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 > 101、【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巷战

101、【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巷战

【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巷战:我不会撤到伏尔加河对岸去!

9月12日,希特勒在大本营召开军事会议,保卢斯提交了自己新的作战计划:“第6集团军兵分两路,以步兵第71、第94、第295师和第24装甲师从亚历山大罗夫卡向东突击;以第291摩托化师、第141坦克师和罗马尼亚第20步兵师从萨多瓦亚向东北突击,两路兵力分割围歼苏军第62集团军,并迅速占领斯大林格勒,城南和城西北的德军负责牵制苏军防御。”

该计划得到希特勒的批准,他还同时命令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向斯大林格勒以南的伏尔加河右岸推进,迫使苏军东南方面军难以向斯大林格勒城区增援,同时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进至顿河右岸(第6集团军左翼),接替第6集团军阵地,以便于第6集团军能够全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市区。

苏军方面,斯大林格勒方面军6个集团军集结在城市以北,东南方面军第62集团军负责防御城市中部和北部,第64集团军负责市区南部城防,另有2个集团军负责防御斯大林格勒南部的湖泊地带。

其中,第62集团军在此前外围作战中已经遭受惨重伤亡,集团军兵力所剩无几。司令员洛帕京在接到城防任务后,这位大胆心细而且一直表现优异的苏军将领退缩了,他公开坦率地表示第62集团军无法守住斯大林格勒。几天后,第64集团军副司令员崔可夫接任集团军司令员,参谋长克雷洛夫。

第62和第64集团军共计16个步兵师、8个步兵旅和2个坦克军,总兵力9万人,德军的攻城兵力为17万人。

9月13日,德军的进攻开始。当天,德军进攻的主要目标是城市中部的高地一马马耶夫岗和中央火车站。马马耶夫岗位于城市中部的一处高地,在这里可以俯视斯大林格勒整个市区。

清晨6点30分,德军以1个步兵师和40多辆坦克向这里发动进攻,猛烈的炮击导致第62集团军与前沿阵地和方面军的联系一度中断。由于兵力薄弱,担任中央区域的苏军被迫向东后撤,德军占领126.7高地和机场镇,并抵近至伏尔加河10公里处。

次日凌晨崔可夫和参谋长克雷洛夫组织部队反击,此时崔可夫已经与方面军恢复了联系,方面军了解到前线的情况后,决定以航空兵配合第62集团军的反击,并命令近卫第13步兵师立即渡过伏尔加河划归第62集团军指挥,这支拥有“近卫”称号的部队在后面的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9月14日凌晨3时30分,第62集团军开始反突击,但部队的进展极为困难,至午后2时,德军大批步兵和坦克赶来增援,将苏军击退,并迅速冲到马马耶夫岗。此时近卫第13步兵师还没有抵达,崔可夫将仅剩下的预备队-一个重型坦克旅(仅剩19辆坦克)投入战场,他又将集团军司令部参谋人员和警卫连组织起来,编成两个战斗群。

一个战斗群加强6辆坦克负责封锁火车站通往码头的各条街道;另一个战斗群加强3辆坦克负责夺回刚刚丢失的专家大楼,因为德军在这建立了大口径机枪射击阵地,不断地向伏尔加河河面和沿岸码头射击,威胁河面上的航运。战斗群出动后,德军的大口径机枪阵地被摧毁,掩护从伏尔加河左岸的第一批增援部队成功上岸。

当晚9时,近卫第13步兵师悄悄抵近伏尔加河左岸,随后登上驳船驶向斯大林格勒。由于情况紧急,近卫第13师官兵上岸后,就立即投入战斗,他们划分成多个战斗群分散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德军如潮水般的进攻被遏制。

9月15日,负责防御马马耶夫岗的苏军与第62集团军指挥部失去联系,如果这里被德军攻占,保卫斯大林格勒各部队的命脉-伏加尔河航线就会被德军控制。为此,崔可夫命令近卫第13步兵师第39团迅速向马马耶夫岗推进,并在那里固守。

16日拂晓,马马耶夫岗上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第39团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冲锋,终于将德军防御部队全部消灭。德军也清楚这里的重要性,继续向这里调集兵力,向马马耶夫岗冲击。此后,双方在这片不大的高地上反复冲杀,直到战役结束。

中央火车站是斯大林格勒城市的交通枢纽,是通往伏尔加河畔的主要通道,第62集团军防线也由此穿插而过。车站以及周围的建筑物已经被德军控制,他们躲在厚墙和掩体后面,居高临下,阻止苏军夺回这座车站。9月15日夜,近卫第13师第42团一个连借着断壁残垣,悄悄潜至车站大楼,连长甘德拉命令每个战士准备好几颗手榴弹。随着他大喊一声,苏军士兵将所有手榴弹都扔了出去,德军猝不及防,丢失了这座大楼。

次日拂晓,德军开始对这座大楼发起反击,经过一轮空袭后,步兵冲向大楼,随后遭到密集子弹和手榴弹的还击。战斗持续了1天,苏军也只剩下19个人,但德军始终无法夺取这座大楼,最终德军调来重炮,将这座大楼全部摧毁,近卫第13师第42团1营1连甘德拉上尉连长以下所有官兵牺牲。

9月16日,叶廖缅科将坦克第13

7旅、步兵第92旅交给崔可夫,两支部队随即在近卫第13师左右两翼投入战斗,以缓解近卫第13师的防守压力。9月19日,第62集团军实施反击,暂时稳住了战线。

然而当天晚些时候,德军再次猛攻近卫第13师阵地,第62集团军防线再次告急。集团军军事委员古洛夫悄悄告诉崔可夫,他已经为集团军军事委员会留了几条船,随时可以撤到伏尔加河对岸,崔可夫则回答道:“这与我毫无关系,我不会撤到伏尔加河对岸去。”

参谋长克雷洛夫也激动地说:“我们将一起清洗好自己的手枪,把最后一粒子弹留给自己的脑袋。”

为了稳住部队的情绪,崔可夫和参谋长经常离开指挥部,到前沿阵地去。战士们看到集团军首长没有离开他们,与他们同生死共患难,部队的士气更加高涨。

9月20日,德军突破近卫第13师的防线,第一次冲到伏尔加河岸,并向中心码头挺进。崔可夫将刚刚抵达的2000名补充兵派给近卫第13师师长罗季姆采夫,经两昼夜激战,终于挡住了德军的进攻势头,第62集团军的局势才稍有缓和。

至9月26日,经过13天的城市巷战,德军攻占了斯大林格勒南部城区和中部大部分区域。按照保卢斯的计划,部队需要休整一下,补充弹药和人员再继续进攻。然而,在大本营一次次的催促下,保卢斯只能继续进攻,同时他要求的援兵也一并到达,包括第4装甲集团军的两个师和新抵达斯大林格勒前线的6个师。

与此同时,苏军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为顿河方面军,将东南方面军改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对于负责市区城防的第62集团军,从9月27日起,统帅部又向该集团军增调步兵第193师(9月27日)、近卫第39师(9月30日)、步兵第308师和近卫第37师(10月2日)。

9月27日,德军对苏军最后一轮进攻打响。崔可夫判断德军的进攻重点仍然是马马耶夫岗,当时在山岗顶部是苏军第95师防守,西坡和南坡则被德军控制。崔可夫决心趁德军发起进攻之前,苏军率先发起反击。

9月26日下午18时,苏军对马马耶夫岗德军反击,经过一轮炮火准备后,上岗顶部的第95师向德军发起冲锋,只用1个小时就将西坡和南坡攻占。

次日上午10时,德军开始进攻,至10月3日,交战地域主要集中在红十月工厂、街垒厂和拖拉机厂。双方的阵地犬牙交错,为争夺每一条大街、每一栋房屋、每一个广场而奋力拼杀。

10月14日,坐在指挥部的崔可夫收到了一连串的坏消息:近卫第37师和第112旅阵地相继被突破,近卫第37师指挥部被袭击,师长诺卢杰夫失去联系。此时,第62集团军已经被分割成3个孤立的部分,面积分别为14平方公里、1.28平方公里和1平方公里。德军从两个方向突进至伏尔加河畔,三处苏军则各自依托一个登陆场据守。苏军凭借着登陆场,不断地从河对岸得到新锐部队和物资补充,德军一次次的进攻都宣告失败。

在斯大林格勒市区作战期间,苏军为增加城防兵力,确保第62集团军不断得到新锐部队补充,以便长久地与德军反复争夺,从9月14日至10月16日的33 天中,陆续向市区增派了10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和1个步兵旅。伏尔加河区舰队在从伏尔加河东岸向斯大林格勒运送人员、弹药和粮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区舰队的舰艇经常在德军炮兵和航空兵袭击下渡过伏尔加河,把数万名战士和数万吨物资送到斯大林格勒。区舰队的渡河拖船、渡轮和装甲艇,在保卫斯大林格勒市期间,共完成约3.5万次航行。

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向斯大林格勒地域累计增调约20万人、近90个炮兵营(5万人和1000多门火炮)、约40个受过专门攻城训练的工兵营。在市区争夺的67天中,德军共出动飞机7万余架次,平均每昼夜1000至1500架次以上。苏军航空兵在市区战斗期间,共出动飞机4.5万余架次,平均每昼夜670 余架次。

德军的进攻力量已经枯竭,到1942年11月18日,斯大林格勒会战已持续4 个月。德军先后调来50多个师的兵力,但始终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德军在夺取斯大林格勒的作战中遭受巨大损失,死伤近70万人,损失火炮和迫击炮2000多门、坦克和强击炮1000多辆、战斗机和运输机1400多架。德军完全被苏军钳制在斯大林格勒城下,陷入被苏军半包围的态势。在这种形势下,苏军已悄悄地完成大反攻的准备。

苏军大本营和总参谋部从1942年9月起即开始拟制由3个方面军实施的围歼斯大林格勒地城德军的反攻计划。11月13日,苏军统帅部批准代号为“飓风”的反攻计划。计划总企图是利用苏军对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所形成的有利包围态势,以3个方面军对德军两翼实施突击,合围德军,尔后消灭伏尔加河与顿河间的德军主力。

截至反攻开始前,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共展开3个方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