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章 突破口(1/2)
转过几日,崇祯在值守太监一声“皇上驾到”的唱腔中,缓步跨入太和殿,祥云龙步般的登上御台,龙腚一下子就稳稳坐在了御座之上,闲惬以待的等待着群臣的表演。
“有本奏来无本退朝……。”值守太监按着惯例打了个开场白。
给皇上行礼完毕,各就各位,黄立极移步到大殿中央,先是冲着御座上的皇帝陛下施了个躬身礼,继而转向大殿中的众臣“各部,先将本月重要的事务奏来吧,需要当庭商议的,最后一并解决。”
这种朝会的方式已经固定了下来,毕竟内阁首辅可就是近似于当朝的宰相、后世的总理!当然得由他来主持召开朝会了;并且,还规定了,各部事务必须每个月集中奏报、接受皇上的垂询;月间,各部内务,则自行表决处理;各部之间的事务,则需要在内阁的督导、协调下来完成;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则有皇帝亲自予以指导解决。
黄立极话音刚落,大殿里就开始叽里呱啦的嗡嗡声。
一炷香的时间,鸡毛蒜皮的事倒是倒出来不少,正事说的倒不大多。就和现在年终总结开会时,需要说说自己的优缺点的时候,其特点大都是优点一大堆,缺点不疼不痒的一两个,还都大同小异的让人抓不到把柄那般无聊。
“就这样吧,下面再谈谈,各部无法解决的问题。”会场老手黄立极,倒是极好的把握住了会议的节奏。
黄立极话音刚落,刑部尚书苏茂相就率先一步跨了出来,深施一礼,道“启奏皇上、禀黄阁老,近月余的时间,京畿各地纷纷上报,地方治安状况愈加堪忧!”
崇祯坐在那里没吭声,只是用眼角向下瞟了瞟,就转向了黄立极。黄立极同样的用眼角,快速瞟了一眼龙椅上的皇帝陛下,就移开眼神转向苏茂相。黄立极眼睛虽然看着苏茂相,但耳朵却是支棱着听身后龙椅方向有无声音,见皇上没有开口的意思,黄立极就自然地接过了话茬来。
“这治安怎么突然就堪忧了呢?派人去各地调查来吗?到底是何原因?”其实,黄立极之所以这样问,那是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借力打力的事,他是最愿意也是最擅长做的了。
苏茂相见黄立极问话,便答道“回黄阁老,近段时间,各地也擒了一些滋事扰民的泼皮无赖,开始本以为是街皮小混混,那哪成想,讯问之下才知晓,这里边的很多人都是被三大营裁撤的兵员。这些被捉来的人,他们口口声声说什么,自己无端被裁撤,毫无生计来源了,不想办法填饱肚子也没有别的办法!所以,黄阁老,我等刑部众人也不敢给予他们什么重罪,只好暂时羁押。至于如何裁决,还请内阁众阁老给拿个主意!”
黄立极大惊道“啊,三大营裁撤的兵员!竟有这事?那如何是好?”
继而转向兵部尚书孙承宗,黄立极面带咨询的神色,问道“孙阁老,三大营裁撤的兵员没有进行妥善的安置嘛?如此,那地方治安将如何能平稳的了!”
孙承宗还没有回答,苏茂相紧跟着随了一句“是啊,孙大人,你兵部把三大营的兵员裁撤了得有个几万吧!你把这些人往外一丢就不管不问了,那我怎么还能把地方治安弄好啊?还希望孙大人能想出个万全之策来。否者,否则……!”
本来想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来着,但听到苏茂相的这话,就不由得接口反问道“嗯?否则怎样?!”
见整大殿的人都盯着自己看,觉得有些骑虎难下,苏茂相憋得有些脸红,强硬得道“否则,下官,下官就弹劾你!弹劾你御下无方!给社会治安留下不安定的隐患!哼!”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也有些暗怒这些王八羔子,看着老子精兵简政你们不爽啊咋地!
不过,崇祯虽然有些恼怒,但是却依然没有开口的意思,还是稳坐龙椅静观其变。
孙承宗毕竟也是久经风雨的政客了,这种事见多了。再说了,年纪大了什么事情倒也看得开,他倒是没有因为苏茂相的咄咄逼人而乱了方寸。
“弹劾你得有证据!汝怎知本官没有做善后安排?”孙承宗平淡的反问了一句。
紧接着跨前一步,孙承宗冲着御座上的皇帝陛下拱了拱手,又看向苏茂相道“多年来,为了维系三大营能正常运做,朝廷可谓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你可是知道,三大营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朝廷刻意打造的三大营,可在各级长官的掌控下,却是为朝廷养出了什么!你可清楚?!朝廷没有追责这些蛀虫!已经是天外开恩!他们却还不知悔改,还想怎么样!为了妥善安置他们,朝廷又付出了什么,你又知道多少?还有!地方官员有没有尽责治理地方,你可也尽责祥查了!”
“你!我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文 第117章 突破口(2/2)
知?难道你知!我没尽责?难道你尽责了!”一连串的反问,把个苏茂相弄了个老脸涨红,张口结舌的冲着孙承宗吼了一声。
见此形,黄立极接过了话茬“好了好了,这个问题就暂不纠结了。现在的问题啊,孙阁老,本首府想说的是!现实情况已经摆在这儿了,这些人确确实实的对地方治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事,兵部有没有后续的解决方案?”
“黄阁老,他们应得田产的,已经分派了下去;自愿解职的,已经履历已经走完,该得的银两也已经到位。难道离开兵营的人员,还要兵部负责他们的一切所为吗?那还要……。”说到最后,孙承宗扫视了大殿里的众人。
“还要各部干什么呢?”说完这话,孙承宗后退一步,站到自己的位子上,双眼平视不再理会黄立极和苏茂相。
一拳打空,黄立极和苏茂相感觉大为不爽。黄立极反应不可为不快“既如此,那这个问题就由各部共同的商议下吧,应如何解决,还望各位商量出个办法,兵部说的也不无道理,到了地方上的这些人员,是应该好好地再行安置。接下来,各部、内阁诸位都细细的商议个万全之策吧。”
见状,苏茂相退了下去。
这是,户部尚书郭允厚走了出来,看了一眼站在那里眼视前方的孙承宗,又看了看黄立极。
“黄阁老,郭某以为,兵部的做法大为不妥。”郭允厚冲着黄立极拱了下手,有冲着孙承宗点了下头。
“哦,如何个不妥法?”黄立极大感兴趣。
崇祯隐隐觉得有些阴谋的味道在里边难道这是要发难吗?谁引发的?目的何在?”
虽然这样想,但是他本人对于苏茂相和郭允厚这两个人,倒是没有多少恶感,这两个人还都是有功绩的,苏茂相既熟知水战,也爱惜民生,还学识深广,一生的著作就有近二十册;郭允厚也是个秉公办事、不畏强暴、爱惜民众的官员,而且他殚精竭虑,富民强国的意识深入到了骨子里。
崇祯暗道这两个人不知道为什么,会因为三大营整编的事对孙承宗发难,难道真的是那些兵痞扰乱敌方,让他们大为头疼恼火了?还是被什么人给利用了?瞧瞧再说吧。
“黄阁老,你看啊,据在下所知,三大营应该得有三十五之众吧!可据户部统计,接手安置的仅有五万左右的人,那其他的人呢?这么多的人散落各地,那对地方治安岂不是个不小的隐患!现在的乱象就是个有力的凭证!还有,现在三大营裁撤完毕后仅剩下十万之数了,所空名额还需重新募兵。黄阁老,你说,这不是空耗朝廷的粮饷嘛!户部现在可没有多少银子了。话又说回来了,那剩下的二十五万大头兵抛给地方,户部哪能这么快就安置妥当、逐一落实啊?虽说他们有些人已分得了田产,但就户籍登记造册就得需要一个过程啊,还有,那些没有接手的位的兵员哪里去了?黄阁老,你说,你让我怎么办啊?”郭允厚如数家珍、有些抱怨。
大殿里又是一片嗡嗡声
“是啊,是啊,这不是空耗银两嘛……。”
“啊,裁掉了二十五万啊,那地方治安谁来保障……?”
“哎!孙阁老看来也是老糊涂了……。”
听着乱哄哄的声音,王承恩看了一眼值守太监,值守太监会意,跨前一步道“肃静,肃静!成何体统!”
大殿声音渐安,黄立极回头看了眼御座上的皇上,转身施礼道“恭请陛下圣裁。”
见此景,崇祯嘴角微微上翘,而后有整了整了表情,一脸肃容道“刚才,你们讨论的事情,朕都听明白了。”
说到这儿,崇祯站起身来,转到台前,俯视着大殿中的众人,道“朕倒想问问,就先问问你郭尚书郭大人吧。你来告诉朕,你说到目前为止,户部接手裁撤下来的兵员就五万左右?那你可知这是为什么!朕,可是清清楚楚的知道,兵部可是将何种人、因何被裁撤、裁撤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是自愿脱离军籍的,还有,多少人分得的田产、那些人收取了银,等等这些可都是登记、移交的明明白白的啊,你来告诉朕,那消失的人哪里去了?”
忙向崇祯深施一礼,郭允厚道“陛下,臣不知。”
郭允厚隐隐感到不妙,卫所、军队吃空饷的这些事,他倒时有耳闻,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帝国的精锐“三大营”竟也如斯。
“孙大人,不用那层遮羞布了,就将实情透给各位大臣听吧!哼!”崇祯一声冷哼了一声,又坐回了御座内。
这会儿,崇祯忽然觉得,苏茂相和郭允厚这两位大人今天真是太给力了,机会大好啊,卫所,是到了该给“你”个说法的时候了,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