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雪中悍刀行 > 第一百七十四章 今年清明无苦雨

第一百七十四章 今年清明无苦雨

   第一百七十四章 今年清明无苦雨(1/2)

虎头城是北莽大军南下必要拔掉的一颗钉子。

虎头城之巨大巍峨,素来有“边陲再无二置,西北更无并雄”之称,东西长四里半,南北宽约五里。北凉道耗时六年建成后,据传耗尽王朝西北半数巨石大木,其正南门名为定鼎门,更是饱受离阳文臣诟病。虎头城仅正北城头就置有绞车强弩十二架,矢道有七衢,箭矢大如屋椽,以铁叶为羽,疾发如雷吼,最远可及七百步外!春秋尾声时,顾剑棠攻打旧南唐,便曾以此弩射穿南唐水师大型楼船,用以彰显离阳战力。若不是这些巨型床弩的震慑和牵制,而是任由北莽步卒肆意推进攻城器械,虎头城的防御绝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犹有余力,拿千余架大小投石车来攻打一座城池,这种只有疯子才做得出来的事情,历史上只有大奉王朝由盛转衰的中期出现过一次,那一次遭殃的城池正是规模不输太安城的大奉国都。当然,时至今日,北莽中线虽然积聚了同等数量的投石车,只是抛石重量多二三十斤而已,故而总体而言,集群威力仍是远逊大奉中期那场被后世誉为“天花乱坠”的攻势。

虎头城除了本身易守难攻,还在于后方有柳芽茯苓两座军镇帮忙牵制北莽,使得虎头城不至于步襄樊“十年孤城”的后尘,加上虎头城内有随时可以主动出击的六千骑军,又能跟柳芽茯苓的精锐骑军遥相呼应,而怀阳关这条防线同时与更后方的重冢四镇一线相距不过百里,无一不是下马守城上马骑射的北凉边军精锐。如果不是北莽中线兵力足够充裕,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那么北凉随时会率先发动一场大规模骑战。于是祥符二年的春季,虎头城就成了唯一的主角,吸引了凉莽双方的大部分注意力。

在北凉都护府或者说徐凤年个人决意要虎头城死守一年后,在副经略使宋洞明和凉州刺史田培芳主持下,凉州境内向柳芽茯苓两镇火速添补了万余步卒,其中流州青壮有四千人,携带了大量器械辎重,一路北上,在齐当国亲自率领白羽卫的严密护送下进入两座军镇。为此北莽象征性出动两万骑军绕过虎头城试图南下拦截,但是最终没有跟白羽卫死磕,仅仅爆发了两场小规模的接触战。在此之后,北莽应该猜测到北凉方面的战略意图,加大力度猛攻虎头城,其攻城手法主要脱胎于幽州葫芦口,只是相比卧弓鸾鹤两城的简单粗暴,攻打虎头城,多了许多新意,除了投石车,南朝匠人还为北莽大军制造出大量用作填平壕沟的蛤蟆车,和为弓箭手登高平射以及捣毁城头雉堞的飞楼,还有试图临城堆土砌山,甚至派遣穴师勘探地势,日夜不息挖掘地道以崩坏城墙或是以通城内。为此虎头城做出了各种应对,北莽步卒视死如归,前冲以茅草树枝裹土扔入壕沟,掷者如云,虎头城便将烧红的铁珠射向壕沟,钻入柴草缝隙,最终灰烬泥土不过增高数寸而已,距离北莽预期相去甚远。虎头城在城墙内挖沟邀截地穴,以火攻之,北莽近千士卒闷死其中,死相凄惨。虎头城对于北莽近千投石车的连绵攻势,亦是早有准备,刘寄奴筹谋周详,早已命人制备了四十余万块土坯,临战用以增补城墙,随坏随补,虽然不如最初夯土版筑的城墙强度,但这让北莽原本用以制胜的投石车只是成为锦上添花的花哨物件。当北莽用最笨的法子在虎头城外起土为山,万夫长以下人人负土,刘寄奴以其人之道反制北莽,挖掘地道空其地基,一举沉陷北莽敌军数千人,山崩地裂之际,尘土飞扬,连远在怀阳关的北凉都护府都能看到。 𝕄.🅅𝕆𝔻🆃𝙬.𝕃𝘼

哪怕是极少褒奖他人的褚禄山,也不由惊叹一句,“好一个攻守兼备的刘寄奴!”

至于吃足苦头的北莽将领,对这个早就名声远播的北凉名将,则是愈发人人恨不得食其肉。

柳芽茯苓在各自获得五千步卒帮忙守城后,两镇轻骑就能够彻底放开手脚,与此同时,徐凤年亲自下令纤离牧场在内凉州几大马场,为原本还需要兼顾长途奔袭的柳芽茯苓两镇更换或者补充战马,转为以追寻爆发力作为唯一宗旨,徐凤年和都护府给柳芽茯苓制订了一项规矩,接下来的战事应当以两百里为界线,只要找准机会,不用跟都护府禀报军情,可以自行出城寻找北莽骑军作战,要求就只有战后能够保存主力,不论胜负!这对北凉边军来说实在是匪夷所思的军令,竟然还有吃了败仗都不责罚的好事情?茯苓柳芽两镇主将还专门跑去怀阳关询问此事,生怕是消息传递有误,可得到的答案竟然是肯定的,事后两名骑军主将碰头议事,都有些憋屈和愤懑,觉得王爷和褚都护这是瞧不起他们两镇骑军的战力啊。憋了口恶气的茯苓军镇骑军,很快就带着刚从几大牧场迎娶来的数千“新媳妇”,找到一个宣泄口,得到游弩手汇报后,在牙齿坡一带跟北莽一支偏骑狠狠干了一架,四千北莽骑军死战不敌,向西溃逃,一名叫乞伏龙关的骑军都尉建言军镇主将卫良不可追击,卫良不听劝阻,衔尾追杀三十余里,为八千莽骑埋伏,跟在茯苓骑军最后的乞伏龙关在关键时刻,率五百骑破阵直冲北莽大纛,而且在这之后誓死殿后,这才给茯苓骑军主力后撤赢得了宝贵时间,乞伏龙关身上铁甲嵌入箭矢多达六根,五百兵力仅存不足一标人马,此战虽然北莽战损大于北凉,但是凉州边关第二道防线上的茯苓骑军差一点就全军覆没,就算仍有五千步卒守城,但是没了骑军,原本两翼齐飞的防线也就会折断一翼。卫良为此前往怀阳关负荆请罪,不过徐凤年并未责罚这位茯苓主将,只是提拔那个被自己随手丢入茯苓军镇担任小都尉的乞伏龙关,升为都尉之上校尉之下的校检官,统领补足名额后的一千骑军,设立斩纛营,允许此营每次建功便酌情增添兵力,最终会以三千骑为人数上限。这是在葫芦口步军虎扑营被撤营和幽州骑军新设不退营后,又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乞伏龙关这个北莽马栏子出身的无名小卒,开始在北凉边军中一鸣惊人。

北凉都护府内,褚禄山正在和将领讨论是否应该向虎头城运输兵力,双方争执激烈,争吵的焦点在于开辟这条道路付出的巨大代价到底有没有意义,现在谁都清楚虎头城再容纳一万五千人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进不进得去,柳芽茯苓的骑军牵扯暂时只能做到让北莽无法在虎头城南面展开稳定攻势,这跟北凉边军由南门大摇大摆支援虎头城有着天壤之别。坚持一方认为送一万五千人进入虎头城的代价大概会是万余骑军的损失,反对一方则坚持这种损失太过低估北莽的战力和决心了,这种铤而走险的行径正中下怀,北莽正愁打不开局面,这是北蛮子打瞌睡了咱们北凉就送枕头,到时候别说损失一万骑军,就是三万人都不够填满虎头城南那个大窟窿。然后有人提议茯苓柳芽两镇同时出击,大胆推进,向驻扎在龙眼儿平原的北莽大军展开骚扰,为走怀阳关这个方向的兵源输送打掩护。但是很快就有人反对,以董卓等人的脑子,这种看似好心实则下乘的用兵无异于主动跟北蛮子打招呼,生怕他们不知道咱们北凉有动作了。

耳边都是吵闹声的褚禄山平静道“随着柳芽茯苓的增兵,北莽肯定推测出我们要以虎头城作为支撑点的用意,否则他们也不会在几天前给茯苓骑军下套子。所以北莽如今是在猜测我们何时会支援虎头城,而不是猜测我们是否会支援虎头城,这一点毋庸置疑。”

当褚禄山开口说话后,立即全场寂静,一个个桀骜难驯的边军骁将都自然而然竖起耳朵凝神旁听。

褚禄山继续不温不火地说道“那么我们就争取挑个他们想不到的时机做成这件事情,没有这种机会,那就只能不去做。诸位,虎头城要守,但别忘了为何要守虎头城的初衷,不是为了守城而守城,而是要最大程度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今年清明无苦雨(2/2)

这么点气魄了。你徐凤年就不知广陵道越让离阳朝廷焦头烂额,赵室才会真正倚重你西北徐家吗?到时候只要你徐凤年肯借兵给我,看朝廷还敢不敢再拿版籍和漕运两事来刁难北凉?退一步说,我借兵,也不会光明正大打着北凉骑军的旗号。退两步说,国姓由赵换成姜,对北凉岂不是更有利?公主也好,曹长卿也罢,还有我寇江淮,注定都不是离阳赵室,非但不会拖北凉的后腿……”

徐凤年平静道“实不相瞒,这种事情,我无聊的时候私下也想过,咬咬牙给你们两三万骑军,广陵道也就拿下了。但如果说帮你们西楚去争夺天下,别说两三万,就是五万十万,都是杯水车薪。你真当西蜀陈芝豹和两辽顾剑棠是两根木桩子?真当南疆十多万精锐边军是看戏的?到时候别说等着你们姜姓当皇帝然后倾力支持西北,恐怕北莽早就长驱南下了。寇江淮,你说我眼界不大,我不否认,但你眼界更小而已。”

徐凤年忍着笑意,说道“再者,你这种蹩脚说客,尤其是这一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手法,真的不高明,我徐凤年当年走江湖的时候,假扮相士装神弄鬼,每次多少还能骗些铜钱,至于你,别说一万骑,就是一骑都带不出北凉。”

褚禄山笑得好不畅快。

寇江淮没有露出情理之中的恼羞成怒,反而有些遗憾又有点释然。这个年轻人就那么沉默着站在院子里,略显孤单萧瑟。

徐凤年走下台阶,问道“知道为什么曹长卿不让你领兵吗?”

寇江淮语气淡漠道“他觉得我只是一员将才,而非帅才,应该看到更远的太安城,而不是广陵道的那点得失。”

这下子轮到徐凤年讶异了,好奇道“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𝙈.𝕍𝙊𝔻𝙩𝙬.𝕃𝔸

寇江淮平静道“我只知道一点,只有西楚本身之力,打到太安城下又如何?”

褚禄山啧啧称奇道“你小子也不笨啊。只不过比起兢兢业业的谢西陲,你寇江淮的胃口更大。”

寇江淮看着这座“小山”,反问道“身为武将,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徐骁,和一生之中百战百胜最终仅有一败的叶白夔之间,你选择做谁?”

褚禄山点头道“有道理。”

寇江淮满是自嘲笑了笑,然后直接转身就走。

徐凤年直到他走出院子,也没有出声。

褚禄山低声问道“真的就这么让这条过江蛟溜走了?”

徐凤年轻声道“相比寇江淮,我还是更欣赏任劳任怨的谢西陲。”

褚禄山嗯了一声,“谢西陲用起来安心,寇江淮就不好说了。”

徐凤年突然喊道“寇江淮,进来吧,出院子后的脚步那么慢,给谁看呢?”

寇江淮果真重新返身出现在院门口。

徐凤年笑着说道“能带走多少北凉骑军,得看你自己的本事。从今天起,不但怀阳关,还有柳芽茯苓两镇的骑军都归你调动,刨去北凉损失,你能杀多少北莽人,到时候我就给你多少大雪龙骑和两支重骑兵之外的任意骑军。不过事先说好,那些骑军不是让你拿去打太安城的,只不过是帮你留下一些西楚元气。然后你得带着所有人返回这里,事实上你我心知肚明,广陵道不适合你寇江淮,北凉恰恰适合。这笔买卖,你做不做?”

寇江淮脸色阴晴不定。

徐凤年伸手指了指,“行了行了,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伎俩,我徐凤年一样是你的前辈,你寇江淮从一开始就是打着这主意来的,我也没怎么讨价还价,你就知足吧。”

寇江淮笑了,“我是不擅长演戏,可你徐凤年也别得了便宜卖乖,一旦西楚败亡,大势已去,你真放得下我们公主不去救?不一样要带兵去抢人?我只不过是帮你找了个台阶下罢了。”

徐凤年一本正经点头道“嗯,看来咱们都不是什么好鸟?”

褚禄山看着眼前这峰回路转的一幕场景,有些无语,现在的年轻人啊。

满身尘土的寇江淮很不见外地说道“有没有睡觉的地儿,我先好好睡上一天一夜,领兵杀北莽蛮子的事情,等我睡饱了再说。”

褚禄山笑骂道“你才是大爷啊。”

等到寇江淮被领着离开,徐凤年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陷入沉思。走下台阶后褚禄山也不出声打搅啊,安静站在旁边闭目养神。

许久过后,徐凤年缓缓道“就算寇江淮用化名,以后利弊还是不好说。”

褚禄山有些疑惑,“朝廷那边咱们不用管,现在差不多就已经是最坏的局面了。一个寇江淮当一万骑用,其实还真不是那小子吹牛,青河重冢那一线有周康顾大祖坐镇,不用担心什么,但怀阳关这边真要有大战,黄来福等人不行,就只能由我亲身上阵了,有个寇江淮咱们也能轻松许多。为何还有此说?”

徐凤年苦涩道“可能是我想得太远了。”

褚禄山很快便心领神会,感慨道“是有些远。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徐凤年点头笑道“也对,咱们还是先用寇江淮解决掉燃眉之急。”

褚禄山犹豫了一下。

徐凤年拍了拍他的肩头,走出院子。

褚禄山站在原地,喃喃自语道“是怕我褚禄山有一天真把三百斤肉丢在沙场上,才答应寇江淮留下来吗?”

————

临近清明节。

今年此时北凉无雨。

北凉道的人心也趋于稳定,凉州虎头城始终稳如泰山,葫芦口那边摇摇欲坠的霞光城也守下了。流州青壮陆续进入各州边军,而柳芽茯苓两镇主将头顶突然多出一个姓寇的实权将军,名义上的头衔是凉州副将。有幽州郁鸾刀在葫芦口外的显赫战功珠玉在前,凉州边关对此也见怪不怪。这也侧面证明年轻藩王对北凉军政的掌控力越来越大,这绝对不是仅仅因为他姓徐就可以做到的。

清明这个节气,位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正值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有此名。在往年,北凉与中原大致同俗,除了扫墓祭祖这个传统,还有夜灯祈福、插柳辟邪等事,但是今年北凉道各个州郡官府都专门下令不许插柳戴柳一事,也没有解释什么。清明本就是鬼节之一,又在柳条抽芽泛绿的时分,于是“杨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一语,脍炙人口。只不过如今的北凉许多刺头角色要么早已离境,要么就是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对于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也就没有什么风波异议了。

祥符二年,凉州清明无雨,天气柔且嘉。

但是凉州清凉山所在的州城,有一种无言的肃穆,不断有大人物带着亲骑涌入城中。除了北凉都护府褚禄山留在怀阳关,骑军主帅袁左宗没有南下,还有步军主帅燕文鸾坐镇幽州边境,其余边关大将几乎无一例外都赶赴这座州城,周康,顾大祖,何仲忽,陈云垂,幽州刺史胡魁,幽州将军皇甫枰,甚至连经略使李功德和陵州刺史徐北枳也都陆陆续续赶到。

这是徐凤年世袭罔替北凉王后,清凉山王府第一次如此将星荟萃,盛况空前。

第二天便是清明节,来自凉北边关的两骑在夜幕中悄然入城,由南城门进入后,沿着主街一直向北,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