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 消失的歪脖子树(1/2)
转过天来天气大好,一大早,崇祯忙完手头的工作,就带着王承恩爬上了皇宫外护城河北侧的景山。
这景山也就是煤山,崇祯本想是改名为镇山来着,但后来一想,此山又非什么真正天然山脉,它能就镇住得了什么啊?所以就仍称之为“景山”了,但是禁止叫此山为“煤山”,可能是他心存忌讳吧。
山上原本长着的那棵歪脖子树,早就在前段时间被一道响雷给劈的不存在了。被雷劈过后,当地的一些居民就把那些被劈的零零碎碎的木材运走了,说这是什么“雷劈木”?有辟邪的作用,至于到底做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来到那颗被雷劈的只剩下焦黑的半截树根的地方,崇祯站在那里愣了好半天的神。
王承恩不明所以,他只是知道,当他像是寻乐子般,把自己的那个梦境说与皇上听的时候,皇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一副愕然的表情。
当时皇上的表现,让王承恩感到非常诧异不就是打雷劈了一个歪脖子树嘛!有必要这样?
现在,又看到皇上站在那棵被雷劈的,快看不到什么的烂树根跟前愣愣的发呆,不由得心中有些发毛。
悄悄地挪步来到崇祯身侧,俯身低声唤道“皇上……,皇上……。”
“呃……。”听到王承恩在轻声叫自己,崇祯也从万千思绪中顿悟。
看了一眼面露紧张之色的王承恩,崇祯忽的心生无限的愧疚,缓了缓神道“大伴,以后朕会常到这里来。也不知怎的,一到这里,朕就会有一种明悟,就会有一种警示在警告我帝国已到危难之际,不可懈怠、不可妄为。”
王承恩静静地听着,心道难道太祖所托之梦是真的?
“所以,就在这颗雷劈树根之上,置一龙椅,龙椅南侧置一圆形茶几,茶几中间置一方形棋盘即可。”崇祯想要依此时刻警示自己,不可重蹈覆辙。
说完,崇祯又手指那焦黑的树根道。“另外,在此地修建一座亭子,为它挡风遮雨,朕也好在此自我反省。”
虽然不明白皇上对这个烂树根这么看重,也不知道皇上要在这里反省什么,但王承恩还是连忙领命,表示定然遵旨办差。
看着王承恩已经记下自己所吩咐之事样子,崇祯没有再说话。他就这么定定的站在那截焦黑树根前,眺望起紫禁城来。眼睛虽然看不到什么,但他的眼前且还浮现着,昨天和孙承宗他们四人会话的场景
当时,陈子龙前脚离开尚书房,卢象升、孙传庭、孙元化他们三人后脚就到了。
看见这几个自己极为器重的三个少壮派将军,崇祯极为高兴,在热情的招呼他们入座后,就示意孙承宗把自己重组三大营的想法,向三人做了详述。
本以为他们三个人会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可谁成想,当听完孙承宗的转述后,此三人不不仅不反对,反倒两眼放光大为兴奋。
看着几人一脸兴奋的表情,倒是把个孙承宗给弄迷糊了马上就是光杆司令了,就算给你招募来新兵,不也是一些泥腿子?啥也不懂,训练起来那得费多大劲!有这么值得兴奋吗?
崇祯见自己信赖的三名未来之星都支持自己的想法,大为高兴。
“来,你们三位也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新兵招募如何进行才好。”崇祯想大力开拓一下众人的思路。
卢象升见皇帝问自己等人的想法,他看了看其他几人,就先开口了“皇上,末将倒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嗯”崇祯点了点头,嗯了一下,打了个手势,示意他说说看。
对于这个卢象升,现在的崇祯帝可是非常期待的。
清了清嗓子,卢象升开口道“好,说的不妥之处,还请皇上见谅则个。”
崇祯又点了点头“建斗,无需多虑,但说无妨。”
崇祯却也知道,卢象升组建的“天雄军”,可是当年自己手下的为数不多的强军之一。所以,他也很想知道卢象升现在的建军思想是什么。
见状,卢象升忙把自己建军的一些想法,一股脑的道了出来“皇上,末将以为,与其由一些互不相识、没有多少感情的兵卒组成一支军队,倒不如组建一支由老乡、朋友、兄弟、家人等等为主干的军队。再加上严格的强化军事训练,这样训练出来的一支军队,在战阵中,若是看到身边有一个人战死或受伤,这往往就可以激发其他大部分人的愤怒而战力变强。所以,这样的军队战斗精神极强,一旦遇上敌人,就能够紧紧咬住牙关死战到底,这样才算得上是一支雄军。”
说道这里,卢象升就停下了话头,定定的看向崇祯帝。
“没了?”崇祯同样是看着对方,问道。
“啊,没了,我就是这个想法。”卢象升回道。
“嗯,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毕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正文 第110章 消失的歪脖子树(2/2)
现在人,家族、乡亲观念还是比较浓的。相反的,对“大家”的概念可就淡薄了。”崇祯喃喃地道。
孙承宗接了一句“大家?”
“对,就是“大家”,若把大明帝国比作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么大明帝国全天下的国民,可不就是形同一个大家庭的亲人嘛!所为“大家”的利益,也就是大明帝国的这整个国家,所有人的利益。这也急不得,慢慢来吧,孙爱卿,今后要刻意的做这方面的宣传。”崇祯强调着“国家”的概念、“国家利益”的概念。
如拨云见日,孙承宗立刻就明白了皇帝所说的意思,他本来就是精明头顶的人“嗯,老臣明白了。”
“建斗,朕的意思,是要在各地流民当中挑选兵员。当然,这些人能在一起逃难,大部分还是家人、族人、同乡居多。你这想法若要实现的话倒也不难,真若按你的想法组建一支军队,你打算给这支军队取个什么名字?”崇祯倒也没有反对卢象升的这个想法,反倒是问起了军队的名字,他想看看是不是还如上世那般的叫法。
能练出一支强军的将领,在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他也总会有办法去解决的。这点,崇祯倒是不用担心什么,不是还有政宣员去配合他们做思想工作的嘛,所以,崇祯也不想过多的干涉这些名将的做法,但是一些必要的引导还是少不了的。
“呵呵,这还要皇上赐名,他们怎么可以自己给军队起名字呢。”没等卢象升回答,孙承宗就接过了话头。
想了想,崇祯道“朕本就是打算由建斗来编练这神枢营的,既然建斗有练出一支战无不胜雄军的愿望。那好,朕就赐你这支军队为“天雄军”,取消现在神枢营的叫法。”
卢象升一听,高兴的没留住嘴,道“皇上,你和臣的想法一样啊,臣就有意编练一支强军出来,名字就想着叫“天雄军”来着!皇上你真神了!”
孙承宗慌忙呵斥道“放肆!有你这样和皇上说话的吗?”
卢象升也是读书人出身,并非莽汉,只是一时高兴的有些忘形了,听孙承宗名为指责,实为保护的呵斥,也一下子意识到了什么。
“皇上,微臣亡语了,请皇上责罚!”一个头叩在地上,卢象升赶忙请罪。
“哈哈,你呀,孙大人,哪有什么罪责可言。”崇祯无奈的指了指孙承宗,也忙着离座去搀扶卢象升。
“你何罪之有,起来,起来。你能有这想法,岂不是说明咱君臣的想法暗合天意,上天定也祝你编练雄军马到成功!”崇祯边拉起卢象升边说这纯属天意的宽慰话。
待卢象升喝了口水平复了下心情,崇祯又问孙传庭和孙元化同样的问题。
孙传庭的想法和卢象升差不对,但是考虑到皇上让他主要编练“五军营”,所以,他着重强调了,要结合孙承宗的“舟车”战法来勤加操练,方可使步兵方阵和舟车防御阵型的有机结合更加熟练。并恳请皇上,能否请调一些军阵操练熟练出色的低级军官前来相助。
对于这个请求,崇祯没有答应,他要用新法来练新军,并说自己的三千内臣已经在自己的操练之下,有了一定的成效,到时候,可在新兵中挑选可造之材,至三千内臣处,由自己一并告知操练之法。
孙承宗早就知道皇帝在空闲之余,常去操练他的那三千内臣,虽看着有模有样的,但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来。
孙传庭见皇上如此说,无法,也只好表示愿意。
看着屋内几个人怪异的表情,崇祯不由得哈哈大笑。
现在想来,崇祯又是一阵的大笑“哈哈哈,我的尚书大人,朕早晚会让你明白,朕的操练之法的合理性之处,哈哈哈。”
王承恩见皇帝哈哈大笑,还自言自语喃喃个不停,有些急切,就提醒了一句“皇上,这山上风大,要不咱现在就回皇宫去吧?着了风寒可就不好了。”
他是真怕皇上着了风寒,崇祯对他说什么也从不怪罪,知道他王承恩对关心自己是真的。
“哦,呵呵,无妨,无妨。大伴,走,到兵工厂去看看。”崇祯道。
“啊,皇上,我还没派人通报去呢,那个地方很危险的,到处都是火药什么的不安全!”王承恩大急。
“朕可是答应孙元化的,要给他的神机营配备真正的“神器”来着,朕不亲自看看怎么行。无妨的,你现在去通报他们就是,朕随后就到。”崇祯可是老早就想看看这兵工厂的情况了。
除了开始选址在景山东北方十里开外,建这兵工厂时去过几次,自大开工建成后,自己也就再也没有去过了。老不去,总觉得不大放心,今天借着手头的事情不多,才抽出时间来去看看这“神器”研发的怎么样了。
远远地看到兵工厂的轮廓,崇祯心下暗道朕的兵工厂,大明的兵工厂,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