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特尔教授赞许的看着她,点点头,“康小姐说的很好,我们从这里开始——”在黑板上写下一串公式。
数学系的板书一向被称为“天书”,一道题可能就会写一整面的公式,各种数字、字母、数学符号,不学数学的人压根看不懂。但学进去了,就会觉得很有趣,数字和字母、数学符号在笔尖下流淌,那种感觉……无法言述。
同学们都知道她,来自神秘东方古国的数学天才,非常年轻,还没有成年。这还是要多谢内接方形问题带给她的荣耀,上课没几天,数学系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就都知道她了。
*
认识了新同学,住在她隔壁的法国女生阿梅尔和伊娃,以及住在她对面房间的加拿大女生伊迪斯。阿梅尔金发碧眼,身材娇小,只有160公分;伊娃黑发绿眸,身高175公分,苗条高挑;伊迪斯红发绿眸,身高168公分,是个肤色白皙的微胖女孩。
阿梅尔的专业是遗传学,同样是研一;伊娃的专业是分子化学,大三生;伊迪斯念的艺术史。法国女孩的时尚似乎与生俱来,随便一穿就很有范儿。巴黎街头的时尚杂志也很多,随时捕捉时尚流行。
高师的女生不是很多,大概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0%,文科女生比例较高,超过50%,相应的理科女生比例低于30%。国际生里的女性比例更低,今年国际生理科只有康妙玟一名女生,文科便是伊迪斯。
伊迪斯最年长,22岁,伊娃21岁,阿梅尔20岁,康妙玟17岁。
开学第一天,伊娃和阿梅尔一起出门,正巧遇到康妙玟,伊娃热情的打招呼,“你好,我是伊娃。”
“我是阿梅尔。”
两个女生眼睛亮闪闪的看着她,似乎对她很好奇。
“我是康妙玟,我没有英文或是法文名字。”
“你是哪国人?”
“中国。”
“我和阿梅尔都是法国人,我来自鲁昂,阿梅尔来自兰斯。中午一起吃饭好吗?”鲁昂和兰斯都在巴黎附近,距离不远。
“好。”康妙玟点头。高师有学生餐厅,比在外面餐厅吃饭便宜很多,政府补贴一部分餐费。
她们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在教学楼前面分开。
中午她们又在学校餐厅见面,伊娃、阿梅尔和伊迪斯坐在一起,看见她走进餐厅,忙挥手喊她过来。
康妙玟之前已经见过伊迪斯,倒也不奇怪她们能坐在一起。
“我先去拿食物。”取了一只托盘打菜。
学生餐厅的食物当然是没法跟外面餐厅相比的,主食就是三明治,荤菜多是牛肉和鸡肉,鸡肉比较多,毕竟便宜;素菜可选的比较多。她打了一份花椰菜、一份牛肉丁、一只三明治,一只布丁、一只橙子,这样主食、荤素菜、甜点、水果都有了。
端着托盘坐到伊迪斯对面的座位上,伊娃马上问她:“你的学生医保办好了吗?”
“报到的时候就办好了。怎么?”
“可以免费洗一次牙,有指定的牙医诊所。你要去吗?
”
免费?那必须去!
“看牙贵吗?”
“不知道,
那要看跟你们中国的牙医相比。”
“很便宜,
洗牙只要……大概40法郎。我的牙很好,
没有龋齿。我们那边现在私人的牙科诊所不太靠谱,
我都是去口腔医院洗牙。”
“真的很便宜!”伊娃惊呼。
她们问她中国大学是什么样的,问她为什么会来法国留学,对她充满了好奇。巴黎已经有了不少中国人,有些是49年以前来的,有些是49年以后来的。“五月风暴”不过是20多年前的事情,巴黎人还没有忘记这事,当代大学生也多少了解了一点为什么当时的超级大学巴黎大学会分裂成十几所大学。
康妙玟便问她们对“五月风暴”有什么看法。
“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拆分了巴黎大学,现在几乎所有法国大学都没法跟英国大学相比,大学太小,人太少。”阿梅尔说。大学被拆分的后果是每一所大学的体量都不够大,学生不够多,会导致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足,也因此各家大学一直在扩招,很多大学除了本部之外,都以分校区的形式逐渐扩招。
“不,最严重的后果是政治氛围开始趋于保守。”
康妙玟点头,“这是必然的。学生太年轻、太冲动,会‘被利用’。”她做了一个手势,3个女生都看懂了。
学生一向是充满热情的,许多国家的星星之火就是从学生这个群体开始燃烧。
*
女生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她们周末一起去了牙医诊所洗牙,还热情的带着两个外国女生游览巴黎。伊迪斯很快买了一辆二手车代步,康妙玟偶尔蹭车一起出去玩。
阿梅尔、伊娃、伊迪斯都有自己的作业小组,每周大概有三个晚上会跟各自的小组在一起做作业。数学系一般没有什
么小组作业,主要是各人的研究方向都不太一样,但有讨论小组,一般4、5人,最多不超过10人。
康妙玟第一周便主动提议组建一个讨论小组,班上另两名女生立即响应;第二天,另一个班的两名女生也过来找她,希望她们能组建成纯女生的讨论组。
“可我们的专业方向不一样,这样好吗?”康妙玟先提出。她和克拉拉都是代数几何方向的。
康妙玟暗笑:果然,男生各有各的问题,不,毛病,最普遍的就是太喜欢抢话,女生在男生占多数的地方,往往连发言的机会都没有。
“那好,欢迎你们加入。”她伸出手,愉快的跟莉莉和克拉拉握手。
克拉拉是个黑白混血女孩,肤色不怎么黑,看来混了好几代;莉莉是白人,另两位同班女生一个叫艾玛,一个叫玛丽莲,也都是白人。
她们几个的年龄大多都在22、3岁,都是法国人,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都非常好。据法国教育部统计,接受高等教育(本科段)的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要低,但从毕业人数来看,女生按时(3年)毕业的比例高
于男生,每年有大概10%的学生无法按时毕业,需要留级修够学分,这10%留级的学生中,男生要占80%。
法国大学宽进严出,学习强度很大,挂科是常事,一到期末考试周,到处都是学生鬼哭狼嚎。巴黎高师情况要好很多,毕竟能考进来的都是自带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学生,但学习强度只高不低,卷王进来都得哭。
康妙玟也有这种感觉。科大少年班已经是一时之选,科大现在的生源也很不错,她在科大轻轻松松能够达到全年级前1%的成绩,还觉得自己并没有学的太累,同学们给她的压力不大。在高师只觉得身边个个都是聪明人,没有普通人,更没有笨蛋。
*
5个人的讨论小组效率很高,她们在宿舍或是图书馆看书、讨论,康妙玟一个人住,因此小组讨论通常会在她的宿舍里举行。女生比起男生来说更有同情心,更愿意为他人着想。
她们总是香喷喷的,什么外国人的体味,在女孩子身上是闻不到的。女生很爱干净,每天洗澡洗头,身上带着洗发香波的香味,或者香水味。
她们每次来她宿舍都会带小礼物,有时候是一束花,有时候是几块巧克力。她们带来一些书,经常忘了带走,于是,康妙玟发现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
*
到了9月下旬,康妙玟已经熟悉了高师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一开始的激动心情已经平复。她的每一天都有日程计划,周一到周五上午7点起床,洗漱一番,7点半到学生餐厅吃早餐,通常是三明治加牛奶,或是果汁。中午也在学生餐厅吃饭。
如果上午要到六大去上课就6点45起床,会在头一天晚上买好面包。她买了一台双门冰箱,还是比较方便的。
已经在巴黎过了4个周末,差不多把巴黎市区都转了个遍,下个月可以走远一点,比如可以去兰斯看看,兰斯有圣母大教堂,是法国国王的传统加冕教堂,著名的历史古迹。还有阿登省的沙勒维尔,诗人阿瑟·兰波的出生地。
每周给父母打两三次电话,长话短说,国际长途贵着呐。一切都好,确实也挺好,生活上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学习方面……肯定要比本科阶段辛苦一点,不过也还好,聪明的脑袋已经适应了。
奚绣蓝好不容易才克服了空巢老人的寂寞心情。白天上班忙忙碌碌还不觉得有什么,晚上回家看不到女儿,便会伤感的想起女儿远在另一片大陆。
这跟她以前去北京集训不一样,北京嘛,说去就去了,又有集训队的生活老师照顾,没什么好担心的。现在……当年那个小小的肉团子长大了,一个人去了异国,当妈的怎么能放心呢?
担心她吃不惯面包牛奶,又担心她睡不好,倒不怎么担心她的学习。
说来好笑,记者采访的时候问到天才少女的童年,奚绣蓝并不觉得自家的女儿小时候跟别人家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都是一样的调皮,还跟男孩子打架呢。
想女儿了便偷偷翻相册,她只生了一个孩子,将所有的母爱都给了女儿。小肉团子从捧在手心里的小小一团渐渐长大,摇摇摆摆的学会走路,开始学会跑,稚嫩的小奶音喊着“妈妈”
。
哎呀!怎么像是一转眼,小团子就要成年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研究了一下发现高师的学生不止600多人,硕博研究生比本科生多大概2-3倍,国际生20人的限额应该是本科阶段的。以600本科生只有20国际生,研究生阶段的国际生配额应该也不是很多。这方面因为不是很了解所以难免写错,如有人知道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回头我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