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到东晋乱世后,我成了救世主 > 第387章

第387章

李徽下了哨塔,丁老丈连忙询问:“李县令,来了敌人么?抢粮食的么?”

李徽道:“不明身份。老丈抓紧时间通知所有人准备撤离,本官带人在此断后。”

“那粮食怎么办?”丁老丈愕然道。

“是啊,我们收的麦子还在堆场上呢。”众百姓纷纷叫道。

李徽看着众人,叹息道:“命要紧,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众百姓面色沮丧痛苦,忙活了几天,收的麦子还是却要被人抢走了,这如何甘心。

“各位,回家抄家伙,我们跟他们拼了。粮食没了,大伙儿也活不成。”丁老丈大声道。

“对,跟他们拼了。还叫不叫人活了。打不过,一把火把粮食烧了也不能留给他们。”

“拼了,拼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叫道。

李徽心中焦急,忙欲劝慰众人不要冲动。就在此刻,哨塔上的人大声叫道:“李县令,好像有几匹马跑过来了。他们的大队人马停在路上了。”

“哦?”李徽甚为惊讶,忙往前方道路上看去。

不久后,马蹄声响,三匹马在黯淡的光线中飞驰而来,马上坐着三个黑色的人影。

所有人都盯着那三匹马,有人已经将土弓箭瞄准了前方,一旦对方是敌,便会放箭射杀。

那三匹马奔到近处停了下来,他们也看到了在集镇口黑压压的人群。所以没有靠近。其中一人身着宽松长袍,策马上前数步,高声喊话。

“敢问居巢县李县令可在此处?”

李徽一愣,对方居然点了自己的名,居然知道自己在此,当真是怪事。

“居巢县李县令可在此处?本人合肥县县令黄玉坤。你们不必害怕,后方是我庐江郡郡兵,不是叛军。”那人再一次叫道。

李徽闻言心中一喜,高声叫道:“居巢县令李徽在此,你是合肥县黄县令?”

对面马上那人闻言喜道:“正是本官,李县令果然在此,那可太好了。请跟我一起去见庐江郡桓太守,桓太守要见你。特地来请。”

李徽还没说话,身旁蒋胜低声道:“小郎,当心有诈,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

李徽略一思忖,高声问道:“黄县令,你们怎么在此处?庐江郡太守怎会在此?”

对面男子大声道:“寿春叛军抢我合肥县夏粮,本官陪同庐江郡太守率兵前来拒敌。你李县令不是派了你居巢县主簿胡文利前往求援,要一起出兵么?怎地还问这话?”

李徽闻言,再无怀疑。凭对方说出胡文利去庐江郡求援的事情来,便无需怀疑了。

当下李徽吩咐众人在原地等待,他带着大春大壮两人上前。那合肥县县令黄玉坤四十许人,面貌清瘦,颇有风度。见到李徽后下马行礼。

“李县令,久仰久仰。早就得知居巢县的一些情形,得知李县令是位少年英雄。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幸会,幸会!”

李徽还礼道:“黄县令客气了。我也久仰黄县令大名。你我两县相邻,同饮一湖之水,本想着早日去拜见黄县令,但苦于居巢县事务繁多,不得脱身。没想到今日在这里见面了。”

黄玉坤笑道:“是啊。李县令,咱们去见桓太守吧,桓太守特地来此,便是想见一见你。”

李徽心中疑惑,想来定是跟叛军抢粮之事有关,也不多问,跟随黄玉坤等人往碾子山下行去。

碾子山山谷下方,收割完之后的麦田一片平坦,大批的士兵在开阔的旷野上打桩做围,扎下营盘。大量的士兵忙着搭建帐篷,生起营火。场面甚为繁忙宏大。李徽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场面,觉得甚为新奇,同时心中也有些小小的疑惑。

李徽下了哨塔,丁老丈连忙询问:“李县令,来了敌人么?抢粮食的么?”

李徽道:“不明身份。老丈抓紧时间通知所有人准备撤离,本官带人在此断后。”

“那粮食怎么办?”丁老丈愕然道。

“是啊,我们收的麦子还在堆场上呢。”众百姓纷纷叫道。

李徽看着众人,叹息道:“命要紧,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众百姓面色沮丧痛苦,忙活了几天,收的麦子还是却要被人抢走了,这如何甘心。

“各位,回家抄家伙,我们跟他们拼了。粮食没了,大伙儿也活不成。”丁老丈大声道。

“对,跟他们拼了。还叫不叫人活了。打不过,一把火把粮食烧了也不能留给他们。”

“拼了,拼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叫道。

李徽心中焦急,忙欲劝慰众人不要冲动。就在此刻,哨塔上的人大声叫道:“李县令,好像有几匹马跑过来了。他们的大队人马停在路上了。”

“哦?”李徽甚为惊讶,忙往前方道路上看去。

不久后,马蹄声响,三匹马在黯淡的光线中飞驰而来,马上坐着三个黑色的人影。

所有人都盯着那三匹马,有人已经将土弓箭瞄准了前方,一旦对方是敌,便会放箭射杀。

那三匹马奔到近处停了下来,他们也看到了在集镇口黑压压的人群。所以没有靠近。其中一人身着宽松长袍,策马上前数步,高声喊话。

“敢问居巢县李县令可在此处?”

李徽一愣,对方居然点了自己的名,居然知道自己在此,当真是怪事。

“居巢县李县令可在此处?本人合肥县县令黄玉坤。你们不必害怕,后方是我庐江郡郡兵,不是叛军。”那人再一次叫道。

李徽闻言心中一喜,高声叫道:“居巢县令李徽在此,你是合肥县黄县令?”

对面马上那人闻言喜道:“正是本官,李县令果然在此,那可太好了。请跟我一起去见庐江郡桓太守,桓太守要见你。特地来请。”

李徽还没说话,身旁蒋胜低声道:“小郎,当心有诈,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

李徽略一思忖,高声问道:“黄县令,你们怎么在此处?庐江郡太守怎会在此?”

对面男子大声道:“寿春叛军抢我合肥县夏粮,本官陪同庐江郡太守率兵前来拒敌。你李县令不是派了你居巢县主簿胡文利前往求援,要一起出兵么?怎地还问这话?”

李徽闻言,再无怀疑。凭对方说出胡文利去庐江郡求援的事情来,便无需怀疑了。

当下李徽吩咐众人在原地等待,他带着大春大壮两人上前。那合肥县县令黄玉坤四十许人,面貌清瘦,颇有风度。见到李徽后下马行礼。

“李县令,久仰久仰。早就得知居巢县的一些情形,得知李县令是位少年英雄。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幸会,幸会!”

李徽还礼道:“黄县令客气了。我也久仰黄县令大名。你我两县相邻,同饮一湖之水,本想着早日去拜见黄县令,但苦于居巢县事务繁多,不得脱身。没想到今日在这里见面了。”

黄玉坤笑道:“是啊。李县令,咱们去见桓太守吧,桓太守特地来此,便是想见一见你。”

李徽心中疑惑,想来定是跟叛军抢粮之事有关,也不多问,跟随黄玉坤等人往碾子山下行去。

碾子山山谷下方,收割完之后的麦田一片平坦,大批的士兵在开阔的旷野上打桩做围,扎下营盘。大量的士兵忙着搭建帐篷,生起营火。场面甚为繁忙宏大。李徽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场面,觉得甚为新奇,同时心中也有些小小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