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九珠的心情犹如这萧瑟的夜风,满是忧愁。
她成婚已三年有余,至今却没有喜讯。
即使是一向不爱过问世事的袁二夫人也终于开口抱怨了,更何况东宫的太子妃。
她也时常敲打谢九珠,是否该早些为袁家开枝散叶,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初求子的艰难。
谢九珠也很无奈,她心中总是惶惶不安,如何能有身孕。
而太子妃三年前生下了长子,当日便被陛下封为太孙,此举惹得皇后大怒。
皇帝宠爱太孙却对太子更加严苛了,太子妃既高兴又惶恐,她明显感受到了丈夫的冷淡。
难道父子之争又要再度重演?
她一边维持着东宫的平衡,防备着皇后的算计,另一边又不断的敲打着弟媳谢九珠。
皇后怎么对她,她便怎么对谢九珠。
直到这日,她又诊出了喜脉。
谢九珠终于逃过了一劫。
从东宫出来上了马车后,谢九珠捶打着自己的双腿,几乎没有感觉了只剩下麻木。
桂叶心疼她,“太子妃娘娘也太苛刻了,她自己也是五六年后才有身孕的,怎么到了您身上就不能设身处地的想想呢,这种事怎么急得来。”
桂叶两年前也嫁人了,嫁给了袁家的一个管事,做了管事娘子。
她梳着妇人头瞧着更加干练了。
“这种事怎么可能设身处地,她姓袁又不姓谢。”
其实谢家也早就着急了,私底下叫人悄悄送了许多方子来。
但有什么用呢,谢九珠的肚子已然没有动静,就好像谢兰庭又没能考中举人。
“对了,阿兄这次又没能中榜?”
桂叶摇了摇头,“老家那边来的人说,大少爷这回比前几次还要拼命,可就是……”
听说谢家如今已经把希望放在了几个小的身上,尤其是谢鹏举,
那孩子几乎是过目不忘,如今就连谢老夫人一看到他都笑得合不拢嘴呢。
“听说二老爷打算把四少爷的姨娘扶正呢。”
谢九珠说:“那祖父怎么说。”
记得祖父对这些一向管得极严的,就像他那么喜欢白老姨娘,也不曾越过祖母。
“还能怎么说呢,二老爷又不曾续弦,何况那是四少爷的生母,毕竟母以子贵嘛。”
是啊,母以子贵。
谢九珠捂着平平的肚子,心不在焉的直视前方。
这些道理她当然明白了,但光明白又有什么用呢。
一直到太子妃怀孕四个月后,谢九珠才终于等到了丈夫回来。
不知太子又派他去了何地。
总是悄悄的来去,不敢叫人知道。
谢九珠疑心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可袁师禹不开口,她也不便问。
夜里,躺在床上。
夫妻二人相对无言,谢九珠不知该该说些什么。
她看着头顶百子千孙的织金锦花帐子,心里尤其不是滋味儿。
黑暗中,一双温热的大手环住了她。
有些时候不必说,也能明白彼此的心情。
但一直到了六月上旬,谢九珠始终没有好消息,整日愁眉不展不见开心颜。
袁师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今年七夕正逢太后六十千秋,皇帝特许各路藩王进京贺寿。
“灯会?七夕怎么会有灯会呢,这几日谁家不是在院中乞巧,我未曾听说过有什么灯会。”
为了避开太后的寿宴,京中许多人家都提前过起了女儿节。
袁家也是如此,一向沉默寡言的袁锦萝罕见的露出了符合她年龄的童真。
早早拉着谢九珠一起用凤仙花染了指甲,准备好了贡品香案在庭院中,准备夜里向织女求得一双巧手。
这个孩子甚至准备了两只香匣,分别装了两只蜘蛛在里头结网。
说是一个留给自己,另一个给嫂嫂谢九珠。
“是福王的主意,他一向点子多又得太后宠爱。说是要与民同乐,便请示陛下后在玄石寺一带办了灯会为太后祈福。”
祈福只是名头,福王单纯是好玩儿。
太后当然也看得明白,但她宠爱福王不舍他小小年纪就离京就藩,总是对他格外溺爱。
就连他在封地时那些胡闹行径都一概不管。
“想来很是热闹了。”
袁师禹难得开口,谢九珠不能扫了他的兴。
自己不能总是沉浸在忧伤里。
她婉拒了袁锦萝一同祈福的邀请,转而和丈夫一起去了灯会。
灯会打着七夕的名头,实际上是在六月十五日这天。
天色微微暗下,玄石寺周边的灯火就已经耀如白昼,隔着石墙还依稀能听到墙内有丝竹悦耳之声。
谢九珠与袁师禹漫步在玄石寺外四条大道中的珈蓝道上,欣赏着墙头高高挂起的彩灯彩绘。
“不知墙内是谁家,真是好雅兴。”
玄石寺附近多是商坊,鲜少有民居。
常年的香烛熏烤之下,连墙壁都渗透进去许多佛意,使人仿若身临佛坛。
袁家不奉佛祖,专修太上之道。
谢九珠已经很久没有嗅到这些熟悉的味道,一时间有些恍惚,好像有回到了叶氏那个院子里。
“倒有些冯大家的韵味在其中。不过指法尚且稚嫩了些。”
谢九珠不懂乐理,见袁师禹说好也跟着一起点头。
继续往里走,人就更多了。
难得没有宵禁,玉京城里的男女老少都想来凑凑热闹。
“快快快,听说前边有北边月人的商队呢,咱们瞧瞧去。”
“真的啊,在哪儿呢。我早就要只越法打的缠枝纹镯子了,快带我去瞧瞧。”
年轻的小娘子些三五成群的往一个地方涌去,吵吵囔囔却叫人听了快活,似乎和她们一并快活起来了。
黄衣小娘子还囔囔着那些人卖着的越布里有种类似顾织的新鲜织法,非要买几块回家去不可。
顾织这些年也衰败了。
近几年的花样老气得很,总不如顾老爷在世时的漂亮好看。
如今的当家人是顾家的入赘女婿,可他接手的两年来,顾家一天不如一天,要是再这样下去,顾织总有一天会泯然众人了。
谢九珠不关心顾家,但她想去瞧瞧所谓的新鲜织法,是不是真那么有意思。
“没想到玉京还有越人来做生意,都说越人擅锻造,没想到他们也会织布,咱们也去瞧瞧去?”
袁师禹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本来就是为了陪妻子散心才出来的,既然对方开口了自然要去看看。
谢九珠她们朝方才那几个小娘子离开的方向走去,隔着老远就看到了越人商队支的摊子。
“我想起来还有点事要处理,你先去着,一柱香后在玄石寺门等我。”
谢九珠信以为真,却没注意到丈夫看到那月人商队领头时微变的神情。
她点点头,自己往那边去了。
“来瞧一瞧看一看呀,来客官您瞧瞧这镯子,挑一个吧。”
“怎么没有簪子呀,拿支簪子出来给我看看。”
“瞧您说的,怎么会没有呢。”
月族人似乎都生得很高挑,瞳色要么是浅褐色要么就浓得似琥珀,偶尔能看见一两个碧色眼睛的小孩在帐子后头打滚摔跤。
他们讲起话来口音略重,但首饰真就做得极漂亮。
谢九珠对这些不感兴趣,这样的款式花样只能图个新鲜,若是上了身恐怕又要被太子妃斥责她不够端庄大方。
“咦,这花色——”
谢九珠终于看到方才那些小娘子口中的所谓新鲜织法,颜色和料子都很一般,织法嘛。
她一眼就瞧出来那是顾家的手艺。
这哪里是类似了,分明就是顾织的针法纹路。
看来顾家真的衰败了,竟叫从不外泄的织法被月人学了去,又或者是顾家织女逃离了顾家。
谢九珠心里一阵唏嘘。
“这位客官,您要点什么?”
当捧着肚子的妇人出现在眼前时,那张再熟悉不过的脸告诉谢九珠她的两个想法都错了。
错得离谱。
“你还活着!”
谢九珠惊讶的看着自己面前的顾静棠,再次发出惊讶的声音,“他们都说你死了,真没想到你还活着。”
看见活生生站在这里的顾静棠,这顾家织法从何而来已经显而易见了。
顾静棠在顾家金尊玉贵的长大,怎么可能一点顾织都不懂。
被叫破名字的妇人脸色大变,转身就要逃走却被谢九珠一把拉住。
“是我呀,我是谢九珠呀,你不记得了吗?谢家呀,我是谢庭兰的妹妹。”
谢九珠拉开帷帽露出自己的脸,顾静棠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笑了起来,“是你呀,我还以为是那些追杀我的人呢。你怎么在这儿?哎你看我都糊涂了,你是嫁到玉京了吗?可我怎么记得是在晋阳。”
“你把我和阿姐记混了把,嫁到晋阳的是阿姐。”
丹朱两年前也嫁人了,听说已经生了一个女孩儿。
谢九珠心里酸酸涩涩的。
“当初听说你失踪了,后来都说你死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的肚子……”
谢九珠上下打量着对方,目光最后停留在顾静棠的肚皮上,心里是隐隐的羡慕。
“说来话长……”
顾静棠意识到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她拉着谢九珠进了帐子里。
里头的布匹一直堆到了棚顶,她搓了搓粗糙的手掌从里头扒拉出一张矮桌和两只马扎。
“坐吧,你等等,我去给你倒茶。”
“不用了,你身子也不方便。”
谢九珠怎么能叫她给自己倒茶,孕妇应该被照顾才对。
“叫你见笑了,你一定也很奇怪吧,我怎么会在这里。”
顾静棠的脸还是那么漂亮,只是右边多了一些痕迹,这并没有损坏她的容貌反而使她看上去更加令人心疼了。
但岁月还是在她身上留下来太多的痕迹。
顾家的小姐没能过上双亲替她设想的生活,反倒是被磨平了棱角。
顾静棠现在看上去和外面别的越人女子没有太大的区别了,可她却比以前更幸福了。
“顾家知道你在这里吗?”
顾静棠苦涩的笑着摇摇头,“顾家知道我还活着,可我娘却不知道。”
“此时说来话长了。”顾静棠开始讲述她那日的遭遇。
“那一日,我去郊外的佛寺上香,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