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宜会战
1940年2月,日寇第11军再次决定对长江以北第5战区作战,企图歼灭第5战区主力。国民政府于3月判断日寇即将来犯,但错误判断本次日寇进攻方向是宜昌,遂调集第5战区各部布防:以郭忏指挥10个师负责江防沿线;以张自忠统一指挥第29、第33集团军12个师置于右翼,主力于长寿店机动歼敌;以黄琪翔指挥第11集团军及第45军防御正面;以孙连仲指挥第2集团军6个师置于左翼;汤恩伯第31集团军集结于枣阳东北机动作战。
1940年5月1日,日寇第3师团及石本支队从信阳开始向西攻击;第13师团沿汉水北上,向枣阳进攻。第39师团及第6师团池田支队采取中央突破、两翼迂回战术,企图突破国军中路之黄琪翔部,尔后围歼第5战区主力。5月7日,日寇各部队对枣阳形成包围之势,国军各部转至枣阳外线。在掩护主力撤退时,国军第84军第173师遭日寇围攻,师长钟毅阵亡。8日,日寇占领枣阳,未能捕捉到国军主力。
5月10日,蒋介石严令右翼张自忠所部北上迎敌,会同孙连仲所部“趁敌态势不利,退却困难之好时机,以全力围攻捕捉歼灭之于战场附近......。”据此,第5战区各部由北、西、南三个方向围攻枣阳地区日寇。
北线第31集团军向日寇第3师团、石本支队发起攻击,日寇损失惨重;南线张自忠亲率所部渡过汉水,于10日进至枣阳以西,与撤退敌之第13师团激战。5月14日,张自忠将军所部进抵方家集,向撤退之敌近6000人实施侧击,将其截为两段。日寇全力反扑,张自忠部与司令部联系中断,与北线友军难以配合。张自忠亲率第74师、骑9师及总部特务营与日寇5000余人血战竟日,16日晨,在敌猛烈炮火的轰击下,张部被迫退至南瓜店附近,第74师和特务营伤亡殆尽,张自忠数次中弹,壮烈殉国。
5月19日,日寇发起反攻,国军被迫后撤。5月31日,日寇第39、第3师团渡过汉水。次日轻取襄阳,逼近宜昌。6月2日,国军第18军(欠11师,)火速增援宜昌,担任城防守备,未能坚守。6月12日,宜昌失守。17日,日寇因兵力不足,主动放弃宜昌后撤回汉水,第18军重占宜昌。
当日下午,日寇大本营命第11军务必占领宜昌,日寇第13师团折返并再次攻陷宜昌。至此 ,枣宜会战结束,双方于江陵、宜昌、当阳、荆门、钟祥、随县、信阳一线形成对峙。此役,日寇虽占领宜昌,威胁重庆,但以2.5万人伤亡代价,未能寻歼第5战区主力。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在日本占领区,八路军在华北地区敌后发动进攻,在历时5个多月的战斗中,八路军100余个团,对日寇进行1824次战斗,日寇伤亡2万余人,并破坏敌占区铁路474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此役,对日寇震动极大,日寇华北方面军在作战记录和向陆军省的报告中写道∶“敌军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为矿山)进行奇袭。特别是在山西,其势更猛……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石太路破坏极为严重,规模之大无法形容,敌人采用爆炸、焚烧、破坏等方法,企图对桥梁、轨道、通信网、火车站设施等重要技术性设备,予以彻底摧毁,在进行破坏时隐蔽伪装得极为巧妙。”
豫南会战
1941年1月,日寇第11军发动豫南战役,企图打通平汉线铁路。为此,日寇除第11军所部外,增调华中第13军第17师团主力及第15师团一部参加会战。国民政府第5战区为应对日寇进攻,布置第31集团军(汤恩伯部)、第21集团军(李品仙部)、第2集团军(孙连仲部)、第22集团军(孙震部)投入作战,并决定“一部负责正面阻击日寇,集结主力于日寇进攻路线两侧,寻机歼敌”的战役方案。
1月20日,日寇发起攻击,突进至远安,被国军第33集团军和第29集团军击退。24日,日寇第3师团向信阳北侧突袭,企图切断国军退路,遭国军第2集团军第68军击退。25日,日寇以飞机、坦克支援,强攻信阳、罗山地区,国军主力机动转移。26日开始,日寇各部继续向北推进,国军逐次抵抗,交替后撤,并不断向日寇实施侧击,日寇则始终无法捕捉有利战机。遂于2月2日下令撤回至出发地。2月7日,日寇各部撤回信阳,战场恢复原来态势。此役,日寇伤亡9000余人。
上高会战
经1939年中国军队“冬季攻势”的打击后,驻守武汉占领区的日寇第11军惶恐于中国第9、第5战区之南北威胁,为保持其后方安全及开辟平汉铁路交通,先后在江北对第5战区发动了枣宜会战和豫南会战。豫南会战前后,赣北的中国守军奉命不断对日寇进行侧袭,使日寇惊恐不已。
为巩固南昌外围据点,保证占领区安全,日寇第11军决定打击南昌方面第9战区部队,扩大其赣北占领区,以逼近长沙翼侧。因
此,豫南会战后,据守武昌、安义、筹溪等地的日寇,即加紧补充兵员,作西犯准备。日寇原在赣北兵力计有第33、第34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4旅。1941年2月中旬,又从长江下游抽调独立混成第20旅团及第3飞行集团参加会战。
早在1940年4月,第9战区制定的反击作战计划规定∶“敌如向高安、万载进犯时,则诱敌于分宜、上高、宜丰一带地区反击而歼灭之。”据此,国军于赣西布置第19集团军(罗卓英部),赣北武宁方向布置第30集团军(王陵基部),由第9战区前敌总指挥罗卓英统一指挥。
1941年3月14日,日寇开始秘密集结,北路第33师团主力1.5万人集结于干州街;中路第34师主力约2万人集结于西山万寿宫附近;南路独立混成第20旅8000余人,集结于厚田街附近。日寇企图分进合击于上高一带,歼灭赣西方面中国守军主力,特别是第19集团军第74军(俞济时部)。
3月15日,各路日寇开始向上高方向攻击前进。国军第70军(李觉部)逐次抵抗日寇第33师团,日寇占领奉新后,向西追击第70军。18日进至上富、苦竹坳,然后擅自撤回作战出发地安义。
日寇第34师团进至高安后,失去右翼掩护,贸然继续孤军西进。第74军于正面阻击第34师团,第49军(刘多荃部)渡赣江堵截日寇独立第20旅团未果。20日,两路日寇会合,并继续向第74军阵地进攻。22日,罗卓英命第70军南下,第30集团军第72军(韩全朴部)会合第49军于锦江北岸,对日寇形成包围。
为解被围之敌,第11军命第33师团再次出击,同时命令第34师团突围。25日,第33师团经上高方向突入中国军队包围圈,与第34师团会和。次日,日寇向高安退却,罗卓英命各部截击日寇,并收复高安、奉新、西山万寿宫等外围要点,4月2日,战场恢复战前态势。此役,日寇伤亡1.5万人,国军伤亡2万余人。
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中日双方始终对峙于湘北新墙河一线。1941年4月,阿南惟几接任第11军司令,随即决定第11军于秋季发动对长沙的进攻,企图“摧毁敌抗战企图,予第9战区敌军一次沉重打击。”日寇此役未将歼灭第9战区主力作为战役目的,而是缩小至“沉重打击”,是因为日寇此时正在准备进攻东南亚地区,已经无力继续向中国投入更多的兵力。
国军于1941年3月,即制定长沙方向作战方针:“在赣北、鄂南方面,对非主攻方面之敌,力求夹击……予以各个击破;在湘北方向,则诱敌主力于汨罗江以南金井、福临铺、三姐桥以北地区,反击而歼灭之。”
9月7日,日寇第6师团一部开始向大云山阵地实施佯攻,掩护第3、第4、第6、第40师团沿新墙河展开。18日,日寇开始强渡新墙河,并突破南岸国军阵地。日寇平野支队同时经洞庭湖水路于青山附近登陆,企图威胁长沙。
突破新墙河后,日寇各部进至汨罗江一线,薛岳令各部开发反击。但这份作战命令被日寇截获,致使日寇掌握国军部署情况及下一步行动方案。
日寇决定放弃“将主力用于湘江方面”的计划,转而针锋相对令各部向捞刀河推进。24日,日寇开始相继攻击第10军(李玉堂部)、第37军、第26军阵地,国军各部无力支撑,长沙危急。
25日,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撤至湘潭。26日,第74军、第6战区之第79军、第7战区之第2军奉命增援,第74军在春华山、永安与日寇第3、第6、第40师团一部激战,损失惨重。
27日,日寇早渊支队进入长沙,次日第4师团也进入长沙,第3、第6师团则攻击株洲。29日,株洲失守。10月1日,日寇认为已经完成作战目的,遂下令撤退。
次日,国军得知日寇退却地情报后,下达追击命令,各部于日寇撤退沿途不断阻击日寇。至10月8日,日寇退守原阵地,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
此役,因日寇得知第9战区作战计划,致使国军损失惨重,伤亡5万余人,日寇则伤亡2万余人。
宜昌战役
在长沙激战期间,第6战区趁机攻击宜昌。日寇第13师团逐渐不支。10日,国军向宜昌之敌发动总攻击,第13师团长内山英太郎陷入绝望,并写下遗书。11日,日寇第11军第39师团赶至宜昌,双方再次激战半月有余,国军主动撤退。此役,国军歼敌7000余人,系抗战全面爆发后,第一次实施的进攻战役。
中条山战役
中条山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北岸,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50公里,南屏潼关、洛阳,北控晋南,东控豫北。驻守中条山地区的是第1战区卫立煌部18万人,日寇环绕中条山部署4个师团。
1941年5月,日寇趁国军疏于防范,分东、西、北三个方以6个师团又2个旅团向国军发起进攻,至5月28日战役结束,国军伤亡4.2万人,被俘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