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满清为什么能解决蒙古问题?
其中既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历史的偶然性。
必然性是火器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再加上吸取其他朝代的经验教训,满清用畏威怀德的方式征服了蒙古人。
偶然性是小冰河气候和沙俄势力南侵,让蒙古人的活动范围大大缩小。
满清能做到事,崇祯觉得他也能做到。
想到这,他吩咐王承恩:“传旨,让内阁的人来一趟。”
“奴婢这就去传旨!”王承恩屁颠屁颠的跑了出去。
在等待几位阁臣的功夫,崇祯开始回忆历史上满清对付蒙古人的方式。 𝙈.𝓥𝓞𝔻𝕋𝙒.𝙇𝘼
首先是在军事上进行打击。
这是征服蒙古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打败蒙古人后,满清开始在蒙古内部推行盟旗制度,并派官员进行管理。
盟旗制度简单来说是给蒙古各部划分地盘,各部的牧民必须在自己部落的地盘里迁徙。
否则就是出界,被抓住后会遭到严惩!
盟旗制度表面上看似缓解了各部因为争夺牧场而造成的冲突,实际上是限制了牧民的迁徙和流动。
而且由于设置的盟旗数量太多,导致蒙古各部势力十分分散,既无法联合凝聚到一起,又不无法搞分裂叛乱。
威胁大大降低!
另外在边关设置驻防将军。
如盛京将军,绥远城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等。
他们一旦发现蒙古人有异动,会立刻派大军征讨。
其次是在经济上进行同化。
为了最大程度的改变蒙古人,满清让蒙古人学习种地,强迫他们汉化。
虽然没能彻底将蒙古人汉化,但是成功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692章 治理蒙古(上)(2/2)
无论在什么场合,他都要帮范景文这位内阁首辅立威。
“陛下,”范景文很是感激地拱了下手,“今日召我等前来不知有何事相商?”
“蒙古问题!”崇祯开门见山,“现在西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部明确表示愿意归顺朝廷,朕打算借此机会重新对草原诸部进行改造治理,让他们无法再掀起风浪!”
几位阁臣立刻挺直了腰板:“不知陛下想如何改造?”
“这第一步...朕打算在蒙古各部设立卫所...”
“陛下,”不等崇祯把话说完,范景文立刻提醒:“此前朝廷连续废除了北直隶和陕西的卫所,现在又设立卫所,请问到底是要废除还是设立卫所?” 🅼.🅅𝕆🄳𝕋𝓦.𝙇𝔸
“这...废除卫所的事朕总觉得有些不妥,所以没有在全国推行!”崇祯有些尴尬地解释起来。
“也就是说,臣可以告诉下面的将领,朝廷没有要彻底废除卫所的意思?”范景文又问。
“可以这么说吧!”崇祯点头。
废除卫所这种事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案前不能说废就废。
范景文认真记下崇祯的话后突然开口说道:“陛下不能在蒙古人地盘上设立卫所,这些蒙古人表面上虽然归顺了朝廷,但心里却有一颗反叛的种子。如果让他们担任卫所将领,很可能像当年的朵颜三卫一样鼠首两端!”
朵颜三卫设立于洪武二十二年,分别为泰宁卫、朵颜卫和福余卫。
由于三卫中的朵颜卫势力最大,再加上他们是蒙古兀良哈人,所以朵颜三卫又称兀良哈三卫。
朵颜三卫设立后屡屡生变。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