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泽的话再一次印证了舒捷的猜测,当一扇窗户被打开的时候,有的人看到的是蓝天白云,有的人看到的则是满天雾霾。
学费从来不是一个能绕过去的话题,但也不该成为求学路上的绊脚石。
确认了内心的猜测后,舒捷关心起杜文泽这段视时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舒捷从来不吝啬对学生的夸赞:“这次考得很好。”
在舒捷看来,数学能考到125分以上就非常了不起了,而杜文泽这次考了146分!不要提十二中最好的班级,即使是在万众瞩目的几所省重点中学,也不是人人都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
“轻装上阵”的杜文泽终于开始展露自己的锋芒。
杜文泽的眼睛里透出喜悦的亮光,数学能考到146分,他自己也很高兴。
刚下定决心要重新读书的时候,杜文泽心里还对刘森和舒捷安慰的话有所怀疑,但是这次考试的成绩向他证明了,两位老师非常了解他。
杜文泽的心里暖融融的,坚定地向舒捷保证:“我会继续努力。”
“劳逸结合很重要。”
舒捷不是只会往牛身上抽鞭子,逼着牛走快一点的地主,他不仅在意学生的成绩,也在意学生们的状态,毕竟影响最终结果的不仅是学生日常的积累,还有他们的状态。
“对了,这段时间生活上有没有什么难处?”舒捷关心道:“你父亲在疗养院还好吗?”
虽然提起杜平会让杜文泽不舒服,但这是杜文泽的生活里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
舒捷不是一个会逃避问题的人,他也不会让学生养成虚假的粉饰太平的性格,他始终相信,一个人要成熟起来,必须正视一直存在于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假装他们不存在。
正如生老病死,都是一个人的一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他们才是真正的现实。
一直活在乌托邦里只会让人变成巨婴,舒捷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那样的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长为能够为各自的人生负责的大人。
提起自己的父亲,杜文泽眼里的光暗淡了几分,但他并没有逃避问题,也没有用“还行”这类空洞的话粉饰太平。
深吸了一口气,杜文泽把这段时间杜平在疗养院的事情告诉了舒捷:“还是老样子,看谁都不顺眼,尤其是看我不顺眼,每次见了我都没有好话,对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的态度也很恶劣。”
杜文泽苦笑了一下:“……您也见识过了,我爸一向说不出什么好话,事到如今他也不觉得自己有错,越痛骂得越难听。”
杜平破口大骂的那些话,杜文泽压根说不出口,他不明白一个人的内心有多大的仇与怨才能说出那些恶心的话。
“辛苦你了。”舒捷拍了拍杜文泽的肩膀,安慰道:“我们没有办法让别人按我们的意志改变,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我们能分辨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不论是作为杜平的儿子还是你自己,你都足够优秀。”
杜文泽觉得舒捷说的有句话是不对的,如果没有遇到刘森和舒捷,他或许已经退学了,现在不知道在哪里漂泊,并为父亲的医药费发愁。
所以,人是可以被改变的。
“谢谢您,舒老师。”杜平的每一次感谢都是发自真心的,这也让他更加坚定要走好未来的道路,他的人生几乎没有容错率,必须步步为营,才能不辜负这些真心对他好的人。
“好了,你回去吧。”舒捷说道:“谢谢你告诉我的事情。”
杜文泽愣了愣,老师找学生了解班级里的情况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舒捷还是第一个会因为这件事向他道谢的老师。
等杜文泽也离开后,舒捷并没有着急回家,而是靠在自己的办公椅上闭目养神,除此之外他还在等刘森回来。
为了不让16班里因学费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蔓延下去,舒捷决定再跟刘森要一次班会课,把上次没有讲的东西和学生们说一说,尤其要把费用,不仅仅是学费、生活费,还有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政策等等都给讲明白。
只有先让学生们安心,他们读书的时候才不会分心。
周末一眨眼就过完了,对老师来说如此,对学生们来说更是如此。
舒捷要到了这个周一的班会课,但这节班会课不仅仅有16班的学生参与,刘森也搬了一把凳子坐在教室最后边听舒捷讲课。
刘森一边听舒捷把大学费用的事□□无巨细地告诉学生们,一边观察,他早就发现了,只要是舒捷的课,班里就是最整洁的。
16班的学生在舒捷的麾下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做到了“令行禁止”,做到了完完全全的统一,更令刘森佩服的是虽然一开始是舒捷的强制要求,但后来学生们都是发自真心这么做的,他们正在慢慢认可自己的“学生”身份。
尽管只有舒捷一个人要求着装统一,但在不知不觉间,16班的学生已经养成了上课就穿上校服外套,长头发的女生把头发扎起来的习惯,这让16班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进。
刘森渐渐发现,学生们有时候不服管教不是因为性格恶劣或者想要出头的青春荷尔蒙作祟,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抗议。
16班的学生认可舒捷这个老师,愿意听他的话,就是因为舒捷给了他们最缺少的东西——尊重。
整整一节班会课,舒捷都在讲大学各种费用的问题,这些数据全都来自系统的无偿奉献,而授课所用的PPT则是舒捷和系统一起完成的。
这又不是不可言说的秘密,与其让它挂在学生的心头影响学生的心态,不如一次性讲得明明白白,舒捷还把鸢祥市的资助政策也给学生们讲清楚了。
“……这个社会上有很多关心你们的认,大家都在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你们上学的阻碍。”舒捷说道:“如果因为学费的原因就怀疑自己继续读书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那就是对你们的人生不负责任。”
“你只有先去考才会有答案。”舒捷说道:“连考试都没有参加,就以读不起书为定论否定自己,这对你们一点帮助都没有。”
“文凭,就是社会上的一块敲门砖。”舒捷环视着所有学生:“是,社会上不仅有需要文凭的工作,也有不用文凭就能干的工作,也的确一些拿到文凭的人还不如那些没有文凭的人。”
“但是,没有文凭还能混得好的人,从来都是凤毛麟角。”舒捷说道:“他们是没有文凭,但不代表没有技术、能力、人脉、资源、金钱。”
“一张文凭,可以缩短你们之间的差距,哪怕只是一厘米。”舒捷说道:“当你们为学费而忧心忡忡的时候,有考虑过离开学校后要去干什么吗?”
“进厂?搬砖?”舒捷继续问道:“去哪里的厂?北上,还是南下,或者留在当地?去服装厂、电子厂、鞋厂、化工厂,还是去当个建筑工人,每天在工地上竖钢筋,搅拌水泥?又或者去哪个饭店当小工?还是去学理发,去学化妆?”
“我能理解你们为学费而忧心的心情,但我认为你们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舒捷看着脑袋一个比一个底的学生,看着眼眶红了一圈的十分委屈的学生:“18岁,不仅在法律意义上是个分水岭的年龄,在责任和担当上同样如此。”
“看你们今天的样子就知道,你们只考虑了学费的问题,这没有错,说明你们已经开始思考,开始正视现实,但你们却从没有考虑过离开学校之后的日子。”舒捷说道:“即使你们到了大学,即使你们大学毕业,同样的问题还是存在,我希望每个同学都认真想一想,离开学校后,你到底要干什么,你想从事什么职业,这个职业对应聘者有什么要求。”
“你们寒窗苦读那么多年,到了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博士生毕业的时候都要面对这个问题,你们越早思考清楚,将来就能少走一截弯路。”舒捷说道:“你们现在那么努力,那么拼命,都是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求评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