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59、【太平洋战场】偷袭珍珠港

59、【太平洋战场】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场】偷袭珍珠港:一场意料内的意外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东距美国西海岸2090 海里,西距日本3200海里,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基地,也是美国和远东、西太平洋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素有“太平洋心脏”之称。珍珠港内水区面积约32平方公里,水深平均12~18米,可以同时停泊各种舰船约500艘。基地内设施配套,装备完善,有军港、机场、航空站、油库、弹药库和修船厂等13处军事设施。1940年5月,美国为了遏制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进一步扩张,将太平洋舰队从美国西海岸移泊珍珠港。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设想,最早来自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所谓的“山本上书”,他的灵感则来自盟军的一次作战。1940年11月11日,英国地中海舰队以“光辉号”航母和4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组成突击舰队,出动两个波次共21架舰载机对意大利塔兰托港口实施突击,击沉意大利海军4艘战列舰,自身仅损失舰载机1架。此战是世界战史上,首次以航母为主、对敌港内舰艇发动大规模袭击的战例。因为塔兰托港的环境与珍珠港极为相似,山本五十六在得知此消息后,指示日本驻意大利海军武官全力搜索这次海战的资料,一个大胆的作战设想渐渐的浮出了水面。

1940年11月,他在与日本海相及川古志郎的会晤中首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2个月后,山本五十六给及川古志郎递交《关于战备的意见书》,正式提出:“开战初期所应采取的作战方针与计划,应使用第1、第2航空舰队的全部航空兵力,乘月夜或黎明光亮,向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起突然袭击,力求全歼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国舰队……假如攻击珍珠港成功并得以消灭美国舰队,日本就能在美国重整旗鼓实施反攻之前夺取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所有作战的据点。”

在“上书”后不久,山本五十六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要旨写给了第11航空队参谋长大西泷次郎,这位日后“神风特攻队”的创始人立即找来“加贺号”航母参谋、日本国内著名空战战术专家源田实,由其着手拟定具体的攻击计划。

源田实对山本五十六的计划做了一些修改和完善。比如山本五十六设想:为了不暴露航空母舰的目标,担任攻击的舰载机不必返回航空母舰,就在海面降落,等待日方驱逐舰和潜艇前来救援,这样既可以避免航母遭受损失,也可以在美国人面前展现日本人的视死如归的气概。但源田实认为这样做并不妥当:依赖驱逐舰和潜艇营救飞行员,势必会白白牺牲掉一些宝贵的飞行员,还会丧失全部参加攻击的舰载飞机,如果航空母舰没有了舰载机,等同于一堆废铁,在返航途中如果遇到美军飞机的攻击,就只能自取灭亡,因此他力主担任攻击的舰载机一定返回航空母舰。

1941年4月初,大西泷次郎将作战计划呈送给山本五十六,这份计划已经把山本五十六的设想改头换面,基本上都是源田实的想法,而他还只是一名中佐。山本五十六对这份计划做了审修,最终形成了代号“Z”作战计划。

“Z”计划提交到军令部讨论时,海军将领们对这份大胆的计划极力反对,为此山本五十六使用各种手段来说服、威胁军令部和大本营批准他的计划,甚至以辞职要挟。在当时的日本军界,是没有人能够替代山本五十六的位置的。最后,山本对计划担任先遣舰队司令的南云忠一说:“如果南云海军中将不完全赞同,那么就由我亲自率领航母舰队出征吧。”最终,“Z”计划在距离偷袭珍珠港前35天获得批准。

在军令部和大本营为是否偷袭珍珠港争论不休的时候,山本五十六已经于1941年8月初开始安排部队强化训练。9月初,他亲自任命海军航空兵顶尖飞行员渊田美津雄担任第1舰队训练总教官,鱼雷攻击机、水平轰炸机、轰炸机、战斗机飞行编队开始抓紧进行训练。

鱼雷攻击机是在日本鹿儿岛开始针对性训练。当时,日本的“九四”式鱼雷在世界上是最先进的鱼雷,但其自重达1吨,在50米空中发射后,进入水中会下沉100米,而珍珠港内水深只有10几米。为此,渊田美津雄等人用飞机平衡器做成木头翅膀,安装在鱼雷上,以减轻鱼雷下沉的重力,经过验证,鱼雷的命中率达到了80%。

与此同时,水平轰炸机则在有明海湾海军轰炸靶场进行训练,经过一番拼死训练,飞行员的投弹技术大大提高,在3000米高度的投弹误差不超过3米。当时,标准的轰炸机使用的炸弹是800公斤重的穿甲弹,对舰船的水平轰炸能够达到这样的命中精度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加强训练的同时,日本海军根据飞机数量和不同攻击机的性能特点,确定了第一波次攻击机的具体攻击方案,水平轰炸机共50架,以5机编队编成10个中队,投弹高度定为3000米中等高度。进入轰炸航向后,5机编队各机之间保持半架飞机的距离,以等高度和等航速组成严整队形。当第1架向导飞机投弹时,第2架和第3架轰炸机的投弹时间不得迟于0.05秒,第4架和第5架轰

炸机不得迟于0.1秒,只有这样才能使弹着点覆盖目标,以保证至少1枚炸弹能够命中目标。以当时飞机编队80%的捕捉率,可以保证第一波次攻击能够有8个中队的8枚炸弹命中目标。

此外,当时飞机的投弹装置不是电动的,而是靠手拉投弹索来控制,这使得投弹的难度非常大。由于鱼雷攻击机无法对通常停泊在军港内侧的战列舰实施攻击,所以轰炸战列舰的任务交给水平轰炸机编队。如果要确保击沉一艘吨位巨大的战列舰需要用2枚800公斤的炸弹,所以水平轰炸机队将目标锁定在美军太平洋舰队4艘战列舰身上。

俯冲轰炸机编队的训练由江草隆繁负责训练和指挥,训练地点选在日本宫崎县的富高空军基地。作战方案中,俯冲轰炸机共计51架,每架飞机携带一枚250公斤重的特种炸弹。飞机从4000米高空开始俯冲,在400米高空投弹。在顺风条件下,还可以通过增加俯冲角度来提高投弹精度。51架飞机编成3个中队,同时攻击驻有战斗机的珍珠港惠勒机场、福特岛机场和驻有重型轰炸机的希卡姆机场。

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等大型战舰,一旦遭到鱼雷和穿甲弹的攻击,即便没有沉没也会倾斜,从而使没有装甲的水下部分暴露出水面。因此,第二波次的54架水平轰炸机和81架俯冲轰炸机负责将这些军舰彻底摧毁。

为了保障己方攻击机的安全,第一波次攻击配备43架战斗机护航,第二波次攻击配备36架战斗机护航,负责消灭已经起飞的美军飞机。战斗机的训练、指挥由板谷茂负责,战前在日本九州佐伯空军基地和大村基地集中训练。

参战舰艇在此期间也进行了强化训练,为适应航线的气候特点,舰队对加油设备进行了改进。潜艇部队为夏威夷作战特别采用了新的秘密武器-袖珍潜艇,这种潜艇重约46吨,可以携带2枚鱼雷,有两名乘员操作,由普通潜艇携带,待接近珍珠港时放出,让它自行溜入港内实施攻击。

1941年1月27日,美国驻日本大使约瑟夫·格鲁向美国务卿赫尔报告∶“我的秘鲁同事告诉我的一个馆员,他从包括日本人在内的许多消息来源听到,当和美国出现麻烦时,日本武装力量企图动用全部军事手段大规模地偷袭诊珠港。他还说,虽然这个计划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他从多方面听到同样的信息,这促使他转告这个情报。”

美国国务院将格鲁大使发回的重要情报抄送给陆军部和海军部,但这份情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月1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在给太平洋舰队的电文中说:“……美国海军情报部认为这种传言是不可信的!”

1941年2月1日,美国海军正式成立两洋舰队。海军大西洋分遣队改编为大西洋舰队,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任司令;驻珍珠港舰队改编为太平洋舰队,金梅尔海军上将任司令,驻菲律宾的原远东海军部队改称为亚洲舰队,哈特海军上将任司令。

当时美国现役部队总兵力207万人,其中陆军35个师、137万人,陆海军飞机6000余架,航空兵27万人;海军有战列舰17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19艘、驱逐舰165艘、潜艇106艘,海军人员43万人。其中太平洋舰队有战列舰9艘、航空母舰3艘、重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67艘、潜艇52艘,舰载机200余架。

2月15日,金梅尔上任不久,向舰队发出警告∶“日本在宣战之前,也许会偷袭珍珠港的军舰,潜艇偷袭航行在海上的舰只。”2月18日,金梅尔又致函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我感到对珍珠港的突然袭击是可能的,我们正在采取立即可行的步骤,以使这样的袭击引起的损害降至最低程度,并保证使进攻的敌人付出代价。”2月 27日,金梅尔再次致函斯塔克,希望优先考虑供给担任珍珠港防御任务的陆军以飞机和高射炮。

1941年3月,日本与美国开始就太平洋问题展开谈判,美国方面为了避免刺激日本,暂时减缓了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行动。11月7日,美日双方已经过3轮谈判没有进展,预示着战争已经迫在眉睫。国务卿赫尔在政府会议上说∶“形势极为严重,我们无法预测将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受到日本的武装进攻,因而必须经常保持戒备。”11月14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向部队发出命令,判断日本在宣战前会实施攻击的目标包括:停泊在珍珠港的舰船和海上舰船。

此时,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都在珍珠港外执行任务。11月28日,美国海军第8特遣队(航空母舰“企业”号、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9艘)由珍珠港驶往威克岛。12月4日,驶至威克岛东200英里处,12架战斗机由航空母舰飞往威克岛。尔后,“企业”号返航,预定12月7日7时30分(夏威夷时间)进入珍珠港航道。由于气象原因,12月7日,“企业”号距珍珠港还有200英里。

12月5日,航空母舰“列克星顿”号载运海军陆战队飞机去中途岛。“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则在本土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