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安城?大婚?为什么?”
皇帝一脸的震惊和诧异。
每一个问题都想不到答案。
大周太子,究竟要做什么?
李公公赶忙回答“回皇上的话,奴才不知,这个通政司没有细说。”
皇帝大怒“不知,那还不快去把通政司的人都给朕带过来。”
“是是,通政司的大臣就在外头等着,奴才这就去请。”
“快去快去。”
皇帝心中升起一股无名火。
平时觉得李公公好用,但是这个时候了,李公公居然还那么多话,不知轻重缓急。
“是是是。”李公公退下,赶忙去传话。
屋子里,皇帝面色十分不好,在大殿中走来走去。
看得出来,心中的急切和不安。
原本,曦和郡主到了边境,便可以成婚,婚期也定好了是八月初一。
但现在,大周太子却改了婚期,也改了地址。
时间不对,地方也不对。
大周太子如此火急火燎的要做这件事,究竟意欲何为。
他不觉得是为了要履行先皇的遗言,若是要履行,就应该遵守钦天监定的日子才是,不应该擅自更改。
更不可能是因为大周太子早就对曦和郡主情根深种,想要快点成婚,说不过去。
他脑中七七八八的想着可能性,每一条都说不过去。
大周太子不会无缘无故的提早婚期,这其中必定有猫腻。
十九?为什么是十九?
安城?为什么是安城?
皇帝在心中琢磨着,只是,琢磨来琢磨去,也没琢磨出来个所以然。
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越想也越觉得这件事一定有问题。
但是他想不到为什么,这是最让人抓狂的。
不知道对手的目的,自己做什么都心中没底,只能被动应对,如此,对于己方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情。
皇帝闭上眼睛,让自己冷静下来。
抛开这些,他把问题落到自己身上。
大周太子会不会是想借由婚事做点什么,比如对大魏朝廷出兵,以婚事来掩人耳目?
不对,如果真的走这一步棋,他应该直接在京城成婚,效果才最好,而不是安城。
皇帝眉头紧皱,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到,大周太子究竟是何用意?
但事出反常必有妖,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很快,通政司的大人就来了。
磕头都来不及,皇帝就催着让他们把收到的消息,事无巨细禀报了一遍。
皇帝听完,只觉得匪夷所思。
“什么叫他请了大师算过,七月十九才是好日子,最适合他跟曦和郡主的八字?”
通政司的大人看皇帝着急,整个人也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皇帝大怒“废物废物,去,把大臣们都给朕叫来。”
说完,又摆摆手“不必不必,把那几位传进宫就是。”
他想对付大周太子都在暗中,明面上没有说出来。
让朝中的大臣来,反而还不好说话。
就传那几个完全不顾忌,和他一条心要对付大周太子的人。
李公公会意“是是。”
通政司的大臣退下。
大殿中,皇帝等着人,见人还不来,越发焦急。
不停的问
李公公硬着头皮回答“回皇上的话,都去传了,大臣们一定不敢耽搁,这时候,一定都在入宫的路上了。”
皇帝又走了两圈,面色很不好看。
他看向李公公“你来说说,大周太子想做什么?”
李公公支支吾吾“皇上,老奴哪里会这个。”
皇帝“让你说你就说,具体如何,朕自有判断。”
李公公一副吓着的表情,弓着背,低着头
“是是,皇上,老奴愚见,从这个借口来看,这是大周太子在向皇上抗议。
“消息里说,钦天监送的大周太子的生辰八字不对,所以才换了婚期。若是老百姓知道,定让会想,是宫中不用心,连大周太子的生辰八字都不对,宫中的皇子们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
“由此可见,宫中对大周太子的事并不用心,怕是会因此同情大周太子,而对朝廷生出些不好的说法。”
皇帝皱眉“是这样?”
李公公赶忙道“皇上,老奴愚见,随意说的,做不得数。”
皇帝略想了想,开口道
“若真的这么简单,倒还好了。”
“去,把齐王也传进宫。”
原本他没想传李元齐,是本能的不想让李元齐插手朝廷的事。
但是现在他觉得,这件事或许得让李元齐出面,既然大周太子因为生辰八字不对,心中有怨,那么让大魏皇子去,那就很显诚意了,正好,还能把李元齐推出去,一举两得。
齐王府。
也收到了消息。
此时,李元齐正在书房和幕僚们商议。
这件事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
“好好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
“大周太子这几日都等不了吗?”
“为什么还要提前十日?”
“他究竟想做什么?”
“为什么偏偏是安城?”
“安城距离北境还有一段距离,大周太子就这么去了安城,就不怕我们动手?”
“是啊,西南预备营距离安城快马只有一日的路程,若此时下令让西南预备营的人围了安城,大周太子将毫无生还的机会……”
听着这些话,李元齐面露沉思?
他也在想大周太子究竟是何用意?
“王爷,无论如何,大周太子肯定不是为了曦和郡主去的。若不是为了曦和郡主,那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曦和郡主这枚棋子,可能就派不上用场了。”
“按照常理来说,大周太子对她是警惕她,而她身上的药效也没发挥出来……”
幕僚后面的话没说,李元齐却明白什么意思。
又有幕僚道“有没有可能是大周太子知道了我们的计划,所以想要主动出击,先下手为强?”
“确实有可能,但是如果他知道计划的话,杀掉曦和郡主不是更方便吗?”
“安城离京城有些距离,也有可能现在曦和郡主已经凶多吉少,只是我们没有收到消息,并不知道。”
“如果真的是这样,大周太子应该不知道我们做的准备,而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5808/ 第209章 他什么目的(2/2)
是单纯的防患于未然,直接杀了了事。”
众人相互望了望,确实很有可能。
李元齐面色十分难看。
宋弗这条线,他可以说是费尽心血。
若真的这么轻易就被大周太子毁了,宋弗这条线完全没有用,他想想便觉得十分可惜。
他还是太低估了大周太子对大魏的恨,大周太子才不在乎面子。
若换成他,他可能也会如此做。之前,他太想当然了。
他想到宋弗,心中没由来的一阵钝痛。
早知道……不送宋弗去就好了……
有幕僚看李元齐面色不好看,开口道
“王爷,现在一切都是我们的猜测,或许大周太子并没有杀了曦和郡主,我们不要自乱阵脚。”
李元齐深吸了一口气,点点头
“确实如此。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大周太子并非真正为了婚事而去。
“他要做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他若到了安城这件事,被父皇知道,那么,父皇不会再轻易让他回北境。
“在北境我们没办法,但到了腹地,却是我们的主场。
“且不说西南预备营就在安城附近,周围城镇的官员,全都是本王提携上来的人,再不济也能为本王所用。这些人就能围了安城,围了大周太子。”
从京城到北境这一路上,之前做准备的时候,李元齐便把一路的这些官员全部看了一圈。
别的地方不好说,但这些都是跟随他的人,他还是很有信心。
只是有一点,他有些疑惑
就是大周太子并非蠢人,一定不会让自己涉险。但现在依然这么做了,他有些担心,这会不会是一个陷阱。
听到这话,幕僚都向他看过来
“王爷,这很有可能,大周太子到安城,安城属于腹地,皇上若知道,必定会派人大规模围剿,大周太子不可能想不到。”
李元齐皱眉“知道父皇会派人围剿,但他还是这么做……
“要不就是想要利用此事彻底撕破脸,要不就是为了可能会去到安城的人。”
幕僚们听着这话,略微索然后,都面色震惊
“王爷的意思是,皇上会让王爷去?大周太子这一遭,是冲着王爷来的?”
“但是这也有一点说不通,若是王爷不去呢,那他不是打空了算盘?难道他们确定王爷一定会去?”
李元齐“他们既然这样做了,定然已经做好了准备,挖好了坑等着本王去跳。”
幕僚们一个个面露担忧
“如果是这样的话,王爷一定不能去,绝对不能去,若皇上逼迫,那便按照从前那样……”
另外一幕僚上前,说道
“若皇上逼迫,故技重施怕是不行,不如直接,一劳永逸。”
话落,李元齐向说话的人看过去。
他心知肚明,这位幕僚说的是对的。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算是最后关头,大家都穷图匕现,能尽力扫除障碍,就不要心慈手软。
他一开始没有对皇帝动手,是为了让皇帝去对上大周太子,而避免了自己跟大周太子的正面冲突。
但若是皇帝一直跟他唱反调,一直跟他意见相左,决策相悖,不仅没有帮助他多少,而且还总是拖他的后腿
李元齐面色严肃“看情况吧,父皇不一定会让本王去。”
幕僚提醒“皇上会不会让王爷去是一回事,但若皇上真的有这样的想法,王爷应该也要有所准备。”
李元齐表情拧住,没有说话。
他在想另外一件事情。
他跟皇帝的矛盾,已经闹到了这个地步,大周太子定然有所耳闻。
他的幕僚都能想到,他不会想出京,而且为此可能会对皇帝动手。
那大周太子的计划岂不是落空了吗?
按照这些日子的种种来看,他认为大周太子也一定能想到。
最大的可能是大周太子想到了,且做了两手准备。
无论他出不出京,无论他去不去安城,大周太子都不会放过他,且都有应对的手段。
这才是他最应该担忧的事。
他该想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要如何保全住自己?
“消息上说,是十九成婚?”
幕僚“是王爷,说的清清楚楚,是七月十九。”
李元齐“今日七月十七,离七月十九还有两日,从京城到安城,最快是多长时间?”
负责边境消息的幕僚回答道
“回王爷,若是不眠不休,快马加鞭的赶路,要将将两日。”
“边境有战报回来时,八百里加急,便是如此。但是,若如此不眠不休按照八百里加急的走法,到了安城之后,就已经很疲惫了,哪怕去了也什么都做不了。”
李元齐眉头紧皱,
“将将两日,时间倒算得刚刚好。
“大周太子就是故意的,他故意这个时候传了消息回来,就是不让去的人有休息的时间。”
大家听着这话,心中已经明白
“王爷,如此说来,大周太子已经在安成布下天罗地网,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去的。
“就算他们做了好几手的准备,我们也要挑一个对于王爷最安全的地方,京城对比安城,一定是京城更安全。”
李元齐往他们扫了一眼
“留在京城,第一需要过父皇那一关,要么是父皇不想让本王离开,要么本王自己想办法留下来。
“你们知道,现在很难。”
他在想,有什么办法,是可以在不杀皇帝的情况下,让皇帝能为他一些助力的。
底下幕僚们三三两两的讨论起来,在商议这件事究竟如何处理。
李元齐听着这些讨论,心中莫名有些躁动。
他如何也想不到,大周太子居然会来这一招。
若能知道宋弗现在是什么情况,倒还能助他做出决断。
现在他不确定走哪一条路才是正确的。
就在这时候,外头侍卫来传话
“启禀王爷,宫中来人传王爷入宫觐见。”
书房里,幕僚都向李元齐看过来。
“王爷……”
李元齐“本王没有决定这一步棋要如何走,先进宫看看。你们做好本王会出京的准备。”
“王爷不可。”
李元齐抬手制止对方接下来要说的话。
“只是做好准备,本王未必就要出京。”
众人低头应声“是。”
https://www.vodtw.la/book/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