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福运农娇:一品锦鲤夫人 > 第218章 离家出走桑少爷

第218章 离家出走桑少爷

闻安带着两个弟弟在院子里堆雪人,中午太阳不错,几个孩子头上戴着大毛封边儿的帽子,嘴里身上冒出雪白的热气,硬是在大雪天里折腾出来一身的汗。

“闻安君宝儿乐乐,先别玩了,要吃中饭了。”

说着,宁金金刚要转身进屋,就瞧见院门外头停下了一辆熟悉的马车,车帘子一撩,从上头跳下一个人来,不是桑立远又是谁?

“桑大哥?!”

这大过年的,桑立远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

“桑大哥!”

宁金金还没说话,几个小的立马跑过去,合力拉开院门,好让马车进来。

“怎么能不欢迎呢?只是有点意外,这大年下的。”

说着,桑立远已经走进了院子,嘴里叫冷,宁氏和杜二听到院子里的动静,赶紧从堂屋里走出来,瞧见桑立远,也都觉得惊奇。

“桑少爷怎么这会子来了?快进来,屋里暖和,正要吃饭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杜二叔,杜二婶,说了多少回了不用这么客气,叫我立远就行了。”

桑立远没有立刻进来,转头又看向宁金金:“宁丫头,我这回来得打扰个几天,缘由一会儿和你细说,怎么样,收留一下?”

“好说好说,有的是空屋子,只怕桑大哥你住不惯。”

“这话奇了,你家这屋子比起县衙后院儿来可舒服暖和多了,我哪是那么挑的人。”

说着,桑立远又叫车夫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杜二也出来搭手,两人来回搬了三趟才把车上的东西搬空。

最后由老梁拎下来一个大包袱,桑立远伸手接过来,让老梁回县城,又嘱咐他躲着县衙的人点,自己这才跟着杜二和宁金金他们进了堂屋。

宁金金瞧着桑立远背着的大包袱,心想,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但有一点倒可以肯定,桑立远这分明是离家出走了。

一进堂屋,热气扑面,桑立远又和几个小的忙着摘帽子脱大衣,被杜二让着坐到炕上去。

堂屋的大炕上有一张不小的炕桌子,围坐七八个人都不成问题,平日只待客用,天冷了就在炕上摆饭吃饭,比在灶间里暖和。

“桑少爷坐着,我再去添一副碗筷来。”

“多谢。”

不多时,宁氏把米饭盛上来,招呼桑立远吃,今天是大年初五,年下备好的菜品还没吃完,桌子上摆着一大瓷盆儿的菠菜丸子汤,一盘宁金金爱的辣子鸡,一盘扣肉,还有两个清炒的鲜菜。

“家里吃的,不大讲究。”

“杜二叔别客气了,北地这个时节的鲜菜有钱也难求,这不讲究,什么叫讲究?年前给我送了好些鲜菜和鸡蛋,但却被府里大厨房的人瞧见了,我怕他们来要,干脆着人都送到了州令家,正想这个吃呢。”

宁金金:……

“桑大哥手里宽宽罢了,给你送去的里面有送州令家的,结果都给人送去,为了不叫别人吃,没得自己反而亏嘴。不过你来得也巧,今天还有限,明儿准备烫辣锅子吃,前些日子家里去镇上,正好碰见卖牛肉的,买了不少,羊肉也有很多。”

桑立远正搛了一筷子青菜往嘴里送,听到宁金金这么说,赶忙咽了回她。

“他们哪里配吃这个,你说的对,拼着我自己吃不着,也不给他们留。牛肉倒不常吃的,肉又老。”

“也是正赶上了,好像是雪天路滑,牛摔进沟里摔坏了,没办法才处理了卖肉吃,倒不是老牛,而且在衙门上报备了。那天镇上大雪纷飞的,牛肉确实不常吃,也没人来买。我瞧着心酸,就都买了下来。”

“老不老的,明儿你吃过了就知道了。”

吃完了饭,桑立远才和杜二宁氏开口,只说想留下来住一阵子,静静心。

杜二和宁氏自然没个不答应的,收拾好桌子就要去给桑立远收拾屋子,连忙被桑立远喊住:“杜二婶千万别忙活,我和闻安他们一道儿睡书房那屋就挺好,况且炕大,人多也热闹。”

“这,这合适吗?”

“小姑姑,桑大哥都这么说了,就听他的吧,况且那一间最好,读书也方便。”

宁金金这么说了,宁氏这才不急着忙活,收完桌子后拿出了一床新被褥来,放到了书房那间屋里。

“桑大哥,你这又带了什么东西过来?”

“这回我只是来蹭吃蹭住的,况且走得匆忙,只带了我自己的东西,这些都不是我准备的,是旭然兄收拾出来送你家的谢礼。”

说着,桑立远下炕穿鞋,他来时穿的是鹿皮靴子,上炕下炕的不方便,杜家现在愈加宽裕,雪天出门也穿靴子,于是宁金金在家做了好些棉拖鞋,桑立远穿的正是给杜二做的、但还未上脚的一双。

“我今冬天没空儿来你家坐坐,没想到还有这样儿的鞋可穿,可是方便,回头我也做两双去。”

“不用做,家里还有没穿的新的,你拿走就是,又不是很费功夫的东西。”

说着,桑立远已将放在地上的包袱、食盒和箱子都一一打开,指着说道:“这两盒子是苏造的点心,谷大人府上有个从南边带来的厨子,做得比外面买来的强不少。”

“这两个大食盒里也是厨子做的,都是肉菜,也给我送了一点,只是甜兮兮的我吃不惯。去年清明的时候你给我送的青团,端午时候的肉粽,我吃着还不错,旭然兄瞧见了,就知道你也爱南边的口味,所以才送来。”

“这箱子里是两匹纱,有烟灰的,还有杨妃粉的,留着夏天做衣裳穿。都是南边来的好东西,这是谷小姐单独送你的,里头还有一封信。”

说着,宁金金已经把信封儿拿了起来,打开来看,里面说了不少家常话,宁金金看过之后暂且放到了一边儿。

原来去年宁金金靠着两大幅绣品成功敲开了州令家的后院儿,虽然没有正式见过面,谷夫人和小女儿谷晴倒隔三差五地送些东西来。

到后来谷晴和宁金金愈近,常常让谷旭然帮着带信过来,聊天说话、或是请教刺绣的技巧,她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倒和宁金金成了笔友了。

--

作者有话说:

更新来啦~!晚上还有一更,爱你们!

闻安带着两个弟弟在院子里堆雪人,中午太阳不错,几个孩子头上戴着大毛封边儿的帽子,嘴里身上冒出雪白的热气,硬是在大雪天里折腾出来一身的汗。

“闻安君宝儿乐乐,先别玩了,要吃中饭了。”

说着,宁金金刚要转身进屋,就瞧见院门外头停下了一辆熟悉的马车,车帘子一撩,从上头跳下一个人来,不是桑立远又是谁?

“桑大哥?!”

这大过年的,桑立远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

“桑大哥!”

宁金金还没说话,几个小的立马跑过去,合力拉开院门,好让马车进来。

“怎么能不欢迎呢?只是有点意外,这大年下的。”

说着,桑立远已经走进了院子,嘴里叫冷,宁氏和杜二听到院子里的动静,赶紧从堂屋里走出来,瞧见桑立远,也都觉得惊奇。

“桑少爷怎么这会子来了?快进来,屋里暖和,正要吃饭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杜二叔,杜二婶,说了多少回了不用这么客气,叫我立远就行了。”

桑立远没有立刻进来,转头又看向宁金金:“宁丫头,我这回来得打扰个几天,缘由一会儿和你细说,怎么样,收留一下?”

“好说好说,有的是空屋子,只怕桑大哥你住不惯。”

“这话奇了,你家这屋子比起县衙后院儿来可舒服暖和多了,我哪是那么挑的人。”

说着,桑立远又叫车夫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杜二也出来搭手,两人来回搬了三趟才把车上的东西搬空。

最后由老梁拎下来一个大包袱,桑立远伸手接过来,让老梁回县城,又嘱咐他躲着县衙的人点,自己这才跟着杜二和宁金金他们进了堂屋。

宁金金瞧着桑立远背着的大包袱,心想,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但有一点倒可以肯定,桑立远这分明是离家出走了。

一进堂屋,热气扑面,桑立远又和几个小的忙着摘帽子脱大衣,被杜二让着坐到炕上去。

堂屋的大炕上有一张不小的炕桌子,围坐七八个人都不成问题,平日只待客用,天冷了就在炕上摆饭吃饭,比在灶间里暖和。

“桑少爷坐着,我再去添一副碗筷来。”

“多谢。”

不多时,宁氏把米饭盛上来,招呼桑立远吃,今天是大年初五,年下备好的菜品还没吃完,桌子上摆着一大瓷盆儿的菠菜丸子汤,一盘宁金金爱的辣子鸡,一盘扣肉,还有两个清炒的鲜菜。

“家里吃的,不大讲究。”

“杜二叔别客气了,北地这个时节的鲜菜有钱也难求,这不讲究,什么叫讲究?年前给我送了好些鲜菜和鸡蛋,但却被府里大厨房的人瞧见了,我怕他们来要,干脆着人都送到了州令家,正想这个吃呢。”

宁金金:……

“桑大哥手里宽宽罢了,给你送去的里面有送州令家的,结果都给人送去,为了不叫别人吃,没得自己反而亏嘴。不过你来得也巧,今天还有限,明儿准备烫辣锅子吃,前些日子家里去镇上,正好碰见卖牛肉的,买了不少,羊肉也有很多。”

桑立远正搛了一筷子青菜往嘴里送,听到宁金金这么说,赶忙咽了回她。

“他们哪里配吃这个,你说的对,拼着我自己吃不着,也不给他们留。牛肉倒不常吃的,肉又老。”

“也是正赶上了,好像是雪天路滑,牛摔进沟里摔坏了,没办法才处理了卖肉吃,倒不是老牛,而且在衙门上报备了。那天镇上大雪纷飞的,牛肉确实不常吃,也没人来买。我瞧着心酸,就都买了下来。”

“老不老的,明儿你吃过了就知道了。”

吃完了饭,桑立远才和杜二宁氏开口,只说想留下来住一阵子,静静心。

杜二和宁氏自然没个不答应的,收拾好桌子就要去给桑立远收拾屋子,连忙被桑立远喊住:“杜二婶千万别忙活,我和闻安他们一道儿睡书房那屋就挺好,况且炕大,人多也热闹。”

“这,这合适吗?”

“小姑姑,桑大哥都这么说了,就听他的吧,况且那一间最好,读书也方便。”

宁金金这么说了,宁氏这才不急着忙活,收完桌子后拿出了一床新被褥来,放到了书房那间屋里。

“桑大哥,你这又带了什么东西过来?”

“这回我只是来蹭吃蹭住的,况且走得匆忙,只带了我自己的东西,这些都不是我准备的,是旭然兄收拾出来送你家的谢礼。”

说着,桑立远下炕穿鞋,他来时穿的是鹿皮靴子,上炕下炕的不方便,杜家现在愈加宽裕,雪天出门也穿靴子,于是宁金金在家做了好些棉拖鞋,桑立远穿的正是给杜二做的、但还未上脚的一双。

“我今冬天没空儿来你家坐坐,没想到还有这样儿的鞋可穿,可是方便,回头我也做两双去。”

“不用做,家里还有没穿的新的,你拿走就是,又不是很费功夫的东西。”

说着,桑立远已将放在地上的包袱、食盒和箱子都一一打开,指着说道:“这两盒子是苏造的点心,谷大人府上有个从南边带来的厨子,做得比外面买来的强不少。”

“这两个大食盒里也是厨子做的,都是肉菜,也给我送了一点,只是甜兮兮的我吃不惯。去年清明的时候你给我送的青团,端午时候的肉粽,我吃着还不错,旭然兄瞧见了,就知道你也爱南边的口味,所以才送来。”

“这箱子里是两匹纱,有烟灰的,还有杨妃粉的,留着夏天做衣裳穿。都是南边来的好东西,这是谷小姐单独送你的,里头还有一封信。”

说着,宁金金已经把信封儿拿了起来,打开来看,里面说了不少家常话,宁金金看过之后暂且放到了一边儿。

原来去年宁金金靠着两大幅绣品成功敲开了州令家的后院儿,虽然没有正式见过面,谷夫人和小女儿谷晴倒隔三差五地送些东西来。

到后来谷晴和宁金金愈近,常常让谷旭然帮着带信过来,聊天说话、或是请教刺绣的技巧,她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倒和宁金金成了笔友了。

--

作者有话说:

更新来啦~!晚上还有一更,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