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柳诗诗的指挥下,这些大周的将士们迅速朝着砚台城内涌入。
砚台城的守将们,先前见识到了刘季等人攻击那些海寇,所以自然便将刘季一行当成了自己的同盟军,轻易便就放刘季等人进了城。
旋即,在得知刘季等人居然是从大周前来侵占他们南燕的周军后,这些镇守砚台城的守军们,纷纷面面相觑。
但饶是如此,他们却也没有第一时间将刘季等人赶出砚台城。
只因他们清楚,若非是有刘季等人前来襄助,只怕此时此刻,他们的砚台城已经被那些海寇们给攻下了。
届时,等待他们的,必然是被这些海寇在城内尽情屠戮一途。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单说刘季等人在砚台城内,对那些潜入城内的海寇们进行驱逐,效果还算不错。 🄼.𝓥🅾🅳𝓣𝙬.🅻🄰
仅仅只是用时了不过半天的时间,他们便就将城内的所有海寇们,具皆给歼灭殆尽。
此举,一来对那些海寇们是一种打击,二来也是解救了砚台城内的百姓。
毕竟若留这些海寇们继续在砚台城内烧杀抢掠,只怕被他们残害的南燕百姓,将会更多。
“咳咳,那个……末将乃是砚台城的郡守,胡中杰,多谢各位对我砚台城的襄助!”
一位看上去约莫四十出头的中年燕军将领,对着刘季等人深深鞠了一躬,由衷地表示感谢道。
闻言,刘季耸了耸肩,道“无妨,胡将军应当清楚我们此次前来砚台城的用意所在吧?”
“这……”
听完刘季的话,那个胡中杰嗫嚅一声,道“末将在砚台城也顶多只能算得上是一个听从命令的副职,并不能决定砚台城的所属问题。所以,呃,想必将军你应当能够理解的吧?”
“非也!”
刘季唇角微微一勾,两眼眯了起来,道“不管之前你胡将军是不是这砚台城的最高统帅,但眼下,放眼整个砚台城,也唯有你胡将军拥有最高的话语权。所以此刻砚台城的归属问题,说到底不过是你胡将军一句话的事情。”
“可是……”
胡中杰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苦笑,道“若末将越俎代庖,代替岳州牧做出砚台城归属问题的承诺,事后等岳州牧再回砚台,末……末将又岂能活命?”
“呵呵!”
刘季冷冷一笑,道“谁告诉你那个岳州牧还能有回来监督你的机会呢?”
“嗯?”
闻言,这位砚台城的守将不由得一愣,下意识瞥向了面前的刘季,道“阁下的意思是……眼下岳州牧等人被我南燕的君主遣往西南方向阻击大周和南楚的联军,已经没有返回东陆的机会了吗?”
刘季淡淡地开口道“不错,虽然本王不敢向你保证,但本王可以确定,那岳州牧再返回砚台的机会十分渺茫。”
“再者说!”
他把肩一耸道“届时,等砚台成为我大周在南燕东陆的据点之后,即便那岳州牧再想要返回砚台,便也只能是痴心妄想。而你胡将军在我大周军队的庇护下,又何惧岳州牧对你的施压?”
足足过了好半响,才见胡中杰“唉”地一声深深叹了口气,道“其实眼下末将除了归附于你们这支周军之外,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不是吗?”
刘季不置可否。
见状,胡中杰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苦笑,道“末将知道,倘若末将不同意这一点,只怕你们已经做好了将末将等一干砚台城的守将从上到下全部更换一遍的准备了吧?”
对此,刘季倒没有否认,道“胡将军说的不错,我们的确已经做好了将你们这些砚台城的守将换成听从我们安排的一批人的准备。当然,若胡将军你肯同意本王的提议,本王自然是最喜闻乐见的一件事。”
“毕竟!”
他道“你胡将军在这砚台城内还是拥有一定威望的,有你镇守砚台城,本王也能够放开手脚对付海寇以及其他临近城池的南燕守军!”
刘季这番话,等于是直接向对面的胡中杰明牌了。
胡中杰尽管很不想赞同刘季的提议,奈何求生乃是人之天性,何况到了他们这个位置,对于自身的安危无疑比普通人会更加看重。
所以,在斟酌再三之下,最终,这位砚台城的守将只得点头同意,道“唉,阁下的口齿果然足够犀利,这般巧言令色之下,末将的确很是心动。不过,为了让末将彻底死心认命,阁下能否告诉末将,你究竟是谁?”
“哦?”
刘季耸了耸肩,唇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道“既然胡将军想知道,那么本王告诉你却也无妨。本王正是大周的一字并肩王,刘季!”
“你……你就是那位大周的一字并肩王?”
听完刘季的话,胡中杰脸色骤变,眼中的神情一连变幻了数次,也不知究竟是对初见这位大周传奇人物的激动,亦或者是被刘季这个如雷贯耳的战神级人物所震慑了心神。
总之,此时此刻,胡中杰的面部表情可谓是极为精彩。
过了足足好一会儿,才见他深深地瞥了刘季一眼,脸上露出一副由衷的颓败和崇敬表情,道“早知道阁下乃是大周的那位一字并肩王,那么末将便就不会与你多说这么多话,而是一早便向王爷你投诚了。”
说着,他面露苦笑道“且不说那西秦、东魏和大梁三国,都在王爷你的手上吃了个大亏。就单说眼下我南燕如今出现的这番乱糟糟的迹象,不也是因你这位大周的一字并肩王而起嘛?所以,既然你并肩王想要我砚台城,末将又岂敢有拒绝之理?”
刘季笑了笑,没有说话。
虽然他不知道自己此刻在大周周边各国人的眼中,究竟是一种何等的形象。
但他却也知,像西秦、大梁以及南燕这三个与大周为敌的国家百姓以及王孙贵胄们看来
第265章 国君逃了(2/2)
,自己对他们的威胁,甚至比大周的皇帝还要可怕!
故而。
眼下面前这位砚台城的郡守,向自己俯首投诚,刘季并没有怀疑对方是在诈降。
毕竟他知晓,这个胡中杰心里应当清楚一旦惹怒自己之后,所要付出的是何等惨痛的代价。
为了跟进一步让胡中杰坚定投诚自己的心念,刘季当下迈前一步,将浑身大宗师的气息逼了出来,道“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胡将军能够在这个时候选择投诚我大周,本王很是欣慰。放心,本王既然做出了保你不受那个岳州牧降罪的承诺,便会信手此诺。”
“末将自然不会怀疑你并肩王的承诺!”
胡中杰深深地瞥了刘季一眼,道“如今我砚台城的守将,共计两万五千六百七十二人,其中有一万一千二百训练有素的细柳营守城军,余下的便都是从各个官府抽调来的衙役和家丁。稍后末将便会将他们都召集过来,接受王爷你的检阅!”
说罢,就见这位砚台城的郡守冲刘季俯首施了一礼,而后转身迈步而去。
目送胡中杰离开的萧索背影,刘季神情微微一动。
当然,他清楚都到了这个时候,这位砚台城的郡守自然没有机会再耍诈诈降了,只是感慨对方镇守了砚台城多年,突然将砚台城整个拱手让给大周,心里多少有点唏嘘不舍罢了! 𝙢.𝙑🅾🅳𝙩🆆.𝙡🅰
只是可惜,这个世上并没有那种一人一城的孤胆英雄。
尤其是如今天下出现大动荡的时候,除非是真正实现了大一统,否则,单个的城池根本不值得镇守。
因为你想守也守不住。
还不如趁现在,拱手让更加强大的人来接手对这座城池的防务工作,如此,还能在事后有人追责时,有一个比较好的借口托词。
再说刘季。
在成功兵不血刃地拿下砚台城后,刘季所率领的这支四万人的周军,可谓是在南燕的东陆彻底站稳了脚跟。
这个消息,也在第一时间被传递到了蓟城皇宫燕东来的耳中。
燕东来气的额头青筋差点儿没有直接暴突了出来,道“镇守北境的王朗、秦越都是白痴吗?连大周的主力都被抽调到了我南燕东陆,他们居然一点察觉都没有,完全都是一群饭桶啊!”
“还有那个胡中杰!”
他的表情变得有些狰狞,道“千万不要让这个叛逆落入朕的手中,否则,朕必然要诛他的十族!”
只可惜他也清楚,这个时候再说这些,意义已经不大了。
因为刘季等人如今已经占据了砚台城,而砚台距离他们南燕的国都蓟城不过只有数百里。
从此,他们蓟城,便就等于落入了大周的眼皮底下。
只要他们想,可以随时派兵前来攻打南燕的国都。
再加之如今大周的江州镇东军和南楚的赣州军,又在南燕的西南一线,牵制他们的将近半数大军,此刻的南燕用风雨交加来形容,都不为过。
“立
燕东来把双拳紧紧一捏,道“将北境的王朗和秦越都给朕调回来驻守蓟城,这两个白痴既然守不住北境,那就让他们回来镇守京都。朕就不信了,在朕的眼皮底下,他们还能愚蠢到将自己的防线拱手让人吗?”
面对燕东来的命令,殿下的诸多南燕大臣们纷纷都没有发表意见。
只因他们清楚,眼下这种情况,的确是蓟城比周边各处防线最为重要。
毕竟敌人都已经来到自家大门前了,你还守在远处的街道上,那无疑是没有任何效果了。
这时,一位大臣开口道“启禀陛下,要不要将南境的守军也给调回到蓟城?毕竟光靠北境的驻军,怕是很难完全守住蓟城的……”
闻言,燕东来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只一眼,便看得这位大臣浑身咯噔一下,忍不住颤了一颤。
随后,便见这位南燕的君王冷冷一笑,道“朕知道你们都在担心什么?你们都在担忧朕是不是因为砚台城落入了大周的手中,所以心里极度紧张,恨不得将我南燕周边的所有驻军都给调来蓟城勤王。但朕不傻,朕很清楚,一旦将这些驻军都调来了蓟城,到那时……”
他故意顿了一下,才道“只怕我南燕就仅仅只剩下蓟城这一个城池,届时,我南燕就等着亡国灭种吧!”
见燕东来能够说出这种话,在场的诸位大臣均自忍不住暗暗松了一口气。
由此可见,他们的这位君王还是清楚将周边驻军调回蓟城勤王之后果的。
事实也正如燕东来所说的那边,一旦当真将周边的驻军给调回了蓟城,那么届时蓟城一旦被围,等待他们的,还真就只有彻底投降灭国一途。
别的不说,到时候粮草一断,他们即便再有骨气,却也唯有向周边的敌人投降。
这一点,刘季又何尝想不到?
但燕东来不调回周边的驻军,并不代表他们南燕周边的驻军就能够守得住自己的防线!
譬如眼下的南燕西南边陲。
在镇东军和南楚赣州军,联手攻击下,南燕西南边陲的驻军,可谓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武器不如别人先进,人数方面也不占优势,甚至连统军的将领在排兵布阵上,也不如别人灵活多变……
诸般纷纷落后的情况下,西南防线被周楚联军犹如推土机一般给推的节节败退。
终于。
战斗持续到第三天的凌晨,南燕的那位国君是彻底坐不住了。
因为他得到的最新消息,他们南燕的西南防线,隐隐有被周楚联军彻底击溃的征兆。
便在当天上午,他拟了一封奏折,将帝位传给了自己那位八岁的大皇子,然后自个带着自己的宠妃坐船,自南燕的南部东广郡,逃出了南燕。
南燕国君于国战的关键时期,逃亡国外的这个消息,便在当天,瞬间传遍了整个南燕的大街小巷。
第二天,更是传遍了整个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