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妖孽七皇子 > 第39章 一切尽在掌握中

第39章 一切尽在掌握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明睿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与满足。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他便迎着朝阳开始晨练。

晨练过后,他洗净一身疲惫,匆匆走向粥棚,开始新一天的施粥工作。

每当夜幕降临,他便会回到住处,继续他的写写画画。

成儿和静儿总是好奇地追问他在画些什么。每

当这时,明睿总是神秘地一笑,告诉她们:“等到时候,你们自然会知道。”

在粥棚的日子里,还从盲眼老翁口中听到了许多关于宁阳郡百姓的情况。

这位盲眼老翁本姓朱,来自关山脚下的一个小村落——朱家村。

他与老伴,两个儿子和儿媳,以及八个孙子,一大家子人靠着亲手开垦的二十九亩薄田,生活得也算安乐。

不论别的,单凭这八个孙子,就让老朱头看到希望,俨然是当时朱家村最大的潜力股。。

然而,三年前的那个秋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这份平静。

漠北的骑兵突然出现在与橘州相通的关山小路上,他们劫走了老朱头的两个儿媳,更残忍地杀害了他的两个儿子和五个孙子。

这场悲剧让一生倔强的老朱头瞬间崩溃。

他痛失亲人,心如刀绞,一夜之间,他哭瞎了双眼。

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去年辽东遭遇罕见旱灾,粮食收成微薄,当地豪门宋家却恶意将租金提高到令人难以承受的地步,十取其九。

在这沉重的赋税之下,老朱头一家五口无奈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二十九亩薄田,被迫成为了流民,一路逃荒前往宁远郡寻找生机。

然而,命运却对他们毫不留情,两个年幼的孙子在漫长的逃荒路上相继饿死。

历经千辛万苦,老朱头一家终于抵达了宁远郡,却没想到自家老婆子因遭受杨城垒那个恶霸的一脚重伤,再加上长时间的饥饿,最终没能熬到春暖花开。

明睿每次回想起老朱头的悲惨遭遇,再看看眼前这些勉强活过来的饥民,便是咬后槽牙痛骂这些豪族祖宗和先人

...

在那天,午后的阳光刚刚直射大地,静儿轻轻地摇醒了正在午休的明睿。

“王爷,快看!”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激动。

明睿王爷缓缓睁开眼,顺着静儿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方天际尘土飞扬。

待那尘土落定,一行人影逐渐清晰,明睿的心情瞬间变得愉悦起来,原来是蒙莘到了。

蒙莘在靠近时,也已看到王爷在那耐心等待,他立刻催马疾驰,抵达后下马跪拜。

“末将路上遭遇了些许阻碍,耽误了一日,还请王爷降罪。”

“不迟,不迟,来得正是时候。”

明睿急忙上前扶起蒙莘,看着后面的运粮队伍又有些不解,“为何这粮食不减反增?”

“回王爷,路遇几处不长眼的山匪,欲打劫末将队伍。”

蒙莘赶忙回答,“末将带兵清缴了他们,顺带缴获些粮草,故而迟到了一日。”

“好,好,好,干得漂亮!”

明睿一连三声好,赞赏地轻拍蒙莘臂膀,心中甚是喜悦。

别管是谁派来的眼线,只要他们有神勇之能,就足够了。

时光匆匆,转眼间,与宁阳商会的五日之约已过去四日。

宁阳郡的港口上,货船络绎不绝,靠岸的已有一百余艘。其中,不乏京城宋家的三十艘满载粮食的“万石粮船”。

翌日!

明睿晨练后,翻看着手中黄历。

二月十五,宜赚点小钱,忌伤和气......

成儿从屋外走入,提醒明睿,“王爷,他们到了。”

“告诉蒙莘和不易,开始吧!”明睿交代一声,随后起身去了会客厅。

今天是与宁阳商会约定之日,该收网了!

辰时未到,宁阳商会除徐掌柜之外的一众人等早早就到了,可谓是能来的豪族都到得齐全。

正当众人百无聊赖之际,见得明睿从厅外缓缓而入。

“王傅!”

“王傅!”

“王傅!”

“......”

众人纷纷上前朝着明睿躬身行礼。

“大家都是老相识了,就别这么客气了,不知道各位前来所为何事?”

众人闻言不解的看向明睿。

杨兴隆搓着手率先开口,“王傅是贵人多忘事,今天可是咱们约定好的收粮之日。”

“哎呀,对对对。”

明睿忙是轻拍自己的脑袋,“瞧本王傅这记性,粮食可都到了?”

“到了到了,早两日起就陆陆续续有船只抵港,如今靠港的普通商船一百二十一艘,万石粮船三十艘......”

“行了行了,杨会长就直说吧,来了多少粮食?”

听着杨兴隆逐一汇报账目明细,明睿突然出声打断了他。

“二货,你就不能简洁点直接说总数吗?”明睿心中忍不住

暗骂。

杨兴隆似乎没察觉到明睿的不满,继续汇报道:“共计粮食四十余万石整。”

听到这话,明睿心中冷笑。

呵,你这算盘打得真响,奔着小爷准备的银子算计的?

可惜,你的小聪明在小爷面前还不够看!

明睿脸上不露声色,淡淡地说道:“既然粮食已经到了,那就开始卸船吧。”

随后打了个哈欠,挥挥手,显得有些懒洋洋的。

“杨会长,你这等大忙人,竟然还为这区区的八万两银子亲自跑一趟,真是难得。其实你只需要让人把粮食卸下来,然后派个小厮过来取钱便是。”

“八万两?”

杨兴隆有些困惑,他皱了皱眉,然后快步走到明睿面前,脸上堆满了笑容,“您可能算错了,这四十万石的粮食,按照二百文一斗的价格,应该是八十万两白银才对吧?”

明睿故意露出一副困惑的神色,他挠了挠头,“是吗?二百文一石,四十万石不正是八万两吗?”

"这……"

杨兴隆心头一紧,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这粮食的价格,我记得明明是二百文一斗,何时变成了二百文一石了?"

"是本王副答应你的二百文一斗吗?"

明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轻声对杨兴隆笑道,"还是我家王爷答应你的二百文一斗啊?"

回想起上次约定之时,明睿的确只说是二百文,但是单位故意没说。

宁阳商会的众人一时间心中涌起了贪念,都自以为是地在心中加上了"斗"这个单位。

而且畏于辽东王的地位,也没能立下一纸文书,这下是跳进黄河也说不清了。

“这可如何是好?”

“上次确实没有约定单位!”

“哎呀,我就劝会长立个文书,这下可怎么收场?”

“是啊,我那边可还借着贷呢!”

“我本家的宋公子还等着老夫给拿粮款回去呢......”

宁阳商会的诸多豪族此刻如同陷入泥沼,悔不当初。早知如此,他们又怎会轻易涉足辽东王府这条贼船?

如今进退两难,上来时候好好的,下不去了......

“你......你们辽东王府简直无耻至极!”杨兴隆气得脸色通红,手指直指明睿,一副即将开启嘴炮模式的架势。

“杨会长慎言!”

明睿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小觑的威胁,“辱骂王爷,这可是大罪。难道你想要下大狱去陪你那二弟吗?”

“哼,二百文一斗的粮食,你们辽东王不稀罕,自然有饿肚子的百姓愿意买。”杨兴隆咬牙切齿地回应道。

杨兴隆焦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病急乱投医,竟妄想利用城中缺粮的百姓作为筹码。然而,明睿岂会轻易让他得逞?

“杨会长,咱们相识已久,我就不客气地提醒你一句。”

明睿眼中闪过一丝戏谑,嘴角微翘,慢条斯理地说,“这四十万石粮食,可不是闹着玩的。清明时节即将到来,雨水一触即发,若是受潮……”

“哼!”

杨兴隆怒不可遏,打断明睿的话:“少在这里假仁假义,我们走着瞧!”

说罢,他转身离去,背影显得决绝而倔强,但是却毫不顾宁阳商会其他豪族的手足无措。

明睿望着杨兴隆要去的背影,嘴角笑意更浓,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