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兰蘅从未见过这样的郦酥衣。
少女面容清丽,盘腿坐在榻上,轻飘飘的床幔轻垂着,她面上是骄矜明艳的笑意。
沈顷将她养得很好。
暗香袭来,她娇俏如花,双眸宛若明珠,面上笑意粲然。
是他从未见过的温柔模样。
如此情态,看得沈兰蘅不由得一怔。他还未缓过神,对方的吻再度落下来。
轻盈,温软,还带着几分小女儿独有的娇怯。
郦酥衣感觉,交换呼吸之时,“沈顷”原本僵硬的右手再度抚上她的后背。
这一次,二人亲吻得比先前几次更用力,也更加激烈。
对方紧掐着她的腰,吐息寸寸加重,眼底的情绪让她有些看不懂。
忽尔,郦酥衣想起一件事,将他推开。
“郎君方醒,肚子空了一日有余,我先去唤人准备写吃食,还有一会儿你要喝的药。”
如今气氛已有些不对。
她尚还有身孕,即便对面是沈顷,她也不能乱来。
回想起那般莹白的肌肤、纤细的脖颈,那湿漉漉的一双眼,以及那软嗓轻唤的一句句“郎君”……坐在摇晃的马车里,单是回想着,男人的身子竟不由自主地酥了半边。
不可否认,那女人虽虚伪狡诈,却是人间难得的尤物。
沈兰蘅探出手,叫停了驭马的车夫。
魏恪再度勒了勒缰绳,关切道:“二爷有何吩咐?”
沈兰蘅声音淡淡,吩咐:“将我的马车停了,再为我找一匹马来。”
闻言,魏恪原以为他是在马车中待得累了,便应了声,忙不迭为自家主子牵来一匹红鬃马。
沈兰蘅走下马车,而后利落地翻身上马。
说也奇怪,他虽并未继承郦酥衣的满腹文采,对于郦酥衣这一身不凡的武艺,却能传承上一多半。男人极为轻松地坐上红鬃马,眯着凤眸,朝后望了望。
“我们适才,是从哪个方向来的?”
魏恪虽不知他为何这般问,但对于“郦酥衣”的话,向来都是有问必答。
他微微俯首,如实道:“回二爷,适才出了府,我们便一直向西北方向前行。”
既如此,他便一直驭马,沿着东南方向一路折返即可。
沈兰蘅调转了马头,微微勒紧缰绳,欲唤出那一声“驾”。
心思粗笨如魏恪,此时也能发觉出他的不对劲。见状,一身黑甲的男人惊异问道:“二爷这是要做什么?”
月色倾洒,落了沈兰蘅一身。
他把玩着马缰,漫不经心地道:“我回沈家,将她接出来。”
她?
魏恪怔了怔。
片刻,铁衣黑甲的男人反应过来——世子爷回府,是想要将夫人也接去西疆!!
他忙不迭阻拦道:“世子爷,万万不可!”
且不说这行军打仗时,夫人会不会成累赘,那西疆阴寒至极,如今还正是大寒时分。就算带上了夫人、去了西疆,也怕她那娇弱的身子会撑不住啊。
周围不乏有将士也听到了二人的谈话。
有些大着胆子的,也与魏恪一般,上前来拦。
“世子爷三思!此去西疆,山长水远旅途劳累。况西域之地又如此阴寒,夫人身子娇贵,怕是受不了此等蹉跎!”
“世子爷三思——”
如若此时,与魏恪说话的是郦酥衣,或许会征询在场之人的意见。但他不是郦酥衣,既拿定了注意,那便是一意孤行。
沈兰蘅未理会左右,冷冷扬鞭。
“驾!”
鞭声破夜,响彻长空。
沈兰蘅一身金甲,穿梭在夜风与月影间,身上光影晃动,粼粼夺目。
他循着先前魏恪的话,朝东南方向疾驰。
国公府门前,守门的小丫鬟未想过世子会去而复返,见那一身金甲,大惊失色:
“世子爷……您怎么回来了?!”
他已领了皇诏,奉命前去西疆。
此时折返,如若落在旁人耳朵里,怕是会令别有用心之人从中作梗,于圣上面前大作文章。
沈兰蘅高坐于马背之上,只睨了那丫鬟一眼。
他吩咐道:“我去一趟兰香院,你莫出声,莫要惊扰旁人。”
闻言,丫鬟呆呆点头,果真捂住了嘴巴,不敢再出声。
兰香院中。
一刻钟前,玉霜刚命小厨房做了碗热汤呈上来。
时至大寒,天气愈发阴冷,门窗即便紧阖着,仍有刺骨的寒风钻入这屋中。屋内的暖笼正燃着,沈兰蘅独坐桌案前,瞧着郦酥衣临行前塞给自己的那一张地契,愈发觉得心中暗潮汹涌。
她知晓,郦酥衣行事一贯妥帖周到,却未曾想,他竟妥帖到,为自己与母亲找好了这样一条后路。
热烫渐渐转凉,如此平放在桌前,她心中藏事,并未动那汤羹分毫。
沈兰蘅紧攥着手中地契,瞧着窗外乌黑的夜色,缓缓闭眼。
不知沈家军队,如今行至何处了。
也沈兰蘅有没有苏醒,有没有给郦酥衣惹下什么乱子。
她甫一闭眼,脑海中却兀地浮现出那样一道身影。
那人身形颀长,站在灼灼烈日之下,身披甲胄,雄姿英发。
明明是铁骨铮铮,待望向她时,男人的眉目之中,却溢满了似水柔情。
他将地契塞至她的掌心中。
即便对方不说,沈兰蘅也能明显察觉到,他的神色之下,所蕴藏着千般不舍。
家国面前,他满腹心绪,分毫不敢言说。
沈兰蘅遗憾地想,与郦酥衣分别时,自己应当上前,去亲吻亲吻对方。
哪怕只是轻轻吻一下他的脸颊。
自己与郦酥衣,好似只在大婚当夜,仅有过短促的一个吻。
如此思量着,她心中愈发落寞。那般好的一个人,不知下次与之相见,又要到何时了。
便就在此时,院内突然响起一阵马蹄声。
有人翻身下马,步履匆匆,从外推开内卧的房门。
待看清楚那人面容时,少女心下一惊。
“世子爷?”
此时此刻,他应当正在行军,此刻怎么突然回来了?
只用上一眼,沈兰蘅便立马分辨出来——眼前此人不是郦酥衣,而是沈兰蘅!
他一身甲胄,风尘仆仆而来,与郦酥衣相比较,眼前这人反而更有一种冷厉将军、铁血无情的味道。
他带着外间清冷的月辉,迎面走上来。那步履匆忙,引得沈兰蘅没来由一阵慌乱。
她道:“郎君为何去而复返?”
看着少女面上的惊讶,沈兰蘅尽量沉了沉气。屋内游动着入户的冷风,男人低垂下眼,问她:“沈兰蘅,你可知此次出关后,待下次归京,又要等上多久?”
沈兰蘅未料到对方会这般发问,登时怔了一怔。
即便从未有人与她刻意说起过,但她大抵也能猜到。
“少则几个月,多则……两三年。”
沈兰蘅冷冷嗤笑了声:“少则几个月?沈兰蘅,郦酥衣便是这样唬你的么?”
沈兰蘅摇摇头,“他没有唬我,这些都是我自己猜的。”
郦酥衣并未告诉自己,他要离别多久。
只是自对方的眼神里,沈兰蘅能窥看到,那隐忍情绪之下,所波动的几分不舍。
郦酥衣没有说,她也没有问。
她的话音方落,便听见耳边落下一句声息。男人凤眸微敛着,夜风袭来,自他身上传来淡淡的兰香。
“若是按着以往,待他打完仗回京,最少怕是要等上个两三年。”
两三年。
明安二十三年将去,待郦酥衣归来,那便是大凛明安二十六年。
沈兰蘅瞧着她,冷笑:“将新婚妻子丢在京都不管不顾,让她刚过门便要守上两三年的活寡。郦酥衣他真是舍得。”
这一道冷笑声中,带着许多鄙夷之色,那冷笑并未朝着她,而是朝向那“大义凛然”的郦酥衣。
见他这般,沈兰蘅忍不住替郦酥衣说话:
“世子爷乃国之栋梁,奉皇命,战西贼,守疆土。于家国面前,儿女情长算不得什么。”
沈兰蘅本想继续嘲弄郦酥衣。
这一声还未开口,他便听到了沈兰蘅的话,神色不由得一顿。
男人低垂下眼睫,不可置信地望向她那一张白净柔弱的脸。
少女乌发披肩,面容清丽瓷白,那一双乌眸柔软,看上去柔弱无害、楚楚可怜。
像是离了郎君,便无从附活的菟丝花。
沈兰蘅惊异道:“你真是这么想的?”
沈兰蘅袖中藏着郦酥衣先前留下的地契,闻言,右手攥着那契纸,手指缓缓收紧。
她掩下心中万般不舍,点头。
月色粼粼,跳跃在男人金甲的肩头处,折射出一道耀眼刺目的光辉。那芒光阵阵,扑闪于沈兰蘅翕动的眼睫处。对方就这般静默地瞧了她少时,终于,阴阳怪气地轻哂了声:
“沈兰蘅,你与郦酥衣,还真是绝配。”
他扭过头,似乎不愿再去看她。
“都是一样的虚伪。”
郦酥衣明明想带着她,明明舍不得她。
她亦明明离不开郦酥衣,明明想跟着他去西疆。
却还要站在这等大义凛然的位置上,说出那样漂亮的假话。
他眼神中喜悦登即散去,眸光冷下来。
原来她苦口婆心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让他不要牵连沈顷。
是为了不要再牵连她的心上人,跟着一起受苦受累。
“你在乎沈顷?”
“郦酥衣,你就这般在乎沈顷?”
夜潮汹涌,他眼底神色亦汹涌着,半举起那只刚颤了纱布的手。
“你替我包扎,也是为了他,对么?”
她不愿再与眼前“朽木”周旋,只留给他一个“不然呢”的神情。
“好。”
怔神片刻,沈兰蘅竟笑了。
郦酥衣起身,朝外走。
忽然,夜空中传来刺啦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