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街上百姓热烈的讨论,寒王府这边也收到了寒王殿下已经返回封地到达镇门西的消息,便派人守在王府门口。
等到封煜他们到达寒王府那条街的街口,看到寒王府门口已经站了一群人。
赵管家他们看到王爷,远远便迎上来,“王爷您什么时候到的封地?怎么不派个人给王府传消息,也好让派人去接?”
“前几天刚到,路上交通不便,道路泥泞,你们过来接也是麻烦,索性直接坐船回来。”
赵管家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发现就他们五个人回来,“王爷,怎么就你们五个人?封五和侧王妃他们还没到吗?”
“本王有些担心封地的灾情,便带人先行一步,封五他们在后面陪着侧王妃,还在回封地的路上。”
“封地内的灾情严重不严重?有没有什么人员伤亡?”
“都好都好,封地内一切都好。”
“之前一直下大暴雨,宋先生和王妃及时派人控制住了灾情,没有太大的损失。”赵管家见寒王殿下比离开封地前整个人消瘦一大圈,估摸着他们五个人一路风餐露宿,“你们五位一路上急着赶路也是辛苦,咱们赶紧回王府好好洗漱一番躺下来休息,热水给你们准备好了。”
“有什么事情等休息好了再说也行,王爷您现在已经回到封地了,现在也不急这一时。”赵管家一边说一边把他们往王府里面迎。
宋先生也在一边帮腔,“您先去洗漱休息吧,等您休息好了,我再去向您汇报最近这几个月封地发生的事情。”
一旁的李力和封一他们也纷纷附和宋先生的话。
“行,我们先进去,有什么话稍后再说。”
一行人往王府走去,王府里面的景色还是和他走之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封煜进了王府便让宋先生他们去忙各自的事情,想要见他们的话他会派人通知他们。
进了王府,张鹏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接下来便是封一接替他们的侍卫工作跟在寒王身边。
从王府门口一直到他的院子,封煜一路走来都没有见到顾言或者顾言身边侍卫的身影,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起顾言。
“王妃呢?这几个月他的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王妃最近这一个月除了胃口不怎么好,其他方面没什么问题,胡军医每三天便会去给王妃把脉,脉象显示一切正常。”
“一切正常就行,王妃最近这两个月是关键时期,赵叔你让下|面的人都机灵一点。”
“王爷您就放一百个心吧,我已经提前找好了产婆和奶娘并接进了王府,各类名贵药材也都按照胡军医的要求也提前准备好了,以备不时之需。”
封煜点点头没再说话,赵叔已经做了几十年的管家,说话做事都滴水不漏,井井有条,这些东西赵叔比他想得周到。
下人已经把浴桶搬进房间,把站在一旁伺候的下人都赶出去,封煜脱掉衣服疲惫地靠在浴桶边缘。
回想起那位年轻船夫的话,顾言和他肚里的孩子已经碍着某些人的路,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没命,这个王府里面还不知道有多少别人的眼线。
还有赵雅惠,他要怎么和顾言解释他这位侧妃?赵雅惠一来,他和顾言的秘密协议迟早会被发现。
要不要干脆让赵雅惠在来封地的路上直接病死?
不行,那样就太明显了,迟早会打草惊蛇,还会和赵家交恶。
万一赵雅惠对顾言和孩子不利怎么办?怎么想都觉得赵雅惠只有死了才能让人安心。
到底要不要让她死呢?
还是打着她的名号,把她放在明面上当靶子,让事情能暗中顺利进行?
封煜思来想去,决定暂时留赵雅惠一条性命,看赵雅惠的表现再做打算。
***
封煜洗去一身的疲乏,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便派下人通知宋先生和李力他们几人,让他们到书房等他。
封煜到书房的时候,李力他们已经先一步到达书房。
众人寒暄几句,便进入了正题。
“这次咱们封地下了数月的暴雨,有谁来说说你们都是怎么安排的?封地内的受灾情况怎么样?”
宋睿宋先生在封煜离开封地之后,全权代管寒王府里里外外的事物,便由他首先汇报封地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
“启禀王爷,咱们封地受灾并没有多么严重。在封地下大暴雨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是今年的雨水比较多,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后来我们几个人和王妃商量了一下,都觉得暴雨一直下个不停是有问题,担心暴雨一直下下去会引发洪水,便连忙通知各个郡县的官员提前做好防洪抗灾的准备——让他们带着青壮年男子把封地境内的各条河流和灾民开挖的河道连通起来。”
“也幸好今年春上王爷让灾民开挖的河道时,也下令让各个郡县的官员派人把他们管辖范围内的各条河流进行扩宽,清理淤泥。这一次封地下暴雨这些河流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雨水都通过连通起来的河流流进了灾民开挖的河道,没有让封地里的庄稼和房屋泡在雨水里过长时间,不至于出现难以挽回的损失。”
“除了一两个郡县阳奉阴违,没有按照王爷颁布的诏令办事导致辖内引发洪水,数个村落房屋坍塌,淹死十几户人家,其他郡县和他们辖下的村落都有好好落实王爷的命令,没有发生房屋坍塌、百姓死亡的情况。”
“王爷您之前没在封地,道路也塌了,封地内的消息也传不出去,属下们和王妃商量一番便私自决定把那些阳奉阴违不干实事的郡长县令全部都抓了起来,等王爷您回来之后再进一步定夺,并派可靠的人暂时接管这几个郡县来处理灾情。”
“房屋坍塌无处可去的百姓,便由当地的郡县掏钱拿粮食给安置好他们,咱们王府也负担了其中三成的开销,再根据每家每户按照受灾情况的不同,由咱们王府给他们分发每家每户五到十两不等的补助,另外的补助由郡县禀报朝廷得来的赈灾钱粮承担。目前咱们封地受灾严重的百姓总共有一百二十一户,王府共花费玖佰叁拾柒两银钱。”
“至于其中的补助标准,全部都在这张纸上面。”宋睿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恭敬地递交到封煜手中。
封煜接过纸张随手放在一旁,“继续说下去。”
“是。”
宋睿又继续说下去,“除了银钱补助,王妃做主从今年收上来的粮食中拿出四百石发放给这些无家可归百姓。”
“经过这次,相信咱们寒王府的形象在封地百姓的心中会抬高一大截,王爷您也会更加受封地百姓的爱戴,威望更加高,咱们也能趁这次机会替换掉那些酒囊饭袋的官员,安插咱们的人。”
“嗯,宋先生说得不错。”封煜挥手让宋先生坐下,点了下一个人,“邢先生,最近王府的收入怎么样?”
留着山羊胡的邢先生兴奋地站起身,从怀里掏出一本账本呈给寒王。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经过属下粗略估算,咱们王府现在每天都能净入账三百两白银!”
封煜倒是没想到如今王府每天能入账这么多钱,当即来了兴趣,“哦?邢先生快给说说是怎么回事?怎么每天可以入账这么多?”
宋睿他们也没想到王府如今每天能入账这么多钱,以前王府可是一个月都不能入账三百两!
“王爷请听属下慢慢道来。”邢先生又从怀里掏出一本账本,打开翻到其中一页。
“单说馒头店,目前咱们王府已经在封地内,各个郡县都开了馒头店,共计两百一十三家。”
“这么多?!不可能吧?”众人惊呼,有点不相信邢先生说的话。
一家小小的馒头店,怎么可能会在封地遍地开花?
邢先生没搭理他们,继续往下说。
“馒头店刚开张的时候,封地里的百姓不太能接受馒头这种东西,但是,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一家馒头店每天卖出馒头的数量已经可以维持在八百五十到一千个馒头。就算按照每天每家店最低卖出八百五十个馒头来计算,这么多馒头店铺一天也可以赚九十两。”
“更何况,这还不算上到现在为止仍然有自持身份的人因为馒头是麦子做出来的东西而不愿意买回家吃。”说到这里,邢先生转身去问在座的各位,“各位知道这些店铺一天消耗的面粉是多少钱吗?”
宋睿想了一下目前麦子的价格,给出一个估计数,“十五两?”
“不对不对,你这估计的也太低了。”李力不认同宋先生给出的价格,“俺倒是觉得至少每天要花二十两在面粉上。”
“我倒是觉得没这么多。”一旁的封一也开口说出自己的看法,“除了咱们封地,谁知道可以把小麦磨成面粉当粮食?我感觉每天消耗的面粉成本会更低,大概有十二两。”
“你说得不对。”
“据我所知……”
“……”
邢先生见他们争个不停,转身去问寒王殿下的看法,“殿下觉得馒头铺一天能花多少钱在面粉上?”
封煜知道麦子价格低廉,但每天要卖出那么多的馒头,一时间也算不出具体的成本,“应该只会比十二两更高。”
邢先生笑着摇摇头,气定神闲地看他们争论。“不对,都不对。”
李力是个急性子,见他们说得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也不想再猜。
“既然都不对,那我们也不猜了。老邢,你说这成本到底是多少?”
作者有话要说:写屠户的原因:
一、封煜这么久没回封地,个人觉得还是要侧面写一下顾言一系列作为带来的成效。一直用主角的口吻三言两语写百姓生活得好,感觉也展示不出百姓生活的改善,所以就打算写先前出现的人物屠户来展示百姓的生活。
二、屠户这个配角以后还会出现,先显示一下他的性格,要不然以后出现的时候总不能这个人突兀地出现了,然后和受有了更深的交际。
写汇报内容也是打算显示显示顾言的重要性,封地里的人总说顾言厉害,但是感觉读者也不怎么能感受得到,而且这里的钱也是封煜准备争夺皇位的基础。
没钱夺皇位都没资格,兜里有钱的属下可不想陪一个穷光蛋苦哈哈地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