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带着状元系统回古代 > 第57章 会试

第57章 会试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会试同乡试一般也是九天三场,但又有不同。

会试需要在第一场的丑时入场,然后在号舍待满九天八夜,直至考完三场才能出考试院。在考生全部进考场后,考试院的大门就会关闭,并由御林军四面严守、日夜巡视,断绝考生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本次恩科的会试从十一月朔九开始,金陵的天气已经挺冷的了,但是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还是只能穿单衣去考,若着夹棉是有夹带的嫌疑的,这轻者是拆开棉衣检查,重者是会直接判个藐视考场给赶出来的。

所以,考生能够用来抵御严寒的,除了号舍外,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的一个火盆外,也就是一筐木炭了。考场内的每个号舍里都放了一箩筐的木炭。只是这一箩筐的木炭,若是九天不间断的燃烧肯定也是不够的,具体怎么用,就由考生自行安排了。

朔八日,用过晚食,沈青川和唐宏裴就去休息了,可能也睡不着,至少闭目养神会。到了子时就要准备出发去考试院了。

虽是夜半时分,考试院外却是灯火通明的。考试院外排队的考生也都是神采奕奕的,只是到底穿的都单薄,喷嚏声在人群中是此起彼伏的,还有好些,一直在打着寒颤。

这次夏知许和宋雨薇看着沈青川和唐宏裴进考场后就回去了,她俩是真的都好困。

而沈青川和唐宏裴也在进考城后就各自去找自己的号舍了。

沈青川在号舍坐下后,先是检查了一下号舍内的木炭,之前可是有考生在考试后才发现木炭全是潮湿的,根本点不着,可是因为发现的太晚了,考试院也不给换。

检查过木炭完好后,沈青川就坐着准备再养会神。这次会试他的位置在这一排的中间,金陵的考试院是每隔几个号舍就有一盏灯,不会发蜡烛的。而沈青川号舍前正好就又一盏灯,日落后如果还要再答一会也是不会暗的。

现在毕竟冷了,在中间位置两边的寒风都难吹进来,也暖和很多,而且在他的号舍旁边也有一个火盆,是比较暖和的。若是在排头或排尾的位置,哪怕旁边就有火盆,这九天怕也是难过。

沈青川突然相信柳家的那个面相师所言,夏知许旺夫了。自从认识了夏知许,他真的一直运道很好,从前他可没有这般好的运气。

会试的第一场是“经义”,需以八股文的形式写出三篇“四书文”,四篇“五经文”。时间相对于乡试来说,是会紧张很多的。沈青川大体的时间安排还是和乡试时一样,准备第一二天将七篇八股文都写好,第三天再来誊抄。

会试的第二场是考“论”、“诏诰表”、“判语”。

“论”是给一个题目,不会有其他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学识、经历写一篇文章。“诏诰表”是评判考生若是通过殿试,被授予官职后写公文的能力,通常会假定为何官职,要求考生以这个官职的身份写出一篇公文,这也要求考生对朝廷各个官职的职能熟悉。“判语”考的则是对当前律法的熟悉度。这也是在会试之前都没有涉及的考点。在乡试后的几个月,沈青川很是花了一番功夫在律法上。

每种类型的题各一道,沈青川的安排则是每天上午在稿纸上写好样文,下午在检查后再誊抄到答卷上。

第三场考的是“策问”。第三场的题数就不固定了,一道、两道、三道都是可能的。第三场的“策问”也是最灵活的一场,试卷上就是几个问题,考生来回答这些问题。

至于一筐木炭,沈青川先大致分成了三份,第一场的前两天,就尽量不用木炭,第三天誊抄到答卷上去的时候,字迹尤为重要,那时一个寒蝉或是一个喷嚏都是会影响字迹的,那天的木炭是不能断的。第二场考试则是要保证每日下午的炭火充足。第三场沈青川是准备先看看这次是几道题再来分配木炭的使用的。

九天的考试,也只有第一天算安安静静的度过的。第二天,沈青川都已经写了半篇八股文了,不知道那间号舍传出了一身惊叫,像是一不小心睡过了。

从这声惊叫开始,考场不再平静。或是一声重重的叹息,或是很大声的纸张翻动声音,也可能是压抑的哭声或是叫声。

日子越往后,考场越发喧杂,巡考的官兵都多了好几个。

一直到第七天,沈青川才看到第三场的试卷,只有一道题。题为“民何苦”。

本朝相对于前朝,百姓可以称得上是安居乐业了,虽吃的可能是粗茶淡饭,但路由饿殍的事到底罕闻。可是百姓就不苦而是很幸福吗?当然也不是。

民何苦?这个可以说的角度、内容都太多了。按理来说,策问是一问一答的,只是说民苦无异于在说当政者不作为,这“策问”虽然问的是民何苦,但这苦的程度该如何把握?

看到这道题,沈青川执笔良久,也没有写下一个字。会试的名次可不是乡试能比的,这让沈青川不能不揣测出题人的心思。只是他连是谁出的题都不知道,揣测心思更是无从谈起。

不夸大也不奉承,这是沈青川最后的决定。一切就都如实说,就写农家学子科考之苦。本朝的农家子大多数都是会去书院念个一两年书的,当然也有像谢峰那样,父亲早早的就去了,家中困苦异常,一天书院都没去过的。只是哪怕是去了书院的,真的能一路念下去的也是少数。

沈青川写的科举苦,侧重点当然不在学子身上,而在供养这份农家子的一大家子人身上,父母、兄嫂、妻子。也是因为夏知许在河西县的香膏小院,让他知道了一人功成前,更多的一大家子的不易。

而且除了能高中的学子,更多的是考不上的学子,之后又是一个困苦的轮回。

所以他写受教育之难,也不仅仅是写受教育之难,他只是以这个为切入点,写了贫苦百姓的各种苦和难。

他写这个也不是要抱怨什么,只是夏知许让他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若是受教育能再容易些,若是能有更多的人能接受更多的教育,可能整个时代都会好很多,当然,他肯定不会提女子教育这件事。

而这九天的时间里,夏知许同宋雨薇还有夏大娘先是在金陵各处都看了看院子,除了夏知许准备买的院子,夏知许和宋雨薇还准备在金陵也开一个香膏小院,一个规模更大一些的香膏小院。

夏知许会这么着急买院子,除了她觉得在长平伯府住太久太过打扰外,更主要是为着夏大娘和谢峰考虑。

谢峰在御林军每十日是有半日休息时间的。若夏大娘还住在长平伯府,谢峰放旬假也是不方便过来的,毕竟这是他上峰家中。届时再被有心人看到,传出什么闲话,对宋家大哥可能还没什么影响,可对谢峰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金陵城简单来说就是东贵西富、南贫北贱。

东城住的基本上都是侯门高官这类的权贵人家,比如长平伯府就在东城,这里的房子价格最高不说,牙行那更是几乎不会有房源。东城最内圈便是皇宫,越靠近皇宫越是权贵。所以东城的房子夏知许是没有考虑过的,能不能买的起先不说,主要是也没这资格。

再是西城,西城住的则大多数是一些富商家,以及一些家中薄有资产,并通过了殿试被授予了官职要留在金陵的人家。西城的房子也是夏知许的首选。

还有南城和北城。南城多住的是一些做小生意的人家,或是家中尚可的农户、小工家庭,当然,也有些买不起西城房子的小官会住在南城。所以若是在南城有地理位置好些的院子夏知许也是可以考虑的。

最后的北城,夏知许也是不会选的,不为别的,沈青川将来是要在朝中为官的,若住在北城,定是会被很多同僚取笑的。倒不是说多怕被人笑,只是没有必要最开始就给沈青川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看了几天的院子,夏知许最满意的是西城的一所二进的院子。首先是价格,买下院子是三百两银子,价格公道,夏知许也拿的出这么多钱。再有是院子里的设施,院中有水井,用水方便;家具也都有□□成新,很多都是能接着用的。还有一点是,这个院子离宋雨薇陪嫁的一个院子以及沈青川以后要当值的东城都很近。

夏知许和宋雨薇商议过后,已经决定就把宋雨薇那个陪嫁的院子当做金陵香膏小院了。夏知许本来是打算金陵的香膏小院,最开始的银钱投入她和宋雨薇一人一半就好,但宋雨薇还是坚持一人出银钱一人出技术。

宋雨薇说河西县的香膏小院,已经帮她挣了不少钱了,当时的那边的投入银钱早就回来了。而且因在她的香粉铺子卖香膏,她的香粉铺子的其他东西都好卖不少,她已经是多得了好处的。

宋雨薇都这般说了,夏知许也就没再说她也出一半的银钱了,她也知道金陵的香膏小院开起来后,那投入真的不算什么。

虽然看中了这个二进的小院,夏知许也没有立刻就和牙行定下来,只说还要再考虑两天。哪怕她知道沈青川不会有任何意见,却也准备让沈青川来看过后再签合同。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