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古今中外奇案录 > 第26章 一串血脚印

第26章 一串血脚印

在南宋宋理宗赵昀统治的时代里,江西临江县的商贾谢三郎,他的身影活跃在这座长江岸边小镇的一栋神秘小楼之中,与娇妻郑氏共筑爱巢。某个秋意正浓的日子,凉风轻拂,郑氏夫人倚靠着二楼精雕细琢的木质栏杆,一边品尝着甘甜的梨子,一边悠然欣赏着江面上穿梭如织的船舶,尽享宁静时光。

正当郑氏手中梨子吃完,她随意地将果核抛向下方的江面,意图让其随波逐流。然而,命运却在此时玩弄了一出意外之剧——一艘乌篷船恰好从楼下的江道经过,那枚脱手而出的梨核,仿佛受无形之力牵引,精准无比地落到了一位正在船头凝神观景的少年书生头顶的方巾之上。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令书生不禁一颤,愕然间抬手触摸头上的异物,揭开头巾赫然现出一枚梨核。他顺着视线向上望去,只见江畔那幢小楼之上,一位风华绝代的妙龄女子正对着自己含笑致歉。没错,这位女子正是谢三郎之妻郑氏,她无意间的举动引发了这一幕插曲,而那一笑则是她对无辜书生表达最真诚的歉意。这场意外的高空坠核事件,如同一段未解的谜语,悄然拉开了临江县江边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序幕。

原本准备要发泄不满的书生,在目睹了楼上女子那灿烂的笑容后,心中的怒火瞬间化作一缕清风,消失无踪。正值青春年少、情感丰富的他,误以为那女子的笑容是对自己的深情暗示,心中荡起涟漪,便也报以一笑,随后便转身潇洒地离开了码头。

书生对那位郑氏夫人的倩影却始终难以忘怀,当日暮西山之际,他按捺不住内心悸动,再度悄无声息地踏上那熟悉的乌篷船,逆流而上,目的地便是郑氏所在的宅邸。

为了不惊动他人,书生小心翼翼地靠近郑宅,只见大门半敞,内里却一片漆黑寂静。尽管心存疑虑,但他已然骑虎难下,遂鼓足勇气,摸索着踏上了通往二楼的阶梯。不料,才刚登上二楼,他就察觉到脚下的丝履已被夜露打湿,加之担忧郑氏家人随时可能归来,他心头一紧,决定不再逗留,匆忙撤退至黑暗中的江边,重新登船离去。

回到船舱后,书生在昏暗中摸索着褪下了湿透的丝鞋,将其搁置在炉火边缘烘干,计划次日再次前去与郑氏相见。疲惫不堪的他并未等待鞋子完全烘干,便倒在卧榻上沉沉睡去。同一夜,商贾谢三郎在外应酬完毕回到家中,却遭遇了一场恐怖的变故——他的妻子郑氏倒在血泊之中,整个家宅弥漫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血腥气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人间惨剧,谢三郎急于报案,无奈夜色已深,只能强忍悲痛,决定待到天明再采取行动。

次日晨曦微照,谢三郎迅速召集邻里亲朋,悲愤交加地揭露了妻子被害的事实。众人在谢家勘查现场时,赫然发现一条由鲜血铸就的足迹,这条线索从谢家一路延伸至江边停泊的一艘船只。

众人跟随血迹登船搜查,最终在船舱内发现了那双仍在炉火边烘烤的血染丝履,而它们的主人正是昨晚曾到访郑氏家的书生。证据确凿之下,书生被愤怒的民众当场捆绑,被带到临江县衙门接受审讯。

谢三郎神情哀痛地对县令陈述:“此书生因贪恋美色,狠心杀害了我的妻子,恳请大人主持正义,为我亡妻洗冤雪恨,严惩真凶!”县令听罢,下令详细调查此案,一场围绕着郑氏离奇死亡的悬案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书生满脸惶恐,竭力为自己辩驳:“大人,我昨晚确实赴约去了郑氏家,可当我抵达之时,屋内空无一人,我并未见到她,随后便径自离去,绝非行凶之人啊!”县令闻言,脸色阴沉,厉声道:“你夤夜私闯民宅,已然犯了重罪!更何况,你的丝履上血迹斑斑,分明是铁证如山!你说人不是你杀的,那好,你倒是告诉本官,到底是谁下的毒手?念你读过圣贤书,本官尚存一丝仁慈,不愿动用酷刑,但你若冥顽不化,休怪本官无情!”

书生面对县令的逼问,一时语塞,只觉百口莫辩,身处绝境。迫于无奈,他只得屈打成招,违心承认自己因欲行不轨未能得逞,进而杀害了郑氏。县令冷笑一声,命书生签下认罪书,并进一步追问:“既然你承认是凶手,那究竟使用何物行凶?另外,谢三郎提及他妻子郑氏丢失的一双绣鞋,可是你所窃取藏匿?”

书生内心苦楚,实则无辜,面对这一系列无法回应的问题,只能沉默以对。关键时刻,一名唤作李奇的狱卒突然上前禀告:“大人,卑职刚刚在谢三郎家后院楼阁下寻获一双失踪的绣鞋及一把利刃,推测此乃杀害郑氏的凶器以及失窃之物。”县令闻听此言,顿时眼前一亮,认定此案已水落石出,立即向上级陈青大人呈报结案文书,并立即将书生收监,预备择日定夺其生死,执行死刑。

身为清廉公正的好官,陈青在得知此案后,总觉得书生身上透着一股冤气,断定此案有蹊跷。于是决定亲自主持重审此案,驱车赶往临江县,深入一线查明真相。途中,陈青意外遇见了谢三郎家的邻居,一位颇具洞察力的老妪张氏。深知陈青名声的张氏主动走上前来,略显焦急地询问道:“陈大人,我想问问您,关于谢三郎家郑

氏被害的案子,如今进展如何了呢?”

陈青沉稳答道:“目前嫌疑最大的书生已被关押在死牢,按照程序,不久之后便会对他进行最终裁决。”闻此言,张氏神情激动,拍腿高呼:“真是天大的冤枉呐!杀害郑氏的真凶并不是那个书生,而是县衙里的狱卒李奇!”此言一出,陈青目光骤然犀利,急切追问详情。

张氏深吸一口气,娓娓道来:“大人您可能不清楚,李奇那小子早就觊觎郑氏出众的美貌,屡次纠缠不成。我记得就在案发那天晚上,我看见李奇烂醉如泥,硬是要去谢三郎家骚扰郑氏。郑氏自然是严词拒绝,两人争执间,李奇蛮横地将郑氏拽进了房内,紧跟着屋里传出了郑氏凄厉的尖叫。后来,只见李奇面色苍白,惊慌失措地从谢家逃窜而出。而次日清晨,噩耗传来,郑氏遇害身亡,那个无辜的书生就成了替罪羊!”

陈青眉峰紧锁,质问道:“张婆婆,既然你掌握着这么重要的线索,为何迟迟未向官府揭发实情?”张氏面露苦涩,叹了口气说:“陈大人,谁能料到县令老爷竟会草率断案,害得无辜受冤?我以为说了也没人会信呢。”陈青听罢,脸上掠过一丝难堪,挥挥手示意张氏暂且退下,心中已暗暗下定决心。

旋即,他果断下令,命人火速拘捕狱卒李奇归案。李奇平日深知陈青刚正不阿的脾性,面对突如其来的逮捕,心知无法抵赖,只得如实供述了自己杀害郑氏的全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坦白得淋漓尽致。

陈青迅速组织公堂审理,待李奇认罪画押后,立即将无辜的书生当庭宣告无罪,并予以释放。紧接着,他依律判处李奇死刑,以偿郑氏血债,终使正义得以昭彰。

与此同时,因错判此案,临江县县令遭到革职处分,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而陈青历经此番曲折,对官场中的诸多无奈愈发感到厌倦,不久便选择了辞官归隐,回归田园生活,留下一段清官断案的佳话流传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