细过了一遍刘铭说的方案,感觉问题不大,也就同意了。

西人逐步推敲刘铭的计划,从细节上逐步完善,最终敲定方案,并确定明天吃完午饭就走。

赵大明去了训练场,刘华和孙柱被刘铭放了假,叮嘱他们和家里打好招呼,准备好行李,擦拭好自己的武器。

散了会,刘铭先去母亲房里和母亲说了明天下午要出趟门,去谈一个收山货的点。刘华他们和人约好了,东家得去当面谈长期合作。想在那再转转,来回得两三天,但肯定没风险。再加点小马屁和贴心的话,哄的刘母放心应了。

叫上小婵回到自己屋,简单画出一个双肩包的样子,详细说明了对背带、面料和内部构造的具体要求,请婵女侠江湖救急,去找下二婶他们帮忙,最晚明天上午必须做出来。

刘铭给自己三天野外生存准备的干粮是烙发面饼、煮咸鸡蛋、煎腊肉,再带上几根大葱。刚好刘华妈过来了,就把这活派给她了,说好明天中午前准备好。

此处说的腊肉和川、湘的腊肉是不一样的。河北农村春节讲究腊月杀年猪。肘子用来做初一年饭的主菜。猪头、排骨腊月二十五后大锅煮,那天是小孩子最高兴的,一年中惟一可以大口吃肉的一天。下午用肉汤和里边的碎肉用来灌香肠。肥油熬油,瘦肉冻着春节吃,肥肉则用盐腌起来。在物资大丰富前,这些腌肉和猪油就是农家全年的脂肪来源。

这些腌肉就叫腊肉。最好吃的做法就是先将油脂熬出来后,裹上面糊用油煎。烙饼夹煎腊肉是刘铭前世今生的最爱。

发面饼最大的优势就是放的久,三两天内都不会干的咬不动。

因为时不时的刘铭就邀请大家在刘家吃饭,小婵自己根本忙不过来,在张富贵媳妇和王大春媳妇忙着工程大灶后,刘华妈和孙柱妈轮班,每天上午、下午都会有一个过来看看。有需要就帮忙做饭,没需要就回去。不干活坚决不吃饭,分的分外清楚。这一点上他们两家比张、王两家表现的要好的多。

今天是刘华妈过来了。

刘铭回屋又找出刘父当年留下的两个黄色铝质军用水壶。他也想过给王娟他们配上,但没找到。好好洗刷一下,找出望远镜擦拭

一新,再加上一个本子,两只笔。擦拭好M1911和两把匕首,穿戴好,不影响活动。

齐活。

吃饭前,小婵牌双肩包正式出炉,较后世的稍嫌粗糙,但容量够大。将干粮、水壶、两双鞋、一套备用衣服、两个弹夹和两颗手榴弹放进去,空间还有富余,完美。

吃完中饭,三人踏上了收山货之旅。

一匹骡子拉的车上,一个穿青色长衫的二掌柜带着两个标准农家院小子穿着的小伙计,车上有包括秤杆、绳子等全套的收山货家伙什,很和谐。

路上先是又对了下说辞,就是一个刚成立的山货铺子派二掌柜下来探行情。

三人大男人坐着慢的不象话的马车,但时间在刘铭夹杂着黄色笑话的指点功夫和如何待人接物中,在刘华、孙柱不时的下车实践中,在三人斗嘴中过的很快。

到路口下车时是晚上六点,刘华和孙柱都有些担心,想再说点什么,早换好短打扮的刘铭拍拍他们的肩,“放心吧,你们师傅的本事之大是你们想象不到的,是很惜命的,会小心再小心的。你们也小心点。”

看着刘铭背着他那个双肩包向山里走去,边走边向后挥了挥手,两人也只好返身赶着骡车向李家台去了。

今天是十九,月光很好,但在旷野中仍可看到星光满天。很美的 夜色。

这是一条山中可走马车的路,两边不到50米就是高低起伏的低山、矮坡,再向远处看山连着山,在月色下黑乎乎的,形态各异,好象藏着什么怪兽。

身处旷野,寂静无声,对影成双,偶有石块、土块落地声音传来。

不可想。

嗯,这是第一个路口,能看到远处山中影影绰绰的村庄里微弱的灯光。

赵有义说过从这个路口再向北走三里多地,有个向东的路口,小路爬山越岭,能走到骝马梁西侧。

走了约100米,找了个路边的树后,刘铭吃了块饼加咸鸡蛋,喝了口水。水得省着喝,山里的生水能不喝还是不喝。

整理下腰带,确保柯尔特M1911斜背在左肋下,方便随时拔枪。摸摸怀里三块小石块,重新打好绑腿,确保两把匕首分别插在绑腿里合适位置,把望远镜挂在脖子上,背好双肩包,跳了跳,还行,挺利落。

从这儿开始,刘铭就让自己始终保持在阴影里行走,并全力放开自己远超常人的五感,时刻关注着异常点,不放过任何可疑声音。

前世看过很多东北、华北土匪的资料,真正的经年老匪对老巢的警卫布置之精密,对人员控制之到位,对敌人之残忍,都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到的。真的不是我们电视、电影里看到的那么简单、粗暴。那样的人乱世中真活不长。

看到前边是个丁字路口,有条路向东边的小山上延伸。借助路边杂树的掩护,矮身隐在阴影中上山,走了不到五十米,刘铭隐隐约约听到左上方有呼噜声传来。先静下心来细听,然后蹑足潜踪的顺着声音慢慢挪过去。

慢慢爬上缓坡,走近了,看到是一个依山势建的窝棚,距坡底海拔不到二十米,距离不到五十米,地方选的很巧妙,从山下看上来,就是乱草、荆条环绕中的一块大石头。位置选的很好,南北两个方向有人走上这条小路都逃不过这个观察哨的眼睛。

窝棚受限于地形,很低,人在里边只能是趴着、坐着,再围上个被子,在这荒凉的野外,哨兵睡着就难免了。

刘铭慢慢的退回大路,轻抬脚 ,慢落足,向东摸去。边走边注意着哨兵的鼾声。

他有十足的把握能让他睡一晚上,早晨醒来一无所觉。但万一有人来查岗或换岗呢?

爬上山顶,未发现有人迹,顺着稍嫌陡的缓坡尽可能轻声下山,到沟底前行不到十米,就又是缓坡向上,这个山距沟底有五十多米高,

隐身在山顶向前望是一座高近百米的山。刚下行不到十米,刘铭就找到了第二个哨位,哨兵正在抽烟。

那个位置应该在这条路走到沟底转弯处的西北角。

刘铭慢慢挪动向下,在距哨位三十米左右,找了个能藏身的荆条、杂树掩映下的石块,刘铭在石块帝坐下,取出望远镜,开始观测周边。沿着刘铭刚刚下来的山顶蜿蜒向西北,是个比对面骝马梁(因为前现再向东己无路,刘铭判断这就是目标了)还高的山头,刘铭决定将之定为自己明天上午的观测点。从这看骝马梁,距谷底应该也就是五六十米高,但梁下遍布碎石,应该是当年开矿扔下的碎石碎渣。从这儿向上爬不说能否爬上去,就是刚一向上爬,哗啦哗啦的声音足以惊醒崖上人。只要一支手枪,就能全给点了名。

过了近一个小时,见到有点亮着的马灯从前边沟底拐过来,看看表,九点五十。

刘铭放下望远镜,看到马灯光映射出的是个络腮胡子的中年人,斜跨着条步枪,一摇三晃的到哨位前。里边的人早爬出来了。“王老三,你可是来了。快饿死老子啦。”

“看你这点出息。二当家今天去南赵庄买回头猪,那大肥肉片,就着白馒头,再喝一口烧锅酒,那叫个美。”

“你个狗日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