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宇的面前放着一本羊皮纸包裹的书籍,做成这种古老的样子并非有意为之,他怀念起小时候在飞船上的日子,那个时候邱欣然的手工是几个人里最好的,谁让她有一只机械手臂呢。
文柏到死才把手记交给他,而他也一直克制着自己马上翻开的欲望,这里面可能会有让他颤抖的内容。
“那一年,我十岁,一个男孩儿对我说,我很强,那一年我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邱欣然手记》
当页面翻开时,墨迹间流畅的线条里透露着圆润和流畅,仿佛能看见一只纤纤玉手正在纸面上优雅的滑动,字符的曲线透着女主人的气息……
我的右手是一条机械手臂,因为与别的小朋友不同,所以我天生就不爱说话,总是喜欢把那条手臂藏起来,直到他抓住我的手说,这只手很有力量。
想想很好笑,那个时候的他明明情书满天飞,我却会因为看到他而脸红,但与他牵手的是她。
那时的我不懂这是什么,只觉得会很难受,有的时候难受到想哭,所以我希望自己更强,甚至强得过他,但真的没办法,那家伙的大脑和别人的都不一样,他能直接与中心计算机相连,与妙妙之间的沟通甚至可以不通过任何机器,这不是人拥有的能力。
基于超导约瑟夫森效应和磁通量子化现象制造出来的超导量子干涉仪对于脑磁测量还有一些难度,用这种原始的设备进行人脑量子化是不可想象的,建模、同位进化、反向输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我不认为凭借“郑和”号现有的手段能够实现,事实上后来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成功。但关于同位进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是我研究的主要方向。
起先,我跟随文松学习植物学,但最终我转学了系统与计算机工程,我的导师是傅丽娜,一位极度自负的女性。
那天是“先驱”发射的日子,整个工作项目由我负责,说到这里倒不得不说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根据《飞船法》,飞船的一切由船长负责,但部长级提名需要投票表决,其它各部都没有太大异议,唯独工程部长的提名是两个人,我不清楚魏子娇为什么非要和我争这个
当时的魏子娇已经是郑和学院的院长了,无论是否参与竞选,她在飞船上的地位都足够高,而且当时的科学部长年事已高,确实需要换人了。魏子娇如此行为只能说明一件事——她吃醋了。
有时我也感觉很冤,明明我没有任何越矩行为,可她偏偏要处处针对我?
呵呵,女人呀。
或许因为机械手的原因,我时常不把自己当女人,甚至不把自己当人。
“先驱”发射前有一小段插曲,说起来人为的责任倒是小得多,毕竟这老破星舰已经开了一百六七十年了,“先驱”的外舱门怎么也打不开。根据记录,返航暴动时物资舱发生了一次爆炸,那次爆炸让我们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基础材料。后来这些舱室虽然得到了修复,但珍贵的材料却再也无法回来了。
“先驱”所在的舱室虽然保留了下来,但好巧不巧舱门却受那次爆炸的波及,在漫长的航行中自行损坏了。
“需要从外部进行切割。”
我的助手宋微尘是一位标准的帅哥,说起来他有优秀的基因,现任政委宋泽宇是他的父亲。宋微尘虽然有足以受到明星般待遇的脸,但他表演的天赋是真的一点儿没有继承他的父亲,选择宋微尘当助手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优秀,恰恰相反在工程部他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工程师,我欣赏他的是足够沉稳的性格和不会让人误会的语言能力。
外部就是太空行走喽,这本来是机械体2号的工作,然而这台机械体的年龄比187年的旅程还要长。因为物资的损失,导致这台机体的部件无法得到更换。我们增材制造技术很成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3d
第28章 邱欣然手记:太空行走(2/2)
打印技术”,但该机械体的核心驱动部件却不是这项技术能制造的。
“给我准备宇航服。”
我甚至都没有向中控室汇报这件事。
太空行走有一定风险,不过对这项地球人二百年前就掌握的技术,我并没有当作一回事。
准备宇航服的时候,宋微尘也在同时做着准备,我的宇航服是特制的,右手臂部分是一支机械手,通过脑控技术实现控制,摘掉机械手的工作就由宋微尘负责,我也只允许他负责这个工作,因为我厌恶别人触碰我的身体——男人女人都一样。
“我一个人就够了。”
“按照规定,出舱必须两人以上同时进行。”
“还真死板。”
我抱怨了一句,但并没有指望他会放弃自己的想法。 𝙢.𝓥𝓞𝘿𝕋𝓦.𝕃🄰
宇宙啊,那种感觉肯定没有诗文中描写的那么美好,面对无尽深渊般的存在,恐惧总是第一个来袭的感觉,我努力克制着这种恐惧。
从减压舱出来我就感觉凉飕飕的,当然宇航服肯定是恒温的,这种感觉来自心底。爬向舱外时会感觉偌大的宇宙只有我们一艘飞船的存在,我死死攀着飞船边缘的安全扶手,仿佛在抓一根救命稻草,不过很快我的状态就恢复了正常。
我知道宋微尘在我身后,但我不方便回头,有的时候我会怀疑这艘老旧的飞船能否坚持到最后,因为我们所使用的装备都已经开始老化,不论我们如何维护保养,只要使用就会有损耗,所以不论是“郑和”号还是“世昌”号,200年的使用寿命已经是极限了。
宋微尘还要携带设备,所以他“走”得很慢,而我先一步来到损坏的舱门前,还没有使用仪器检测就发现了问题。
该死的“返航暴动”!
我暗自咒骂着这场来自173年前人为制造的恶性事件,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做出伤害自己人的行为,尽管对那场事件的分析结
如果不是漏率检测合格,我简直就要怀疑这扇舱门是否已经报废了,它的外表用肉眼就能看到多个撞击坑,那是爆炸残片撞击导致的。这可是经过高温、低温、真空环境和密封性开关功能检测过的舱门啊,就算这里不是居住区,可维修时不应该好好修补一下吗?
从这些斑驳的痕迹能看出,飞船史的记载是真实的,暴动后伤亡过大导致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当时负责修理中轴真空舱的人并不专业,以至于我当时在想,飞船能顺利航行到今天是否运气的成分大一些?
“看来需要切割了。”
在地球上,搭建超高真空设备时就要避免冷焊,金属在真空环境中直接接触会紧紧地贴合在一起,无法分开,十分牢固,这就是真空冷焊现象。真空舱的舱门无法打开的原因竟然是一块脱落的金属与舱门连接处发生了粘连,以致卡住舱门无法从内部打开。
“它们完全忘记自己属于两块金属了。”
平时的我并不是个幽默的人,但我觉得和宋微尘在一起的时候这样说话会好一些,否则更加沉闷的他会让我无所适从的。
太空制造而已,技术已经很成熟,“郑和”号就是在轨制造的庞然大物。工程部的手册里记录了航行以来所有应对方法,我对此了然于心,但是做起来时却发现并非那么简单,如果我没有机械手的话。
此时我真的觉得自己挺行的,简直就像一台机器人,焊接器在我手里玩得飞转,几分钟我就处理了故障。
“看吧,比起汇报这样简单多了。”
我为我的成果感到高兴,如果不是工程部长亲自操刀,只怕又要拖上几个小时,“先驱”就不能按时发射了。其实这样说也是为了缓解宋微尘的紧张情绪,毕竟这个刚毕业不久的小伙子还是第一次出舱,但紧接下来我听到他发出一声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