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23、【中国抗战】防御

23、【中国抗战】防御

平汉线第一期作战

日寇占领平津后,即以主力巩固平津地区,另一部兵力展开于平津以南的长辛店至独流镇一线,等待日本国内援军到达后,再向华北内地进攻。

1937年8月31日,日本陆军参谋部决定成立华北方面军,下辖2个军8个师团、1个航空兵团及关东军派遣兵团之4个旅团,共计37万人,司令官寺内寿一。

8月12日,国民政府召开最高国防会议,并颁布《战争指导方案》和《作战指导计划》,将晋绥察划为第二战区,任命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此前的军事会议,国民政府已将津浦路北段划为第一战区,并由蒋介石亲自担任总司令,两个战区共6个集团军60万人。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军事委员会宣布将中国红军主力改编为第8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副总指挥彭德怀,全军下辖第115师、第120师和第129师,兵力4.6万人。9月11日,又将第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朱德改任总司令、副总司令彭德怀。同年10月,中·共领导的南方8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4军(新四军),次年1月6日,叶挺任军长。至此,中·共军队为适应抗战需要完成改编,从此踏上抗日战场。

1037年8月9日,日寇陆军参谋部制定实施察哈尔作战,8月14日,组建察哈尔派遣兵团,下辖独立第1、第2、第15混成旅,另有2个支队和第二航空团,任命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为司令官。8月17日,日本关东军在张北地区集结。

8月上旬,中国统帅部任命傅作义为第7集团军司令,率部加强南口和张家口地区的防御。

日寇在尚未完成集结时,于8月11日向南口发起攻击,中国守军第89师经过顽强抵抗,于13日退守居庸关长城一线。同日,蒋介石令第14集团军(卫立煌部)由石家庄驰援南口。至19日,双方在南口战斗达到白热化程度。23日,国军撤退。27日,张家口沦陷。

9月6日,日寇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分三路向南推进,攻占蔚县、广灵,先头部队到达浑源。与此同时,关东军察哈尔兵团继续沿平绥线进攻,至24日,先后攻克天镇、大同、丰镇和集宁等要点。

9月4日,华北方面军制定《华北会战指导方案》,由第1军担任平汉线作战,第2军负责津浦路作战。9月14日,日寇华北方面军第1军从北平出发,分三路向平汉路进犯。24日,保定沦陷。

同时,日寇第2军沿津浦路进攻。10月1日,日寇第1军向石家庄进攻,6日,攻占正定,10日,日寇第14师团强渡滹(hū)沱河,攻占石家庄。11日占领井陉,切断正太铁路线。此时,国军因太原、淞沪战事吃紧,令部分兵力调离,日寇乘虚而入,于15日攻占邢台,17日攻陷邯郸。

此时,八路军完成整编,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从陕西三原和泾阳地区出发,奔赴华北抗日前线。9月25日,第115师于平型关设伏,歼敌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1000余人。次日,蒋介石至贺电:“二十五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至此,华北平汉线第一期作战结束,由于华北平原无险可守,日寇得以长驱直入,兵锋已经指向山东、冀南地区。

太原会战

10月初,在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激战正酣之时,日寇开始向山西进攻。11日占领原平后,企图一举攻占忻口,并直趋太原。中国军队则提前完成防御准备,由卫立煌统一指挥本部第14集团军、傅作义指挥的第7集团军及中央军3个兵团,于10月12日在忻口以北展开。战至11月1日,国军伤亡三分之二,但阵地没有丢失。

与此同时,日寇第20师团进攻晋东,26日,娘子关失守。11月2日逼近太原,第2战区司令阎锡山下令忻口守军放弃忻口回救太原。11月6日,日寇进攻太原,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率第35军另2个旅据城而守,9日太原沦陷。

日寇攻占太原后,第5师团进至清徐,停止追击;第20师团进至平遥后停止进攻;第109师团在太原东南榆次集结。11月12日,第5师团调至保定、石家庄一带修整,关东军部队归还建制。

绥远作战

1937年10月,太原会战时,第2战区司令阎锡山将兵力全部投入到忻口和晋东地区作战,而同属于第2战区辖区的绥远已经无暇顾及。此时绥远省仅有新编第5旅、第6旅和骑兵第6、第7师守备,兵力异常空虚。10月20日,日寇关东军独立第11旅团改编为第20师团,并由伪蒙9个师和飞行团配合,向绥远发动进攻。

9月底,日寇先期已经占领绥远北部的陶琳、百灵庙,并沿绥北铁路西进,10月6日,晋绥军骑兵第6旅与日寇在旗下营地区对峙。10日,日寇占领凉城,12日攻占归绥(呼和浩特),17日占领包头,21日占领固阳。至此,绥远省大部分沦陷。

冀南地区作战

1937年10月17日,邯郸失陷后,在平汉线上,第一战区部队已经败退至平汉、津浦铁路之间,漳河以南地区。10月25日,蒋介石令第1战区部队向石家庄、娘子关方向反攻,以解娘子关地区守军之危。此时位于冀南地区的日寇有第1军的第14、第108两个师团,且已经获悉国军反攻的情报,于11月3日做好了部署。

11月2日,国军骑兵第3军、第77军、第68军开始行动,其中第77军28旅攻入成安,与日寇展开巷战,先入城的682团一个营面对城内日寇优势兵力全数牺牲。11月7日,日寇反攻,国军各部力战不支,被迫后撤。11月4日安阳失守,中日双方于12月在豫北淇河两岸及道口地区形成对峙。

津浦线作战

1937年10月12日,日寇沿津浦路进攻山东,平原失守。国军第3集团军司令韩复榘(山东省主席)奉命阻敌南进。因第1战区部队第1集团军(宋哲元部)、第40军(庞炳勋部)和第3集团军(韩复榘部)均为西北军出身,彼此之间有很深的历史积怨,且韩始终对国民政府抱有疑虑,因此,对于国民政府数次要求其主动出击的命令,韩均予以推脱。10月18日,日寇主力调往平汉线,军事委员会令第3集团军向津浦路和平汉线之间出击,以策应第1集团军作战,韩未遵令。11月8日,日寇向鲁北要的临邑发动进攻,国军第29师(曹福林部)与日寇激战。13日,第29师奉命后撤,临邑失守。14日,鲁北另一重镇禹城亦告沦陷,第3集团军退往黄河以南。

12月23日,日寇第10师团渡过黄河,韩复榘不战而退,日寇进展迅速,26日,济南沦陷。1月6日,第5战区司令李宗仁令第3集团军坚守梁济运河一线,韩仍未遵守命令,率部南撤至成武、曹县。1938年1月10日,日寇海军陆战队未受任何抵抗占领青岛。1月24日,军事委员会撤去韩复榘各项职务,被军事法庭审理后枪决。

日寇在平津、河北、山西、淞沪和山东取得一系列胜利,特别是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后,按照既定策略,不断向国民政府施压,企图迫使国民政府屈服。1938年1月16日,日本发表“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以此来威胁国民政府。

此前,在1937年11月22日,在张家口成立伪“蒙疆联合委员会”;1937年12月14日,在北平成立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由汉奸王克敏出任行政委员会委员长。

在国际上,英国、美国和法国虽然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但对中日双方的战争均持观望态度。苏联出于自身远东安全的考虑,则向国民政府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希望中国能够束缚住日寇的手脚,不能向其远东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仅1937年底至1938年2月,苏联向中国提供了200架作战飞机和20个步兵师的武器弹药,以及中国急需的重型武器,并派遣苏联支援飞行员和军事顾问来华支援抗战,其中就包括后来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表现优异的崔可夫将军,也包括在柳班战役中被俘投降的弗拉索夫。

在华中,1938年3月28日,日寇在南京策划成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管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被日寇侵占的领土,汉奸梁鸿志出任伪政权“行政院长”。

1938年1月20日,日本陆军部战争指导科制定《昭和十三(1938)年以后战争指导计划大纲》,确立了日本未来的军事方针:“完成对苏联战争准备。运用政、战两略,迅速结束对华战争。在政略上,扶持“新政权”,诱导蒋介石政府悔悟,使其与‘新政权’合流;在外交上,加强与轴心国关系,保持同美国的‘亲密’关系;在军事上,预计用4年时间结束对华战争。同时,充实军备,将陆军规模扩大至60个正规师、30个临时师;空军组建250个飞行中队,一万架飞机,兵力总数扩大到600万人。”

1938年2月18日,日本陆军参谋部正式撤销华中方面军、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战斗序列,组建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3月30日,日本陆军参谋部重新调整华北方面军战斗序列,司令官仍为寺内寿一。

国民政府方面,1938年1月,蒋介石于汉口、开封、洛阳各地连续召开军事会议,在1月17日于洛阳与第2、第8战区团以上军官开会时指出:“胜利的基础在于有非常的精神和决心。”与此相适应,军事委员会调整全国军队战斗序列,将南北战场划分为6个战区,另立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其中,平汉路方面为第1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山西方面为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苏浙方面为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两广方面为第4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津浦路方面为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甘宁青方面为第8战区,司令长官由蒋介石兼任、朱绍良副之;武汉卫戍总司令部陈诚;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福建绥靖公署主任陈仪。

1938年2月,全国总兵力经过补充,共有210个步兵师,又35个步兵旅、11个骑兵师、6个骑兵旅、18个炮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