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她已经联系赵徽宁,暗自提醒。她想以昭阳公主的聪慧,必然已经明白。
自顾皇大举开科以来,南方士子始终占据着大部分以科举入朝为官的路。
特别是最为优秀的前十名,多数为南方贫寒子弟。
在科举阅卷刚刚开始不久,坊间流传着,前五甲已确定了北方士子。
流言愈演愈烈,最后顾皇传召此次的主考官。
“杨卿,你是多年的主考官,朕以为你能为朕,为本朝选拔出优秀官员。”顾皇手上朝中南方官员奏折一丢,质问他。
“陛下,臣确实不知为何有此传言,但臣必会重新人安排阅卷,以密封形式,绝不错选”。
“朕已经派人查此次考官,按卿所说,密封之后,再行分发阅卷”。顾皇威仪势重,沉声道:“朕会亲自阅前二十学子卷。”
杨文宇跪拜,额上隐隐有细汗,他是三朝元老,主管了数十年科举,如今快要致仕岂能留一场为天下人存疑的科举舞弊案。
大理寺少卿顾璟思负责查此案,这是得罪人的事情,偏顾璟思一查有实。
哪怕是一品大员的府,也敢直接带人去抓。
虽武都侯与顾家自上次暮南案后,在朝中弱势不少,但总归是顾皇母家,顾璟思一如既往圣眷浓厚。
顾璟思查明事实,便带走了户部尚书之子方多应,兵部尚书之子于归,以及王家的王小公子。
贬官流放,成为定局。
这些涉事子弟的父亲,全部受贬,其家族子六年内不得入朝为官。
参与其中的考官,全部流放至岭南。
这算是严惩,也算给科举再套上一层保护罩,密封再阅卷也成为正式规定。
六部尚书中最为重要的两部尚书倒台,户部兵部调动不少,赵徽宁乘机安排了些人去分一些肉。
户部尚书的位置最终落到了她的人的身上,而兵部尚书则是任用了一名六品官员。
连升三级,从六品朝议郎至三品尚书,不禁令人侧目。
“小姐,张贴皇榜了”。
碧落进来的时候,清昭正在写字,她唯一手簪花小楷写的不错,嗯了一声,说:“结果如何”。
“状元郎是一名家境贫寒的南方士子,榜眼是南方士族,探花是云太师家的公子”。
碧落继续道:“前十甲中六名是南方学子”。她一捶手,像想起什么来:“陛下下旨赐婚”。
清昭面上有了波动,疑惑的问道:“赐婚”?
随即收笔,迈向窗榻,待她坐定后,碧落才回话:“陛下将二小姐赐婚给了状元郎,又赐婚刘家小姐给了榜眼,兰陵萧氏嫡系的二公子。”
“状元郎?”
“是,状元为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而榜眼和探花则为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这个贫寒的状元郎显然不符合永安侯找女婿的标准。
但翰林院离皇帝身边近,历来翰林院的升迁都比别的官员容易。
陛下在提拔有能力的寒门方面,从不吝啬。
给状元路嘉彦赐婚永安侯府,想来是给寒门士子铺路。
他能得重用,又有人扶持,日后必不会差。
只是不知永安侯及祝清绾任何想。
兰陵萧氏是南方世家大族,其嫡系公子的正室,完全不比京城任何一家高门差。
清昭问起被赐婚的另一个人。
“萧与渡其人如何?”
“长相俊美,温和清雅,是位谦谦君子”。
清昭撑起下巴,点点头。
刘家是北方老牌世家,刘太傅的三个儿子皆是有能力的人,其三子刘清钰年纪轻轻便是三品御史大夫。
是京城有名的书香世家,清贵人家。
兰陵萧氏是南方世家大族,这位萧公子出身不凡,又有学识能力,若刘清月嫁之,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祝家原本也是南方士族,太祖建朝,便在北方扎根,也是经历几朝,才在北方扎稳根。
给萧刘赐婚,不如说是给南北世族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