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天下之大,平凡人的穿越书 > 第187章 万寿节(6)

第187章 万寿节(6)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时间,含元殿中万籁俱寂。群臣各怀心思,谁都不敢先开口。毕竟临王身故,世子谋反这事听起来太过震撼又玄幻,先前的刺杀一事放到眼下也不过就是个开胃小菜,殊不知人家的后招搁这儿等着呢……

“临王府莫辞意图谋反一事,尔等还有什么话好说?”

见群臣耷拉着脑袋不吭声,皇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说话啊,都哑巴啦!”

“吴光元,你身为良州太守,你且说说,段忠荣所言之临王府的大逆之举你可曾听过?”

往日上朝,曹守信还会口称一句“爱卿”,如今已是直呼其名,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吴光元快步上前跪好。他们东境四州,元州太守蒋丞泽已被皇帝杖毙,估计尸首还在外面尚未收敛;孔州太守段忠荣参奏莫辞谋反,现下正跪在他旁边等候发落;要不还得是昙州太守高兆昶运气好呢,半月前摔断了腿,无法前来贺寿,反倒逃过一劫。

“陛下,关于‘金银会’一事臣在良州亦是略有耳闻。可至于其他,臣也是今日听段大人说过之后才知晓,未能与陛下分忧,臣惶恐。”

“只良州海盗祸乱近年来确实愈发猖獗,臣不敢言此乃虎鲨军疏失之故,但臣作为地方父母官却无力为百姓抵御匪患,无法令地方长治久安,臣着实惭愧,请陛下降罪。”

吴光元一问三不知,看似在为自己的过错诚意请罪,实则什么都不知情。便是匪患,其主要责任也不在他,谁都知道他一介太守,手上也就千八百衙役兵丁,能管好良州城的治安就不错了。处理海盗?那可是虎鲨军的事情。

“废物!”曹守信破口大骂。

“陛下息怒。”吴光元拜倒在地,不敢再多言。皇帝要是治他不察之罪他也认了,但应该罪不至死。

“陛下,今年临王府派来贺寿的还有几位长史府僚,臣已将他们收押刑部,严刑拷问之下应该能有所得。”曹昕建议道。

曹守信颔首。他此时满腔怒火无处宣泄,与临王府有关之人他一个都不想放过!

“陛下,事情既已问清,不若派御史到东境暗查此事并收罗证据,若世子莫辞真有不轨,便可即刻捉拿,进京详查。”容高轩躬身一礼对皇帝道。

皇帝脸色晦暗不明,这事儿还用查吗?贪墨,贩铁,拥兵,刺杀,哪一样不是砍头的罪过?他现在只想赶紧把莫辞拉到眼前砍了,省得夜长梦多!

“陛下,臣认为容大人此法不妥。”果然,和皇帝有同样想法的大有人在。兵部尚书谢良骥道:“东境路途遥远且崎岖,若派御史前往,非是短日之内便可查实清楚的。而且若莫辞已生反心,那必定有所准备,单凭寥寥数人前去只怕也是羊入虎口。臣恳请陛下派重兵前往,抢占先机,将莫辞押回京中再审。”

“臣附议。”大理寺少卿孟至秋也出列道:“且陛下恕臣直言,今日殿中与东境沾亲带故之人不在少数,等朝会结束众臣归家,焉知现下所议之事不会立即传到东境?所谓兵贵神速,臣请陛下还需尽快掌控东境局势,以免生变。”

孟至秋这话无疑又是往油锅里倒水,瞬间就让在场众人炸了锅。呃……道理或许是这么个道理,但你这话……是在暗示皇帝与东境有故之人就都会和临王府勾结嘛?简直岂有此理!

大理寺卿郭汉洪尴尬得慌忙捂脸,到底是年轻气盛呐,一句话得罪起码半个朝堂之人,以后还想不想在紫梁都混下去了……

淳王曹辰最是不忿,他家侧妃也是生于东境,怎的,难道他也有包庇之嫌不成?

因为所议之事事涉东境,未免遭皇帝猜忌,他今日一直闭口不言,可眼下竟还有人“恶意”挑拨,他却是不想再忍了……

他看一眼杜琛,怎的他这位亲家也不说上两句,关键时刻,可千万不能授人以柄!

“陛下,孟大人之言全是无端揣测,臣绝没有要与东境通风报信的意思,还请陛下明察。”曹辰这不提还好,一提,众人立马就想起原来他也和东境沾亲带故。

曹辰一派的官员顿觉心累,唉……殿下您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要不您还是闭嘴吧……

皇帝神色不显,但刚才这些话他听进去多少还真不好说。

“陛下,”御史大夫宋斐成忽然出列,适时将有些跑偏的话题又给拉了回来:“请容臣一言,虽谢大人和孟大人都言之有理,但若咱们此时直接出兵,莫辞会不会狗急跳墙,当即举旗而反呐?”

这……群臣面面相觑,此事虽是猜测,但可能性极大。若莫辞真的反了,那……

当然,宋斐成这话落进皇帝耳中他就属实不爱听了,明明是那莫辞自己要造反,却怎说得好像是他逼迫的缘故似的。

果然,立时便有人对这一言论进行了批驳:“逆贼莫辞野心勃勃,想来敛财与贩铁一事便是再为谋反做准备。咱们此时若不占得先机一举将其拿下,莫非还要留待他收拾齐整之后主动打过来吗?着实可笑!”

众人循声看去,说话之人正是兵部尚书谢良骥。

殿上一番唇枪舌战,各家所言皆是有理,隐在队末的赫连穹便如同看了一出好戏,半点也没有要参与的意思。

“行了……”皇帝低喝一声,一旁的周公公立马就接收到信号,高唱道:“静……”

立时含元殿上又变得肃然无声。

“拟旨,即刻昭告天下,东境莫氏一族大逆不道,行刺帝王,意图谋反。削莫氏一族临王爵位,撤莫辞临王世子之衔,着汜州与邬州两州军府,立即调兵协助新任虎鲨军统帅谭崇兴捉拿逆贼莫氏全族进京,如有反抗,就地格杀!”

此刻的皇帝已不见刚开始时的怒容可掬,但其话中含义却足可让殿中众人抖上三抖。那意思显而易见,不管有没有实证证明莫辞谋反,莫氏一族霸着临王的爵位在东境作威作福的日子也到头了,若敢抵抗,便是灭族之祸。

群臣乍然听到旨意皆是一怔,只片刻间,便又纷纷跪倒在地:“陛下英明。”

“至于这段忠荣和吴光元知情不报……”皇帝好似这才想起殿中还有这两人似的……他眼神微眯,似在思考此二人该当如何处置。

容高轩出列对曹守信道:“陛下,请听臣一言……”

将将皇帝已经杀了一个元州太守,若再把段吴二人也给斩了,只怕尚在昙州的高兆昶亦跑不了,届时这东境地界上他们可就是真的无人可用了。

“段大人虽有纠弹不力,贻误奏疏的罪责,但却并非是有意而为之。望陛下看在段大人竭力为朝廷查明逆贼莫辞谋反一事的功劳上,允其将功折罪,不予严惩。”

“而且,陛下捉拿莫辞的旨意刚下,东境那边只怕会生事端,还需有人从中斡旋,东境百姓也需安抚,非常时期当使权宜之计,段大人与吴大人感念皇恩,也必会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容高轩虽是在帮二人求情,但确实句句在理。立马便有人出列附和:“望陛下给二位大人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这时,一个银发长者步到殿中对皇帝一礼道:“陛下明鉴,段大人揭发谋逆实则于社稷有功,若陛下随意处之,恐会寒了一干老臣之心呐……还请陛下三思。”

说话之人名叫唐振,现已年过七旬,任银青光禄大夫。正是因为年迈,皇帝才特赐封的散官罢了,平日也无需上朝,今日在此乃是特殊情况。

可他还有另一层身份,乃是唐家家主的胞弟。若仔细论起来,段忠荣应是他二哥的女婿。

唐家向来护短,在紫梁都也是出了名的。所以他此时站出来,其意不言而喻。而且若皇帝秉公问责倒也罢了,若只是逞一时之快就要向他们唐家人挥刀子,他们还是有能力要辩上一辩的。

“罢了……”皇帝略一思忖道:“段忠荣,吴光元二人虽有疏失之过却也揭发有功,便罚俸半年以儆效尤罢……”说完,他摆摆手,意思便是要二人退下,该干嘛干嘛去。

段忠荣和吴光元一拜到底:“谢陛下。”心里终是为渡过这生死一劫而长舒了一口气。

说来倒也唏嘘,此前孔州海盗之祸他们就已罚奉半年,这次正好凑满整数,一年下来等于白干,可好歹脑袋保住了,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事情谈完了,皇帝又把此次筹备万寿节的各个部门都罚了一遍,该撸撸,该打打。完事才黑着一张脸让周公公宣布退朝,众人劫后余生可心头依然忐忑。大家心知杜明真正的祸患才刚要开始,今夜只怕将无人得以安枕。

------------------------------

夜深人静的紫梁都空荡得像一座鬼城。老黄驾着马车,好不容易接到了自家主子,结果却发现主子胳膊还有伤,顿时就心急如焚,恨不能将马车行至飞起,好赶紧回家帮主子处理伤口。

赫连穹慵懒地合眸倚靠在车壁之上喃喃细语:“老黄,回去之后陪我喝一杯吧,难得这么高兴……呵呵呵……”他说着说着竟独自乐出了声来,也不管老黄在外间能不能听清……

----------------------------

而另一头,匆忙赶回家中的杜琛则像个被人捅了窝的蚂蚁。

他关在房中写好书信,后用蜡丸一封,赶紧又交给一个候在门外的劲装男人。

“务必亲自交到世子手上,切莫落入他人手中,否则提头来见!”

“是。”那人抱拳一礼便隐去了踪迹……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

分页内容获取失败,退出转/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