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末世黎明 > 正文 第112章 金刚钻、膛线

正文 第112章 金刚钻、膛线

   正文 第112章 金刚钻、膛线(1/2)

在毕懋康身侧帮衬的那几名技工,不认识那几个进来的都是些什么人,不过,王承恩他们倒是认识,王承恩来得多啊。本想施礼参拜,但见王承恩示意他们不要吭声退下的手势,这些技工也就悄然退到一边了。

崇祯轻挪脚步来到毕懋康身侧,伸着头细看毕懋康新绘制的火枪图册。

要说毕懋康对比之下绘出的这枪械分解图,每个部分倒都也绘制的非常传神,并且,每个部件旁边还有着详细的注释。不过,当崇祯看到毕懋康在火枪管剖视图的时候,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

为啥啊?因为上面写着皇上在这里画出的这几条轨迹一样的曲线到底啥意思?枪管内若有这样线的话,定会阻碍或影响弹丸出枪管的速度,这或许是皇上的误画吧,待有时间定当面向皇上讨教。但就这句话,还被他重重的做上了个标注,以示提醒自己,不要把这事给忘了。

画完一张草图,毕懋康又伸出左手,手指勾了勾,崇祯不知道啥意思啊?那几个技工虽然知道,但此刻也都低着头不敢吭声啊。

所以,毕懋康伸出的手在哪里停了好一会了,怎么还没拿过纸张来?不由得回过头来,怒视后方站着的人,就要开口怒斥。

由于画图时间长了,刚抬起头来的毕懋康,眼前还有些模糊,但看眼前的人影显然不是给自己打下手的技师,而且他发现房间里的人影怎么多了这么多,不由得有些诧异。晃了晃脑袋,又使劲挤了挤眼睛,再次睁开时,眼前的人影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当毕懋康看清眼前站着何许人时,不由得大惊失色,慌忙跪倒叩首“啊,皇,皇上!下臣毕懋康叩见皇上,不知皇上驾临,有失远迎,万请皇上赎罪!”

“哎呀,毕爱卿,请起,请起。”崇祯伸手一把就把毕懋康拉了起来。

见毕懋康如此表现,崇祯帝还是非常满意的。

厅内那几名技工,一听什么皇上!这位是皇上啊!都慌忙叩头高呼万岁“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厅内这声声呼声,站在门外的警卫也吓得连忙叩首高呼万岁,正在路过忙碌的工人,也赶紧丢掉手中的活计跪倒叩头。

听到门外的声音,崇祯给了王承恩一个眼神,王承恩会意,来到门外,让那些跪着的人该忙啥就忙啥去。

站起身来的毕懋康,连忙吩咐下人摆好座椅,恭请皇上等来人落座,又给各位呈上冒着浓浓香气的茉莉花茶。

在北方,冬天喝茉莉花茶者居多。

崇祯这会儿,早就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抛到脑后去了,他对毕懋康的工作态度还是非常满意的。

“孟侯,对这个地方有疑问?”崇祯亲切的叫着毕懋康的字,用手点了点毕懋康在草图上标注出来的地方问着。

感受着在皇帝身上传递来的亲切感,毕懋康也感觉如沐春风,内心透出着浓浓的暖意,看了看皇帝手指点着自己标出疑问的地方,忙躬身禀报“皇上,臣,臣,有个疑问,就是这儿,这儿是啥意思,有啥作用?”

崇祯看着毕懋康那疑惑的神态,不由得莞尔一笑,道“孟侯,在说这几条线什么作用的之前,朕先让人给你看看这个。”

崇祯的手心朝上,朝着毕懋康指了指,王承恩会意,连忙回身示意随身小太监,给毕懋康递过去一个物件。

毕懋康倒是什么,抬眼一看,原来就是一套陶瓷匠人用的工具“金刚钻”。

这金刚钻啊,是古时候的锔瓷艺人们,为了更加精致的完善瓷器“钻孔、镶金、粘合”等工作,特别的制作的一种棍型工具,因其顶端上有一颗硬度非常大的金刚石所以称之为“金刚钻”。

过去工艺技术还不是很发达,打磨金刚钻头只能靠绳子(类似于水滴石穿的原理),要一点一点的用心磨,非常耗费功夫。

制作金刚钻的过程也是很艰难的,一般情况下,需要一至两年,但却可以使用一辈子。

那时候每个艺人都有属于自己一个金刚钻。

“呃,这,这,这和它……?”毕懋康接过那套家伙,又指了指图册,更加疑惑了。

“呵呵,孟侯,你先用这根铁钉透那块木板,再用这钻,钻透这木板,试试看哪个省力?”崇祯谆谆善诱。

“啊,哦,好,那臣就试试。”毕懋康马上就开工了。

“叮叮当当,哧啦哧啦”的一阵忙活,毕懋康拿起那块木板,看着那个被钻透了的孔,和那个被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满怀疑惑的目光再次回头看向崇祯。

“透个孔怎样省力些?”崇祯问了一句。

“嗯,陛下,当然是用这个钻来的省力些。”毕懋康如实得道。

但这和那几条线与这个什么联系?毕懋康怎么也把两者联系不到一块。

崇祯点了点头,表示道“嗯,那你再拿把雨伞来。”

毕懋康将下人递来的雨伞拿在手里,定定的看着崇祯。

“你就这样在折叠的情况下向前戳,而后再撑开来向前戳,试试什么感受?那样费力?”崇祯道。

大家都很疑惑啊,在场的哪个不知道,肯定是撑开后向前戳费劲啊!伞又不是用了一两年了,怪哉?

毕懋康如实照办,戳动完毕收起伞来,又看向崇祯帝。

“是不是感觉折叠起来要省力的多些?”崇祯又问。

这不是废话嘛!毕懋康毫不犹豫的答道“对啊?”

大伙也都疑惑不解的看向崇祯帝这么浅显的道理,还用得着来考问一个尚书,就是一个半大小子也知道哪样费劲,哪样省劲啊!

“呵呵呵,其实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文 第112章 金刚钻、膛线(2/2)

这个现象啊,在场的诸位都是明白的,但是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崇祯又提出了一个疑问。

“这,这,……。”厅内出现了众人近似于哑口无言的吱语声。

“呵呵,朕来回答吧。这种现象恰恰就说明,我们身周存在的,这些看不到、摸不到、闻不到什么气味的、供我们呼吸的空气,对就是空气,这空气是有阻力存在的,它是有着能够阻挡物体前行的能力。就如我们走路,迎着风走费力,顺着风走省力。孟侯,你说是吗?”崇祯又打了个比喻。

毕懋康好像抓到了什么,陷入沉思的他只是习惯性的点头应允“是,是,是这个理。”

见厅内众人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崇祯又道“孟侯,你想想看,若是空气有阻力存在,那么当火枪内的弹丸飞出枪管,在空气中前行的时候,会不会也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呢?”

毕懋康还是不解,但还是底气不足的回道“陛下,弹丸飞出枪管那是很快的,空气的这点阻力,能,能有多少影响啊?”

“呵呵,孟侯,你拿过一颗弹丸来,再端盆水来。”崇祯知道,样想改变一个人固有的想法真的很难,自己尽力而为吧,时间久了定会生出效果来。

毕懋康按照崇祯的要求,把打磨的圆圆的铅弹轻轻地放到了水里,本来是照着中心放的,可每次都会跑偏落不到盆底的中心点上。

崇祯有拿过一个瓦匠所用的铅坠,这次,用这个小铅坠实验的结果,要比圆圆的铅弹来的效果好些,小铅坠落在盆底中心点上的次数,要远远地多与圆铅弹。

崇祯现在非常有耐心,看着眉头紧缩的毕懋康,徐徐得道“做研究,就要细致的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一些现象的原理,为什么会这样,能不能借鉴,由己所需。”

对于皇上做的这些事情,虽然不大明白,但是,毕懋康还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陛下说的是,臣就是看到传统火枪的弊端,所以就想着来弥补这些不足的,万幸,有陛下给出的这些建议。可以说,陛下的这些建议令臣茅塞顿开。”

崇祯知道,有些道理讲的太深奥的话,不会起到任何效果的,还不如简单化的解说来的直接易懂。

拿起那个小铅锤和那颗圆圆的铅弹,崇祯对毕懋康讲道“你看,孟侯,在水里看是很明显的,因为速度慢啊。这么说吧,这这厅内,没有风吧,你若走着前行,是感觉不到有风存在的对吧,但若你是快跑呢?是不是就感觉到就有风迎面吹的感觉?这也就是说,速度越快,空气带来的阻力就越大。可是如果是出膛的铅弹呢,它飞行的速度快的让我们看不到了,你说这空气的带给它的阻力是不是更大?”

崇祯讲的明白,但众人根本就没有明白,啥意思啊?不就是空气吗!能有多大的阻力,何况铅弹这么小!

“至于这个问题,孟侯,你可以想想,有几个人能在百步的距离上,把这火枪打得百发百中?”崇祯直指问题的关键所在。

“啊,这倒没有,还没有发现哪个火枪手这么神奇。”毕懋康承认,自己确是没有见过这样的神枪手。

“那就是因为,这圆圆的铅弹被空气的阻力,阻挡得偏离了正常的轨迹,飘忽不定所致。”崇祯都喝了好几杯子水了,砸吧砸吧嘴,又喝了口水。

“那如果铅弹想这钻头一样,旋转着前进呢?那么它出膛飞出的时候,是不是就很省力了,阻力就变小了,也不偏离轨迹了,那么它的的是不是又快又远了又准了呢?”崇祯指了指那金刚钻头。

毕懋康沉思片刻,自己所做的那些实验在大脑中又快速的过了几遍,不由得点了点头,道“陛下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可怎样才能让弹丸旋转起来,又如何让这铅弹变成铅锤来用?难道用铅锤这样的弹丸?”

“铅弹的事,稍后再说。来,孟侯,你在来看这几条平滑的曲线。”崇祯拿过那张自己画给毕懋康的图册。

毕懋康醒悟过来,连忙快步来到崇祯身侧站定,伸着头看向崇祯摊开的那张图册。

“孟侯知道这几道曲线为何弧度都是一样的吗?”崇祯启发性的问道。

“弧度?哦!陛下,这个弧度,臣倒是注意到了,确实一样!”毕懋康点了点头。

崇祯点了点头,通过毕懋康的注释他就知道了这一点“弹丸比枪管略大一点,在通过枪膛的时候,就会被这些曲线,嗯,就叫膛线吧,就会被这些膛线作用下旋转起来,使他们形成一种类似钻头般的飞出去,快速的在空气中快速的前行,如此一来,就可以使铅弹,嗯,今后统一叫子弹吧!这样就可以是子弹飞的又快、又远、有准、还增大啦它的穿透力!就如钻头轻松地穿透木板一般。”

看着毕懋康点了点头,崇祯又道“朕现在给你布置个任务!”

毕懋康赶忙躬身请命“请陛下吩咐,臣定竭尽全力来完成!”

“嗯,今后,枪管不要用铁皮卷了,要用刚出炉的高品质的钢水,铸成规格一致粗钢条,趁着钢条未冷却之际将之固定,再用这种钻,在钢条中心钻出枪孔来。这种钻,就是朕要你研发的一种装备;另外,在你完善火枪发火装置的同时,还要再研发一种可以钻出这种膛线的钻头装备来!枪孔钻好后,再来实验钻这膛线。钻时要保持钻头钻杆的速度要均匀,钻出的膛线要平滑;最后,朕,再次重申!所有研发,均列为朝廷最高机密!所有参与研发、生产的人员,所有接触到机密的人员,决不允许有丝毫泄露机密的事情发生!否则,定斩不赦!”崇祯声音显得很严厉。

见状,毕懋康忙跪地叩头“臣,定不辱圣命!”

大厅内的众人也都慌忙叩首“臣等,定不敢泄露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