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蘅设立采风郎一职,其实类似于后世的记者。
此刻,命令沈傲和夏传莲,各带几名小吏,前往外地收集新闻。
二人从未做过此类工作,心里不免打鼓,但又觉得此乃开山河之举,欣然允命。
台下跪坐的吕继祖,心中难免打着嘀咕,杜蘅此举莫非是为了收集什么情报?
可转念一想,他都是花神使司的花神使了,何必再用采风郎收集情报呢?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诸位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蒋由直起身子,拱手道:“久闻社长诗才惊艳,京城之中追捧者甚众,咱们第一次发刊,若有社长之诗文加持,无异于锦上添花,这样能够增加报纸的销量。”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不少人的附和。
一来确实是为报纸的销量着想,二来也是拍拍杜蘅的马屁,只可惜被蒋由给抢先了。
“何总,你怎么看?” 𝙢.🆅🅾𝔻𝕋🅆.🅻𝓐
“下官以为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杜蘅点了点头,说道:“也罢,拿纸笔来!”
这是要现场作诗了吗?
不少人以前都只听过杜蘅的名声,但现场见他作诗,他们还不曾见过。
看来此人确实才华横溢啊!
曹子建七步成诗也不过如此了啊!
很快,纸笔上来,杜蘅却挥了挥手,交给蒋由一个机会:“请蒋纂官替我抄录。”
“下官之幸。”蒋由立即招呼捧着文房四宝的小吏过来。
杜蘅随即念了一首七律和一首词,蒋由逐字逐句的写了下来。
众人阿谀奉承,彩虹屁都吹爆了。
唯恐落于人后。
杜蘅笑笑,挥了挥手:“行了,各自忙去吧!”
……
经过抄写员的加班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497章 活字印刷(2/2)
卖,也可以找人承包,将报纸分发给一些报童去卖,都行。”
“报纸还要再抄吗?”
“先看看销量,如果买的人多,就继续抄,反正第二期也没那么快出来。”
何解忧拱手:“好,我这就吩咐下去。”
杜蘅坐在位置上,继续想着活字印刷的事。
其实在历史上,我国的活字印刷,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同样的原因,就是性价比不高。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活字是由胶泥做的,而汉字有十万个,就意味着要刻十万枚的胶泥字块,跟西方的字母相比,可谓工程量浩大。
但同时,相比雕版,胶泥不易储存。
一套雕版,可能人死版还在,还能传给子孙,但胶泥多则几年,少则几个月就有可能出现损坏。
而且古代印书,一次性印的数量并不大,一是需求少,除了读书人,一般人不买书,二是地域受限制,基本只在本地卖,一本书一次印个百来本,就能卖很久。 𝙢.🅅𝕆𝓓🅃𝓦.𝙇𝘼
由于印的都是经典著作,这种书属于长销书,千百年都不会换内容,所以根本就没必要使用活字印刷。
但是报纸不一样,必须使用活字。
当然,报纸的销量一定要上去,否则注定血亏。
……
回到家中,杜蘅立即就将朱陶找来。
让他前往城外,去找一个民窑,烧窑的黏土掺杂一些胶质的药水,切成等分的块状,再找人在上面反面刻字,送入窑内烘烤,就能形成活字印刷需要的活字。
同时又把赵管家找来,让他带人前去常沙郡,那儿有个地方生产一种稀有金属,名曰连锡。
其实就是锑。<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