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4章 人才(1/2)
确保安全后,崇祯等人就来到火药制作的场地观摩,徐光启和利玛窦陪同在侧,他两个知道皇帝到了兵工厂,也是刚刚从铸炮厂赶过来的。
崇祯向徐光启和利玛窦询问了当下火药和火炮的制作情况,总体感觉还不错。
在利玛窦引来的几个意大利技师的带领、实验、教授下,现在的中国技工所制造的黑火药配方,已经是达到了最佳组合。
但是,崇祯知道,要想使黑火药的威力最大化,那就得把现在的黑火药制成细小的颗粒状后才可能实现。但是,崇祯是有私心的,他不想把火药颗粒化的方法让外人知道,包括前来支援的“老外”们。崇祯要想自己的科学家们,提前就得有技术封锁的意识,他要把这种意识强行的灌输给他们。
想到颗粒黑火药,崇祯好像又想到了什么,转身看向毕懋康,道“孟侯,朕忘了嘱咐你一件事。”
毕懋康赶忙颔首“陛下请讲。”
“是这样,朕让你研发的那种枪弹的弹壳,再往里面填放火药的时候,一定不要压得太实,一定要里边有一定的松散空间的好。具体情况,你就慢慢摸索吧。”崇祯道。
毕懋康点头称是。
又想了想,崇祯压低了声音“附耳来。”
见此景,王承恩会意,招手其他人稍稍退远点,毕懋康则是恭顺的将自己的大耳朵递给了伟大的皇帝陛下。
“朕,今番所有叮嘱的事情,均不得让外人知晓,包括外夷工匠等,利玛窦等人亦在列。要记住,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都不得窥视。警备方面,朕会叮嘱锦衣卫来负责。”崇祯可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地道。他清楚的知道,泱泱大国就因科技落后,而被人处处卡脖子。
毕懋康听到,就连皇帝非常器重的,利玛窦、汤若望等人都要防着的时候,很是不解,但见皇帝那决绝的神情,也就不敢有什么不满了,天子行事自有道理“是,臣下谨记在心。”
崇祯看到里的有些远的众人,和善的笑了笑“呵呵,又没有什么天大的机密,都过来吧。”
得到许可,众人就又重新走进了些。
崇祯在利玛窦的引领下,和技师亨利等三人进行了亲切的慰问。慰问期间,崇祯帝详细的询问了亨利等人在北京居住、生活方面习不习惯,饷银及不及时、有没有克扣,家里还有什么人、家人要不要一起前来等等情况。
亨利等人受到伟大帝国的皇帝陛下亲切的慰问和关怀,备受鼓舞,纷纷表示感谢皇帝陛下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看望我们,感谢陛下的关怀。我们一切都好,家人也都很好,她们一定也会感受到伟大皇帝陛下恩泽的普照而幸福的!今后,我们一定加倍努力,为大明、为皇帝陛下,培养出更加出色的技工来、研发出更加可靠、威力更大的新型产品来。
崇祯也表示这里生活较为艰苦,经大明朝廷协商后决定,给你们换一个新的环境,使你们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所长一片新天地。
徐光启不有一愣,忙问“皇上,他们不在这里教授技工了?”
利玛窦和亨利几人也是一脸的茫然刚才和好好的,怎么现在要解雇我们了?这等高薪,以后能到哪里找啊?
见几人一脸茫然不解的样子,崇祯呵呵一笑“诸位爱卿,朕打算成立一所高等学府“皇家科学院”,尔等可都是要去那儿任教的!啊,哈哈,朕,希望你们能为大明培养出更多的,如你们一样的学者来。朕,殷切盼望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众人一听不是被解聘,不由得都松了一口大气,但是又疑惑起来,利玛窦问道“皇帝陛下,你说的“皇家科学院”?在哪里?都教些什么?”
“哦,这个嘛,呵呵,学府还没有建成,不过不要紧,这可以先给你们寻一处房舍,再开始招收学员,对,就是这样。待学员到位后,你们就可以开始授课了。待到新学府建成,你们就能够到那里教授学员了。”
利玛窦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传教大业“那,那个教会的事儿?”
“嗯,可以同步进行嘛。这样吧,利玛窦,你再寻些数学、物理、化学这方面的教授来到科学院任教,还有把你的汉子注音法完善后,你就可以去河南地区传教了,这样如何啊?不过,暂不可在京师传教!”崇祯笑眯眯的道,他可不想自己身边出现一大批教徒。
一听大明皇帝准许自己传教,利玛窦激动坏了,连忙行了一个单膝礼“皇帝陛下放心,我记下了,过后就去联系这方面出色的人前来。”
“嗯,一定要他们带上自己的实验器材,特别是化学方面的人,一定要多寻些擅长做实验的人才前来,一概实验经费大明给他们出,让他们放心来就是。”崇祯定了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文 第114章 人才(2/2)
不低的调子,他可不想养一群“废人”。
利玛窦道“这请陛下放心,我们教会的人都是虔诚的教徒,我现在就对上帝起誓,定会为皇帝陛下多寻些这样的人才前来。”
“嗯,很好。”崇祯大为高兴。
不论是么时候,人才可都是最重要的“资源”。趁着还没哪个国家有什么封锁啊、壁垒啊什么的,那还不抓紧时间抢点过来!
去铸炮厂的路上,利玛窦还问起了汤若望,崇祯则是告诉他,汤若望和他一样,同样招募来出色的数理化方面的学者,在把历法推演好后,就可以去指定的省份传教了。
利玛窦大为宽心,他好像看到了曙光就要照耀在自己身上了,未来一片大好,一片光明。
铸炮厂,利玛窦向崇祯介绍了来自德国的同时精通铸造、机械、物理的的技师汤姆和他的十几名小伙伴。
崇祯很热情的与大家见了面,同样的一通大加赞赏、鼓励,也介绍了即将开办的科学院,以及以后让这些铸造师边完善火炮,边到学院任教的打算。
没想到,汤姆本身就是一名学者型的技师,当知道自己可以当教授带学生时非常高兴,表示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教授学员,定能够为皇帝陛下培养出,一批出色技师来的。
其他人也表示愿意服从皇帝陛下的安排,只要银子给的足够就行。
要银子,这谁也不能说什么。除了利玛窦这种为了“神”的事业献身的神职人员外,其他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工作,哪个不是为了银子和事业来的?
随后,崇祯在徐光启和利玛窦的引领下,参观了已经铸造出来的、正在铸造的火炮。
边看,崇祯心里有了一些想法是不是可以在这些已经拥有火炮的基础上,再开发出一种威力巨大、运送轻便的、后世有名的“没良心炮”呢?这样的话,黑火药就可以把它的威力发挥到极致了。
这种没良心炮轻便,两个人就可以抬着飞跑,布置快捷、拆除迅速、填装快速、威力巨大,神挡杀神、佛当杀佛!炸不死你,也能震死你。
“利玛窦,你们继续忙吧,你就不用随朕来了,徐爱卿随同即可。”崇祯想到做到,他要立马试试。
没有再去其他地方,崇祯直接带着徐光启和毕懋康回到督办大厅。
挥退左右,只留下徐光启、毕懋康,当然还有王承恩,至于吴孟明,则在崇祯叮嘱了几句后,退出大厅布置防务去了。毕竟兵工厂可是大明当下超级重要的地方,容不得半点马虎和闪失。
“拿笔墨来。”崇祯要来笔墨,开始在大脑中搜索没良心炮的形状。
先画了个圆形长形筒,接着又起身用手比划了半天,才又在画册上注上尺寸“子先,来。”
徐光启忙诧异的伸着头去看,毕懋康早已经适应了皇帝的这些作为,他知道,皇上不知道又想出了什么新鲜玩意,他早就对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这是何物?”徐光启明显的还没有适应,他不知道眼前这位皇帝在干什么。
“这叫筒炮,炮身不必太厚,用铁皮就可以做出来,点火方式和红夷大炮类似,但是里边装填的却不是铁弹丸和开花弹,而是另一种火药包。”崇祯比划着道。
“筒炮?火药包?这都是啥?臣可是闻所未闻啊?”徐光启眼前一阵的恍惚。
“呵呵,对,就是炼出上好的铁水后,就可以铸造这种筒炮了。这样,口径要这么大,就,就,两尺半;高度嘛,就这么高,就,就三寸吧;壁厚嘛,就003寸吧!”崇祯用手比划着筒炮的直径、厚度和高度。
“这倒好办,问题是,填装的火药包是何物?”徐光启还是没弄明白。
崇祯又画了一通“就是用油纸包,外裹布包,油纸包里边包上火药,就是我们现在的这种造出来的火药,里边再用支架,把这种火药包固定成扁圆形,药包外边要用绳子绑紧。哦,就是要比筒炮口径略小一点,单要尽可能的与筒炮严密,如此就可以了。”
“哦,这样啊,就是用这种炮,把这种火药包打出去,就如弹丸一般的打出去,打出去后呢?捻子!对,再用捻子引爆火药包?这不是近乎于开花弹嘛?”徐光启不明白,皇上让弄这种炮有什么用呢?
见徐光启如此上道,崇祯大为开心科学家就是科学家啊,简直是聪明透顶,一点就透啊!
“嗯,这个嘛,爱卿你不必担心,咱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需把这种捻子的稳定性做好,并且从出炮筒到落地爆炸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可以了。这种火炮,定会给我们带来惊喜的,爱卿请宽心!啊,哈哈哈。”崇祯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但他相信,又给徐光启惊喜的他、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