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重生后太子朋友对我起了心思 > 第36章 舒华庭设宴

第36章 舒华庭设宴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出这位公子话语里的冷意,女子神情更加忐忑,可如果不进去国公府,没有去处的两个孤身女子,在外头一晚上也活不下去。

她拉紧侍女,一起不安的跟在后面进去。

自从国公府里头重新有了主子,一切规矩按照老宅那边走,府里留给客人留宿的小院总是不少的,陈生问了两人的情况,寻处安静的小院找两个仆妇伺候。

临走前又叮嘱两个护卫在院门口守着,不要让人乱走,才回去复命。

徐九亭此事正在书房里写着什么,见到陈生回来他放下笔,听陈生叙述两人的身份,听完端着姜茶碗喝了一口,“你是说这二人清晨离开住的地方来了这,并没有接到那个太监的口信。”

陈生点点头,“是的,临到午时两人想着是否要回去一趟,就看到郎君咱们回来了,领头那个是香枫院的瘦马,几个月前八皇子把人带出来放到个北城区的小院里,如今小院马上要到租赁时间,八皇子不再续租,所以这位姑娘急着挪出来。”

“看来八皇子手头又缺钱了啊,”徐九亭嘲弄道,“几位成年皇子,谁像他一样未大婚就搞出这许多人来,二皇子当年被皇后送到身边的女人,也是规规矩矩登记入册带进宫。”

究竟离开了几年未见,偏偏是这几年出的事,徐九亭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可显而易见,前十几年八皇子没有二、五皇子的野心,到如今有了种种野望,却没有相匹配的能力。

不,也未必没有野心,如果在太子没有出事,上面还有两位兄长虎视眈眈的时候,八皇子早早表现出不识趣的野心,不会得到皇帝多次对外表示的喜爱。

徐九亭意味深长的想,毕竟在娴妃上面,还有着一位陪伴皇上多年,掌管宫务的老人淑妃在。

陈生从屋里退出去,书房重新恢复安静,徐九亭继续下笔,把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用暗信记下来,圣上疑似发病……

到傍晚的时候,雪重新开始下了。

没一会儿,细碎的雪花便成了指甲盖那么大,露华去取月钱的功夫,回来的时候满头雪花。

围上来的侍女连忙取几条巾帕递给她,“露华姐快擦擦,这时节,别得了风寒。”

话音落下露华便忍不住打个喷嚏,几个人赶紧帮忙着把她身上的雪扫下来,担心道,“晚上还能去值夜吗,要不要和我换一下?”

露华叹口气,“劳烦你了,我这今晚不知道会不会严重,万一染给郎君事情就大了。”

“是这个理,郎君身子骨不好。”

换班不算大事,去和陈生报备一句就行了,帮露华顶班的人去了郎君那边,剩下的人收拾收拾准备休息。

露华这样身份的侍女,在冬日通常两人挤一个屋,能保证整个冬日的晚上都有够量的炭用,她白日休息过了,这时候有点睡不着,翻个身发出一点动静,同屋的侍女流翠也翻个身。

露华歉意的小声问,“我吵醒你了?”

流翠笑一下,“我没睡呢,在想事。”

露华不再说话,流翠反倒小声说:“露华姐,听很多人都在说新进府里的那位姑娘身份,说是郎君带回来的,是不是郎君看中那位姑娘了,你听说没有?”

什么姑娘?没有人敢将非议主子的话传到露华这,她没见过所谓的姑娘,还真不清楚这事情。

露华冷静回应道,“不曾听说过,不过肯定是假的,郎君没有夫人前不会纳妾,而且即便是府里纳妾,也没有直接把姑娘没名没分带进府里的说法,很多人都在说吗?”

流翠翻个身,“是不少,露华姐你可别透露是我说的。”

露华低声说“嗯放心,快睡吧,明日还要做活。”

露华眼中闪过厉色,别管主家带回来的姑娘是什么身份,带回来便是客人,是半个主子,私下议论主子,也不怕被听到发卖出去。

徐九亭洗完脚临睡前看了一眼窗外,窗外寒风呼呼作响,雪似乎下的越发大了,去南方救灾的钱粮还在筹备,去的官员也还没有确定。

他正准备入睡,刚坐到床边,门口陈生的声音响起。

徐九亭疑惑,这时候怎么还有事情,他说,“进来。”

陈生明显也是刚从床上起来,来的匆忙帽子都是歪的,他说:“郎君,大郎君有急讯,明日多位皇子共同在舒华庭设宴请大家为南方水灾出力,在邀的有诸位大臣还有皇亲,大郎君想带您一起去见见,派了人来问,您明天有没有事情?”

多位皇子一起,是皇上授意……徐九亭猛地从床上坐起,快速道,“告诉大兄,明天我随他去。”

难得可以接触到几位皇子的机会,不能错过。

第二日,灰白的天空下,雪花飘飘洒洒落下,酒肆杂馆都还没有开门,到午时时伙计才会慢悠悠的把门打开,而这时候路上只有零星几个行人披着蓑衣,脚步匆匆,在雪地里留下几行脚印。

徐九亭坐在大兄的马车里,国公府的世子马车有一定的规格,空间宽阔,内饰贵重,比徐九亭自己的马车要舒服的不止一点两点。

他坐在大兄的旁边,斜倚在身后靠垫上,手里拿着书,马车行驶的速度不慢,但感觉不到半点摇晃,只有偶尔马车压到成团的雪堆时,轻微晃动一下。

又是一个轻晃,正好手中的书看到一段结束,徐九亭放下手中的书册,问大兄,“是不是快到了?”

“前面拐弯就到了。”徐庭扫一眼桌上的书,府里库房中姜国的书籍很少,他全都看过,对这本书有些印象,“姜国的游记,小弟怎么突然看起它了?”

徐九亭笑道:“前些天陈兴把所有库房都整理完,送来的薄子上写有这些,我好像还没看过,便拿来看看,大兄也看过吗?”

徐庭点点头,“你知道姜国是如何建立的吗?”

徐九亭微微思索了下,“不是北方游牧聚集而成的国吗?”

徐庭笑道,“不是,在我们梁国建朝前有国为卫,再往前是陈,陈国前则是姜,姜国内乱,叛贼血洗皇室,皇子带着亲卫逃离到北方,隐姓埋名在游牧的众族之间,后来统一众族后建国姜,以姓为国姓,这是姜国的由来。”

徐九亭若有所思,前世他在姜国待过那么多年,对那边民间的风土人情也算了解,那边流传的许多习俗都有梁国这边的影子,细节却又差别很大。

如此便说得通了,为什么姜国是马背上建国,礼仪、书籍都不比梁国差多少,北边同样是马背上建国的阿坦流族和姜国一比,便被比到了地底下。

徐庭继续说,“经过这么多年,姜国不曾南下,明面上也不和梁国、南梁的官府通商交流,因为在梁、姜边界耸立着连绵不绝的大山,我们梁国边界不需要驻扎太多兵马,所以梁国这边几乎没有担心过姜国来犯。”

大兄忽然提起这事,恐怕不止因为看到自己在看姜国的游记,徐九亭心中疑惑,难道姜国有什么变故?

徐庭声音沉重,“最近有一些消息,抓到姜国的奸细在打探咱们梁国的事情,如果只是姜国,那不用太过担忧,但奸细是在抓捕南梁奸细时顺藤摸瓜抓到,有官员怀疑两国背着我们暗地里有合作。”

徐九亭听懂大兄的意思,缓缓说道,“我听说南梁那边圣教横行,也许不是姜国和南梁合作,而是姜国派奸细混入其中打探消息。”

徐庭摇摇头,“不好说,不说这个了,我们国公府势弱,即便知道也做不到什么事,一会到舒华庭,你只跟在我身后就好,不必多说什么,我给你介绍一些叔伯,以后有事也可以去寻他们。”

在徐庭眼里,小弟进士那年回乡,在族里教书数年,至今没有接触过官场,第一次来难免会有些不适应,便悉心提前说会遇见哪些人,哪些和徐家沾亲带故,哪些私下有龌龊事。

徐九亭求之不得,有了大兄的倾心相授,他不一会便把记忆中的人对应了起来。

很快便到了,马车驶向正门。

寒冬的天气,舒华庭大门处却是热闹非凡,一辆辆马车在门口处停下,主人下车,车夫有条不紊的被小厮引着去往停放马车的地方。

两个面白无须的中年黄门看到马车上的徽印迎上来,“可是徐国公府的世子当面?”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