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第一太子妃 > 第208章 什么罪,说来听听?

第208章 什么罪,说来听听?

   第208章 什么罪,说来听听?(1/2)

李元齐起身,往前走了一小步

“父皇现在感觉如何?太医可来看过了?”

皇帝动了动袖摆,有些没好气的回答

“放心,死不了。”

李元齐一听这话,就知道皇帝已经怀疑他了。

当即跪下“父皇,儿臣有罪。”

皇帝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

“呵,什么罪?说来听听。”

李元齐低着头“父皇卧榻,儿臣没有守在父皇身边,是为一宗罪。

“父皇遇刺,儿臣没有保护好父皇,是为二宗罪。

“父皇让儿臣送嫁,儿臣却依旧留在了京城,没有出京,是为三宗罪。

“此三罪,求父皇责罚,儿臣绝无怨言。”

皇帝目光盯着他,意有所指的说了一句

“你倒是很有自知之明。”

李元齐“父皇昏迷不醒,儿臣想要追查出幕后黑手,这些日子不眠不休,都在查这件事情。

“出事那一日,儿臣出城时,应该嘱咐好侍卫们,保证父皇的安全。

“关于送嫁一事,现在送嫁队应该已经到了麦城,等父皇身体好转,儿臣再追上送嫁队。”

李元齐说的这一番话,明着是在向皇帝汇报这几日的事情,暗地里是在为自己辩解刚刚那三宗罪背后的缘由。

哪怕皇帝罚他,也该让其他的大臣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不怕皇帝罚,不过,如果真的要做什么事,他后面也能自圆其说,这是最重要的。

进宫前,李元齐便把这些事都想好了。

皇帝心中冷哼一声说的冠冕堂皇,幕后黑手不就是你?

他看向李元齐

“事情已经发生了,再说这些也没有用。

“送嫁一事,既然他们已经快到北境,那便算了,想来大周太子也一定能理解,不会怪罪。

“你查的刺杀的事情,查出来结果如何?”

听着这话,李元齐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疑惑

皇帝居然直接放弃了让他出城送嫁。

难道刚刚大周太子的人没有向皇帝进言?

不太可能,这么好的机会,他们怎么能不抓住呢?

李元齐想了一会,没有想出什么所以然来,收敛了心神。

此时想这些都没有什么意义,只能等出宫之后,打探刚才御书房里发生了什么,再做考虑。

无论如何,对方没有怂恿,对于他来说是好事。

又或者对方有其他的什么算盘,只是他们现在没看到。

李元齐如此想着,目光往一侧的林望甫看了一眼,回答道

“回禀父皇,儿臣确实查到了一些线索。

“儿臣一并写了折子,呈给父皇。”

说着他拿出了折子,双手捧上。

李公公上前接过,给皇帝送了上去。

皇帝看了看折子,又看了看李元齐,心中了然。

已经见到面了,却还是要上折纸,很明显就是这些话不方便大庭广众的说。

不用看也知道李元齐这折子里写的是什么。

这种事他自己不会承认,既然自己不承认,肯定是推给其他人,眼下还有谁比大周太子的名头更好用呢?

皇帝一副看穿一切的表情。

他打开折子,看完。

果不其然,里头说的就是大周太子。

皇帝心中冷哼一声,继续把后面看完,却越看越感觉不对。

后面李元齐列举了大周太子此番动作的用意,就是想要让他们相互猜测怀疑,从而对方坐收渔利。

他能想到李元齐为什么这么说,但不得不说,听起来有几分道理。

他想到刚刚林望甫说的话,又把折子看了一遍,略想了想,才开口

“不必查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

大周太子是他们的敌人,有没有这件事,他们都是敌人,哪怕查出来,也没什么意义。

不过是提醒他,对方也有所动作而已。

李元齐跪地磕头“是,父皇。”

他知道,他的折子,已经说服皇帝了。

虽然皇帝不一定全信,但是能让他留下来,就够了。

皇帝“就按你折子里说的,尽力去办好这件事,其它的你不用再管。”

李元齐在折子里说明了他自己对付大周太子的计划。

对于皇帝来说,这是最要紧的事情。

李元齐若有能耐把这件事办成了,也算大功一件。

至于其它的事,以后再慢慢算。

李元齐听皇帝这么说,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应道

“是,父皇,儿臣遵旨。”

“行了,就这样,回去吧。”

皇帝挥了挥手,一脸的不待见。

李元齐也不敢再往前凑,过犹不及的道理还是明白的。

“是,父皇,儿臣告退。”

李元齐退下,出宫回府。

一回府便安排了之前准备好的事情下去,让皇帝知道,自己有在做事,而且速度飞快。

而后,便等着宫中安排的那些人的消息传来。

眼下这么好的机会,大周太子的人居然没有怂恿,也没有露馅,是他没有想到的。

他不觉得对方会放弃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其中一定有猫腻。

没多久,宫中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当把事情说完,李元齐面露沉思。

这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他特别关注的林望甫不仅没有怂恿,居然还极力阻止了皇帝让他出京送嫁。

对于林望甫的怀疑,是从上一次皇帝突然大幅度换人开始的。

虽然他没有什么证据证明,但是他直觉林望甫有些不对,可是现在,林望甫的表现,却十分的出人意料。

幕僚问话“王爷,可要好好查查他?”

李元齐想了想,摇头

“不必,虽然说我们要找出大周太子在朝中的人,但若找不出,也不必太过用力,做事不能本末倒置,这些人是重要,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大周太子。”

幕僚点头“是王爷,现在皇上发了话,我们主要的动作,便还是放在对付大周太子上。”

李元齐“不错,父皇如此,未必没有以本王当刃的意思,但是没关系,还有利用价值就说明父皇一时半会不会对本王出手。

“也免了我们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5808/   第208章 什么罪,说来听听?(2/2)

前头对付大周太子,后面还要担心宫中会不会来一刀。

“一切按照计划行事就好。”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想到宋弗。

等宋弗走到边境,时间便也差不多了。

他特意嘱咐了送嫁去的礼部官员,在边境待上半月。

大魏朝廷的人在那里看着,大周太子怎么也要做好表面功夫,不会对宋弗太过冷淡,更不会杀了宋弗。

那么在这段时间里,他就不信,大周太子能忍得住。

虽然他还做了别的准备,但是宋弗这一条线是最主要的,所有的准备都为宋弗这个计划让道。

他现在只需要等着,等着边境有好消息传来。

只要宋弗这里成功,朝堂中谁是大周太子的人,便半分都不重要。

他吩咐底下的人“宫中那边还是要看着,有任何异动随时来报。”

虽然他们的人现在不能靠近皇帝的身边,但每日进出御书房的大臣,皇帝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他必须都得知道,不能脱离掌控。

皇帝对他有杀心,他不得不防。

“是。”

宫中。

大臣们都离开后,皇帝独独留下了林望甫。

御书房内,顿时显得空旷了下来。

林望甫恭恭敬敬的立在一侧

“皇上有何吩咐?”

皇帝想了想,看向林望甫

“关于今日谈论的这件事,现在你可以敞开了说。这里只有你和朕两个人,你可以放开一些,不用顾忌。”

林望甫上前一步,对着皇帝拱手

“回皇上的话,微臣不敢,这件事情到现在,微臣以为,不宜再节外生枝。”

皇帝“朕已经吩咐了下去,自然就会这样做,朕还是想听听爱卿你的想法。”

林望甫抬头,看了一眼皇帝脸上的表情,再听着这话,心中明白了几分。

皇帝不是要更改决定,也不是真的想听他什么想法,而是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心中有些不甘和不悦,不吐不快,想要把这件事找人说一说,发泄一下心中的情绪。

而现在事情已成定局,皇帝自己又不好说出来,便想着借他的口。

林望甫心中有了主意,但还是不敢轻举妄动,试探着开口

“皇上如此说,那微臣便说说自己的想法,刺杀一事,未必是大周太子所做,真正做这件事的人,是想要利用这件事达到自己其它的目的……”

林望甫一边说,一边观察着皇帝的表情,看皇帝不住的点头,就知道自己想的没有错,便顺着这条思路,明里暗里的把李元齐贬了一通,而且还暗示皇帝,等以后逮着机会再秋后算账,现在还是先忍一忍。

一番话,既让皇帝出了气,又给李元齐上了眼药,等到时候大周太子成婚的消息一出,皇帝一定会第一时间想着把李元齐推出去。

林望甫说完,皇帝频频点头,不时附和几句,脸上是愤愤的表情。

二人这一番话,让皇帝把气都发了出来,心中舒服多了。

林望甫低着头,却是面露鄙视。

这么点小事,还要特地把他留下来,一起挤兑另外一人,这皇帝,越看越像草包狗熊,有点气性,但都用在窝里横了。
r> 他脑中出现宋弗和他说话的样子,再用皇帝一对比,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样的人,实在不配做君主。

大臣们离开之后,林望甫在御书房呆了小半个时辰才出来,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齐王府。

与此同时。

李元齐趁着皇帝被刺杀而留在京城,在皇帝醒后,却没有受到皇帝惩罚,且顺势将他留了下来的消息,传到了馨贵妃和皇后耳中。

二人十分愤怒不甘,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要将李元齐送入虎穴,现在说不走就不走了。

馨贵妃气得摔了好些瓶子,皇后稍微能沉住气,却也不停的琢磨着,要怎么让李元齐受到惩罚。

二人不约而同的收到了一封密信,信中的意思是,让她们再等上一日,一日后便得时机。

二人收到消息,都没有轻举妄动,静静的等待信中时期的到来,在这期间,倒还是做了做样子,去了御书房请安。

馨贵妃先到,陪着皇帝说了会话。

把自己这些日子的陪伴和担忧哭诉得令人感动,让皇帝颇有一种患难见真情的感觉。

拉着馨贵妃的手,说了好些话。

馨贵妃一脸的受宠若惊,皇帝看着,语气更为温和。

很快,皇后也来了。

皇后看到馨贵妃在,没有从前的半点吃味,反而还礼貌的颔首示意,算是打了招呼。

二人少见的在某一件事情上,达成了共识,没有拆对方的台。

比起馨贵妃来,皇后看起来便冷静得多,一番关心的话,说得中规中矩,很符合皇后沉着冷静的形象。

若是平时,皇帝定是不待见她,但现在,想到这两人都失了儿子,都只得依赖着自己过活,也不觉得她们能翻出什么浪花,倒升了几分怜悯之心,对于皇后也多了几分和颜悦色。

这些年来,头一回皇帝对她如此好说话,皇后颇有些不自在。

但演戏演全套,也配合着说了几句好听的话,皇帝听着心中愈发熨帖。

看馨贵妃和皇后的眼神,都和从前有所不同。

却不知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皇后和馨贵妃相视一眼,像达成了某种默契一般,微微点了点头。

三人还一起用了晚膳。

这一日,很快过去。

皇帝中毒终于醒来,朝中气氛一扫阴郁。

各家府邸私底下,对于这件事,也有颇多猜测,却不敢明面上说出来。

次日一早。

上朝,众人都十分积极。

皇帝上不上朝,大家都不知道,但是眼下多事之秋,他们态度要好。

到了时间,皇帝没有来。

大臣们习以为常,也没有多问多话,有事照常和内阁禀报商量。

御书房。

皇帝睡醒的时候,辰时都快过了。

一醒来,他就看到李公公战战兢兢,欲言又止。

皇帝面色一凝,语气不悦

“有什么话就直说,这般扭扭捏捏的,实在不像样。”

李公公有些紧张

“是,皇上,刚刚通政司传来加急消息,说七月十九,大周太子和曦和郡主,在安城举行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