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姜府这边的日子就这样进入了日常模式。
丁忧闭户,子侄读书。
杏儿每日帮着处理书信往来,自己手里的站点也初见雏形。
棺材铺也开了起来,老规矩:左边卖棺材,右边开医馆,后院做善堂。
锦翠姑姑这边也直接把大胡子等人全部收编。
一边基础培训军令和军队的指挥用语,一边开田垦荒播种插秧。
京都那边,姜含赋第一个月交了三篇像麻花一样狗屁不通的文章。
黎云缨批复:每日加练一篇书法,本月完成质量不过关,打五棒长长记性。
那管事与先生收到回信后,立即叫来人,请了家法。
当着所有学生面,啪啪啪打了五大沙威棒。
然后所有人都老实了,无人再敢逃课迟到早退。
姜含赋:······我命好苦。
而且他不知的是,自己是鬼手麻花文被公告在乡下学堂,所有路人都可见。
在姜县成为一例典型反面教材。
一连四五个月,姜县人都很好奇这个京都的草包老爷又要出什么高句出来,让大家茶余饭后的时候乐上一乐。
最励志的应该是姜成仁了,终于有个连他还不如的大侄儿了,参照对方的错误查漏补缺,居然还得了个小红花,二季度最佳进步奖。
他想不到人生第一次领奖是三十岁的时候,上台领奖时老激动了,决定晚上带回去给他老爹老娘还有媳妇,好好看看。
小红花耶,他也有了!
豆儿:爹,我都有快十个了,你这个······
姜小十一:嘘,别告诉你爹那是我们让给他的,你看他都哭了,伯母说要互帮互助,就你爹一个花花都没有,他可真是太可怜了。
姜含光他们自是不用说的,后来黎云缨解了封禁,也照常闭门读书。
劝都劝不出去,可能半月会应一次外面的邀约。
每次三者同行,都相互照顾得很好,同进同出一个都不少。
自打那次闹剧后,所有人都自发约定不得靠近他们三步之内,免得唐突了人家。
这人好不容易出来,别又给吓着了。
到时候人家长辈不让同他们玩了,得不偿失。
对此,黎云缨可是连连摆手辟谣。
还真不是她把人关着的。
劝了,她第一个劝的。
但无论她怎么劝,在读书这件事上,两个小子的自觉性、自律性那是得天独厚。
别的老母亲劝学。
她劝:乖,歇歇吧。
看看外面,春色满园关不住,春江水暖鸭先知,去玩呀去看花啊!
咱们家不缺状元,给其他人留点机会啊崽。
姜含光:不不不,老爹和大哥有的,我必须有。
姜含珏点头,好。然后放下书帛,拿起了剑谱。
黎云缨:······
儿子太好学怎么劝,在线等,急。
锦翠暗自浅笑,从旁劝道:公子们大了,就随他们去吧。
黎·凡尔赛·姜县分赛·云缨叹息:儿大不由娘啊!
她拍拍手叫上人,带着她的百万家财(两个小土狗)出门。
然后开启乡下养老逛吃逛吃的一天。
顺便看看有木有一个小目标的项目。
置置业入入股。
这日接到通传,姜含璋的妻小午时进城。
黎云缨心里悬着的一颗石头,总算落下。
孩子们平安了。
她给院中捡了跟狗尾巴草逗猫的姜含光抛了一颗蜜枣过去,奖励他事情办得不错。
姜含光瞅了瞅指间的蜜糖色,转手一弹,喊道:
“兄长不喜酸甜,无福消受,烦弟弟代劳了。”
姜含珏的剑尖一平,稳稳地接住。
剑招收起后,将其放置墙角的海棠树下,喂起了蚂蚁。
锦翠领着人进来时,只一眼就又咋呼了:
“这可乱喂不得,以后蚊虫安营扎寨生了窝,会吓着小少爷小小姐的。”
正说着小少爷,一个豆丁跑过来,兴致勃勃地喊人:
“六叔,你又换剑啦?你的渊虹剑呢?咦,小蚂蚁耶,我也要喂!”
姜含珏默默地退后了两三步。
他不喜欢带崽。
他那被大胡子带得日渐社牛的兄弟三步并两步地蹿过来。
姜含光一把抄起那豆丁,吧唧一口在奶娃娃脸上,“姜小宝,有没有想你叔?”
被托举的姜小宝,回头就嘴了一口他五叔。
抱着脖子蹭啊蹭,撒娇道可想可想了。
“有多想?”
“想你想得饭都吃不下,肉肉都不香了。”
“哈哈哈哈,这么想的么,叔也想你的很呀,看,叔还给你准备了礼物。”
姜含光掏出了他的见面礼,一打临摹字帖,有篆楷有狂草。
姜小宝:······
听我说,谢谢你。
淘气的姜含光见豆丁吧唧嘴,眼底有了泪光的痕迹,手上一动,字帖下赫然藏着一副弹弓。
琉璃支架虎筋皮,射程远准头好。
姜小宝眉开眼笑,露出还没长齐的牙,偷偷咧嘴一笑。
两人瞒着他爹,不言而喻地达成了叔侄天下第一好的共识。
姜含璋如何能将这点小把戏入眼,只端正地在前头喊了句,昌泽。
被突然点名的姜小宝乖乖地上前去,与一家人齐齐整整地给正坐上的老祖宗请安。
黎云缨本想让他们不必虚礼。
姜含璋却道礼不可废,所以携带着妻小行的皆是全礼。
姜含璋娶的媳妇南阳钟氏也是出自诗书礼乐之家,南阳书院院长之女,是最最知书达理之人,对她这个继婆婆也十分敬重,
小夫妻二人很是登对。
二人带着孩子们与随行一众,行完全礼后姜含璋继而再拜:
“此行,多亏了母亲安排的护卫击退山匪,儿子这才能保护家小的周全。”
上一世,姜含璋的妻儿回京途中全被劫匪残害。
他终生不娶抑郁了一辈子,也无心仕途,还将家主之位传给了姜含光。
这一次她提前布防,让陈阿大带人还请了镖局的人一起去接。
确保万无一失。
黎云缨摆摆手,让他免礼,“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媳妇姜钟氏一起再拜,又喊道:“孩子们快给祖母磕头。”
知道两个大的劝不动,她忙叫人抱起小的来。
地上三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看得人实在是欢喜。
“孙儿孙女给祖母请安。”
黎云缨看得心都要化了,“我的小心肝宝贝,快起来,吃糖果点心。”
大名姜昌泽小名姜小宝的,今七岁,他爷爷亲自启蒙的唯一孙辈,自幼聪颖也皮实。
二小姐姜小妮四岁,旁边姆妈手里还有一个奶团子。
“这是老三?快抱给我瞧瞧,取名字了没?”
奶娘抱着小少爷上前,媳妇姜钟氏抱过小儿,上前再次行礼。
黎云缨忙让其免礼,奶娃娃乐呵呵地朝她一笑,逗得锦翠等人直开怀。
看着就是个可人的崽,简直和姜含光小时候一模一样。
他母亲姜钟氏温柔一笑:
“郎君说等回京请家中长辈赐名,早前信询祖父报了生辰,说得请了上仙赐字,就还请母亲赐个好养活的小名吧。”
黎云缨笑着摆手,“我也没读过几本书,什么赐不赐名的,不若就像小宝小妮那样,叫小团如何?小团圆的小团。”
而且姜小团不足周岁,可不就是一个小小的奶团子。
钟氏也很喜欢这个名字,温婉地笑道,母亲过谦了。
姜十一这个最佳捧场王拍手道:“这名字好,姜小团,我是你小十一姑姑!”
“嘻嘻伯母快看小侄子还冲我笑,乖乖你说你是不是回来和我争宠的?”
欢声笑语中皆在说姑侄二人越看越像。
都是即聪明又可爱的那一款。
黎云缨笑着给了见面礼,又逗了逗奶娃娃,“我的乖团团,等你长大了,祖母一定让你娘给你娶个如花似玉的小媳妇。”
锦翠亲手递给姜钟氏一个礼盒,打开一看金光闪闪,除长命锁玉如意等吉祥祝福的不提,那小金元宝摞得一溜一溜的,看得就让人欣喜。
出身礼乐之家一直视金钱如粪土的钟氏女看后也直言道太贵重了,不过是半岁小娃娃。
但打心底是高兴的,毕竟当家后方知柴米油盐贵,谁还嫌钱多呢。
黎云缨主打一个有钱老太太的人设。
她摆摆手阔气地说长者赐而不辞,姜钟氏看了他夫君一眼才道一句母亲破费了,将其收下。
姜小宝抖着机灵也上前腻歪黎云缨,抱着她腿黏糊糊地喊:
“祖母,我也要小媳妇。”
黎云缨一把楼主像猫儿一样撒娇的崽,眉笑眼开地逗他:
“哎哟那当然少不得我们大少爷了,小宝啊你想要找个什么样的小媳妇?”
姜小宝停下吃蜜饯的手,认真地想了想,答道:
“像祖母一样好看,像娘亲一样温柔的,还像十一姑姑和妹妹一样可爱的,嘻嘻。”
姜小妮猛然被点名,也围过来露出一口小糯米牙,眉眼弯弯地学舌道:
“那我也要嫁像父亲叔叔们会做学问的,像哥哥会照顾人的。”
听听这话说得,没人听了会不高兴,方方面面全都到位。
黎云缨搂着两个崽崽笑得直喊心肝宝贝。
姜含光忍不住咋舌,啧啧啧来的这是一个比一个的,比他还会。
冲他大哥姜含璋竖了个大拇指,又拐了拐他小弟姜含珏让闷葫芦学着点。
一家人越说越笑。
越笑越开心。
在旁的姜含璋对着夫人小声道,一路辛苦了。
姜钟氏低眉浅笑,不辛苦,劳郎君记挂。
见他夫妻二人琴瑟和鸣相亲相爱,所有人见了都羡慕不已,纷纷立志寻妻/夫如此。
姜县的姜府,随着新家主夫人与小小公子们的到来,让黎云缨的院里添了几分含饴弄孙的喜悦,好似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