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黛玉随父离京,行船七日方到澎洲,下了船便见早已有轿子在岸边等候。
由人扶着上了轿子,果见那与她肖似的女孩也坐在里面,恭敬的将一枚令牌呈给了黛玉,正是皇帝的手令。
黛玉点点头。
不必多说,两人悄无声息的在里面互换了衣物,等到了驿馆再下去的便是那女孩。
黛玉在轿中又等许久,轿子才又被抬起走了段路又落下,随即便有一略带风霜的女声在外响起。
“少爷,陛下派来与您会合的张大人已在屋内等候,烦请您下轿相见。”
“好。”
话落便有一双关节粗大却皮肤细腻的手掀开了帘子,又有一只一般模样的手伸了进来。
黛玉搭上那手出了轿子,便见两个嬷嬷在外面恭候,自然四周又有许多侍卫严守。
几人走着也没忘说话。
“两位嬷嬷怎么称呼?”
“奴婢姓严,懂些药理,是太后娘娘派来照顾少爷的。”
“奴婢姓崔,会些拳脚,是奉陛下之命来护卫少爷的。”
黛玉点点头。
“日后便要麻烦两位嬷嬷了。”
“不敢当少爷麻烦,都是奴婢的福分。”
严嬷嬷话多些,想是管事的,崔嬷嬷话少,只是一直跟在身旁,没怎么说话。
穿过游廊拐进小院,门前侍卫见着黛玉立时拱手行礼。
“林大人。”
黛玉颔首,进了屋子。
屋内的张沐听着动静放下茶杯,转头看来,便见一青竹衣衫的俊美少年进了来,容貌清艳的雌雄莫辨,通身气派让人一眼见了便知不寻常。
“林大人快来,等你许久了。”
黛玉浅笑坐到他的对面,心里暗道这张沐是有些自来熟的。
“张大人,我们何时出发去江南?”
张沐听她这轻灵女声又是一笑。
“不急,还需等见一位旧友。”
黛玉点点头,也不深究。
“那女孩可是妥当了?”
“林大人放心,灌了临时的哑药,又有雨梅几个人盯着定然让人辨不出真假。”
黛玉却略有担心。
“若她心有反骨,诚心不配合又怎么办?”
张沐笑的温润,话却有些发凉:“太后喜欢她的戏,召了她的几个姐妹进宫。再者,总有些药能让人从心里就乖。”
黛玉有些皱眉。
“她靠嗓子吃饭,万不可损了她的饭碗。”
张沐递了杯茶到她面前。
“放心吧,用的都是好药,解了以后半点影响也无。”
“那便好。”
黛玉问完便轮到张沐了。
“林大人可有何安排?”
黛玉喝了口茶润喉。
“自是有的,还要劳烦张大人在江北停靠,我走陆路去江南。”
“可是有什么——”
话没说完又忽而停下,更粲然一笑。
“故人已到,林大人我们日后再聊。”
门口果然传来声响,黛玉看过去后人愣住了,眼睛直直的盯着那人。
墨发高束,清眸如水,虽身穿土色短褐,皮肤也不复白皙,可黛玉仍旧一眼便认了出来,是早已死去的温瑾。
张沐起身拜礼,因带着歉意便显得格外诚恳。
“下官见过王爷。”
温瑾点头算是受了。
黛玉微微回神,仍旧有飘虚之感,说话结结巴巴。
“王,王爷。”
温瑾见她模样呆愣不禁笑了,点点头道:“是我。”
张沐见他二人模样不禁想起了李姝柔,心中扯得有些疼。
黛玉听他肯定回答,立即恢复了冷静的模样,轻松的便接受了。
“没事便好。”
温瑾敛了几分笑意正色走过去。
“我还需先同你赔罪,此前对你隐瞒颇多。”
黛玉摇摇头。
“我理解王爷是有苦衷的,既为王爷知己,自然不会责怪。说来王爷又救家父一命,我家受恩王爷颇多,黛玉万谢难报王爷。”
温瑾浅笑。
“既是知己何须计较这些。”
“王爷同林大人关系竟如此深厚?”
温瑾看向张沐,从怀中拿出一张折起的纸递过去。
“张大人,陛下密旨我已看过,这是阳郡的资料,不过人员对不对很是难说,到了那边是人是鬼还需大人小心分辨。”
张沐接过并未打开,直接揣进了怀里。
“下官明白。”
温瑾也不跟这愣小子多说,转头又看向黛玉。
“院里风景还算不错,江南亦有要事相商,不知可否邀林大人一赏,也可交代正事。”
黛玉点点头,随后看向张沐。
“请张大人稍等。”
张沐点头,自不会去听那些个不该听的东西。
温瑾笑眯眯的带着人出了去,此处曾是反王府邸,被他秘密买下,而今倒是便宜做了皇帝办事的地方。
王府花园多是石子路,两边开阔,多是低矮花丛,如今天还凉,只有些许绿意点缀,两人走在其间一同往前迈着步子。
“江南乃是国边,可金陵的兵力仍是少数,大多还在阳郡,那又是太上皇的地盘,官场上我们乏力许多,你万要小心。”
黛玉点头。
“我知晓的,陛下派了位会功夫的嬷嬷给我,想是会安全许多。”
“虽如此,仍旧不甚严密,你此去探查那衣坊可有何思路?”
黛玉也不隐瞒,温瑾显然对京都之事全然掌握,说与他说不准他有更好的思路也不定。
“我带了不少钱财,欲在江北瞧瞧买下间时间久的铺子,再以拓展产业为由去江南开铺子打入商会,先探探商会那边是否有线索。”
温瑾笑道:“这我倒有个更好的办法,你可想听听?”
“自然。”
温瑾目光扫过黛玉的烟眉水目又转回前面。
“官事虽乏力,商事却有几分便宜。江南商会乃是当地望族寸家在管,江南的商铺汇录也都在寸宅之中。我于江南有七家铺面,你随便用就是,以此为牌可入寸府拜见,到时将那汇录册本或悄悄借来一看,或迷路去看一眼这都好说。”
黛玉被他逗笑。
“借来看一眼?迷路看一眼?”
温瑾也笑。
“本也应该看的,你奉皇命,普天之下莫非皇土,自然该看。”
黛玉点点头,倒是认可这话。
“我明白了,会去借的,不过在此之前我可能还得找你借一个擅长借东西的人帮帮我。”
温瑾听的耳朵打转,笑道:“怎么这么绕嘴。”
“行,我记下了,等你到江南,那人自会去找你,只是这人便不必还了,留在你身边吧。”
黛玉摇头。
“不用,已是跟你要了雨梅,哪好再要一个。”
温瑾浅笑。
“便当是让我放心些。”
黛玉微愣,心跳忽而跳了几分,又再想他只待自己为知己,自己又在想些什么?真真是白读了许多书文名作,正苦笑时忽又听他开了口。
“我已听闻你在京都之事。”
“啊?”
黛玉有些发愣。
“贾府对你很是不尊重,你可对那处还有留恋?”
这才了然他这是在说王嫣儿跟史湘云两人给她不痛快的事。
“已没什么留恋,想来待此事结束我便不会再见贾府之人。”
“可允我去给他们个教训?”
“替我吗?”
温瑾否定道:“不是,不过我听着生气,并不算你的业果。”
黛玉停下脚步看向他,眉眼弯弯。
“王爷替我争气,这业果算我一半。”
温瑾随她停下,低头看她,正直春风抚过她额前发丝,痒痒的挠过心尖,忽而想起庆旻岁宴求娶黛玉一事,明珠溢彩,他万不能被人截了胡,心跳一下接连一下愈发紧促。
“玉儿,王家女儿已转嫁太子,我如今已无婚约在身。”
话声好似一记重锤落在心鼓,黛玉只觉才平下的心跳又鼓噪起来,一个猜测炸开在脑海,又见他正了脸色,退后一步弯腰做礼。
“姑娘仙姿玉容,才高晴雅,吾心悦之,朝暮思念实难忍耐,唐突相告。”
重锤急促再落,心鼓如雷忽而炸裂归于平静,热血冲上头皮顺着发丝流了出去,黛玉忽而注意温瑾的手在微微发抖没忍住笑了,心中也释然起来,如今两情相悦若还磨蹭矫情岂不要气死襄王。
“现在说与我,是要我与你私奔?”
温瑾本紧张的手心冒汗、全身紧绷,听得此话身形一愣,没懂她是什么意思,略带呆意抬头去看她。
黛玉难得见他的呆样更是笑意深深。
“都没有三书六礼难道不是私奔吗?”
温瑾瞬间狂喜涌上心头,转头就要走。
“我这便去给师兄写信。”
“把我自己扔在这?”
温瑾立即僵住,停了脚步,忽而深呼吸一口,半晌,又恢复了往常掌控全局的模样。
“自然不会,刚刚心情有些不太稳定。你可累了?我们去前面亭子歇一歇吧。”
黛玉也没继续笑他,点头应了他的话。
两人又并排往前,刚两步黛玉便又被逗笑了,这人怎么同手同脚走路了。
温瑾赶紧变了回来,有点想死,真的,等回了灵河他要问问灵虚有没有清除记忆的法子,得让黛玉忘了这天,他要重新表白。
“咳,咳,还有些紧张。”
黛玉更是收不住笑意。
忽而追上来一个侍卫。
“王爷,营中来人报信说要回去了。”
温瑾点点头让他退下,又转头看向黛玉,目光沉沉是万分的不舍。
黛玉朝他笑笑。
“快去吧,希望我回京禀报的时候能在金銮大殿上看见你,你还没见过我穿官服呢。”
笑如春花,晃得温瑾满心满眼再装不下旁的。
良久无声,他的目光认真而浓烈,照在她脸上灼的发烫,有些不好意思的错开了目光看向了别处。
温瑾回了神,眸子微晃,他好像吓着她了,从腰间拿出一个瓷瓶递过去。
“这是能暂时改变声音的药,共有三颗,一颗大概能维持一个月。”
黛玉接过瓷瓶笑道:“这是给我留了期限啊。”
温瑾也笑:“是我的期限,三月后我去江南给你送药。”
“这么自信你三个月就能完成自己的事情?”
温瑾摇摇头。
“不能,但我能旷工去找你。”
黛玉也摇头。
“我才不要做祸水。”
“那我做祸水。”
“不要,本大人勤勉陛下之命,可不向你学。”
话落两人对视一会儿,忽而相继笑了。
温瑾浅一拱手,歪着脑袋看着黛玉。
“那便祝林大人此去顺利,万事平安。”
黛玉也同他一般道:“也祝王爷万事皆顺,无险无伤。”
两人说完噗嗤就乐了,如今才算是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