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当中的古印度,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可能说起古印度,大家还不知道是对应华夏古代哪个最常交流沟通的国家。
但是说出它的古称身毒、天竺,就知道我们和它的文明交流一直没有停歇过。】
世界地图铺展开,先是古巴比伦和古埃及两个文明古国相伴出镜,镜头往东方拉过去,华夏和印度相邻。
秦朝,嬴政很清楚,自己周边没有叫身毒、天竺的国家,秦朝也没有如此辽阔的疆土,那看来是后世才开拓发现的。
嬴政心里有些低落,更多是无可奈何,秦朝刚一统六国,六国余孽尚未清除,纵使想要去征讨其他国家,也是有心无力。
“身毒。”刘彻一激灵。
“没想到这个国家有如此底蕴。”刘彻啧啧称奇,最令他觉得惊奇的是日后的汉朝,在天幕出现之前,纵使有匈奴在旁虎视眈眈,他也认为汉朝是当今最强盛的国家,虽有夜郎自大的嫌疑,可对于当前所知的所有国家,的确是汉朝最有底气。
刘彻很明白远交近攻的外交手段,虽然对匈奴,他的态度是赶尽杀绝,但对于遥远的身毒,关系倒是不错,不过距离太远,光靠脚程甚近一年才能走到,中间又有其他蛮族阻拦,两朝关系并不紧密。
刘彻倒是很眼馋,华夏日后和身毒交界的疆土,那是多么大的一块土地啊。
唐朝,说起天竺,李世民就知道是哪个国家了,南北朝时人觉得身毒一词,虽是音译,却即不文雅也不吉利,就将其改名为天竺,到了唐朝,已是彻底将其称呼为天竺了。
对于身毒、天竺,武则天更熟悉的是印度这个名字,玄奘贞观年间偷偷出去西方求法,根据读音“indu”将其正名为印度,唐朝也随之修正对天竺的称呼。
【古印度出现在约公元前2500年,当时人们聚集在印度河流域生活,建立了城市。
到了公元前1900年,因为印度河的干涸,人们选择远走他乡,寻找新的生路,大部分城市都被遗弃,最初的古印度文明只存在不到一千年就彻底崩溃。】
镜头定格在一处离印度河不远,已经荒废的古城,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里面建筑鳞次栉比,城镇规划完善,工程高度发达,是个小型城市。
段商没有过多介绍这个城市,只是在旁边写上了简单的介绍,让感兴趣的人可以暂停观看。
[摩亨朱·达罗城,古印度文明的城市之一,意为死者的遗丘,大概在公元前2600年建成。]
“两千多年前的房子住的比我都好。”不少还住着茅草屋的百姓满脸艳羡,他们通过天幕,知道其中的字,但还是很多不明所以,只能通过字面意思来了解。
【古印度文字大多都在写在石制或陶制的印章上,因此也被称作印章文字,由各种不同的符号组成,有类似画一样的象形文字,有的则完全无法辨别。
古印度人民在印章上刻上崇拜的宗教神话,生活场景,是了解当时社会风情的主要途径之一。】
数枚巴掌大小,刻着浮雕和符号的印章出现,上面有常见的动物,人类出行吃饭的画面,华夏众人感觉开拓了眼界,原来文化还有这种发展方式,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在最初的古印度文明崩溃后,一支来自中亚草原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来到了印度河流域,他们带来了自己的语言,即后世佛教的梵语和梵文,给全世界都带来深厚的文化影响。】
所有信奉佛法的人们都吃了一惊,没想到还有他们的事,不过想想也对,佛法就是从印度传来的,那么记录佛学经典的梵文,肯定也和印度有关。
【接下来说说古印度的神话,从神话中我们就能看出古印度区别于其他三大文明的制度。
在印度的创世神话中,宇宙混沌之时,掌管世间一切的至高精神业已存在,祂是世界的本源,没有名讳,永恒存在而不可见,为了方便称呼,人们给他起名为“梵”。
就像西方神话中那样,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梵想创造世界,世界就从“无”变成了“有”。
至高精神梵先是创造了水,而后又创造了一枚金蛋,祂降生在蛋中,以创世神梵天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随即祂将金蛋一分为二,上半部分为天,下半部分为地,为了使天地不重新合在一起,祂在中间安排了大气,划分了时间和空间,定下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众神得以降生。
人类也从焚天身上诞生,分为四个种姓。
头脑化为婆罗门,掌管智慧,从事教育、祭祀,是最接近神的人;双手化为刹帝利,掌管王权,王侯将相都出自这一种姓;大腿化作吠舍,是普通百姓,从事生产劳动;双脚化作首陀罗,他们是佣人、贱民,命中注定要伺候上面的种姓。
从出生他们就被选定了未来的职业和工作,最为致命的是,上下阶层不能通婚,就算是婆罗门,一旦和首陀罗通婚,就会一起沦为下层阶级。
他们不能通过姻亲进行阶级跃升,像古华夏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那样,一介歌女成为皇后的经历,在古印度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加令人感慨的是,属于首陀罗这一种姓的人,几乎占据印度人数的一半。】
这种残酷的制度让华夏百姓为之一静,他们不是不知道世界上人和人是不同的,但他们还有指望,可以通过读书科举当上官员,对于社会的期望也是儒学的“大同”,即人人都能吃饱穿暖,老有所倚,幼有所养。
他们简直不敢想,连赚钱的出路都被官老爷捏死,这一生还有什么盼头。
普通百姓为自己忧虑,而统治者则是看到了其中的可行性,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其中也有很大弊端,绝大部分的资源被上层垄断,上层阶级形成固化,远比下面只想吃饱饭的平民恐怖的多,俗话说,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
一些高瞻远瞩的帝王,如赢政就在想办法提拔没有势力的平民,大力推动军功爵位制度,即是为了调动百姓参军的积极性,也是为了培养新势力。
李世民虽没正式即位,却已经掌握着唐朝大部分权利,面对关陇八大家这个庞然大物,更是清楚认识到其的不可撼动,不过现在唐朝初立,正是百废俱兴之际,万不可随意动世家大族,但他也曾在心里筹划过扶持新势力。
天幕所说的种姓制,让李世民这个思想开明的人,本能的感觉到不喜,这样的制度太过死板。
对权利极度渴求,控制欲强的帝王,则将种姓制记在了心里,明朝的朱元璋就觉得人就该如同蜜蜂一样,采蜜、护卫、繁衍……职位分明减少流动,没有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和频繁的变换工作,国家将会变得稳定。
【说起种姓制,古华夏也有朝代出现类似的制度,只不过没有这么明晃晃而已。
没错,我说的就是明朝。】
正在洋洋得意自己想到一个好政令的朱元璋,恍若被当头一棒,“污蔑,这是污蔑!”
【为了控制人口,保证稳定的赋役,各个朝代都会对流民进行管制。
明初也是如此,甚至推行了户籍制度,将百姓分为了民户务农、军户服兵役、匠户做木匠手工,各色户籍世袭职业,唯一可以变更户籍的机会就是科举,但是贱籍连科举的机会都没有。
普通百姓不可以随意离开原住地,如果有不劳作、耕种的人将会被抓捕入狱。
设立户籍制度的朱元璋试图将农民捆绑在土地上,世代为农,这一举措让明朝失去活力,像一成不变的死水。
就像后人提起唐朝,第一印象是开放,释放天性。那明朝,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压抑,扼杀个性。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户籍制度让人口更利于管理、统计,直至现在我们都还在用户籍制度,不过已经去其糟粕,没有让百姓世袭职业,只单纯的用于统计人口。】
这一番话说的朱元璋脸色姹紫嫣红的,往下面百官扫视过去,“你们觉得这小子说的有理?”竟是气得连对天幕的尊称都不说了。
百官哪里敢言,生怕一句话不对,就被拖出去剥皮充草。
见他们这样,朱元璋还有什么不懂,心情虽不爽,但他这个制度饱受诟病,现下更是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为了不失民心。
朱元璋还是着手更改了一下户籍制度,譬如上报官府,即可任意更换营生,要是不上报,将没收全部所得钱财和营生工具,离开原住地,必须到官府提前拿路引,如果一定时间没去到目的地,一律按照流民来算。
百官异口同声道,“陛下圣明。”私下不约而同的想,这世上除了马皇后,能让朱元璋改变想法的,恐怕只有天幕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好困,有啥改的明天再看吧,晚安。感谢在2024-02-24 22:48:33~2024-02-29 00:50: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凭栏望江听流水 5瓶;柱佳银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