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种田也能发家,攻略请看我家 > 第270章

第270章

这些豆角有些已经稍微有点老了,叶母将已经长老的和正合适吃的豆角全部都摘了下来,摘了满满一背篓的豆角。

一旁的叶老太太也摘了满满一背篓的鲜嫩小白菜。

小白菜用水烫煮后晒成菜干,加上大骨头和冬瓜一起煮汤,清甜又下火,最适合夏收的时候喝了。

除了豆角和小白菜,两人又摘了半背篓的茄子和半背篓的青瓜。

水烧开以后叶老太太将一半的豆角放到锅里烫煮一遍,然后捞出挂在竹竿上晾晒。

晾晒好的干豆角不仅耐放,用来炖肉更是一绝,吸收了肉味的干豆角比肉还好吃呢。

鲜嫩的小白菜烫煮过后,也挂在竹竿上晾晒,最近天气好,这小白菜和豆角晒上两三天就能完全晒干了。

剩下的一半豆角叶老太太打算用来做酸豆角。

做酸豆角并不需要烫煮,将新鲜豆角放进泡菜坛子,然后再加上一些之前做酸笋的酸水泡上就可以了。

过上三五天就可以吃上美味的酸豆角了,不管用来下饭还是送粥,都非常合适。

茄子切成厚片,做成茄子干,茄子干用来炖肉非常好吃。

青瓜则被叶母做成了凉拌青瓜和青瓜炒蛋,最后剩的几根青瓜也被叶父和叶老爷子当成水果吃了。

今天是夏收前的最后一个大集,这个时候赶集的人最多,叶父和叶老爷子带着满满一车的东西来到集市上摆摊。

这段时间叶东林每天去码头上摆摊,叶父又忙着小后山的金银花,叶家已经许久没有来集市上摆摊了。

两人来得比较早,叶父挑了一个宽敞显眼的位置摆摊。

父子俩今日带来的东西,除了平时带过来的杂货,还有不少的鱼干和一大批夏收用的农具。

天色越来越亮,大集上的摊子越来越多,模仿叶父卖卤肉的摊子也在,摊子上除了原有的猪下水和素菜,还新添了藕片和毛豆。

镇上做生意的人精得很,见卤味卖得好,大集上又多了几个卖吃食的摊子。

有一家卖卤鸡卤鸭的,可以整只买也可以分部位买,鸡脚鸭脚和鸡杂鸭杂这些卖得最好。

这卤鸡卤鸭做的是麻辣味的,隔老远都能闻到香味,叶父没忍住去买了半斤的鸡脚鸭脚,看着鸡杂鸭杂也不错,也要了半斤。

除了这两家卖卤味的,还有一家卖凉菜的摊子。虽然只是寻常的小菜,不过价格实惠,看着也不错。

老实说,这三家卖吃食的摊子各有特色,不过镇上的人就这么多,卖吃食的摊子多了,生意都不太好。

挣钱哪有这么容易,小摊不稳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就很难将老客户留住。

因此叶父才会宁愿多出钱,也要给叶东林在码头上租固定的摊位。

过几天就要夏收了,夏收起码要忙活半个月左右,这个时候大集上的人特别多,各种叫卖声充斥其中。

农户们都趁着还没开始夏收,来大集上买肉和农具回去。

父子俩刚把鱼干和农具收拾好,摊子上就来了两位妇人。

年纪大的婶子在翻看农具,另外一位年轻的妇人问道:“这鱼干看着还行,多少文一斤?”

叶父热情地说道:“13文一斤,都是六七斤的大鱼晒的鱼干,肉厚刺少,比买猪肉划算多了。”

这些豆角有些已经稍微有点老了,叶母将已经长老的和正合适吃的豆角全部都摘了下来,摘了满满一背篓的豆角。

一旁的叶老太太也摘了满满一背篓的鲜嫩小白菜。

小白菜用水烫煮后晒成菜干,加上大骨头和冬瓜一起煮汤,清甜又下火,最适合夏收的时候喝了。

除了豆角和小白菜,两人又摘了半背篓的茄子和半背篓的青瓜。

水烧开以后叶老太太将一半的豆角放到锅里烫煮一遍,然后捞出挂在竹竿上晾晒。

晾晒好的干豆角不仅耐放,用来炖肉更是一绝,吸收了肉味的干豆角比肉还好吃呢。

鲜嫩的小白菜烫煮过后,也挂在竹竿上晾晒,最近天气好,这小白菜和豆角晒上两三天就能完全晒干了。

剩下的一半豆角叶老太太打算用来做酸豆角。

做酸豆角并不需要烫煮,将新鲜豆角放进泡菜坛子,然后再加上一些之前做酸笋的酸水泡上就可以了。

过上三五天就可以吃上美味的酸豆角了,不管用来下饭还是送粥,都非常合适。

茄子切成厚片,做成茄子干,茄子干用来炖肉非常好吃。

青瓜则被叶母做成了凉拌青瓜和青瓜炒蛋,最后剩的几根青瓜也被叶父和叶老爷子当成水果吃了。

今天是夏收前的最后一个大集,这个时候赶集的人最多,叶父和叶老爷子带着满满一车的东西来到集市上摆摊。

这段时间叶东林每天去码头上摆摊,叶父又忙着小后山的金银花,叶家已经许久没有来集市上摆摊了。

两人来得比较早,叶父挑了一个宽敞显眼的位置摆摊。

父子俩今日带来的东西,除了平时带过来的杂货,还有不少的鱼干和一大批夏收用的农具。

天色越来越亮,大集上的摊子越来越多,模仿叶父卖卤肉的摊子也在,摊子上除了原有的猪下水和素菜,还新添了藕片和毛豆。

镇上做生意的人精得很,见卤味卖得好,大集上又多了几个卖吃食的摊子。

有一家卖卤鸡卤鸭的,可以整只买也可以分部位买,鸡脚鸭脚和鸡杂鸭杂这些卖得最好。

这卤鸡卤鸭做的是麻辣味的,隔老远都能闻到香味,叶父没忍住去买了半斤的鸡脚鸭脚,看着鸡杂鸭杂也不错,也要了半斤。

除了这两家卖卤味的,还有一家卖凉菜的摊子。虽然只是寻常的小菜,不过价格实惠,看着也不错。

老实说,这三家卖吃食的摊子各有特色,不过镇上的人就这么多,卖吃食的摊子多了,生意都不太好。

挣钱哪有这么容易,小摊不稳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就很难将老客户留住。

因此叶父才会宁愿多出钱,也要给叶东林在码头上租固定的摊位。

过几天就要夏收了,夏收起码要忙活半个月左右,这个时候大集上的人特别多,各种叫卖声充斥其中。

农户们都趁着还没开始夏收,来大集上买肉和农具回去。

父子俩刚把鱼干和农具收拾好,摊子上就来了两位妇人。

年纪大的婶子在翻看农具,另外一位年轻的妇人问道:“这鱼干看着还行,多少文一斤?”

叶父热情地说道:“13文一斤,都是六七斤的大鱼晒的鱼干,肉厚刺少,比买猪肉划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