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给自己救回一个死对头 >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闷不吭声憋大事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闷不吭声憋大事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梅光玄一句话提醒,林墓看向信的落款,果然,日期距离当下已经半个多月。

“这半个月我没有收到木法沙的信件,但是,我刚刚收到他随军参事的另一封信。”

“梅先生,你……”

“你先不要着急,先把信看了。”

林墓接过信件一目十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来,东征并非如此顺利。木法沙的来信并无虚言,丹东王颜敏的确被打的落花流水,已经逃过巨水河,逃入了樊城。木法沙本来想借着巨水河结冰,杀过河去,一举攻下樊城。然而丹东王自知穷途末路,于是在木法沙渡河之际发动偷袭,使得大军受阻。这时突然天气骤变,风雪交加,大军不得不驻扎在巨水河边,与燕军隔河对峙。

可是,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边,风雪刚熄,一队燕国骑兵从天而降,竟然堵住了纳兰大军的后路。前有顽敌,后有堵截,木法沙麾下三万纳兰铁骑终究陷入了困境。此时已是深冬,东北寒冷,兵士们口粮短缺,所带马匹没有草料,不得已,只能杀马充饥。

“梅先生,他,他为什么要隐瞒,为什么不向你求助?”林墓的心中有一团火在烤,他顾不得礼数,急切地望着梅光玄。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派给他一个随军参事的原因。我是看着他长大的,素知他的性情。他带走了几乎全部从草原上带来的纳兰骑兵,只留下几千人。他知道我们靠这点人既要守护北郡,又要巩固地盘,只能依仗俘虏来的燕国降将。如若向我们求援,我们就算倾囊而出也不过杯水车薪,如若让这些降将知道我们如此外强中干,定然群起反攻,到时候不但所得地盘尽数失陷,就连北郡恐怕也保不住。他素来心中担当过重,不愿连累旁人。这个时候断不会将自己险境告诉我们的。”

“可是,难道不应该同舟共济,一起想办法嘛!”随即林墓又想到了什么,问道:“从天而降的燕国骑兵是哪里来的?梅先生早已向投降的燕国城池派出了监察使,并没有反叛的消息呈报上来呀?”

“这些应该是梁王的兵马。”

“梁王?他……”林墓突然明白了。梁王之前派遣兵马驻守东源县,原来是个障眼法。

“梁王将兵马调到江北,看似驻守江北,实际已经将大批骑兵派去了东北。他们绕沿海边的彭州北上,几乎不会惊动河中道的任何州郡。”

不错,纳兰人发于草原内陆,对于海的恐惧尤深,从始至终,沿海的彭州,顺平等地都没有顾及,好在那里并无军马驻扎,因此便有了空子。

“梅先生找我来,定然是有了对策?”废话少说,救木法沙要紧,林墓期许地望着梅光玄。

“我请林博士来便是商量对策的。”梅光玄微微蹙眉。“木法沙深陷重围,想要救援必要有兵,只可惜我们手上的兵马大多是燕国降兵,如若派去东北,恐生变故。不知褚人义勇能否相助?”

褚人?林墓听着这两个字从梅光玄的口中说出,有种说不出来的意味,就仿佛他自己根本跟褚人毫无关系似的。

“梅先生说的很是,可是,义勇终究来自河中,若是攻打河中的燕人,他们自是没有二话,这里是生养他们的土地,他们没有一刻不期盼重归大褚,可是如果是去东北,他们多半不会愿意。东北是燕人发源之地,褚人骄傲,视那里为荒蛮之地,搭救的又并非褚人,更不会心甘情愿。更何况,他们步军多过骑兵,驰援东北,也来不及。”

“这样的话,我们便只有五千人马可用,即使加上同等数量的燕军降兵也不过万人,如何解的了围。”梅光玄轻叹。

两人沉默,平常百姓之家最怕的便是又穷又病,奈何他们如今的困局便有如这样的境地。

“梅先生刚才说,驻守江北的是梁王的禁军?”

“传来的消息的确是这样。”

“我们攻下北郡之时清算过,梁王带去丰都城的禁军不到三万人马,若是他派去驰援了东北,定然所剩无几,为何不是防御使的兵马驻守江北呢?”

“你是说,设马一直袖手旁观,以求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我们人马不多,但燕军也并不是兵多将广,就算有蔡州兵马,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五万,如今又抽出大部分去了东北,丰都势必空虚,可是梁王还是驻防江北,说明即使人马所剩不多,设马也没有要帮他抵挡外强的意思。他便只好强撑门面,将寥寥有限的兵马放在青江渡口。”

“那为什么不会是驰援东北的是设马的人马?”

“蔡州在青江以南,主要是防御褚国,这些年燕国北地的马场已经被大汗占据大半,他们缺乏战马,所以蔡州兵马多半是步军,这么快驰援东北根本不可能。”

“所以…….”

“所以我断定青江渡口最多不过几千燕军。”林墓手指紧握成拳。“如若我们强攻青江渡口,作势攻打丰都,他们必然承受不了,到时候丰都告急,他们一定会召回去东北的禁军。就算梁王能够苦撑,皇帝年幼,也必然畏惧,东北之围可解。”

“你是要动用义勇攻打青江渡口。”梅光玄眼睛闪亮。

“不错,这些义勇如果听说是攻打丰都,定然各个争先,无有不从。”

“可是如果回援的禁军杀回河中,这些义勇又能阻挡得住嘛?”

“我另有办法,梅先生可将手上五千纳兰骑兵交给我,我还要从北境大营俘虏的燕军降兵,总共凑足一万人马。”

林墓说着话,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子上画了几条线,梅光玄脸上绽出一抹微笑,轻轻点了点头。

巨水河西,营帐之中,一个年轻的军官双手背负跪在正中。

“元帅就算杀了我,我也还是会写那封信的。”年轻军官低头,声音闷闷地从牙缝里发出。

木法沙坐在上手,面色阴沉。出发前,梅光玄指派托托做他的随军参事,他就已经明白,梅先生的用意,他不放心自己。这种不放心并非不信任,而是一种长辈的眷佑。托托骁勇,一向是他的左膀右臂,恐怕也只有他有胆子敢做些违拗自己意思的事情,不得不说梅先生真会选人。现下,他就是再生托托的气,气他不该把他现在的困境通报出去,他也不会舍得处罚托托,他们都算准了。

可是,消息传回北郡又能如何呢?他留在北郡的纳兰骑兵不过五千,国师和林墓自保都尚且困难,如何还能派来支援他。更何况如今燕军前后堵截,就算颜敏是强弩之末,破铜烂铁,可是背后的燕国骑兵却是军容整肃,令行禁止,绝不是轻易便能击退的,他并不害怕与燕国骑兵对决,可是现下巨水河已经结冰,他与援军决战,躲在樊城的颜敏如若趁机从冰面渡过巨水河,就会对他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形式会更加凶险难测,如今他只能坚守营垒,等待时机,可是,时机又在哪里呢?倘若知道他这里如此境况,梅先生要有多为难,林墓又会多担心。木法沙真想亲手把托托痛打一顿。

木法沙在风雪中忍饥挨冻,林墓在北郡却不能只是担心。事不宜迟,他根本顾不得等到雪化,立即带上车队日夜兼程再次南下。河中一代的褚人义勇一听说要攻打丰都,各个都摩拳擦掌,被践踏了十数年了,如今真的要将仇敌赶出自己的家园,有谁不激动。

丰都城的皇宫里,小皇帝宁令淳瑟缩在龙椅上惊恐地看着下边剑拔弩张的两个人。

“梁王执意派兵东北,如今丰都危矣,你到是有什么办法嘛?”设马脸色阴沉,只差没有指着宁令齐的鼻子了。

他当初占领丰都,本指望青江天险,纳兰大军意在江北,他自然可以拥兵自重,自封为王,安然自保,谁知宁令齐带着皇帝逃到江南,不但丰都成了众矢之的,他也还不过是那个小小的防御使,这个宁令齐简直不会做人。后来又听说阿勒达北归,他的心才稍稍放下一点。谁知道,这个梁王真是能搞事情,一看到丹东王的求救信札,便要派兵驰援。他设马可不会闲的没事把自己的人派去东北送死。正好以他的部下都是步军,驰援不及为理由拒绝。梁王到是大方,将在自己带来了两万禁军分出大半派去了东北,余下少许人马也驻守青江渡口。如此,他在丰都又一支独大,正好合了他的心意,去东北的骑兵是死是活,能不能回来不关他的事。谁能料到,才一个月的光景,纳兰大军竟然兵至江北,眼看就要杀过江来,攻破丰都城。宁令齐这个蠢蛋简直就是引火烧身。他心里早已怒不可遏。

站在设马对面的宁令齐,看着他一副胆小惊慌的样子,心中既狠又厌,如今的燕国,臣子皆是如此自私怯懦之人,难道真的离灭亡不远了嘛?

“防御使大人稍安勿躁,现下敌军还未破青江渡口,只要大人派出兵将,固守渡口,想必纳兰人插翅也非不过青江。”

“你说什么?你,我手下兵将是用来守卫丰都,保护皇上的,岂能随便调离?你自己的兵马非要救助旁人,不顾皇上安危,我可不能。”设马一脸傲然,他再也不想忍了。

大殿上的争吵最后终于在皇帝的一场嚎哭之下告一段落,双方都愤然离宫。

“王爷近日睡的不好,妾准备萝卜软羊汤锅,王爷试试?”梁王妃看着丈夫铁青的脸色,温柔轻声。

宁令齐伸出右手,将梁王妃细白的小手拉住握在掌中。“你在这里站了多久了?天这么冷,手都是冰凉的。”

“没站多久。你今日下朝的确是晚,早上就没吃什么东西,这样怕是要饿出毛病来了。”梁王妃被丈夫牵着,微微低头,鬓边的步摇垂坠撞击在她有些苍白的面颊上。

“你身子刚好些?别在风里站着,咱们进去说话。安儿……”

梁王正拉着王妃往房里走,一个清脆的童音响起:“阿爹!”

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子挣脱了侍女牵住他的手,向宁令齐奔了过来,侍女没来得及拉住小主人,抬眼望了一眼梁王身边的王妃,王妃对她笑笑,侍女垂眸,她整张脸遮在一块白沙之下,只露出一双眼眸,黯然中还有几分动人。

“安儿,怎么这么淘气,不在房里等着阿爹,又跑出来!”宁令齐假装嗔怪,却由着男孩抱住他的大腿,那只没有拉着王妃的手轻轻拖住男孩子的后脑勺。

“阿爹,我都等了好久了,我都饿死了!”

“你又跟暮雨要糖吃,她不给你吧?”王妃憋着笑斥他。

“我是要来给阿爹吃的。”小男孩扭脸看着自己的母亲怨道。

“是,安儿,最想着阿爹了。咱们进去吃饭吧!”宁令齐从进门就满是阴霾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晚饭用罢,梁王妃把儿子交给侍女,自己在梁王身边的椅子上安静坐下。她在等他开口。

“樱儿,我……”宁令齐迟疑良久终于道:“你愿不愿意回褚国去?”

作者有话要说:林博士不光是个傻头傻脑的工程师,围魏救赵的兵法还是知道一些的。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