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州市下车的人不少,随着人流出站后()?(),
纪然一眼便看见了出站口不远处有人举着一个牌子()?(),
上面写着周国平的名字。
“周队,你看()?(),
是接我们的吗?”
周国平也看见了牌子,并且顺着牌子往下,他还看见了举牌子的人,他笑了笑?()???。?。??()?(),
道:“嗯,走吧!”
显然,周国平和举牌子的人是认识的,周国平一走过去,对方便热情道:“老周,这一晃也好多年没见了,你还那样,没啥变化。”
周国平锤了对方一拳,也笑道:“呵,就像你变化很大一样,怎么有空亲自来接我?”
“刚好不忙呗,这位是?”
他看向纪然,不自觉地微微蹙眉。
显然,以纪然的性别、年龄和身板,他不理解周国平怎么会如此选择任务人员,不会是什么关系户吧?
不过也不对呀,如果是关系户的话就应该是留在局里好好地保护着,怎么可能带出来执行任务呢?
周国平显然也注意到了对方的神色,不过他也不想解释什么,只笑着介绍道:“这是纪然,小纪。”
说罢,他又回头对纪然道:“这是王工良,职务跟我一样。”
周国平这么说,纪然便很清楚了,这位王工良便是保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队长,她伸手,礼貌地道:“您好。”
王工良也伸手跟纪然握了握,“嗯,您好,对了,车我停在站前广场了,我们这就走吧!”
周国平和王工良走在前面,两人边走边说,主要是回忆当年两人一起参加公安部培训的事。
纪然在后面一边听着两人闲聊,一边四下张望。
站前广场的位置离出站口并不远,因为保州市的火车站本来也不大,进站口跟出站口同在一侧,只不过进站口在正中间,两侧则是出站口和售票处,至于站前广场的位置,则在进站口的正前方。
走到站前广场,四下张望的纪然突然看见准备进站的人群中有一人刚好侧头,纪然看见了她的多半张脸。
那张脸跟纪然看到的杜同和钱夹里的全家福照片中的一个人很像,只不过那张脸比照片中的人看起来老了很多。
纪然再次观察那人,但那人却已经转过了头,纪然已经看不见她的脸了,不过她却发现,那人跟另外三人是一起的。
这四人看起来也颇为奇怪,两个身材挺拔的青年和两个人佝偻蹒跚的老人。
青年的穿着一看便是城里人,夹克西裤,干净体面,但老人的穿着即便也干净体面,但还是能看出来是农村人比较喜欢穿的棉布衣服,一个青年扶着一个老人,四人眼看着便要进站了。
纪然快步向前,对周国平低声道:“周队,你看马上就要进站的那四个人,刚才那个老太太转了一下头,我看她好像很像杜同和的母亲。”
周国平脚步一顿,目光如电般射向那四人,然后他快速转头对王工良道:“赶紧联系一下目标的老家那边,看看他们现在还在不在村里,有消息马上通知我,我和小纪先去追人。”
王工良虽然不
清楚纪然的眼力准不准,但这种情况他也清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赶忙点头,“好,交给我,你放心。”()?()
临行前,周国平便跟王工良通过电话,所以王工良非常清楚周国平此来的目的。()?()
提前沟通的目的,其实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周国平计划他和纪然一到保州市,就可以在王工良的协助下马上开始行动,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晚上他们就能返程。()?()
万万没想到,这提前沟通的用处刚下火车他们便用上了。
?本作者苟日新提醒您最全的《在年代刑侦剧里破案》尽在[],域名[(.)]???$?$??
()?()
周国平和纪然奔向进站口的时候,那四人的身影已经完全消失了。
纪然很心焦,不知道此时那四人会候车,还是会直接进去便登上了某一辆列车,如果是后者,就比较麻烦了。
两人冲到进站口,虽然他们没有票,但他们的证件好使呀!
所以,很快两人便进了候车室。
一踏进候车室,看着指示牌,纪然就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烦躁,她原本以为候车室会是一个宽敞的大厅,能够方便他们寻找目标。
然而,现实却与她的想象大相径庭。
这个车站的候车室竟然是由三个小的候车厅构成的,分别位于一楼和二楼的东西两侧。
面对这样的布局,他们只有两个人,人手严重不足。
纪然看向周国平,但周国平显然就没有纪然的烦躁了,这样的情况他见怪不怪,他当然不会盲目地一个厅一个厅地去找。
在纪然看来,他们的人手严重不足,但在他看来
,他们人手却充足得很。
周国平先找到铁警,通过对讲机,联系候车厅、检票口以及站台的乘务人员,在对讲机中形容四人组的形象,发现四人组立即回报。
看着周国平一波操作猛如虎,纪然内心大呼:学到了,学到了!
其实要是给纪然时间想,她可能也会想到可以这么做,但在时间紧张、人也烦躁的情况下,她显然就失去了绝对的清醒。
新人多是如此,这不是什么缺点,只是经验不足导致的。
周国平安排完一切后,他看着纪然一副“学到了”的表情,失笑,他颠了颠手里刚借来的对讲机,“走吧,我们去二楼东侧看看。”
纪然不知道周国平是随便说的,还是二楼东侧有什么特殊之处,本着不明白就要问的原则,纪然问道:“为什么要去二楼东侧呀?”
周国平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说罢,周国平便大步上了楼,纪然不明所以,她觉得不出来呀,便也只能先大步跟上。
然而进了二楼东侧的候车厅,看着一趟趟列车的始发和终点,纪然突然便有些悟了,她想到了昨天周国平在审问杜同和时问的问题。
当时周队怎么说杜同和的父母在保州市,对方的手怎么可能伸那么长?除非对方本就不在滨城,“难道是首都?”
纪然很清楚地记得这句话。
对,重点就是首都。
她凑到周国平身边,小声道:“因为东侧的列
车都是开往首都方向的,
至少也会途径首都。”
周国平侧头,
毫不吝啬地赞赏道:“不错,
脑子很灵嘛,
不过这也只是我的猜测罢了。”
话音刚落,周国平的对讲机便响了,目标发现了。
消息是从站台传过来的,那四人组果然一进来便检票了,他们乘坐的列车正是途径首都的。
事实证明周国平的猜测十分准确,两人往里跑,直接跑到了一个已经停止检票的站台,工作人员显然已经得到了指示,直接便将他们放了进去。
就在此时,周国平也刚好收到了王工良的消息。
五个字:“已被接出村”
如此一来,周国平几乎可以确定,纪然刚才并没有看错,那四人组中的两个老人便是杜同和的父母无疑了。
可对方是怎么这么快便得到了消息呢?
要知道杜同和可是刚落网不久的,并且杜同和的秘密连他的枕边人梁燕都不知道的,所以这种事他就更不可能告诉外人了。
杜同和已经落网,自己不可能传消息出去,那对方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呢?
难道在同光机床安插了眼线?
可眼线又是怎么确定杜同和和梁燕仅仅是一天没去工厂,便知道他们是被捕了呢?
就不能是这两口子家里有事或者偷懒一天吗?
这说不通。
不过此时,还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当下,救出杜同和的父母才是关键。
列车此时还未到发车时间,站台上依旧有人在登车,不过人已经不多了。
周国平和纪然直奔14车厢,14车厢是硬座车厢,早晨这个时间,首都方向的车人不是一般的多。
从外面周国平和纪然就发现车厢里已经站满了人。
周国平发现了四人组的位置,他们是站票,位置比较偏中间,周围全是人,周国平低声对纪然道:“你先上车,我去找乘警,然后再挤过来找你。”
周国平指了指13和14车厢中间的门,示意纪然从这里上,因为他之前问过这趟车的乘警在哪个车厢,得到答案,在10车厢,所以纪然从13和14车厢中间的门上车,两人方便汇合。
纪然知道,按照现在的情况,在车厢中行动显然是不现实的,万一伤了普通人,他们承担不起,所以只能按兵不动,提前部署,等到四人组下车后再找机会动手。
纪然在两节车厢中间吸了大约十五分钟的二手烟,周国平终于挤了过来,伴随着一些骂骂咧咧的声音,毕竟在这种条件下,从车厢的一头硬挤到另一头本就是一种招骂的行为。
周国平对这些骂骂咧咧的声音充耳不闻,他直接挤到纪然面前,也不说话,只是用眼神告诉纪然,一切都已经安排妥了。
从保州市到首都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列车中途会停四站,不过这四站都是小站,周国平不认为四人组会在这四站下车,反之,如果四人组真的在这四个小站下车,则会更有利于行动。
毕竟小站下车的人少,更方便他们在站台上寻找机会。
但猜测归猜测,不过周国平还行联系了这四个小站的铁警,以防万一。
列车缓缓而行,停了一站又一站,四个小站已然开过去了,看着车窗外面,纪然突然开始缓缓活动已经站得有些僵硬的筋骨。
她知道,下一站便是首都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