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217、【人物篇】希特勒2

217、【人物篇】希特勒2

【人物篇】希特勒2:25岁的下士在一战时的表现如何?

1914年至1920年,对于阿道夫·希特勒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几年。如果他能进入一所美术学院,那他的人生路线很可能会是成为一名艺术家,至少会是一名从事艺术领域工作的普通人。

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认知和周围的环境决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让希特勒选择走向极端的有三个方面,其一是那场打掉德国脊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二是当时德国无处不在的激烈思想浪潮;其三,也是最重要就是其本人如何对待来自外部的复杂信息。

25岁的希特勒全程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大战结束时,他已年近30岁,仍然是一个落魄的士兵。此时的他内心塞满了两样东西,一个是愤懑,另一个就是彷徨。他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战后德国混乱的局面,逐渐让这个人“认清了现实”,立志要改变这个世界。于是他把藏在心里的那些“真理”呈现给了众人,在一群狂热信徒的簇拥下,掀起了一股历史巨浪。

1913年的夏天,24岁的希特勒来到了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相比于维也纳,他更喜欢富有活力和朝气的慕尼黑。阿道夫在施霍宾区施莱斯默大街34号落下了脚,这里是波普夫妇开的一家缝衣铺,他们将自家三楼的一个房间租给了阿道夫。

房间里有床、桌子、沙发和椅子,在登记表上他填写的信息是:阿道夫·希特勒,建筑画师,来自维也纳。波普夫妇很热情,他们没有嫌弃这位面容消瘦、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实际上在当时像阿道夫这样打扮的人并不少见。

施霍宾区是一个人口复杂的区,这里有大量从东方逃来的难民。在施莱斯默大街上,距离波普缝衣铺不远的地方还曾经居住着一个叫梅尔的先生,他来自沙俄,真名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列宁。

在波普太太的眼中,这个奥地利青年“很迷人”,容易相处而且乐于助人。在搬进来的第一天,阿道夫就钻进房间画了几个小时的画。在之后的时间里,他除了画画就是看书。波普太太问过阿道夫,从早到晚读这些又厚又沉的书对绘画有什么用吗?他挽起她的胳膊回答:“亲爱的波普太太,有谁知道生活中什么可以用上,什么用不上?”

读这些书的确派不上什么用场,此时的他仍然穷困潦倒。为了解决生计问题,阿道夫不得不把自己的画拿到街上卖,收入很不稳定,而且相当微薄。即便如此,他后来也认为这是自己有生之年“最幸福、最心满意足的时期”。慕尼黑似乎有什么魔力让阿道夫着迷。

1914年1月18日,有人敲响了他的房门,来者是慕尼黑警察局的一名刑警。他带来了一份奥地利官方文件,文件里要求他于1月20日回到奥地利林茨报到入伍,如果不服从,则将面临罚款甚至是一年的监禁。

这份征兵令来得太突然,让阿道夫一时不知所措。其实他早在1911年时就曾经申请过入伍服役,但没有得到回复。这位慕尼黑警察也很同情阿道夫,但不得不公事公办,他让阿道夫在文件上签了字,然后把阿道夫押送到奥地利领事馆。同时他提醒阿道夫写一份“请求饶恕的信”,表明自己并非要逃脱兵役,而是有种种客观的情况。

阿道夫显然是吓坏了,他写的信语无伦次,还有很多病句。奥地利领事馆的领事也很同情阿道夫,他写了一张便笺,上面写着:总领事和慕尼黑警方均可证明,这个人是诚实可靠的。

2月初,由领事馆出资,阿道夫返回了奥地利。当局没有为难他,而且因为阿道夫“身体太弱,不适宜执行战斗或辅助兵役,无法荷枪”,认定他不符合征兵的条件。就这样经历了一场虚惊的阿道夫又回到了慕尼黑,继续靠画画和卖画为生。

6月的一天,他正在房间里作画,外面突然人声鼎沸。阿道夫跑到楼下想知道究竟,波普太太大声地告诉他,奥地利王储、裴迪南大公在塞尔维亚遇刺身亡,凶手是一名塞尔维亚籍的青年,名字叫普林西普。

这起事件引爆了躁动不安的欧洲,1914年7月28日在德皇威廉二世的施压下,统治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对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沙俄宣布支持塞尔维亚,并在国内进行总动员。威廉二世站在自己的阳台上宣布:战争威胁迫在眉睫。8月1日他签署命令,宣布对沙俄开战。次日又对英国和法国宣战。

消息传到慕尼黑,街头到处是兴高采烈的人群。阿道夫也在人群中,他后来回忆说:“我可以不耻地说,由于欢喜若狂,我跪在地上,衷心感谢上苍让我有幸生于此时。”

8月16日,阿道夫前往巴伐利亚国王近卫步兵团报到,由于这个团名额已满,他又被安排到巴伐利亚第1步兵团。经过一个星期的基本训练,阿道夫最终入巴伐利亚第16步兵团服役,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10月7日,他给波普夫妇写了一封信,信中告知自己即将跟随部队开往西线。如果他战死,请他们写信通知自己的妹妹保拉,并把自己留在那里的几件东西交给保拉。如果妹妹不

要,那就请波普夫妇收下,以感谢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照顾。

1914年10月9日,第16步兵团开拔,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距离慕尼黑60多公里外的一处兵营,然后再乘火车前往德国西部的莱茵河畔。出发前每一名士兵都领到了一份美食——烤猪肉和土豆沙拉。接下来的3天,部队冒着大雨行军,阿道夫给波普夫妇的信中说:“全身湿透了,根本无法入眠。”

阿道夫所在的第16步兵团是一支新组建的部队,全团足有3600人,但装备很差,机枪寥寥无几,士兵们甚至没有头盔。团长已经离开现役多年,营连级指挥官基本上由后备役军官担任。不过士兵们的士气高昂,他们认为这场战争将持续几周,然后会在元旦到来前结束。所以在行军途中,士兵们又唱又笑,像是去参加一场晚会。当火车快到莱茵河时,整列火车的士兵自发地唱起了《莱茵河卫士》。

阿道夫也很兴奋,当他领到自己的步枪时,就像“女人观赏自己首饰”那样舍不得放下。一名叫弗里兹·魏德曼的旅部副官很早就认识了这个身体并不健壮的士兵,而且对阿道夫的印象很不错。这名中尉在多年以后成为阿道夫的副官,是后者早期十分信赖的人。

第16步兵团很快就迎来了战场的首战,他们参加了比利时境内的第一次伊普尔战役。阿道夫所在的连队冒着晨雾去解救被围友军,英国和比利时联军的炮弹落在前方的树林里,树木跟稻草一样被削断,四周到处是被打掉的树木和枝叶,泥土和石块满天飞。

全连发起冲锋,连续四次都被压了回来,除了阿道夫和另外一名战友外,所有人都倒在了战场上。阿道夫被一发子弹打穿了衣袖,却没有负伤。这场战斗持续了3天,团长阵亡,副团长负重伤。此时阿道夫已经是团部的通信员,他冒着炮火找到了一名军医,两个人一起把副团长拖到急救站。据阿道夫本人回忆,到1914年11月中旬,全团军官剩下30人,士兵剩下不到700人。

新任团长是恩格尔·哈特中校,他在阿道夫和另一名士兵的陪同下,来到前沿阵地侦察时被敌军发现。机枪子弹如雨点般打过来,两个人奋力将哈特中校推进战壕。后者热烈地拥抱了他们,然后承诺要给二人授以铁十字勋章。当天下午,哈特在团部召开会议,一发炮弹击中了指挥部,3人当场阵亡,哈特和其他人负重伤。作为团部的通信员,阿道夫在几分钟前也在这里,因为有几位连长没有按时参会,他被命令去将他们找来,因此躲过了一劫。

这件事在阿道夫的自传里有记录,他说“那是我生命中最可怕的时刻,我们全都像神一样崇拜哈特中校。”实际上,阿道夫4年多的战场生涯危险的经历还有很多,不知道是否是出于粉饰自己,他还记录过一件更神奇的事情。

一次他正和战友躲在战壕里吃晚饭,他耳边突然听到一个人对他说:“到这边来。”他不知道谁在讲话,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服从。他刚走过去,一发炮弹落在了原来自己待着的位置,那些战友全被炸死了,只有自己毫发无伤。

战争初期,德军在西线攻入比利时和法国境内,但战局并没有最初设想的那么乐观。战斗逐渐变成了阵地战,双方争夺的地域只有几英里纵深,有些战斗的结果只会推进几米,甚至是原地不动。团部下达的任务也不再繁杂,只有遇到极其危险的情况,比如爬出战壕检查电话线时,上司才会点名让最好的通信兵阿道夫去完成。

在闲暇时间,阿道夫又拿出了画笔,作品都是战场上的情景,比如断壁的房屋或者与士兵每日做伴的战壕。旅部副官魏德曼让他画一些有生气的作品,还让他负责装点一下军官餐厅。魏德曼回忆说:“他神态不像军人,说话有一点奥地利口音,重要的是他很严肃,这说明他的生活阅历很丰富。”

在战役间歇,魏德曼把阿道夫的名字列入了应获得勋章人员的名单中。不久之后,阿道夫·希特勒得到了自己的第一枚勋章——二级铁十字勋章。他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慕尼黑的波普夫妇:“这是我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不幸的是,获得勋章的战友大部分都已经牺牲了。”

他被任命为班长,军衔也晋升到下士。升职、晋升、授勋都说明阿道夫是一名出色的战士,但很可惜直到4年后战争结束,阿道夫仍然还只是一名下士。他的上司后来解释说,阿道夫在之后没有得到晋升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出于私心,如果再晋升那他就得调岗,团里将失去最好的通讯兵;其二是上司发现阿道夫没有领导才能。

很难想象阿道夫也有幽默的一面。一次有个士兵抓到了一只兔子,他打算趁着休假把兔子带回家里。结果在临行前有人把兔子换成了一块砖。阿道夫后来给休假的战友寄去了一张明信片,上面画了两幅画,一副是士兵打开有砖头的背包,另一幅是其他人在战壕里烤着兔子肉。

阿道夫也一直保持着极强的自尊心,战友每次回家探亲都会带来一些罐头之类的东西。阿道夫几乎每次都拒绝别人的好意,不会轻易享用那些战场上的奢侈品。魏特曼曾提出从圣诞节的伙食费里拿出10马克给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