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雪中悍刀行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褚禄山的问题

第一百七十三章 褚禄山的问题

   第一百七十三章 褚禄山的问题(1/2)

祥符二年的春分时分,如果说愈演愈烈的西北战事依旧无人问津,那么原本形势一片大好的广陵道突然急转直下,就很让离阳京城忧心了,这一切源于谢西陲那年轻人的“化腐朽为神奇”,在广陵东线将士习惯了寇江淮神出鬼没的调兵遣将之后,主将宋笠步步为营缓缓推进,不断压缩那支西楚大军的发挥余地,不但夺回了全部失地,且成功策反了数名当时起兵造反的西楚校尉,把谢西陲主力两万步卒压缩在宕饮河、鸦鸣谷一线,当时宋笠大军中不但有三万广陵道步卒,更有八千善战精骑作为机动力量,加上宋笠素来用兵稳重,怎么看都是稳操胜券的局面,唯一的问题就是看能否在立夏之前攻入西楚旧都了。但就是这种战果唾手可得的时刻,兵力劣势的谢西陲突然开始发力,主动列阵出击。事后传言宋笠骑军尽出,欲以数千骑军“薄其阵”,以草原游牧骑兵最拿手之势,八千骑军分成三股,每股又分出五个横队,游骑在前精骑在后,临敌后精骑快速穿过间隙向前冲锋,展开抛射,然后在保持战线齐整的情况下,精骑后撤,轻骑依次后撤,以此反复,试图发挥出骑射的最大优势,等到敌军阵型大乱后,便可攻如凿穿而战。但是谢西陲只以五千力健重甲步卒,持丈余陌刀以横向密集队形列阵于前,不顾箭矢,如墙而进,当纵深不断缩小的广陵骑军不得不展开真正的冲锋后,对上这些恍如西楚大戟士重现天日的重甲步卒,竟是之后让太安城兵部官员面面相觑的六个字,“人马当之即碎”!然后溃不成军的残余骑军只能由己方中军步卒两翼绕出战场,接下来是更为惨烈的步军之战,士气落于谷底的广陵步卒虽未退却,但是依然难挡西楚的推进,主将宋笠不惜亲身陷阵,率领八百死士一举破开西楚陌刀阵,即便如此,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战前被离阳朝廷笑称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谢西陲,屡次调动按兵不动的有生力量投入战场,人数都不足千余人,但无一不精准补救了几处危局。宋笠也绝非庸将,浴血奋战,曾经两次带兵冲杀到谢西陲阵前不足百步,都被乱箭射退。这之后谢西陲用埋伏于后方的数千骑军冲阵,宋笠对此亦是早有应对,即便战事胶着,仍是严令损失惨重的骑军不得“轻入战阵”全力支援己方,只准骑军校尉率领五百骑轮番杀敌,这才在三千西楚骑军的冲锋下保持广陵骑军和步军不至于一战即溃。西楚广陵两军由晌午战至暮色,尸横遍野,谢西陲麾下两万步卒死伤一万五千之多,而宋笠的四万步卒和八千骑军最终撤离战场时,仍有战力之数,也不足五千人。但真正让双方将士都感到脊背发凉的真相是,在宋笠主动撤退出战场十余里地外,谢西陲出动了好似从天而降的精神气十足的三千轻骑,而阻挡这支骑军扩大战果追击步伐的,则是宋笠同样本想用来出奇制胜的五千伏兵。

离阳朝廷在八百里加急奏章到达京城后的那次大朝会上,纷纷对宋笠大加弹劾,言其用兵昏聩,空有大好优势却坐实局面。皇帝龙颜大怒,下旨令宋笠赴京请罪。但是在之后唯有中枢重臣碰头的小朝会上,天子赵篆率先对宋笠此人赞不绝口,说过不在广陵军,更不在宋笠。中书省二把手赵右龄更是坦言宋笠此人虽然让广陵战局更加糜烂,因为在卢升象入境之前,广陵道陆上暂时已无一战之力,只能寄希望于广陵王赵毅的水师大军,但终究是仅以小输的代价就试探出了西楚军力的深浅。当时春秋老将杨慎杏恰好也被破格跻身小朝会,马上就跪下伏地请罪,泣不成声,但没有为自己开脱,而是说阎震春之死,罪在他杨慎杏和蓟州老卒。皇帝赵篆并无追究,反而对这名丢尽朝廷脸面的老将军好言安慰,甚至让他在广陵战事中丧失一臂的嫡长子杨虎臣出任蓟州副将,领着那支脱困没多久的蓟南百战步卒赶赴蓟北,代父将功补过。

春分过后,南疆十万劲军已达祥州,燕敕王赵炳中途身患重疾,不得不交由世子赵铸领军。与此同时,骠毅大将军卢升象和那与杨慎杏阎震春同一个辈分的功勋老将两线齐下,共计四万精锐。与南疆大军遥相呼应,夹击西楚叛军。在这之前,离阳朝廷仿佛是以近九万伤亡的巨大损失,以一位藩王战死的代价,造就了谢西陲和寇江淮这两个西楚年轻人的威名。

在这种时刻,西蜀发出一个声音,可谓令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 褚禄山的问题(2/2)

敕王赵炳死更多人而已。归根结底,朝廷就是以此来削藩和抑制地方武将势力,算是阳谋吧。”

那名柳芽骑将在痛骂赵家先后两个皇帝都不是好鸟后,马上对徐凤年笑着说道“王爷看待问题,跟咱们这些大老粗果然不同,是高屋……咦,高屋什么来着?”

黄来福赶紧接口道“高屋建……他娘的,老子也给忘了。”

褚禄山揉了揉额头,有些丢人。

徐凤年笑道“高屋建瓴。”

两位校尉异口同声道“对,高屋建瓴!”

然后各自称赞了一句,“王爷才高八斗!”“王爷这学问硬是要得!” 🅼.🆅𝕆𝓓𝓣🆆.𝓛🄰

咱们北凉都护大人的眼神似乎有些忧郁啊。

徐凤年打趣道“行了,拍马屁这种技术活,不适合你们。你们还是老老实实带兵打仗好了,以后打了大胜仗,我拍你们马屁都没问题。”

满堂哄然大笑。

徐凤年在褚禄山重回凉北沙盘跟诸位将领商量完布置后,两人走向褚禄山的住处,徐凤年走入那栋逼仄院子后,感慨道“真是难为你了。”

褚禄山习惯性弯着腰笑道“别看禄球儿这些年过着遮奢无比的神仙日子,当年穷疯了的时候,能有个热腾特的馒头吃那就欢天喜地了。后来是进了徐家军,这身肥膘才一点一点养出来的,说出来王爷可能不信,禄球儿曾经不说骨瘦如柴,全身上下加一起,也就是一百二十几斤的肉,不过那会儿肉结实,吃得住苦。”

徐凤年还真不知道这一茬,看了眼臃肿如山的禄球儿,“不敢想象你瘦的时候是怎么个相貌。”

褚禄山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连自己也都差不多忘了。”

徐凤年今天特意捎带上了那两罐棋子,褚禄山再让人找来一副还算造工考究的榧木棋盘,两人久违地相对而坐,徐凤年执白,褚禄山执黑,开始对局。

徐凤年输了。褚禄山终于赢了。

因为褚禄山等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不用刻意让棋,盘腿坐于一只宽大绣墩上的褚禄山怔怔看着棋局,有些唏嘘道“今天才知道世子殿下棋力的真正深浅。原来当年禄球儿在放水,而世子殿下也从来没有用心过。”

听到“世子殿下”这个有些陌生的称呼,徐凤年出现刹那的失神,叹息一声,说道“我让人去青州找那个陆诩,但是结果让人失望,陆诩带了句话给我,说他宁肯去京城,也不会来北凉。”

褚禄山咧嘴笑道“人各有志,强求不得。”

徐凤年嗯了一声,无奈道“听说以前徐骁也抓到过许多春秋文人,但是中意的人物,绝大多数都不愿意在在麾下效力,只能放了。”

褚禄山笑脸有些尴尬,轻声道“义父是放了,不过很多人事后都给禄球儿又偷偷宰了。其中就有袁白熊那家伙一个至交好友的长辈。”

徐凤年哭笑不得,“难怪袁二哥说要点你的天灯!”

褚禄山嘿嘿笑着,“与那赵先生不一样,我跟李先生是一样的贫寒出身,天生就跟世族人物不对付,我又没有李先生的雅量,当年见着那些眼高于顶的家伙,就恨不得一刀剁掉一颗头颅。如今回想起来,当年本该手软些,少杀几个的。”

徐凤年无言以对。

褚禄山双指微微捻动一颗微凉棋子,说道“抛开永徽之春那帮臣子不说,棠溪剑仙卢白颉,中书令齐阳龙,国子监左祭酒姚白峰,洞渊阁大学士严杰溪,南征主帅卢升象,龙骧将军许拱,等等,这些人,是赵惇帮他儿子请去京城填补张庐倒塌后的空缺,至于宋恪礼等人则是赵惇在世时故意压制的棋子,好让下一任皇帝以示君恩浩荡。那么兵部侍郎唐铁霜,新棋圣范长后,广陵道的宋笠,少保陈望,蓟州将军袁庭山,孙寅,陆诩,这些人,则是新君赵篆自己栽培的‘新人’。”

褚禄山冷笑道“除了对咱们北凉每一手都很‘无理’,其余的先手,可都很符合正统棋理。”
<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