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后,夏晓风回到房间里。
小K有点难以置信:“你要报补习班?”
夏晓风说:“怎么?我求上进,不行吗?”
小K说:“……你是要去见谭逸吧。”
夏晓风犹豫了下,说:“是又怎样?我已经接下了这个内卷任务。”
小K为难地说:“话是这么说没错……”
夏晓风狐疑道:“你不想让我去参加补习班?你不想让我去‘谈个恋爱’?你不是正希望我提升内卷值吗?”
小K慢声说:“是这个意思,但是,你领取任务的动机变了。”
夏晓风蹙眉道:“啥玩意儿,别整这高深的术语。”
小K解释道:“按照我的计划,你会在不知道内卷值本质的情况下提升内卷值——也就是说,你在并未意识到谭逸对你的感情基础上学习;现在你意识到了谭逸的心思,抱着与他接触的动机完成内卷任务,可能就跟原来‘单纯学习’的动机相悖了。”
小K缓了一下,再道:“你知道‘蝴蝶效应’吧,出发的动机不同,执行中途任务总有微小的偏差,然后一环扣一环,到了最后,很可能就远远偏离了既定的目标。”
夏晓风干脆道:“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
小K低声道:“我觉得,还是暂且搁置你对谭逸的感情比较好,恢复成原来的意识。”
夏晓风愣住了。
他说:“意识,这是能恢复的?”
小K说:“是可以的,人只要不断重复某个概念,不断修改某个记忆,那么潜意识里的回忆便会发生变化,就像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但因为心理因素,不愿意接受这件错事,大脑就会自动将其修正为‘做了一件好事’,久而久之……”
“别扯这扯那的,”夏晓风打断他,说,“我告诉你吧,那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知道了自己喜欢一个人,也知道了那个人喜欢自己——这种结果,换在哪一个正常人身上能视而不见?更别提修正什么狗屁记忆意识……”
“是可以的,”小K斩钉截铁地说,“系统里有这项功能,我可以帮助宿主修改记忆。”
“我去你的。”夏晓风说。
——为什么要修正他对谭逸的感情?
夏晓风扪心自问。
这不合常理,这困难重重,这甚至不是所有人期望的,也可能正如小K所说,因为什么乱七八糟的“蝴蝶效应”,会影响到他的内卷值,影响到他的生命。
换言之,自己如果向谭逸迈出了这一步,就真的跨过了一条透明的、世俗的线,说不定会产生更多的烦恼,发生更多的变故,更有甚者……他们可能还落不得一个好结果,就像他没能将内卷值提升至10000点一样。
但是,未来又有谁能预知呢?小K再神通广大,他也不能光靠现实中应有的数据,迭代多少次机器学习的算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呀!
对未知产生恐惧是无法避免的,但若是因为这份恐惧,而失去了继续向前的勇气,那也是不应该的。
夏晓风决定还是听从自己心的声音。
补习班在丰亭区,于一条街道背后,一片小区面前,中间需要穿过车辆错综停放的停车场,道旁种着十几二十多年的大榕树,即使是在冬天,它们也依旧枝叶繁茂。
穿过一扇卷帘门,经过一个两米宽的小卖部柜台,踏上地砖坑洼的楼梯,两侧张罗着孩童玩耍的攀爬绳索,废弃的娃娃机在楼梯尽头,下午懒洋洋的光线洒进来,扬起了漫天细碎的灰尘,看来,这里以前应是某间孩童游乐区,估计时光景不好,没过多久便倒闭了。
而与楼下荒废孤寂之景不同的是,上了二楼,眼前便有一派豁然开朗。
这是一条极长的、灯光明亮的过道,过道两旁张贴着每年初高考的红榜,亮眼的四大名校,令人艳羡的高考成绩,潇潇洒洒笔直而去,穿行其间,仿佛也同这两边的孩子走在那光明开阔的学业大道上。
只一眼,夏晓风就瞥到了红榜上一个熟悉的人名。
夏康将母子俩送到楼下,由柳慧静带着夏晓风上去,这一路走来,夏同学紧张不已,一方面是被周边这大红大紫的高分成绩、名师简历迷了眼,一方面,当然是忐忑不安,不知是否今日就能撞见……
“哎呀,严老师,我是红霞的朋友,微信里打过招呼的。”柳慧静摆出一副标准的职业笑脸,她向一位体态肥硕、眼睛极小的男老师挥了挥手。
“噢!红霞姐介绍的,我知道我知道,柳女士是吧。”男老师笑眯眯地邀请她到沙发上坐下,给她递了一杯水,看了夏晓风几眼,憨笑道,“这是晓风吧,现在高几?”
柳慧静拉着不自在的夏晓风一同坐下,用胳膊戳了戳他,示意他这没骨头的坐姿摆正些。
“高二,”柳慧静笑着说,“成绩不太好,来跟老师上上课。”
那位男老师用他极小的眼睛盯着夏晓风看,好像在扫描一个平庸的商品,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些试卷,一边分选,一边对夏晓风说:
“哪个学校的?”
夏晓风说:
“阳才二中。”
严老师“嚯”了一句,说:
“可以呀,好学校!”
夏晓风目光躲闪道:
“吊车尾罢了。”
严老师说:
“是哪科学得有些吃力?”
不知为什么,面对陌生的人,夏晓风一般不会太局促忸怩,但这回遇见补习班的老师,手心却不由自主出了汗,仿佛他要将自己那不堪入目的过往都倾倒出来,让名师好好审阅一番。
“数、数学吧,”夏晓风努力看了一眼严老师,随后又垂下了目光,平声道,“估计还有物理,还有化学,还有英语,还有生物……”
“啧,”柳慧静板着脸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打断他说话道,“你报菜名儿呢?好好说。”
须臾她又变脸得极快,笑着对严老师说:“就这么不着调,总是没点正经的。”
严老师也不在意,哈哈笑道:“幽默点是好事。”
聊了几句,严老师便将手头分好的试卷递给夏晓风,让他花点时间,把题目大致做一遍,好了解他的程度,给他分配合适的班级。
夏晓风这边做着题,母亲和老师就到那边去了,两人不知说些什么,母亲还不时往这边看一眼,眼神里透着淡淡的担忧。
——他知道自己有些让母亲失望吧。
家里人表面上希望他快乐健康就好,但本质上,还是希望他学习能好一点的。
特别是对于外公外婆,自己只要考好成绩了,他们的开心和自豪,都能到肉眼可见的地步。
夏晓风还记得,自己靠一点中考的小聪明、小运气以及赌博似的指标生撞上了“阳才二中”后,外公外婆是有多开心、多自豪,恨不得将孙子考上名校的事儿传遍大街小巷,非得弄个妇孺皆知才肯罢休。
当然,还有谭逸……
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谭逸再靠近一点,再朝他的未来迈进一点;希望自己不要被抛下,希望他的未来中能有自己的身影。
阳才二中就像一个金字塔,谭逸是金字塔顶端的人,而他则是底端的人,从底端爬到顶端,可能要翻上一架长长的云梯,而这架云梯于他而言,貌似还未建起来呢。
他从不觉得自己有“逆袭”的可能,甚至他心知肚明:“逆袭”只是少数人的事,从金字塔底端猛地爬上金字塔顶端的人实在太少,生活是生活,小说是小说,事实上,很多平凡的人在其平凡的一生中都没有“逆袭”的机会。
然而无论怎么说,夏晓风都在想:就算明知自己和谭逸极大概率会考上不同的大学、走上不同的人生、拥有不同的道路,但是,他还是更愿意着眼当下,努力朝着谭逸的方向前进,努力留下更多珍贵的回忆和情感。
我们的主人公夏晓风与刚产生“背叛”意识的谭逸有所不同,他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信“宿命论”的,但是,也正因为相信这个“宿命论”,他才更愿意将目光落于足下,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往小来说,这就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往大来说,这就是探索生命真谛的旅途——毕竟,人到最后都要归于黄土,能有昔日的回忆聊以慰藉,便也足够了吧。
小K被迫接收着夏晓风脑子里的“翻江倒海”,他安静又震撼地浏览着宿主的思考,才发现这个第一印象随意摆烂的少年,行至今日,竟已成长许多了。
试卷做完,严老师收了上去,稍微批改了几下,脸上的笑容便僵住了。
柳慧静也察觉出不对,她先发制人道:“要不,就给他安排个基础班试试,我看他应该是基础没打牢,有些还要重头学起……”
严老师虽收了笑容,但目光却十分宁静,他微笑道:“没事,四大名校的孩子,一般都可以上特训班,可以让他试试。”
柳慧静连忙摆手,说:“真别,我怕他还是跟不住。阿风,是吧,你自己也感觉自己基础不牢吧?”
而夏晓风正盯着前台那个招财猫,思绪已经云游天外了。
“阿风?”柳妈叫了他一声,说,“你还是上基础班吧,总要学合适自己的。”
然而夏晓风却牛头不对马嘴地来了一句:
“谭逸……那个叫谭逸的同学,是上哪个班?”
严老师和柳妈都很明显呆了一下,半晌,严老师反应过来,说:
“他……他上特训,噢,你俩都是二中的,是……”
“那我也上特训。”
柳妈不知其中状况,一头雾水道:
“那个年级第一上这个补习班?”
夏晓风看了眼门外走廊旁的红榜,说:
“在那上面,有他的名字和学校——他从初中就开始上了吗?”
严老师没想到他会突然提起谭逸的事,说:
“……是,他跟我们这上了好几年了……你要跟他上特训吗?”
夏晓风点点头,说:
“对,我跟他一个班就行。”
严老师又眯起眼睛笑起来,说:
“好朋友是吧。”
柳慧静只感不妥,她再次劝了夏晓风一句:
“你想好了,真要上特训,这不适合你吧。”
“对,我尝试一下,”夏晓风看了看二人,第二次垂下了目光,再次重复了一遍,“嗯,对……我想,再尝试一下。”
作者有话要说:咋又有点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