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八点,他们早早就被辅导员召集去开班会课,大教室内,辅导员拿着一沓表格交给班长让他分发下去。
接过表格,沈鹭大致浏览了一下内容。
这是一张填写实习意向的表格,左上角的一栏是填名字的,再往下就是几个实习单位的名字竖着列下去,每个实习单位的旁边都有一行空格线,最末尾还有一列写着其他,后面又跟着一行空客线。
7个实习单位,有2个报社,2个电视台,还有3家传媒公司,教室一片嘈杂,交头接耳地讨论着这几家单位。
“大家安静!”辅导员曲指在讲台桌面敲了敲,议论声顿时停止。
“大家看到手里的表格了吧,你们这学期要正式进入实习了,做满三个月才能拿到实习分。”辅导员把表格拿在手上,表格正面对着台下的学生展示:“大家在实习单位名称旁边勾选你们有意向的单位,每个单位都是有固定实习名额的,我先统计你们的意向数,有超额的后面再协商,如果你们另有安排,就直接在最后空白处填上企业的地址和名称,十分钟后班长收上来给我。”
“对了,大家的实习别想着随便糊弄就完事了,是有作品量要求的,比如到报社之类的地方实习最少需要上稿30篇才算合格,评分细则我就不打印了,稍后我让班长上传到我们的班群。”辅导员最后又补充道。
梁洁坐在沈鹭旁边,见她看着这几家单位思考着,于是凑近她低声说:“选上面的会很亏,这些单位只会给你几百块生活费,很多人都是自己联系实业企业的,还能多点工资。”
沈鹭之前也联系过一些公司。学校附近有一家传媒公司,但是这家公司对实习生的要求也高,到这家公司面试要带上自己的作品,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的实习生一律不收。
其他她能去的企业位置都偏远,并且他们给实习生开出的工资都不会太高,扣掉房租或者车费,到手也没剩多少钱了。于是她在谢过梁洁的好意后,选了离学校最近的一家报社。
才刚开学没多久,她们的行李箱还敞着放在地板上,里面的物品还没有被拿出来摆好,确定好实习之后,她们又要再次打包收拾行李,她们这一个宿舍的人再次面临分开。
杜佳茵去了隔壁市的一所初中做语文实习老师。伍清瑶回到了自己老家,在一家教育机构实习。杨晓雯利用家里的关系给她和姚雪弄了两张实习证明,然后她两继续回到了她们暑假租的房子早出晚归备考。梁洁在周边县区的一家传媒公司实习,由于离得远,所以她也只是偶尔周末会回学校住。
只有沈鹭还在宿舍住。
报社离学校只有4个公交站的距离,坐车过去也就十来分钟。
大部分学生都自己联系了实习单位,因此跟着学校安排的学生没几个,他们班就只有沈鹭和一个蘑菇头女生覃婉来了这个报社。
报社安排一个记者带领两三个实习生,她们由一位年轻记者带领,是她们往届的同校师哥。
见面第一天,她们师哥就一点都不客气对她们说了句大实话:“虽然我们这个专业的人出去后大多数都没有从事新闻工作,但是,我还是会严格要求你们的。”
第一天的时候她们还是很轻松的,上午的时候,师哥带着她们熟悉了一下报社的环境:“我们分好几个部门,大家各司其职。我们是采编部,主要负责新闻的采写。正常来说我们的上班时间是上午八点到十二点,下午三点到六点,不过这个时间仅供参考。”
师哥指了指门口方向的窗户说:“我们这里有食堂,就在门口右手边,你们进来的时候应该也看到了,但是建议你们在外面吃,这里的食堂我们自己都不怎么去,又贵又不好吃。”说到这,师哥忍不住低笑了几声又补充道:“你们过来的时候应该也看到了,外面挺多快餐店的,随便一家都比食堂强。”
他往地板指了指又说:“我们办公室在三楼,这里对下去的那间二楼的办公室是个休息室,你们中午可以去那里午休,你们不用害羞,大部份同事中午都会回去的,没几个人会用到休息室,你们中午可以去那里眯会儿。”
最后,师哥又意味不明地对她们笑着说:“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哦,你们来得巧了,这段时间我们会很忙。”
沈鹭和覃婉认真听着,再时不时点个头。
对于她们来说,实习就是她们走出象牙塔,去了解和体会职场生活提前打开的一扇窗,她们对自己的实习岗位怀着不少期待。
上班的第二天她们就感受到了报社的工作节奏。
今天上午九点钟要对一家合作社进行采访,这个采访由他们师哥负责,于是他把沈鹭和覃婉也带上了。
由于合作社在车程一个多小时的乡下,所以他们不得不七点半就在报社集合坐车了。
他们上了一辆SUV车,刚好坐满。他们这行人除了他们这三个,还有一个负责摄像的同事、一个司机。他们三人在后座落座,师哥坐中间。
负责摄像的同事皮肤偏黑,人长得高高壮壮的,约莫三十岁出头,戴着一顶黑色鸭舌帽。
在车上的时候,他们师哥就在给她们安排工作了:“你们等一下都要拿手机拍点照片,不仅要拍采访画面,还要拍一下合作社的产业情况等照片。回去之后你们都要交一篇500字左右的通讯稿给我。新闻讲究一个时效性,所以一般当天就要出稿了。我们都是当场就在构思怎么写了,然后在回去的车上就开始写,你们刚来,我暂时不会对你们作这么严格的要求,不过也要在下午上班之前把稿子交给我。”
听到这话,沈鹭和覃婉不由得开始有些紧张了,。
负责摄像的同事在副驾往后探了个头看了看师哥打趣道:“那么严格,小心别把人家小姑娘吓跑了。”然后,摄像同事又对她们安慰道:“不用紧张,我们刚来的时候也这样,那时候你们师哥还试过熬通宵写稿,第二天我们主任一看,先是夸了他一句工作态度可嘉,然后就安排另一个同事重新写,并且让这个同事顺便带一带你们师哥。”
面对自己的黑历史被扒,师哥也只是笑了笑说:“是,我们当初做实习的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然后,他从随身带着的公文包掏出两份资料给她们一人发了一张说:“这个是那个合作社的一些简介,你们可以先看看,采访前我们都是要先了解一下对方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
听到摄像大哥在揭师哥的老底,她们又没有那么紧张了,看到师哥拿了资料出来,她们的表情立刻就变得严肃了一些,两人接过资料,就在车里认真看了起来。
这是一家有十几年历史的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有好几百亩的规模,并且该合作社还探索出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村民通过基地务工及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并带动了几百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到了目的地,合作社老板先是把他们请到了接待室,师哥和摄像大哥跟老板在接待室寒暄了一会儿,沈鹭和覃婉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默默坐着。
合作社老板看起来约四五十岁,皮肤黝黑,穿着褐色西装,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他在休息室介绍了一些合作社的情况,介绍的内容简介里基本都有,师哥仍在耐心听着。
听完老板的介绍,师哥站了起来说:“老板,我们出去走走,边走边聊吧”
于是,在合作社老板的带领下,他们一路参观了合作社的机械设备、桑蚕等,师哥一边参观一边询问老板关于成立合作社的一些想法、合作社的发展历史等。
“一开始我在外地做生意也是做得有声有色的,但是有一年过年回家发现村里落后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村民们还在过着贫困的生活,于是我就决定一定要做点什么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老板洋洋洒洒讲了一大堆。
沈鹭和覃婉在一旁一边听着一边记录。这边有好几个厂房,有养桑蚕的、加工蚕丝的、堆放设备的...
每经过一个点她们都会拍几张照片。而另一个负责摄像的同事则架着三脚架用摄像机拍摄视频,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并不跟他们走一起。
采访完老板,师哥又采访了几个工作人员。
由于本次他们的一个宣传重点是这家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成效,因此他们特意采访了几个农户,主要是询问他们在这边工资多少、这边的工作和以前的工作对比怎么样、在这边工作以后家里的生活有没有变好等,农户们似乎并不习惯面对镜头,在镜头前面总是腼腆地笑着,然后用着并不怎么流利的话语回答着问题,沈鹭在一旁拿着手机抓拍他们的笑容。
他们结束的时候已经将近十二点了,拒绝了老板留他们吃饭的好意,他们在当地镇上随便找了个快餐店吃饭。
等菜的过程中,师哥和摄像大哥在聊刚才的采访,师哥打趣道:“这老板很老道,估计是接过好几个媒体的采访了。”
摄像大哥一边划着摄像机屏幕,删除无用的废片一边说:“那不是挺好的,你也轻松。”他删了好几个废片,皱了皱眉又说:“应该早点来的,早点来还能拍到他们采摘桑叶。”
......
覃婉凑到沈鹭耳边低声问:“你想好要怎么写了吗,我还是没什么头绪。”
沈鹭摇了摇头,也低声说:“我也是,不过我们手头的信息很多,要凑500字不难。”
覃婉点了点头:“好像也是。”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是一点多了,沈鹭利用手头掌握的信息,20分钟就写完了,这个速度快得她有点心虚,她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敷衍了,但是检查了几遍实在不知道要改哪里,便不在纠结了。
她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是中午两点了,覃婉和师哥这会儿也写完了。
“你们把你们写的都发给我吧,我看一下。”师哥伸了个懒腰说。
覃婉和沈鹭的桌子并排挨在一起,师哥的桌子与他们隔了一条过道。
她们把电子版稿件发过去后,就搬着椅子坐到了师哥旁边听他点评。
师哥先点开了沈鹭的稿件,只匆匆扫了一眼,然后一边用鼠标点击标红有问题的地方一边说:“不要有这种华丽的辞藻。你不能用自己的话夸他们,新闻讲究一个客观性,你只能通过讲述客观的事实让读者自己觉得它好,这个合作社的具体运作过程你没有点出来......”
沈鹭认真听着,时不时点个头,一边用笔记本记录着。
覃婉犯的错误跟沈鹭的也大差不差。
最后,师哥把他写的稿件也发给了她们供参考,师哥写了两千多字,跟她们几乎是同时完成的,沈鹭和覃婉同时感慨:“不愧是师哥,这么一对比,我们写的堪比小学生作文。”
下午四点,师哥带她们参加了市政协召开的一个主题教育学习会议,她们两人在会议室最末排的位置坐着,这个会议师哥只让她们记笔记:“你们注意记一下领导的讲话内容,记不过来的话可以录个音,现在有很多软件都可以录音转文字。”
实习的时间并不像上课的时间那么固定,现在正值秋收季,他们多数出的任务都是下乡宣传采访农民丰收,她们算是明白师哥说的“来得巧了”是怎么个巧法。
因为中午经常都没有休息,所以答应了跟许落霜一起吃的午饭总是没办法兑现,于是许落霜就会很执拗地要一起吃晚饭,反正每天都总得跟她见一见。
沈鹭拿她没办法,毕竟是她先答应的,所以每次都只能由着她。
如果沈鹭晚饭时间也在忙,许落霜就会跑到报社附近等她一起吃饭或者帮她打包饭菜送到办公室,因此,报社的同事几乎都认识许落霜了。
她仍是不爱跟沈鹭以外的人讲话,还长着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但是这并不影响报社的同事们对这个安安静静又长得过分好看的少女的好感,果然人都是外貌协会。
许落霜安静的模样真的太有欺骗性了。
作者有话要说:有没有人在看,吱个声,我不想单机了(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