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老朱破防,你管这叫欺君? > 第80章 “你怎么看到这些历史的?”

第80章 “你怎么看到这些历史的?”

看来从前那些短命南朝之所以不能长久,不是风水不好,只是因为他们实力不行。本文搜:当看书 dangkanshu.com 免费阅读”

韩成心有所动,但他此时更急于谋划如何与未婚妻增进感情,并未插话。

朱元璋转向另一件事务:“标儿此次前往陕西,一来考察都城选址,二来好像与秦王有关,听说他犯了错误。”

“父皇,您想知道他犯了什么错?”

朱元璋凝视着韩成问话,语气透露出一丝严厉,那是他对儿子犯错者毫不留情的态度。

“告诉朕老二究竟犯下了怎样的罪孽以至于要让标儿专程将他带回京师!这绝不是一件小事!”

当听闻老二,也就是秦王朱樉的事情时,朱元璋怒气上升。

他曾多次派遣朱标到封地解决问题,并因他的请求,最终同意将其放回西安。

由此可见,这位皇子的问题绝不轻微。

“秦王在其领地行为不当,”

韩成立刻切入重点:“比如每年指使手下购买大量金银珠宝,致使民众穷困不堪,甚至卖儿卖女求生;对请求减免苛政的三百多名百姓暴力镇压,当场击毙一人,抓捕近百名民众……”

听到这些细节,朱元璋的脸色愈发阴郁。

推行宝钞政策时,明确规定禁止用宝钞兑换金银,意在鼓励百姓使用和接纳宝钞。

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亲儿子却公然反对这一政策。

秦王朱樉在藩国时,曾接受洪武帝叮嘱,王府若尚能居住,便不必再大规模修缮。

然而,朱樉到达藩地后,仍旧大兴土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亭台池塘供自己和次妃邓氏享乐,并在其中虐待宫人取乐。

为此,洪武帝严厉批评朱樉:“不晓人事,蠢如禽兽。”

面对这些行径,朱元璋的脸色愈发阴沉。

他痛心地发现,朱樉对邓氏宠溺异常,竟将正妃王氏软禁于一隅,每天以残羹剩饭待之;为了讨好邓氏,他还派人从沿海布政司购买珠翠,导致许多百姓家破人亡。

更甚者,朱樉命人为邓氏仿制皇后的服饰,还在自己的卧室安置了象征天子的五爪龙床。

这种僭越之举激怒了洪武帝,不仅斥责秦王“僭分无礼,罪莫大焉”

,还下令赐死邓氏。

朱元璋重重拍案,胸中怒火滔天:

“混账!”

“真是混账!!”

他被气得语无伦次,嘴唇颤抖。

难以相信二儿子朱樉竟做出这么多荒唐的事:公然抵制宝钞政策、大量购入金银、劳民伤财修建宫殿……尤其让人无法容忍的是,竟敢让次妃穿皇后服、自制五爪龙床!

这究竟意欲何为?是要谋反吗?

朱元璋从未想到过自己亲手扶植的儿子竟然会这样肆意妄为,背离父命而行事乖张。

韩成见状连忙避至一旁,以免成为愤怒下的受波及对象。

太子朱标也陷入震惊,尽管他也听到过关于弟弟的零星负面消息,但远未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老二是自己一手带大的,本以为他性格有些莽撞和执拗,却未曾料到他在封地之后会越来越猖狂。

“父皇,这一切……可能并不属实。”

为了安慰盛怒的父亲,朱标急忙开口:“老二我知道,他虽然首率鲁莽,但绝不至于做出如此过分的事情。”

朱元璋则深感失望与痛心,深知一个缺乏正确引导的人容易步入歧途,尤其是身处高位之人若无人约束更为可怕。

若真有人从中作梗,唆使这些人做出这些荒唐事,细思之下,倒也并非全然不可思议。”

朱标听罢,急忙说道:“父皇,您不可如此猜想……”

话未说完,他突然转向韩成:“韩成,这些消息该不会不确吧?”

即便韩成之前所言之事令朱标深信不疑,甚至涉及他的死他也坚信,但这次提及自己的二弟,朱标却不免对其言产生了怀疑。

从这点可以看出,朱标对自己的兄弟们怀有真诚的情感。

正因如此,众位弟弟对他的拥戴也是顺理成章。

“通常在记录重要人物的事迹时,往往会使用春秋笔法以避尊者之讳。

如果按照我二弟的身份地位,就算真有那些事情,也不可能记载得这么明了,必定会有隐瞒。

你为何会说得这般毫无保留?

这难道不会是某些人捏造的历史,专门来抹黑我们大明的吗?”

听完朱标的质疑,朱元璋恍然大悟。

确实!

按此道理推断,记录此事之人既然遵循为尊者讳的原则,又怎么会在这里不留情面?

难不成真的有人有意丑化自己的子孙以及自己统治下的大明?

“你怎么看到这些历史的?”

朱元璋也凝望着韩成,带着疑惑问道。

面对二人灼灼的目光,韩成摇了摇头:

“虽然关于大明有很多负面的评价,但对于秦王的具体事迹记录,并不存

在刻意歪曲或诽谤。

因为记录这些的人,极其可靠,绝对不会做这种不利于大明及诸王子之事。”

听到韩成这般说,朱元璋和朱标依然难以置信。

“是谁记录的?竟让你如此坚定?”

朱元璋本想嘲讽,但在问话之际却突然语塞。

韩成眼神顿时变了变,随即回答道:

“正是陛下自己记下来的。”

这一下,不仅朱元璋愣住,朱标更是惊讶无比。

“自己?”

两人均感到错愕不己。

他们从未料到,关于儿子们的劣迹记录竟是出自朱元璋本人。

朱元璋困惑地问:“朕为什么会写下这些东西?

朕没有这样的毛病啊!”

停顿片刻,朱元璋看着韩成询问道,语气中有些懊恼。

毕竟那句失礼的话让他有些难以自持。

而朱标则在一旁静静等待着韩成的回答,心中同样觉得这话实在荒唐。

尽管父亲有时特立独行,想法独特,但他绝不会做出这种事——哪个父亲会如此对待自己的孩子,尤其是一个身居皇位的父亲?

将自己的子孙的缺点记录在案,任由其流传后世,这对皇家形象的损害显而易见。

韩成继续解释道:“陛下现在或许觉得不合常理,可日后在目睹各位藩王诸多恶劣行为后,您终究会忍不住将其记载下来。

那时,您会认为这些藩王的行为与您的期望相差甚远,因此便动笔记录在洪武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