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章 玉帝说的?(1/2)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朕把你单独叫来的目的。”聊完筒炮的事情,崇祯终于把话题转移到了正题上来。
“哦,陛下请讲,臣洗耳恭听。”徐光启见皇上说的神秘,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崇祯定定的盯着徐光启,道“徐爱卿,在说正事之前,你必须答应朕一件事,这没有商量的余地。就是,在这兵工厂内,所有研发出来的新式火器、新式火药,兵工厂内所有的人,均不得向外透露丝毫!这个“外”,包括所有非涉及机密的所有人员,甚至于利玛窦和汤若望等人亦不可!这并不是对他们不信任,只是,我们必须得订立这种高规格的制度,明白吗?这是制度!堪比圣旨般的制度!”
徐光启,毕懋康等人一听,皇帝都说堪比圣旨般的制度了,哪个还有异议,均躬身施礼道“臣等谨记。”
“你们不要以为,朕是在故弄玄虚,敌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研发出来的这些新军备,万一被敌对势力所得,将会给我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吧,就规定,每个部门之间的机密,任何人均不得打听、窥视!否则皆按通敌处理。”崇祯要先把保密的调子定的高高的再说,这样才有震慑力,才能强行把军事秘密尽最大可能的守住。
徐光启、毕懋康等人点头应诺,纷纷表示一定会遵旨办差。
“来,徐爱卿,朕述说,你来记录。”崇祯呷了口茶,开始了神谕转述。
看着徐光启准备好了笔墨,就开口道“前几日,朕做了个梦,梦到了玉帝。”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崇祯看了看周遭的几人,见这些人都露出恭顺的表情在那里仔细的聆听,就接着说道“玉帝告诉我,说我们的火器为什么威力不是很大,这除了钢材的质量逊色外,那就是火药的问题了,玉帝还给朕做了个实验,……。”
徐光启正听着出神呢,见皇帝停下来不再说话了,不由得大奇“什么实验?”
见徐光启来问,崇祯内心一笑,道“徐爱卿,你可要记好了,玉帝先把我们现在用的火药平铺在地,然后再用水淋湿它们,此时淋湿后的火药就聚集成了一粒粒的火药颗粒,再把这些火药晾干,而后再用筛子把它们筛分出来,制作成如黄米粒般大小细小颗粒。而后,玉帝用未打湿粉末状的火药和这种才制作的、黄米粒般的大小且均匀的颗粒火药,对比着试验了下威力,你到怎着?”
见皇上看着自己问话,徐光启摇了摇头,表示不理解,毕懋康也是困惑不解“打湿了的火药还能用?”
“呵呵,开始,我也不相信,可事实却是,黄米粒般大小且均匀的颗粒火药,其威力比我们现在所用火药的威力多出数倍不止!”崇祯的表情有些夸张。
“啊!不会吧!”大伙惊得下巴都掉了一地。
“徐爱卿,你记下了吗?”崇祯没去管大家的表情,而是问徐光启是否记住了。
“啊,记住了,哦,还没记!”徐光启先是一愣,接着表示自己听明白了,记脑子里了,但是还没有做好记录。
待徐光启做好记录,崇祯叮嘱道“切记,火药一定要搅拌混合均匀撒水淋湿,晾干后筛分搓制,大小一定要均匀,且颗粒应如黄米粒般大小,甚至还要小些。至于为什么,你应该能悟得到,朕就不多说了。但是,此法乃玉帝所授,切不可外泄。还有,此种火药威力巨大,要严加防范,妥善保管!”
该吩咐的都吩咐了,徐光启匆匆离去设计筒炮和火药包,以及开发颗粒火药之后。崇祯则是在毕懋康的引领下,对焦炭厂、炼钢厂的工地视察了一番。
虽说军械厂下属的火枪、火炮厂已经运转开来,但这焦炭厂和炼钢厂却依然在建设当中。不过,炼钢厂所属砖窑厂,却是在热火朝天烧制着,炼钢所需各种型号的耐火砖。
见到这一幕,崇祯内心升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他仿佛看到一炉炉火红的钢水在炉窑内倒了出来、一根根钢管滚动着飞向军械厂、一支支枪管被装配成完美的后膛燧发枪、成排的士兵扛着先进的燧发枪奔赴前线、一排排的敌人惨叫着被射杀在自己士兵的脚下!
憧憬在眼前呈现时间极为短暂,但崇祯却感觉自己恍惚了很久才恢复清明。来到技工们跟前,崇祯同样的进行了一番激情万丈的演讲,又鼓舞了一番技工们的士气,鼓励大家要为了大明伟大的事业而奋斗终生。
技工们激动万分,这可是当今皇上啊,皇上来看自己了,还给自己说话来着!后半生吹牛可就有了本钱,有料啊,啥!不服气?不服气咋地!你被皇上接见过吗?你和当今皇上说过话吗?当今皇上赐下的美食你们吃过吗?啊,你们!
离开工地上,崇祯又来到技改中心。这里可是有着来自各地、各行经验丰富的匠户,还有一些落第秀才。
这技改中心房舍错落有致,有藏书阁、试验场、书册整理大厅等。
这会儿,最繁忙的倒数书册整理大厅了。悄悄的立在大厅窗口,通过被微微打开的缝隙往里瞧,里边的情形落入崇祯的眼帘里边众人是成群的分坐各处,一个秀才身边有两三个匠户,匠户坐在一侧述说着什么,秀才则是在另一侧奋笔疾书,另由书童将书写好的书稿读给匠户听,以作矫正,再将矫正好的书册晾干,最后,再将晾干的书册收入藏书阁分类存放。
不想打扰里面忙碌的众人,没有进去,而是悄悄地退了出来,崇祯对毕懋康道“这样很好,这些书册要妥善保管,将来,这些书册内载各行之经验,皆可作为科学院的教学之用。”
来到试验场,看到一群工匠正在那里鼓捣着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文 第115章 玉帝说的?(2/2)
么,还不时的一阵烟雾在地上飘起来。
“他们在干什么?”崇祯扭头问毕懋康。
毕懋康看了一会,道“应该是在实验火捻子吧,这段时间,他们一直就在弄这个。”
回完皇上的问话,毕懋康立马就安排自己的亲随,前去唤这里的负责人前来问话。
崇祯叮嘱道“不要惊动太多人,只把这里的负责人叫来即可。”
那名亲随领命而去,快步跑到试验场一角,和那些正在捣鼓着什么的人群说了几句什么。随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人,虽然远远地看不清此人长得什么样,但依然给人一种壮实的感觉,就是很敦实的那种感觉。
出来的那人和那名亲随交流了几句,又顺着亲随的手指的方向,朝这边看了看,回头交代了几句,就跟着那名亲随朝这边跑了过来。
来到众人面前,看到毕懋康,这名负责人眼神里透出了一种惊喜的神色,忙朝着毕懋康恭敬的躬身施礼,操着粗狂的声音道“哈哈,毕大人,你老怎么又来了?昨天不是才来过嘛,是不是对我刘迁的办事能力不放心啊?哈哈哈。”
显然,他没有看到崇祯,何况这会儿崇祯正在护卫身后站着呢,别忘了,这可是试验场,要是不小心被谁弄出个爆炸物,来那么一下,那乐子可就大了,所以,一众护卫早就死死地把皇上护在了身后。
“呵呵,你这小子,净胡说。”毕懋康笑骂了一句,看来两个人还是很熟的。
这会儿,一名锦衣卫上前,上下其手把刘迁浑身上下、里里外外的搜了个遍,就连裤裆都没有放过,不过,倒是没有搜出什么来。
这番作为,把刘迁给弄得毛骨悚然、莫名异常,不由得紧张兮兮的暗想这是干嘛啊?以前尚书来的时候没这样过啊,今天这是怎么了?还没说上几句话,这就搜起身来了?跟尚书来的这是些什么人?以前没见过。
那名搜身的锦衣卫甩了甩手退回原地,朝着吴孟明点了点头,那意思是没有夹带危险品,吴孟明点头朝崇祯示意平安无事。
分开左右,崇祯移步来到那名叫刘迁的身前,满面春风看着对方道“刘迁是吧?你也不用紧张,没事的。”
刘迁眼见来人十分面善,再一细看,却是吓了一大跳,这个身穿一身蟒袍的年轻人,不是当今皇上还是谁,双腿一软,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草,草民,叩见皇上。”
崇祯见刘迁见到自己竟然吓得趴在地上不敢动弹,不由得轻摇了下头“起来,朕都说了,不用紧张,平身吧。”
见刘迁还是没起来,估计是真的吓坏了,毕懋康上前踢了他一脚“皇上都说让你起来了,干嘛,抗旨嘛!”
听毕懋康这话,刘迁好像才反应过来“草民,叩谢隆恩。”
屁股一撅,爬了起来,刘迁垂着头不敢直视。
“呵呵,你是这里的负责人,供何职?”崇祯问道。
“草民是在这试验场负责人,正八品,迪功郎。”刘迁恭敬的道。
“嗯,既是有官身,就不要草民草民的了,朕都说过了,匠户乃帝国之栋梁,不比任何人低上一等!”崇祯略过刘迁,看向试验场内那些还在忙碌着的人群道。
“是,草,下,下官明白。”刘迁磕磕巴巴的应着。
毕懋康苦笑的看着刘迁,以前没发现这混小子这么乖顺过啊。但是,毕懋康对这个刘迁非常了解,别看他大咧咧的样子,可他做起事来却是非常认真地,火器方面的运用却也是个中好手。
崇祯接着问道“现在你们是在忙什么呢?”
抬头快速的瞟了一下皇上的表情,见皇上正瞧着远处那几个同伴,便道“回皇上的话,我们今天是在实验火捻子的燃烧速度和稳定性,这可是毕尚书前段时间交代过得。”
“嗯,效果如何?”崇祯对这个很是关心。
“回皇上,我们正在试验各种方法,现在的燃烧稳定性和燃烧速度比之以前却是大好。”说道专业,刘迁的神色变得专注起来,说话的语气也变得不急不缓。
“你们要把每次实验的数据,详细的记录在册,要不断对照改进。第一,必须保障每种捻子燃烧速度的一致性,不可出现忽快忽慢的现象;第二,所有品种的捻子,燃烧一定要其稳定可靠,不可出现断火、速燃的现象;第三,需要防水的捻子,一定要达到不怕雨淋、不怕水泡;另外,所有制作好的捻子,均要分类放好,并在存放的各类捻子处注明其燃烧速度、稳定性、防水性的情况,以便用取方便。这几点,就是朕,要你们严格执行的标准,功成之日,定有重赏。好了,刘迁,你去忙吧,就不要惊动大家了,记着,安全可是首要。孟侯,你也要对他们加强这方面的督促,安全稳定的捻子,对我们的火器来说至关重要!”崇祯千叮嘱万嘱咐,要求他们尽快研制出安全可靠的“导火索”来。
毕懋康躬身施礼“臣谨记。”
“草,下官领旨谢恩。”刘迁撅着屁股又是一个响头。
待看着皇帝的身影远去,刘迁才爬起身来,抹了抹额头,好似拭去不存在的汗水,坐在那里低声自语“额的个娘哎,吓死俺了,皇上怎么来了,幸好没干什么出格的事。皇上对我们这些匠户还真够意思,不光给俺们可以光宗耀祖的出身,今天竟然还来看俺们。嘿嘿,今天老子也见着皇上了,回家给那几个老哥们说道说道去,看看不馋死他们!不过,也奇了怪了,皇上怎么对着种火捻子这么上心?”晃了晃脑袋,刘迁爬起身来,拍打了一下身上在地上粘上的尘土,扭头晃晃悠悠朝着试验场自己的工作岗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