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妇人皱着眉十分不满,“河里的鱼都没人要,你这鱼干要卖13文一斤,你这不是坑人吗?”
和气生财,就算被骂了叶父也只能笑着解释:
“新鲜的鱼是不贵,可是盐贵呀,一斤官盐要30文钱呢。而且两斤多新鲜的鱼才能晒成一斤鱼干,13文一斤已经非常实惠了。”
妇人和叶父好一顿砍价,最后12文钱要了一斤鱼干。马上就是夏收了,妇人又看起了一旁的农具,又要了两把镰刀和一个锄头。
另外的婶子在摊子上挑挑拣拣老半天,最后只要了一把镰刀。
而且那婶子还是一个砍价的高手,那把镰刀叶父最后只赚了3文钱。
大集上除了叶家还有另外一家卖鱼干的,不过卖农具的只有叶家一家。
来摊子上买镰刀和锄头的人不少,沾了农具的光,摊子上的鱼干和杂货卖得也不错。
散集的时候摊子上还剩不少的鱼干和农具,收拾东西的时候叶父和叶老爷子盘算了一下,今天大概能赚个200多文。
还有三四天才开始夏收,叶父准备再借用岳家的驴车两日,做两日货郎把鱼干和农具都卖了。
收拾好东西,两人去药铺买了一些消暑的凉茶,接着又去了粮铺买了两斤绿豆。
夏收的时候又闷又热,消暑的凉茶和绿豆汤是少不了的。
接下来的两日,叶父都赶着驴车穿梭在各个村子里,很快就将鱼干和农具都卖完了。
稻子一天比一天饱满,沉甸甸的稻子将稻杆都压弯了腰,而夏收也要开始了。
小后山的坡地去年种了油菜,耽搁了春耕,前两个月才种上了玉米,要秋天的时候才能收玉米。
因此叶家今年的夏收只有三亩的水田和2亩的玉米,外加5亩的红薯。
稻子种植之前要先育苗,夏收前叶父和叶老爷子整理了一小块地用来育苗。
先收的是水稻,水稻收完后田里要放水泡着,过几天等土壤泡软了,就要开始犁地。
收完稻子,叶家又马不停蹄地收玉米。
粮食就是农户的命根子,村里家家户户都拼了命地在收粮食,就怕老天爷一个不高兴下起雨来,糟蹋了粮食。
叶家田地不多,花了6天时间就将所有的粮食收回来了。
收好粮食就要翻地种秋季的粮食了。翻土最为费时间而且累人,有牛或者驴的人家还好,可以直接用牛用驴犁地。
要是没有就只能自己用锄头挖,或者用人来代替牛来拉犁,只是这样速度慢不说还容易累坏身体。
叶家有驴,很快就将水田和旱地犁好了。然后家里的驴就借给了村里相熟的人家。
水田的稻苗已经提前育好了,种的时候要先将稻苗扯好,三四颗小稻苗插到田里,稻苗既不能插得太深,也不能插得太浅。
禾苗之间的间隔也是有讲究的,离得太远,种的水稻少了,粮食的产量就会下降。要是离得太近,营养又供不上。
叶家花了三天时间将水稻种好了,又花了两天的时间将玉米地重新种上了玉米。
种好秋季的粮食,稻子和玉米也晒干了,今年夏收一共收了1460斤的稻子,和1100斤的玉米粒。
家里还有不少去年的旧粮,估计够吃上三、四个月的。
叶父和叶老爷子将旧粮挪到地窖最外面放着,新粮放到地窖的最里面。
年轻的妇人皱着眉十分不满,“河里的鱼都没人要,你这鱼干要卖13文一斤,你这不是坑人吗?”
和气生财,就算被骂了叶父也只能笑着解释:
“新鲜的鱼是不贵,可是盐贵呀,一斤官盐要30文钱呢。而且两斤多新鲜的鱼才能晒成一斤鱼干,13文一斤已经非常实惠了。”
妇人和叶父好一顿砍价,最后12文钱要了一斤鱼干。马上就是夏收了,妇人又看起了一旁的农具,又要了两把镰刀和一个锄头。
另外的婶子在摊子上挑挑拣拣老半天,最后只要了一把镰刀。
而且那婶子还是一个砍价的高手,那把镰刀叶父最后只赚了3文钱。
大集上除了叶家还有另外一家卖鱼干的,不过卖农具的只有叶家一家。
来摊子上买镰刀和锄头的人不少,沾了农具的光,摊子上的鱼干和杂货卖得也不错。
散集的时候摊子上还剩不少的鱼干和农具,收拾东西的时候叶父和叶老爷子盘算了一下,今天大概能赚个200多文。
还有三四天才开始夏收,叶父准备再借用岳家的驴车两日,做两日货郎把鱼干和农具都卖了。
收拾好东西,两人去药铺买了一些消暑的凉茶,接着又去了粮铺买了两斤绿豆。
夏收的时候又闷又热,消暑的凉茶和绿豆汤是少不了的。
接下来的两日,叶父都赶着驴车穿梭在各个村子里,很快就将鱼干和农具都卖完了。
稻子一天比一天饱满,沉甸甸的稻子将稻杆都压弯了腰,而夏收也要开始了。
小后山的坡地去年种了油菜,耽搁了春耕,前两个月才种上了玉米,要秋天的时候才能收玉米。
因此叶家今年的夏收只有三亩的水田和2亩的玉米,外加5亩的红薯。
稻子种植之前要先育苗,夏收前叶父和叶老爷子整理了一小块地用来育苗。
先收的是水稻,水稻收完后田里要放水泡着,过几天等土壤泡软了,就要开始犁地。
收完稻子,叶家又马不停蹄地收玉米。
粮食就是农户的命根子,村里家家户户都拼了命地在收粮食,就怕老天爷一个不高兴下起雨来,糟蹋了粮食。
叶家田地不多,花了6天时间就将所有的粮食收回来了。
收好粮食就要翻地种秋季的粮食了。翻土最为费时间而且累人,有牛或者驴的人家还好,可以直接用牛用驴犁地。
要是没有就只能自己用锄头挖,或者用人来代替牛来拉犁,只是这样速度慢不说还容易累坏身体。
叶家有驴,很快就将水田和旱地犁好了。然后家里的驴就借给了村里相熟的人家。
水田的稻苗已经提前育好了,种的时候要先将稻苗扯好,三四颗小稻苗插到田里,稻苗既不能插得太深,也不能插得太浅。
禾苗之间的间隔也是有讲究的,离得太远,种的水稻少了,粮食的产量就会下降。要是离得太近,营养又供不上。
叶家花了三天时间将水稻种好了,又花了两天的时间将玉米地重新种上了玉米。
种好秋季的粮食,稻子和玉米也晒干了,今年夏收一共收了1460斤的稻子,和1100斤的玉米粒。
家里还有不少去年的旧粮,估计够吃上三、四个月的。
叶父和叶老爷子将旧粮挪到地窖最外面放着,新粮放到地窖的最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