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经过冷气的蕴养,如开刃的刀锋,肆意席卷着田地和水面,所过之处尽是寒气与冰霜。
高邮湖边岸,一条悠长的大坝被散落的白雪覆盖,由西向东,如蛰伏的玉龙,曲中带直,似冰雕的长城,使命傲然。
大坝保护着内侧的良田和百姓不被常年的洪水所侵扰,远看去三三两两的农屋在四方的田野中散落,坝外一条条渔船沿着大坝边停泊养息。
在寒风暴雪的裹挟下,天地间的万物彷佛切断了交流,除了嘶吼的风声,只有鬼魅般的沉寂,就连鸡猫狗也都蜷进了窝里避寒。
深夜约十一二点,冰霜覆盖下的大地陆续出现灯火点缀,起初是零星散落,第一批家庭已经开始放鞭炮了。
古历里,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属于子时,按中国传统,子时开始,便已经是大年初一,在农村还有个大年初一哪家开门最早,财神、喜神就喜欢到哪家的说法。
所以有些家庭夜里十一点后就点起开门迎春的纳福炮了,随着第一批纳福炮响起,家家户户陆续点起。
鞭炮声此起彼伏、前后交替,在落雪的夜空中回荡,雪花和烟火阴阳相交,让观看的人也产生了悲喜交集的情绪,有过去一年未实现目标的遗憾,也有未来一年的满心期待。
约到十二点多,书云透过船舱舷窗看去,前后多条船已经陆续准备放纳福炮了,便从船舱爬起,提起准备好的炮仗向岸边走去,妻子春兰也起来煮起了汤圆。
在父母的忙碌节奏影响下,二女儿、三儿子和四儿子也起来感受这份热闹和新春喜悦。
“咦?大大,新年好,这么早起来了?”,书云看已经在岸边的父亲,主动问候。
“嗯,小英定亲的事怎么样了?打算什么时候确定?”父亲正亭回应道。
“小英不太愿意和志文定亲,还要再做做思想工作,再缓缓吧”书云语凝片刻,道出难言。
“哼!女大当嫁,从古到今哪个家庭子女不是遵循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我看你啊也是昏了头了,周家那是什么条件,小英嫁过去那是她好命,孩子看不准,你们当家的也看不准?”闻听书云的话中意,正亭脸上露出了愠色。
“嗯,过完节我去张罗下”面对父亲的责问,书云虽有无奈,但也只能顺应着,父亲一辈子急脾气,傲性子。
“去年一年多少人家过的吃喝都困难,过完节赶紧去办,小英子嫁出去,你自己的担子也能轻一点。”
“嗯,知道了。”
短暂的不愉快对话后,书云和父亲放完纳福炮便各自回到船上了,妻子春兰也煮好了汤圆,盛起四碗,由书云供到中堂。一切忙活完后,一家六口盘坐船舱吃起了寓意“团圆美满”的汤圆。
“小英,你今年十四岁了吧”看着正在兴头的孩子们,书云问道二女儿。
“嗯,过了年十四了,怎么了大大?”小英稚嫩的脸庞上透露着一丝疑惑和不解,春兰也好奇的看向书云。
“十四也不小了,你姨家姐姐十五就结婚了”书云没有将话说透,想要试探下女儿的意愿。
听闻父亲的话,小英子脸上过节的笑意和喜悦瞬间消退,眼神中灌满了委屈与不甘,三弟四弟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由嬉闹转为安静。
“还是周家?”春兰打破安静,问向书云。
“不是周家,那是你家?”面对女儿的脸色,书云有些嗔怒,不耐烦的回应春兰。
小英放下手中的碗筷,眼中带有一丝泪痕:“我不想这么早结婚,我也不喜欢周志文,我想读书!”
“读书?你早晚要嫁出去,现在家庭也不是很富裕,人这辈子有些事是注定的,你小时候我没同意你读书,也希望你能理解”。
说罢,书云将手里的碗筷放在了桌面上,看到父亲如此,小英委屈的心情再也绷不住了,看向两个弟弟。
“小时候我想读书,做梦都梦到求你让我读书,结果你不让我去,他们俩不愿意读书,你却骂着他们去上学,结果呢?一年级没上完就辍学了!这就是你说的理解吗?”
此刻女儿责备的话语像是一把冰刀,直戳书云的逆鳞,春兰心里也焦急起来,知道女儿的话伤到了书云的自尊心,眼看书云抄起手中的筷子就要挥向女儿,春兰一把拉住书云下挥的手。
“大过年的,闹得好玩是吗?小英子,你还不给你大大认错?”
“认错?为什么是我错了?没有的错我不认!想打就打吧,小时候没打死我,现在我站着给你打,满足你,反正女儿没儿子有用,打死算了,也给你减轻担子!”
心中憋了多时的委屈一下子发泄出来后,小英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此时已经抱着决裂的心誓要与父亲犟到底。
大年三十本是家庭团圆温馨的日子,却因为这个事争执起来,书云此刻再也压抑不住心里的怒火,站起来一脚踢到小英身上。
一脚重力上去后,春兰的防线也被攻破,嘶喊着拉扯书云,而此刻文近文才兄弟两早已被吓的愣着
,在父亲一脚踢向姐姐的时候,文近回过神,转头向岸上跑去。
大伯和小叔正在岸边点鞭炮,文近扑向大伯和小叔怀里边哭边说着家里刚刚发生的事情。
大伯书远和小叔书恩听到侄子说的事情后,对视一眼后无奈的叹了口气,随即带着侄子来到老大船上,一眼看到大哥用筷子在抽打着侄女儿,大嫂卡在中间拼命的护着。
“老大!大过年的,快停手”
“有什么事情好好讲,小英子你跟你爸服个软!”
说罢,书云还是没有停手的意思,无奈兄弟俩上前将大哥拉了下来,书远和书恩面对面站着,气氛沉重。
书云的怒气虽被兄弟俩的突然出现稍微压制,但他的面部表情依然紧绷,眼神里不满和愤怒两种情绪交织。
“老大,大过年的,何必为难自己的女儿呢?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书远语气平和,书恩也接过话茬。
“是啊,老大,小英子还小,说话做事可能不够考虑周全,我们可以慢慢开导她,不能这样。”
书云喘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春兰和小英,春兰的眼里满是担忧和恳求,而小英则是眼泪汪汪,一脸的委屈和不甘。
“我是为她好,你们不知道,这世上对女孩子的期望是什么,我...”
“我们知道你是为了家里考虑,但小英子有她的想法,我们要尊重她的。记得我们小时候,大大他们也是希望我们能遵循家里的安排,但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路,不是吗?”
书云沉默了,他知道兄弟俩说的不无道理,但心中的那份传统观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让他难以完全接受。
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刻,春兰轻轻的拉了拉书云的衣角。
“孩子们都在看着呢,大年三十,我们就不能和和气气的过个年吗?小英子,你也来说说你的想法。”
小英抽泣了一下,倔强的抬起了头。
“爸,我真的不是不想为家里考虑,但我想去读书,我不想那么早结婚,只是...只是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机会。”
书云看着女儿的眼睛,他的心开始动摇,书远和书恩静静地看着,没有再说话,气氛慢慢地开始缓和。
过了好一会儿,书云深吸了一口气。
“我再想想这个事情,但你要记住,读书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生活,不是逃避现实。”
小英的眼里闪过一丝喜悦:“恩,知道了爸爸!”
几天后,到了年初五,小英子原以为经过那场争执之后,她能有机会去读书了。
但是今天,一切又发生了变化,她的爷爷突然带着周家的父母上门探亲。
这对于小英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更让人心寒的是,爷爷的态度异常冷酷,对于小英的感受似乎全然不顾。
老爷子坐在主位上,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他习惯了在家中主掌各种事情,从未有人能违背他的意愿。
“英子,过来。”
小英走到爷爷面前,低头不敢与他对视。
“英子,周家的提亲你知道吧?”老爷子直截了当地问道。
“知道...”
小英轻声回答,心中却是一片茫然和不甘。
“好,既然知道,那就好办。周家的条件我们都看过了,非常不错。这门亲事对你,对我们家,都有好处。”
老爷子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旁边的春兰紧张地看着小英,想要说些什么,但在老爷子的威严面前,她不敢多言。
“爷爷,我……我不想那么早结婚,我想去读书。”
老爷子的脸色一沉。
“读书?一个女孩子读了那么多书又能如何?最终不还是要嫁人。周家愿意提亲,这是你的福气。你现在还小,不懂这些。”
书云站在一旁,心中十分纠结。
“但是爷爷,我……”小英想要再次争辩。
“够了!”老爷子厉声打断,“我已经决定了。周家的提亲,你必须答应。我们倪家的女孩儿,不能违背家族的意愿!”
气氛一时变得十分压抑,春兰和小英低头不语,书云也是愁眉不展。
这时,书远和书恩走了进来,看到这样的情形,都感到十分意外。
“怎么了,这是要做什么决定吗?”书远问道。
老爷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书远和书恩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彼此眼中的不满和担忧。
书恩走上前,态度诚恳的劝说:“大大,我觉得小英的想法我们应该尊重,她想要读书。”
书远也接过话茬:“是的,时代在变,女孩子读书成才也是对家庭的一种贡献,我们不能一味坚持过去的思想。”
老爷子听了两个儿子的话后,脸色阴沉下来,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突然间,他暴跳如雷,声音在屋子里回荡,当着周家人的面,狠狠地责骂起老二书远和老三书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