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257、【人物篇】巴顿16

257、【人物篇】巴顿16

【人物篇】巴顿16:老板!92#汽油加满,谢谢!

1944年8月的法莱斯口袋战役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盟军高级将领们在面对胜利时的阴暗面。人性使然,谁都免不了俗。8月14日,布莱德利给第3集团军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主力向巴黎挺进。

布莱德利的命令没有消除巴顿心中的愤懑,德军主力还在法莱斯以西,绝大部分还没有逃出盟军的合围区域。而盟军的袋口还没有扎紧,当务之急是如何能截住德军,可自己跟德国人近在咫尺,却不让第3集团军参加战斗。

与上司之间的不快没有占用巴顿多少时间,更何况布莱德利给的“安慰奖”也不坏。巴顿热爱法国,热爱巴黎。他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这让他在法国土地上如鱼得水。自从7月初踏上这片土地,巴顿就跟当地法国抵抗运动组织游击队和当地民众保持着友好关系。所以这就不难解释勒克莱尔的法军第2装甲师在隶属于第3集团军后,即便不怎么听话,也从来没有遭到巴顿的训斥。

在盟军当中,美第3集团军师是距离巴黎最近的部队。事实上截至8月中旬,真正冲出诺曼底的盟军也只有美第3集团军。其他三个集团军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所以夺取巴黎既是巴顿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第3集团军理所应得的礼物。

此时的第3集团军散落在600多公里的战线上。战斗经验最丰富的第8军还在布列塔尼半岛,另外3个军则从南至北沿勒芒和阿朗松发起向心攻击。

在中路,沃克指挥的第20军所属第7装甲师在接到命令的当天径直向德勒推进了24公里,然后掉头向夏尔特尔攻击前进。第3集团军的速度太快,部队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拿到新作战区域的地图,对敌情更是不了解。8月15日,第7装甲师抵近夏尔特尔,随即遭到守军的激烈抵抗。

驻守夏尔特尔的是从诺曼底败退下来的德军第1集团军的第48步兵师,以及从法国南部调来的第338师。夏尔特尔原本就构筑有完整的防御工事,加上他们还拥有强大的炮火支援,所以德军决心坚守在这里。美军第7装甲师在一场遭遇战中败下阵来,不得不撤到城外。当晚,德军的援兵抵达,进一步加强了守城的兵力。

8月16日,沃克给第7装甲师调去了援兵,并加强了炮兵力量。17日一整天,双方在这座古城展开激战。西线盟军指挥部给第20军提出了特殊要求,尽可能避免对这座古老城市建筑的损坏,所以炮兵打得格外小心,影响了炮火力量的发挥。战至18日,美军攻占夏尔特尔,俘虏德军2000多人。在他们80公里之外就是法国的首都巴黎。

右翼第12军在吉尔伯特·库克的指挥下兵分两路扑向奥尔良,这里是圣女贞德的故乡。8月14日当晚,第5装甲师抵达奥尔良机场,经过一场短暂的战斗后,美军坦克趁着夜色前出至奥尔良城郊。8月15日清晨,第4装甲师的2个装甲团在1个步兵团的支援下从北、西两个方向突然冲入城内,守军仓皇撤退。战斗刚结束,奥尔良市民就涌上街头,迎接解放者的到来。当地的无线电台则向全世界宣布:圣女贞德的城市被巴顿的第3集团军解放了!

第12军初战告捷,可他们的军长库克病倒了,血压高得惊人。库克是一战老兵,也是巴顿的好友,巴顿能体会到库克的痛苦,对于一名指挥官来说,等了几十年得到了机会才刚刚取得一点功绩,就不得不离开指挥岗位。巴顿为库克的事专门找了艾森豪威尔,为他争取到一枚“优异服务十字勋章”,然后才宣布由第9步兵师师长曼顿·埃迪接替库克的职务。

法莱斯口袋战役中被“涮”得最惨的第15军行动最迅速,他们已经提前在塞纳河左岸支流厄尔河对岸建立了5座桥头堡。第5装甲师从阿让唐出发,迅速渡过厄尔河一口气推进了96公里。8月16日,驻守德勒的德军刚刚目送走一波美军(第20军),仅隔一天就遭到另一波美军的包围。为了避免被围歼,德军趁合围圈还没有封闭迅速撤走,第5装甲师不战而胜。

至此,第12、第15和第20军从西、南方向形成了对巴黎的半月形包围,最近的部队距离巴黎只有48公里。巴顿有些按捺不住,期盼着作为解放者尽早进入巴黎城。

单纯的小乔治又想多了。

艾森豪威尔不想过早地占领巴黎,因为盟军承担不起占领巴黎的成本。巴黎有400万居民,每天仅粮食就需要消耗4000吨,这还不算其他诸如燃料等生活必需品。巴黎人过惯了有品质的生活,即便最节俭的家庭每天也离不开啤酒。如果不能满足巴黎人的生活需求,即便解放了那里也安抚不住他们。

随着盟军大规模向法国纵深推进,补给线也随之向前延伸,后勤部门早已不堪重负。大量物资积压在诺曼底地区无法运出,被盟军和德军炸毁的桥梁,以及战斗后被破坏得面目全非的道路都严重限制了输送补给的运力。也许在这个时候,布莱德利等人会想起8月初巴顿跟蒙哥马利的赌约,如果第6装甲师能快速拿下布雷斯特港,那情况就会有所改观。

暂不进入巴黎的另一个原因是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利都希望第3集团军能够继续快速向东推进。德国人撤退时非常狼狈,后面是紧追不舍的第3集团军,天上还有数不清的飞机实施拦截,他们不仅丢弃了大部分重装备,部队的士气也严重下降,甚至出现成建制主动投降的现象。

其实布莱德利早在8月15日就暗示过巴顿,他要求第3集团军在没有得到明确指示前,最远只能进至德勒——夏尔特尔一线。巴顿看出了其中的奥妙,只是没有到最后一刻仍然抱有一丝希望。

8月19日,巴黎市民爆发起义,城内的警察和抵抗组织用武力夺取了巴黎的一些要害部门。此时在巴黎城内尚有5000驻军,城郊则有1.5万人,起义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增援,肯定不会支撑太久。

面对这种局面,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利不得不把“夺取巴黎”提上日程。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巴顿期盼的“一线希望”应该成真了吧?不然。

8月19日,布莱德利给巴顿下达了一道命令,勒克莱尔的法军第2装甲师划归美第1集团军第5军,他们将会作为第一支师级盟军部队进入巴黎(此处与“【战役篇】龙骑兵行动”的描述有差别)。

至于第3集团军接下来的任务也已经明确:各军绕过巴黎向北(第15军)、向东(第12军和第20军)推进,渡过塞纳河追击德军。

如果说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利一开始是出于军事考虑,那么8月19日的决定就不那么单纯了。既然决定进入巴黎,何必要把法军第2装甲师划入美第1集团军呢?即便不是出于个人私心,而是考虑美军的整体利益,那么也是让美军受益,让第12集团军群受益,却剥夺了第3集团军和巴顿的荣誉。

法军第2装甲师一直热盼着进入巴黎,他们一直驻足在阿让唐。师长勒克莱尔是个“刺头”,自第3集团军挥师向东时,他就要求自己的部队径直向巴黎挺进。8月14日这一天,他不等集团军司令部的答复,就命令部队出发,第3集团军参谋长加菲立即下达一道命令,让他们就地待命。

8月15日,勒克莱尔给巴顿送去了一封未署名的信,扬言不让他立即出发就辞职。当天晚上,巴顿宴请勒克莱尔,向这位“娃娃将军”(勒克莱尔出生于1902年,比巴顿小17岁)保证,一定会为他争取到第一个进入巴黎的荣誉。

巴顿对法国人一直有些偏爱,勒克莱尔也能体会到这一点。相比之下,美第1集团军司令霍奇斯和第5军军长杰罗就不那么友善了。法国人在二战期间失去了尊严,而他们一直放不下的桀骜不驯则被盟军将领们所不容。在勒克莱尔眼中,霍奇斯和杰罗有反法情绪,态度苛刻且带有轻蔑,所以他和他的第2装甲师即便划归第5军战斗序列,也始终觉得自己是第3集团军的部队。

8月25日,勒克莱尔的第2装甲师进入巴黎,随即淹没在欢迎人群和鲜花海洋中。下午3时15分,德军巴黎卫戍司令肖尔蒂茨正式交出了这座城市。此时此刻,巴顿并没有出现在巴黎街头,他正指挥部队向德法边境进军。

意外的补偿是巴顿没有想到的,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领导人戴高乐任命皮埃尔·柯尼希将军为巴黎最高军事长官,他在赴任途中专程拜访了第3集团军司令部,代表法国人当面向巴顿表示感谢,感谢他为解放巴黎作出的贡献。

替巴顿出气的还是柯尼希。巴黎解放后,美第5军军长杰罗以征服者自居,不仅派兵进驻了拿破仑长眠的荣军院,还以傲慢的态度通知柯尼希:“我准备把巴黎移交给法国人。”柯尼希自然不会领情,他反唇相讥道:“请你不必费心了。自解放之日起,这座城市就已经完全回归到法国人手中。”

最令巴顿感动的也让他彻底释怀的是,法军第2装甲师进入巴黎后,官兵们逢人就自豪地宣称“我们是巴顿的第3集团军”。各国驻巴黎的记者立即对这番话作了报道,英国BBC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将这句话传到了世界各个角落。一时间,所有人都知道是巴顿解放了巴黎。

当人们把目光投向巴黎时,第3集团军的装甲摩托化集群正向塞纳河飞驰。8月17日,第15军第5装甲师从德勒出发北上,迅速夺取巴黎以西的芒特,为霍奇斯的第1集团军打通了进入巴黎的道路。当天晚上,跟在第5装甲师的第79步兵师渡过塞纳河。次日该师主力袭占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部,并与赶来的德军展开激战。至8月23日,他们巩固了这里的桥头堡。

第5装甲师在夺取芒特后,继续向西北方向攻击前进,他们跟德军在卢维耶激战5天,为英军第2集团军打开了右翼通道。然后第5师让出两条通道,返回第3集团军战区。

8月20日,第12军所属第4装甲师扑向巴黎东南的桑斯。当他们进入该城时,刚好遇到一群德国军官正身着礼服参观当地的圣埃蒂安大教堂,很显然德国人完全没有料到美军的速度这么快。至8月25日,第4装甲师夺取巴黎东南160多公里处的特鲁瓦,并在这里渡过塞纳河。

第20军的进展也同样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