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天下之大,平凡人的穿越书 > 第208章 花厅议事

第208章 花厅议事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太初十九年秋,叛军莫辞攻破孔州,占据东境全境,并自封“临王”。只是,这“临王”却不是大威的“临王”,而是大安的“临王”。莫辞更是扬言要“铲除曹贼,光复大安”,只是世人信了几分就未可知了……

“呵呵呵,在下看这莫辞倒是有意思得很,谋反就谋反,却还偏要欲盖弥彰称什么‘光复大安’,真当天下人都是傻子不成……”

此时的赫连穹正和姜怀恩还有吴絮在璴园的晴花厅议事,说起莫辞作为,吴絮不由失笑一声。

“这世上人云亦云者众多,事情没落到自己头上,其中真相到底如何,又有什么关系……何况,说莫庸着帝冕之服下葬的不过就唯有段忠荣一人而已,皇帝并无实证,莫辞想怎么圆其实都可以……”

“反正民间信与不信又有何妨,总归双方已然兵戎相见,如何乱世求生恐才是万民所最关心的罢……”姜怀恩叹一口气。虽然他对时局早有预料,但心内总还是难免唏嘘。

“这莫辞原本就想着要和北域、迦林联手,以‘辅助太子复国归朝’的托词起事,只是眼下他的心思昭然若揭,就不知涯王袁昌彦是否还会助他了……”

“说起来,大人无意间也算是帮了涯王一把……”吴絮捋捋胡须轻声道。

当日赫连翀通过段太守之手向朝廷告发了莫辞的谋逆之举,却独独扣下了迦林王写予临王的密信,因为里面提到了韩煜可能生还的消息,故而赫连穹自是不会捅到皇帝面前。因此,眼下朝廷只知莫辞谋反,却不知北域其实也早就和莫辞有所勾连。

“袁昌彦但凡要是清醒一点,这时候估计都得行龟缩避难之事,面上装作和东境无关。至于背地里还要不要再同莫辞搅和到一起就不可知了……可即便共谋,多半也难以交心……”

说到底,赫连穹并不相信涯王背地里没有自己的心思,而且倘若韩煜真的在他手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确实会比莫辞那等空口白牙的更能让人信服。

其实在朝在野心系前朝之人都不在少数,只是碍于皇权不想贸然犯险罢了。可韩煜还活着的消息要是捅出去,自又是另一番光景。

赫连穹藏于袖中的手掌缓缓揉搓成拳,在他那日得了韩煜的消息后他便已经派人去往了北域查探,只是还未有确切音讯传回,着实令他心焦。

“大人,若是莫辞主动挑明他和北域共谋一事,不知太子殿下是否会因此遭遇危险……”

吴絮担忧开口,他从前家世不显,但机缘巧合中在韩煜手下办过些差事,韩煜对他恩礼有加,后紫梁都城破,他携家眷多年来几经辗转,才颠沛流离到叙州恰好遇到了外放在此的赫连穹。

既是故人之人,赫连穹便将他收入麾下替自己暗中管理叙州人口方面之事。几载下来,主从关系倒也处得不错。

韩煜的消息赫连穹对他和姜怀恩都没什么好隐瞒的,毕竟有这二人相商,有些事更能事半功倍。

不等赫连穹答话,姜怀恩率先接过了话茬。

“依在下之见,莫辞眼下应是不会主动提及。无论他和涯王是否各怀心思,但只要他们同盟还在,又都剑指曹氏,那自是按下不表更好,敌人的敌人便是盟友。二打一总好过三足鼎立,等到曹氏陨灭,他们再行相争,岂不更加容易收拾残局?”

“是这样的道理,”赫连穹微微颔首悠然道:“东境在明,北域在暗,还有个虎视眈眈的迦林……此局对曹守信而言可不是那么好破的……”

“那咱们……”吴絮目光炯炯地看向赫连穹。

“吴先生,近来涌入叙州的流民可有安置妥当?”赫连穹没有回答吴絮,而是问起了旁的。

“大人放心,在下已遵照大人嘱咐在各处以地方乡绅的名义设了粥棚与临时居所。只等官府那边登记造册完毕,便可依流民之策编入户籍。只是……”

吴絮停顿一下,看了眼赫连穹才道:“只是这人数众多,可要抽取一部分送到百窟崖……”

“此事便由先生酌情处理即可……”

“是……在下明白。”吴絮拱手行了一礼。

自东境事起,就陆续有近十万流民涌入大威各州。然而中部各州县虽是富庶,却对流民大多不太友好,驱赶逼迫之下就导致大批流民辗转到了西南等边陲地带。赫连穹联合起梓州和坤州照单全收,但实际上还是由叙州这边挑了大头。

一来西南本就地广人稀,留人开荒种地并无坏处;二来,增加人口于他们此后的行事也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呢?

“库中粮食可还能够支撑?”赫连穹问姜怀恩。

“这两年咱们有了乌珍奇园的收入加持,粮食已然囤了不少。金秋崖底收成不错,当无大碍……”

“那就好。只是咱们此番毕竟也为朝廷解决了不小的麻烦,找他们要些补给也算合情合理。”赫连穹漫不经心地抬了下眼皮,然后兀自端杯呷了一口茶汤。

“大人所言甚是。”姜怀恩和吴絮皆是拱手应承。

“奈何如今乃是多事之秋,即便咱们上奏,朝廷却未必会肯。”吴絮沉吟片刻道。

“无妨,纵使咱们不缺,可样子还是要装的……”姜怀恩似笑非笑,吴絮瞬间了然。

“呵,朝廷尚在铸造大钱,国库又怎会空虚呢……”赫连穹嗤笑一声,话中意有所指。

姜怀恩和吴絮二人心领神会,知道赫连穹说的当是最近爆出的汜州与邬州军府的倒粮案。东境谋反,朝廷人马却迟迟未到,其中便是因这倒粮贪腐的罪过……

其实这事说来也简单,起因便是朝廷下令铸造大钱,有投机者勘破了其中玄机,便打起了从中谋利的主意。

尤其是各地军府,因着都是自给自足,近年又粮食丰产,故而各方统帅手中都有大量军粮囤积。随着新币的母范造好,大钱开始大批量铸造,旧币回收也就跟着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于是便有军府琢磨着先将军粮都给卖了,换成旧币悄悄送往铸钱监,等到大钱铸成,即可以大钱形式又悄悄发还回来,届时待到来年秋收,再用大钱买回粮食即可。

因着大钱虚值与铸造所需的实际铜量有很大差异,只要打通其中关节操作得当,这一来一去,经手之人就都可赚得盆满钵满。

如此暴利之事放到何处都足以令人心动,何况大威安定许久,多地军府的粮食囤着也是发霉变质,倒不如运作起来,反而“利人利己”。而汜州与邬州的军府当然也参与其中。

本来此事天衣无缝,只等大钱发回,粮食收割,就能实现完美闭环。怎料万寿节上莫辞突然派人行刺皇帝,皇帝震怒,着汜州与邬州军府立即出兵讨伐。

这可急坏了东南军府都督岳望明,两府军中眼下没钱没粮,库中仅剩不过日常所需,真要打仗,可叫他拿什么去打!

于是岳望明想了各种理由按兵不发一拖再拖,却终是捱不过军情紧急,直至孔州失守,东窗事发,朝野上下震动,皇帝大发雷霆,直接下旨将其斩杀在了军前。

可被他延误的战机终是一去不复返了……莫辞既已掌握了东境,下一步必是进一步蚕食大威。

消息传到叙州之时,赫连穹便笑言此事真乃天道好轮回,曹氏应得的报应!

“如今,朝中已在重新征调粮草,并向各方军府发了勤王令……咱们西南这边……”既然说到此事,就势必会让人联想到西南二十九军可能的动作。

赫连穹和张恪明面上的关系多年来一直处得不咸不淡,但姜怀恩和吴絮都不是傻子,他们要谋的事情太大,不可能绕得过西南二十九军,但是他们也拿不准张恪此人到时是会出手相帮,还是只会作壁上观,这勤王令一出,倒是能先看看对方态度。

赫连穹当然知道他们二人在想什么,只是他眼下还并不想彻底将手上势力都挑明到一处,便随意答了一句“西南三州乃边塞要地,想必张都督应付西蛮还来不及,所以勤王的急先锋他恐怕是做不得了,皇帝当也不会怪罪”。

姜怀恩和吴絮颔首应是,东境虽乱,但西南确也不平,如此抉择,倒也情有可原。

其实此计早前赫连穹便同张恪商定。而且当时他们还推测过若是莫辞叛军逼近,朝廷最有可能派出与之对战的统帅人选。

张恪主张谭家,毕竟谭家手握重兵,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而赫连穹却不以为然。

谭家可不是昔年的薛家,曹守信当年谋反,谭家便有退缩之举,他们对韩帝尚且如此,如今又怎会为了曹守信肝脑涂地。

何况,虎鲨军一事双方还没有掰扯清楚,曹守信必然要怪谭崇兴没有拿捏住虎鲨军力挽狂澜,才导致了今日局面;可焉知谭家人就不会怨他赶鸭子上架去给虎鲨军收拾烂摊子,从而害死谭崇兴吗?

呵呵……只要他们这笔烂账扯不清楚,谭家人就不可能为曹守信的江山拼命……

思及此处,赫连穹心内哼笑一声,却未更多言语。人心叵测最是难料,此局已经拉开序幕,究竟何去何从,他都拭目以待!

“说起来……姜先生倒是收了一个好徒弟……”赫连穹话锋一转,突地就提到了李复。

“……”姜怀恩稍一怔神,不知赫连穹话从何来,但还是起身行了一礼:“在下代慎之谢过大人夸奖。”

“他在东境经营乌珍奇园有功,而且还提醒我等注意大钱之危,倒是个难得的人才……”

“是……”

李复此前传来书信,其中便提及大钱对民生经济的消极影响,当时姜怀恩不敢耽搁,立马就告知了赫连穹。虽然大钱的祸患现下还不显,但因它而起的事端已初见了端倪,如汜州与邬州军府的倒粮案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固然与他们无关,但其中牵连却不得不防。

“九霄传来书信他们不日便到。届时先生便可师徒团聚了。”

“是……”姜怀恩随声附和。

“行了,今日议事便到此处吧……”赫连穹唤过老黄前来送客。

姜怀恩与吴絮行礼告辞后便各自离开了璴园。

作者有话要说:我来了!虽迟,但到!(捂脸)感谢在2023-07-13 01:16:53~2023-08-30 21:14: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正经人士 17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