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154、【欧洲战场】卡昂战役

154、【欧洲战场】卡昂战役

【欧洲战场】卡昂战役:盟军必须经历的一次血战

诺曼底登陆是西线盟军在二战期间实施的最成功的一场战役。从此以后,德国陷入了他们最担心的两线作战,一些德军高级将领因此感到绝望。

对于盟军来说,D日的成功只是一个好的开始,盟军还没有在法国站稳脚跟。趁德军统帅部误判这次登陆只是一次佯攻,盟军抓紧将部队和物资送上大陆。截至6月12日,30余万部队已经上陆,并建立了集团军群级登陆场。

接下来盟军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按计划夺取科唐坦半岛北端的瑟堡港,以便盟军部队和物资补给能够尽快上陆;另一个是趁德军增援部队还没有到达,尽快夺取卡昂,从而冲出科唐坦半岛,向法国内陆纵深推进。盟军将第一个任务交给了布莱德利指挥的美军第1集团军;将更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登普西的英军第2集团军。

有必要介绍一下德军在西线的兵力配置。伦德施泰特指挥的西线总司令部下辖两个集团军群,即布拉斯科维茨指挥的G集团军群和隆美尔的B集团军群。其中,G集团军群防御法国南部,下辖谢瓦莱里指挥的第1集团军共10个师;松德施泰因指挥的第19集团军共9个师。隆美尔的B集团军群下辖第15集团军和第7集团军,其中萨尔穆特指挥第15集团军下辖23个师(含5个装甲师),驻守在以法国西北部加莱为核心的地区,这里是盟军登陆前的防御核心;多尔曼指挥的第7集团军下辖14个师(含1个装甲师 ),驻守以诺曼底为核心的地区。此外,B集团军群还有2个装甲师归集团军群直属。

无论是德军防御重点加莱还是盟军最终登陆的诺曼底,都是隆美尔指挥的B集团军群的防御地区。从兵力配置上看,B集团军群共39个师,占西线德军的2/3。需要说明的是B集团军群的39个师中,海防师共有22个、步兵师9个、装甲师8个。

德军的海防师战斗力很差,因为是纯粹的阵地防御部队,所以摩托化程度很低,这些师被冠以“动不了的部队”的雅号。装备的武器大部分是德军在战场上缴获的第三国武器,主要来自法国战役缴获和东线战场。

人员上也比较复杂,其中不乏“志愿”加入的苏军战俘和波兰人。德国籍的士兵年龄则普遍偏大,以后来退守瑟堡的第709师为例,该师平均年龄36岁,已经接近德军“老人年龄(38岁)”的标准。

B集团军群的装甲师一共有8个,在诺曼底地区滩头附近只有一个第21装甲师。另外的7个装甲师,有5个部署在加莱地区,另外两个是集团军群的直属部队。这些装甲师中,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只有权动用2个,其余6个必须有希特勒的授权才能动用。

不仅是绝大部分装甲部队不允许随意动用,驻守加莱的第15集团军在6月6日以后主力一直还在加莱地区。由于包括隆美尔等人在内的德军高级将领在战前都认为盟军最可能登陆的地点在加莱,即便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希特勒还是认为诺曼底登陆只是盟军在加莱登陆的前奏,导致相当长一段时间,抵御盟军登陆的德军主要是第7集团军。

还有一个影响德军抗击登陆的重要因素是滩头和纵深兵力配置问题。隆美尔认为滩头地区应该集结重兵,在盟军登陆之初就应该与其决战,将盟军赶下大海。这个主张遭到包括西线盟军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古德里安、克鲁格等人的反对。他们依据在东线的作战经验,更倾向于在纵深集结尽可能多的机动兵力,以达到后发制人的目的。

但隆美尔在北非战场上领教过盟军猛烈的空袭,他担心盟军发起进攻后,其空中优势会极大地限制纵深机动兵力的调动。为此他和几位上司发生过争吵,克鲁格反而讥讽隆美尔是“只指挥过几个师的元帅”。后来隆美尔的担心果然应验,克鲁格还为此正式向隆美尔致歉。

在犹他海滩率先登陆的美军第7军第4师在登陆的第一天就和第101空降师取得了联系。此后第7军其他三个师(第9、第79、第90师)陆续上陆,他们的任务是夺取瑟堡。6月19日起,完成集结的第7军4个师开始西进,第9师在6月19~21日进至科唐坦半岛西部大西洋海岸并肃清了那里的德军残部,将德军第77和第709海防师共4万余人围困在瑟堡港内。

从奥马哈海滩陆续登陆的美军第5军则从第7军左翼出击,向半岛以南进攻,掩护第7军夺取瑟堡的行动。

在瑟堡,守军的2个师由第709师师长施利本统一指挥,他得到的命令是死守瑟堡,尽可能拖延盟军夺取该港口的时间。命令中特别指明,瑟堡的港口设施绝不能留给盟军。施利本在第一时间下令将瑟堡港内的设施彻底捣毁,以免落入盟军之手。同时,他拒绝了盟军用广播发布的劝降信。

6月22日,第7军向瑟堡发动总攻,守军开始领教盟军空中的威力。在这一天早上,盟军先是出动562架作战飞机,以5分钟为间隔,分批次发起低空火力袭击。第一轮打击结束后,盟军又出动387架轰炸机,向守军阵地实施轰炸,共投弹1100吨。

地面部队在空中掩护下稳步推进,至6月24日,美第7军已经推进至瑟堡市区1.6公里处。

6月25日,盟军第129特混舰队出现在瑟堡港北部海面。舰队包括3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和一批扫雷艇。由于担心舰炮会误伤友军,舰队被要求近距离提供火力支援并等待地面部队的召唤。中午12时,特混舰队驱逐舰和扫雷艇进至港口西面4800米处,德军150毫米岸防炮率先开炮,盟军舰炮随即开始还击。2枚炮弹分别击中“巴顿”号和“拉菲”号驱逐舰,所幸这两发炮弹都是哑弹,没有造成大的损失。为了躲避德军炮火,盟军驱逐舰奉命后撤至德军炮火射程之外,其间一直以舰炮向岸上德军炮台回击。

12时12分,舰队收到岸上火力支援的指令,战列舰和巡洋舰开始向指定地区实施炮击。经过4个小时的对射,瑟堡守军的3处炮台遭受重创,盟军则有2艘巡洋舰被击伤。期间,舰炮火力还将第7军进攻路线上的守军防御工事摧毁,地面部队趁势突入瑟堡城区,与德军展开巷战。

战至6月29日,守军在第709海防师师长施利本少将的率领下向盟军投降,第7军肃清了整个科唐坦半岛北部。在瑟堡战役中,美第7军阵亡8476人,负伤13564人,被俘79人;德军此战阵亡和失踪8000多人,30000多人被俘。

就在瑟堡守军投降的这一天,第7集团军司令多尔曼服毒自杀(德国官方公布他死于心脏病突发),64岁的党卫军创始人保罗·豪塞尔接替了他的职务。7月3日,德军西线总司令伦德施泰特也被解职,接替他的是在东线负伤(车祸)康复的原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

在美军第7军夺取瑟堡期间,英军第1集团军正在半岛以东向德军发起攻势,试图夺取卡昂,以便于登陆部队能够向法国内陆进军。

至6月25日,英军第2集团军已经有10个师上陆。左翼第1军和第8军负责夺取卡昂,右翼第30军战线和美军第1集团军相连,保障主攻方向的侧翼安全。此前,英军第1军曾经在登陆后就向卡昂发起过一次攻势,企图迅速夺取这个要点。但他们的进攻遭到德军的顽强阻击,特别是战前被他们轻视的党卫军第12装甲师给盟军以迎头痛击。从朱诺海滩登陆的加拿大第1军第3师被党卫军第12装甲师击毁了51辆坦克。

6月13日,刚刚上陆完成集结的英军第7装甲师在向卡昂进攻时,遭遇党卫军第101重型装甲营。该营装备的虎式坦克再一次重创英军,也让英军第一次领略的虎式坦克的威力。

打退英军第2集团军第一轮进攻的主要部队是党卫军第12装甲师(希特勒青年团)。该师于1943年7月组建,最初的番号是党卫军第12装甲掷弹兵师,士兵绝大多数是1926年出生的青少年,平均年龄17岁。军官大多数来自“元首卫队旅”,一部分是军官训练学校刚毕业的学员。1943年10月,该师升级为装甲师。

1944年4月,该师完成整训后移驻法国诺曼底地区。此时全师总人数达20540人。其中军官520名、士官2383名、士兵17637名,另有外籍志愿者1103名。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该师从B集团军军群预备队中划归第7集团军指挥。在6月14日的一次盟军舰炮袭击中,师长威特少将被炸身亡,迈尔少将随后接管了指挥权。

德军在卡昂另一支装甲部队是第21装甲师。该师番号最早出现在隆美尔指挥的非洲军团中,其前身是德军进入北非的第一支部队-第5轻装师。1943年1月,隆美尔指挥包括第21装甲师在内的非洲军团实施了凯塞林山口战役。不久,隆美尔离开北非返回国内,第21装甲师在当年5月在突尼斯向盟军投降。

1943年6月,第21装甲师在法国重新组建,并在隆美尔出任B集团军群司令后,纳入该集团军群的战斗序列。新组建的第21装甲师并不受重视,装备的坦克中有不少是1940年法国战役期间缴获的战利品,另有一些德国生产的4号坦克。

在盟军决定实施霸王行动时,苏军统帅部就承诺在盟军行动期间,苏军会在东线发起一次有力的攻势,牵制德军东线的兵力,以减轻盟军登陆的压力。1944年6月22日,苏军在东线发起巴格拉季昂行动。为此苏军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第2、第3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共240多万兵力、5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64万门火炮和迫击炮、5300多作战飞机,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驻守的“白俄罗斯阳台”突出部发起进攻。

与误判盟军登陆地点一样,德军统帅部也没有准确判断出苏军的进攻方向,仍然将主要兵力部署在乌克兰,导致东线德军防线开始崩溃。至7月3日,苏军解放了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第4、第9集团军和第3装甲集团军几乎遭遇灭顶之灾。

在诺曼底,英军第2集团军于6月25日在卡昂及以西地区重新转入攻势。战至6月27日,英军取得了一些进展,攻占了特萨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