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8月,巴黎。
办完了一堆手续,康妙玟终于到了宿舍。
宿舍管理员给她分配了一间单人宿舍,很好,可能算是优待?宿舍大约有15、6平方米,带一间浴室,采光很好,位于三楼东面的角落,卧室两面都有窗户。房间里有一张单人床,宽大概是1米2,就是床垫有点旧了。
高师的服务挺好,派人到机场接机,还帮她把大行李箱提上楼。
宿舍里的卫生打扫过了,看着很干净。她先打开衣柜,用干净抹布将衣柜里里外外重新擦了一遍,确实没什么灰。
打开行李箱,先将小电饭锅拿出来放在桌上。
将夏天的衣裙挂了一些到衣柜里,其他衣服暂时还是放在行李箱里吧。
衣柜里还有一只小保险柜,她试着挪动,一点也没动,很重。
行吧。
保险柜是密码锁,宿管刚才说了密码已经恢复出厂设置,6个0,她可以自己重新设置密码。
她便将护照和一些文件、一只装着现金的牛皮信封放进保险柜。
接下不定还会住更久。
铺了两层床单,摆上新买的羽绒枕头,套上真丝枕套。
床头柜上有一台电话机,不知道能不能打国际长途。试着拨号,居然可以拨通。
很快,有人接了电话,“玟玟吗?”
“是我,妈,我到了学校,已经到宿舍了。我拍照寄给你啊。”
电话线那边似乎轻舒了一口气。
*
巴黎的夏天多姿多彩,街头随处可见打扮时尚的男男女女,真不愧是时尚之都呀。康妙玟觉得自己提前几天来巴黎真是明智之举,只用几天时间她便熟悉了高师附近的环境。
还有巴黎第六大学,她拿着高师的录取通知书去六大注册,又去见了弗朗索瓦教授,弗朗索瓦教授让一名学生协助她了解高师和六大开设的课程。
大部分课程她还是要在高师上,教授们来自法国的各个大学,年龄不一,教学水平都很不错。要是有她想学的课程但高师没有开设(选课的学生太少便不会开课),她就能到六大来上课,但有的教授的课要靠抢的,所以最好早一点选好课。
她可以上午在高师、下午在六大,毕竟是两所大学。还要有交通工具,买个二手代步车很有必要。弗朗索瓦教授也知道她不差钱,二手车还是买得起的。
不过这一步暂时卡在她的年龄上了:法国需要年满18岁才能考驾照。只好再等几个月。
也没关系,买辆自行车呗,就当锻炼身体了。
拉丁区其实不是巴黎的正经行政区,它位于第五区和第六区之间,毗邻塞纳河。这一片名校林立,除了高师和六大之外,还有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以前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也在这一片,不过70年代迁去巴黎南郊了。巴黎名牌高中路易大帝高中、圣路易高中也在这一片。
还有图书馆和博物馆,骑着自行车在街头巷
尾转来转去,对照地图熟悉环境,颇有点探险的意思。()?()
法国大学一般不提供住宿,特别是巴黎的大学,只有高师等极少数学校有条件在巴黎市区提供学生宿舍。要是自己在外面租房子,房租肯定比宿舍费用贵,就不得不跟别人合租了,她不喜欢跟别人合租,太麻烦。()?()
至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她拿着巴黎高师的学生证去问了,她也可以在美院注册,但只限艺术史专业,如果想选绘画专业,还是需要走流程申请。()?()
有点遗憾。但想来旁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就是想在拉丁区找个画室学习西方绘画应该也很方便。她跟着季老师学过素描,入门这一关没问题。
?想看米迦乐写的《学神十三岁》第 158 章 巴黎高师的中国女生吗?请记住.的域名[(.)]????????
()?()
奖学金在注册当天已经到位,交了注册费、住宿费、书本费等等,还剩一大半,这些钱主要用来吃饭,足够一个人用,节约点还可以省下不少钱。
她很快找了一家画室,每周去3个晚上,画室跟中国这边差不多,有老师随时指导,算是比较业余的。如果是想考美术学院,另外有更高级的课程。
康妙玟已经有素描基础,并且功底还很不错,画室的老师知道她的中国画水平已经能够开个人画展,表示非常的惊讶。
“你想学什么呢?素描方面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年轻的美术老师名叫文森特,有一头柔软的金棕长发,披在肩头。
“水粉?我希望两年后能学会油画,我至少要在巴黎住两年。”
“你的法语已经说的很好了,你应该不是来读语言的……你是想考国立美院吗?”纹身特沉吟。外国学生想考国立美院并不少见,每年都至少有数千名外国学生报考这所世界知名美院。
“也许……我现在可以去国立美院旁听,但他们说我只能旁
听美术史。我对欧洲美术史了解的不是很多,我之前几年都在学习中国画。”
“我能有幸看一下你的作品吗?”面对一个能开个人画展的少女,文森特表现的很谦逊。
“我带了一些照片,我家乡的城市美术馆收藏了我的作品。”她从斜挎包里取出一份宣传册,是她的个人画展所用的宣传品。宣传册印刷精美,铜版纸很好的展现了她的绘画。
文森特眼睛瞪得更大了,他仔细的翻看宣传册,沉吟片刻。
“我明白了,你是想学习西方绘画,这样你可以将两种绘画风格糅合在一起。”
“差不多。这种技法叫‘泼彩’,色彩比较淡雅的通常被称为‘小泼彩’,是在中国古代就有的。色彩比较浓烈的叫‘大泼彩’,是现代中国画家从你们的印象派绘画风格中吸收的灵感。”
“这真是太棒了!”
*
画室的收费方式很合理,按次收费,康妙玟先买了10次课,文森特只收她1次课20法郎,真的是白菜价。
不过要她自己买素描铅笔、素描纸、水粉、水彩等工具,这笔开销不小,她只买了一点便花了几百法郎。
安排好了去画室的时间,转天便到了9月1日,高师正式开学。
*
头
两周给她忙晕了。
?想看米迦乐写的《学神十三岁》第 158 章 巴黎高师的中国女生吗?请记住.的域名[(.)]???$?$??
()?()
每周5天工作日,巴黎人一般不会在周末上班,也不会在周末上课,因此周末有两天,要是想在巴黎以及附近旅游的话,可以充分利用周末。法国很小(相对中国来说),因此从巴黎到哪个省都不远,几个小时火车就能从巴黎到马赛。()?()
她已经兴致勃勃的做好计划,9月先在巴黎市区和郊外走走,之后按照顺时针从巴黎附近的省挨个逛过去。她有学生证可以买学生票,火车票非常优惠。()?()
上课是每周4个上午、3个下午在高师上课,1个上午、2个下午去六大上课,要在六大上三门课,其中两门是物理核心课。()?()
法国的大学很灵活,只要你想读,他们尽量都会让你能如愿,当然,最终还是要看考试分数和论文才会给你学位证书。
读双学位并不罕见,普通人都能读出来,有一些天才甚至能读若干个博士硕士学位呢。
有些课程会有专门的研讨课,学生们在一起搞脑子。如果是同一个导师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做小组作业。她在高师的导师是巴黎十一大的女教授,名叫索亚·卡斯特尔,方向是数论。第一次听卡斯特尔教授的课,她就觉得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听着完全没有什么理解问题,卡斯特尔讲课细致又通透,是个很好的老师。
而且,脑子转得非常快,真不愧是法国这个数学强国教育出来的好老师。
国外大学课堂的气氛比中国大学轻松得多,教授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是绞尽脑汁,绝大多数教授都会在课上说点俏皮话,还会课堂提问,十分鼓励学生踊跃提问。
康妙玟头两周就全在熟悉这种课堂氛围了。她自觉自己不算胆小,但在科大,她也不会经常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连偶尔都很少。
在课堂上太活跃的学生一般都不讨教授的欢喜,觉得此人可能表现欲太强了。
但在高师,你要一连几节课都不发言,教授还会特地点你的名,特别是小课,小课一个班只有20多人,放在数学系,人就更少了,教授时刻注意到你。
尤其是,她是巴黎高师今年唯一一名亚洲女生——亚洲男生是吴宝珠——就更引人注意了。
卡斯特尔教授在第一周便直接点名中国学生,问她有什么想法。
康妙玟当时有点紧张,但还是组织了一下语言,说了几句。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介绍阿达·洛夫莱斯女士,她被视为第一位女程序员,她的好友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183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分析机,阿达为分析机编写了算法。巴贝奇分析机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的雏形,阿达的算法被认为是最早的计算机程序。
她是英国著名诗人乔治·拜伦唯一的合法子女,20岁结婚,生有2子1女,36岁因为治疗子宫颈癌,手术后大出血而死。去世时年仅36岁,跟她父亲拜伦去世时同龄。
拜伦的妻子安妮·伊莎贝拉不希望女儿像她爹那样搞文学创作,因而鼓励她学数学。
伊莎贝拉自己对数学也很有造诣,以至于拜伦称她“平行四边形公主”。
*90年代法郎兑人民币汇率好难查了,暂时按x度百科上说的,1法郎比1.16元人民币来计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