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天下之大,平凡人的穿越书 > 第50章 我竟是那冤种第一人

第50章 我竟是那冤种第一人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大威的巡边一般分两种。

一种是皇帝授命朝中重臣,从紫梁都出发,代表皇帝对各地方州县以及边境进行巡视监察;而另一种则是由各州驻守的军府或边军,定期派兵进行各地巡查,以及时解决山匪内患或外敌入侵。

赫连翀此时领到的差事便是第二种。

本次,他从十七军一共抽调了三百人同他一起由叙州府出发,绕行至梓州羊头关一带,再经坤州返程,整个路程将西南三州都给囊括了进去。

而十七军余下的众人,则由谭心远主持,留守在地方,完成军田春耕的任务。

出发当日,白无虞一身惯穿的白衣出现在赫连翀面前,那模样简直不似要去巡边,倒像极了富商公子哥儿要出门踏青。

赫连翀无奈,立马让周长逸给他找了身近卫的铠甲换上,“白侍卫”立马变身“白近卫”,一杆银枪在手,还真有点战场小将的意味。

按照既定路线,他们会先巡过叙州八县,再从虎马关出境。这一路上草长莺飞、杏雨梨云,还真让人生出几分惬意来。

“哎,这次黄叔能让我跟你出来可是交代了任务的。”

白无虞纵马加速两步与赫连翀并行。他们这群人虽然不是急行军,但开进途中也几乎无人讲话,白无虞觉得憋闷得很。而开拔三天,他已然看够了山林风光,便开始觉得无聊起来,各种想找赫连翀搭话。

赫连翀瞥他一眼没理他。

白大爷更憋闷了:“你都不好奇吗?”

“不好奇。”赫连翀端坐马上,语气平淡。

“那我偏要说。”当然白无虞也并不敢说得很大声,只压着嗓子道:“黄叔让我摸摸各县的情况,回去好给大人汇报。”

赫连翀不置可否,因为这本来也是他的任务。

自己叔父对叙州各地的掌控甚为严密,探子遍布,哪里稍有异动,璴园第一时间就能收到消息。而他每年借着巡边的便利,会将各地的情况再复查一遍,谨防有探子在其中有所隐瞒。

所以即便不派白无虞出来,其实也耽搁不了什么。估计黄叔也不过找个借口把人支给他带着而已。

“你们这样憋一路不说话,不会感到很无聊吗?”白无虞忍无可忍,开始有些后悔跟着赫连翀巡边了。

赫连翀无奈,军中本就这样,而且纪律严明,他早已习惯了。

“那要不到了秀竹县,你就待着别跟了?”赫连翀问他。

“我不!想甩掉我可没那么容易。”白大爷的执拗劲儿也上来了,大不了得空了他自个儿溜出去找点乐子得了。

天色稍晚的时候,他们便已在秀竹县附近了。

赫连翀下令城外十里扎营,他们每到一处县城都会驻守五日再走。期间会对周围治安以及是否藏匿有山匪等情况进行排查。

入夜后,赫连翀和白无虞换下铠甲,换作深色常服,打算去县中见见暗探。

二人避过县中巡城的衙役与更夫来到一处笔墨斋,就是卖文房四宝的地方。这里正是暗探在秀竹县的据点。

因为县城不大,有一家卖纸的铺子便足矣。

“见过少公子。” 接应之人将他们引进店铺后堂后跪身行礼。

这里还有一处地窖,用于临时藏身或羁押歹人。

此人正是秀竹县的暗探头领,名为孙林。他约莫四十岁年纪,中等身材,长相平凡,一身文士打扮,对着谁都一副好脾气的模样,这县中集市没有人不认识他的,可谁也不知道他竟是州府太守大人的暗探。

“这是本县姚大人自去年后下发的各类政令。”孙林呈上一册。

暗探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盯紧地方衙门张贴的告示,或收集一些地方上落地实行的政令措施。

他们一般只管收集信息,至于当地政绩如何,是非对错,官员是留是罚,自有太守大人来决断。

赫连翀接过来翻了翻,里面是一些衙门内部人员任免的内容,还有州府主张的返乡令和税令。内容倒是无误,可这数额……与他所知的有些出入。

赫连翀不动声色,只是问到:“城中可还发生其他异常之事?”

“并无。”孙林略一停顿,继续道:“只是最近我们有留意到一人。”

“是什么人?”白无虞开口询问。

“是转角斜对面四方书局的经生,十五六岁的样子,名为李复,因时常到我店中买纸墨,因而认得。”

“此人有何不妥?”

“原本并无不妥,只是近几日才略显奇怪。”

孙林想了想,道:“按他自己的说法,乃是去年遭了兵祸出逃的流民。年底时才得以返乡,后居住在距城中三十里的肖家村里。”

“因他帮书局抄书,故时长过来采买,便熟识起来。只是近几日他开始在城中四处打探各家生意情况,都卖些什么,有时还特意在茶摊蹲点观察,甚至与我等相熟之人旁敲侧击各人的行为喜好和收益花销。虽都不涉及什么工匠秘方或特殊机密,但因其行为属实怪异可又自带章法,我才起疑的。”

其实孙林很想说的是,以他作为探子的直觉,此人应该也是在打探什么,可他又还没抓到重点。

白无虞用手肘推推赫连翀:“这人会不会是上边派来的探子?”

赫连翀若有所思,并未立即下定论。

“这两日他若还来,你就盯紧他,看他到底意欲何为。此外,把他的籍册找来,看看他这流民究竟是真是假。”

“是。”孙林领命。

肖家村的早晨往往都是从鸡鸣狗吠开始的。

李复已经养成了十分规律的生物钟,又因为睡得早,每日卯时三刻他就能自动睁眼。比起在现世时候的“起床困难户”,现在的他堪比“自律王者”。

天还不大亮,他也懒得点灯。直接去院里打两遍拳,驱驱春寒料峭的凉意,他现在身体素质明显比在西蛮山寨时好了许多,脸上肉眼可见地圆润起来,而且夜里还经常腿抽,难道他是要长高的节奏?

打完拳,太阳也露了脑袋,他回身去厨房煎了个菜饼裹腹,新的一天正式开启。

头两日,他已经往县中去过两次,把市集的铺子都先摸过了一遍,又尝试性地和人套了套近乎,做了下“访谈”。所以他打算今天先待在家里把现有信息做个统计和整理。

他将自己已去过的所有店家的商品及其价格做了整理记录,他还问过店家是否有折扣或优惠活动;然后大致统计了一下各门店一天的人流量,和顾客最常买的都有哪些东西;甚至凭借个人记忆,将集市囊括的那三五条街道和门店布局绘制成了街区地图,用于研究交通与人流方向。

他还去县里富人居住的区域溜达了一下,统计了大致的户数,顺便还观察了下他们的出行习惯。

为了方便自己查看,也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李复在进行数据整理时特意使用了简体字、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以及他自己惯用的指代符号。

做完这一切李复伸了个懒腰。他准备去外面活动活动,顺便捯饬一下自己的菜地。

“李家大郎,最近怎么没看见平儿和你鸣叔?”有路过的邻居询问。

“他们有事回乡一趟,可能过段时间再过来。”当别人问起,李复总是如此回答:“对了,长根大兄是要上山打柴吗?等等我,我和你一起去。”

“好嘞,你快点儿,我就在这儿等你。”

李复赶紧回家拿柴刀和绳子,还不忘提上篮子,万一能捡到些山货就更好了。

薛鸣父子离开后,所有事情他都得自己一把抓,虽然繁琐,但又非常充实。

李复再次去到秀竹县时已是两天以后,一来,他要把再次抄好的书给刘掌柜送过去;二来,有些店家他还没有去过,他打算继续把没做完的“市调”做完。

而且他还准备去买些糕糕饼饼的,给相熟的几个掌柜送过去。毕竟人家接受了他的“走访”,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为了表示感谢,送上些“小礼物”,也是市场调研的“关系维护”技巧。

“哎,复小哥,你又去给刘掌柜送书啊?”李复经过笔墨斋的时候被孙掌柜叫住。

“对呀。”李复对孙掌柜印象不错,那天他向别人打听了好多这县里的事,孙掌柜都很好心地告诉了他。

“今天你还要纸不要?”

“要的要的。您看要不我待会儿过来找您,我先去交书。”

“呵呵……好的,不急不急。”孙掌柜随时随地都笑盈盈的。这让李复深觉果然自己以后开门做生意也要这样才好。

李复确实是带着“礼物”回来的,孙掌柜很热心地请他到偏厅喝水。李复受宠若惊,但并未起疑,只感慨孙掌柜是真的礼数周到。

“对了,之前复小哥你向我打听那么些事,是为了……”孙掌柜面露疑惑道。

“嗐,我那是瞎问的,这不是我在外面脑子受了伤么?好多事情都不记得了,所以才想着有些事可以先和你们打听清楚,免得在别地闹笑话。”李复暂且还没想好生意的后续打算,所以只得先打起哈哈,等真将店铺开起来了,大家自然而然也就知道了。

“哦……难怪……”孙掌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然后适时地就转移了话题:“那你的伤这些可大好了?”

“已经无碍了。大夫说记忆以后也会恢复的。”恢不恢复的还不是自己说了算,李复腹诽。

“那就好,那就好……”

二人又闲聊了片刻,李复才起身告辞。

孙林将他送至门口,望着李复走远的背影,对身后的伙计道:“你跟上去,看看他都做些什么。还有,我看他腰里藏了张纸,你想办法顺过来。”

“是。”

当晚,李复今日的临时手稿和他的籍册就被送到了赫连翀面前。

薄薄两页纸便记下了李复仅有的平生。商贾之子,返乡流民,农田租佃……还有手稿上那一堆不明所以的符号……

赫连翀的指节轻轻地敲过桌面:“你们去悄悄把人带回来,勿要惊扰到其他人。”

“属下遵命。”

作者有话要说:两只终于要见面了(搓手),嘿嘿嘿嘿……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