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目光灼灼地望着面前的刘季,樱唇轻启,道“刘季,原来你竟不是建功立业心切,而是心系天下苍生。这天下的百姓能够有你这位一字并肩王,当是天下百姓之幸啊!”
闻言,刘季耸了耸肩,道“我本就是出身于市井的升斗小民,如今德蒙陛下恩宠,做到了大周的一字并肩王之位,自然也不会忘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是吾辈为官者的毕生使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柳诗诗将这句话喃喃念了一遍,旋即,娇躯猛地一颤,俏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一抹酡红的神色。
下一刻,就见这位大周羽林卫的卫长看向刘季的目光,透着一股难掩的欣赏和敬服,道“刘季,大周有你,当真是我大周之幸,请允许我代表我大周以及天下的百姓们,向你一拜!” 𝓜.𝙑𝙤🄳𝙩𝕎.🄻𝓐
说罢,柳诗诗恭恭敬敬地朝对面的刘季鞠了一躬。
见状,刘季连忙上前扶住这位柳大卫长的下臂,将她搀扶了起来,道“诗诗,你这么做可当真是折煞于我了。我方才已经说过了,之所以我要一统六国,是因为要为这天下的百姓谋福祉,故而,诗诗你无需对我如此!”
听完刘季的话,柳诗诗郑重其事地点了点螓首,道“好,此事我就不再提了。唔,那么接下来,我们又当如何呢?”
沉吟了片刻,刘季方才开口道“我主张放缓对南燕北境的攻击,是因为不给那些海寇们登上南燕东陆的机会。既然眼下不好对北境发动攻击,不如我们直接东进,率先一步占领南燕的东陆。”
“如此!”
他把肩一耸道“一来,我们可以借这个机会占领南燕的东陆一带。二来,也可以有效预防东海的海寇趁机登上内陆,从而确保东陆一带的百姓不受这些海寇们的烧杀抢掠!”
柳诗诗眼前顿时一亮,道“这个计策的确很是不错,事不宜迟,咱们立即就出发吧!”
刘季点了点头,道“行,既然如此,那诗诗你就通知下去,让大家简单修整修整,立即向南燕的东陆方向进发。”
“是,卑职遵命!”
眼见有一队大周巡逻部队走了过来,柳诗诗当即一本正经地向刘季行了个标准的大周军礼道。
刘季也回了她一礼。
然后,两人便各自带领一支两万人的军队,采取急行军的方式,快速朝着南燕东陆的方向逼近。
刘季计算的很是清楚。
这边南燕的北境驻军,经过这么一段时间被刘季等人的饱和攻击,早就在心里上对周军形成了一种畏惧之意,所以根本不敢主动去试探对面周军的实力状况。
于是。
刘季仅仅只余留了一万左右的守军,在短期应付南燕北境的这支燕军,便就足矣。
只要他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南燕东陆的侵占,再趁机向南燕的都城蓟城方向发动攻击,那么,便就能够吸引南燕四周的驻军都往蓟城集结。
到了那时,他就可以实现对蓟城的四面围困这一战果了。
而一旦蓟城被围,那么等待南燕的,便唯有被大周给彻底占据一途。
或许。
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刘季的这次行军计划能够顺利进行作为前提。
差不多午时时分。
刘季和柳诗诗所率领的四万大军,成功来到了南燕的东陆。
从这里可以看到,某些村庄似乎已经遭到了海寇们的劫掠,村内的不少房舍都像是被大火焚烧后的痕迹,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甚至还有不少村民被烧焦的尸体。
柳诗诗瞳孔骤然一缩道“看来事情果然如王爷你所料的那般,那些海上的贼寇们有些已经登上了内陆,开始对我内陆的百姓展开烧杀抢掠了。”
刘季道“看这焚烧的痕迹,那些海寇应该还未走远,速速让将士们以千为单位,在各自千夫长的带领下,挨个对周围的渔村进行搜寻。一旦寻到那些海寇的下落,不要单独与之缠斗,而是第一时间找到周围的同伴,再对那些海寇展开合围!”
闻言,柳诗诗若有所思道“所以王爷你的意思是,这些海寇们的战斗力要胜于我们大周的单兵,故而才想让我们以人多取胜吗?”
“不错!”
刘季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道“这些海贼在东海横行了这么多年,一直未能被北齐、东魏和南燕这三个临海国家给歼灭,便足矣证明他们的不凡之处了。”
“当然,能够坚持这么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极其精于海战!”
他道“不过论单兵作战能力,这些海寇们也不弱。据本王所知,他们个个都几乎是先天巅峰期以上的境界,且手上多有人命,出手狠辣残暴,极为难缠!”
听刘季这么一说,柳诗诗这才用力地点了点螓首,而后环顾了一圈周围的大周将士们,道“并肩王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所以与这些海寇们缠斗,你们千万要格外小心,万万不可落入与之单打独斗的险境!”
“是!”
这些将士们齐声高呼道。
随后,他们在柳诗诗的指挥下,按照刘季所说的那般,以千人为单位,在各自千夫长的带领下,分散到了周边的村落之中。
没过太久,便有一支周军发现了一伙海寇的踪迹,于是第一时间联系了周边的同伴。
片刻之后,这个消息同样传入了刘季和柳诗诗的耳中。
下一刻,两人迅速开展计划,调集了将近一万周军,对那伙约莫四五千人的海寇进行围杀。
在拥有燧发枪之后,大周军队的远程打击能力,堪称是这个世界最强的。
所以,即便单兵作战能力,或许弱于那些海寇,但是有燧发枪作为辅助,加之人数又将近是那些海寇们的一倍还多。
因此,这场战斗,几乎便没有任何悬念。
就在战斗打响之后差不多过去了小半个时辰,这场围歼战便就宣告结束了。
整整四千八百余
第264章 羞(2/2)
名海寇,被刘季一行全歼。
除了少数几个海寇头子被俘虏之外,余下的海寇尽数死于周军的燧发枪以及弩箭之下。
是的。
为免近距离缠斗给己方带来伤亡,刘季采取的围歼战术很简单,那就是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再进行远程集火。
这样一来,非但有效避免了伤亡,还能大范围地对那些海寇实现打击。 𝕄.🆅𝙊𝔻🆃𝙒.𝙡𝔸
来到被擒获的十几名海寇头目近前,刘季开门见山道“说出你们的巢穴所在,本王可饶你们不死。”
起初,这些海寇头目们还十分倔强,一副他们的同伙还有数万,且都集结在南燕的东陆海面上,谅刘季等人也不敢拿他们如何的架势。
直到刘季失去耐心,命人砍杀了五个头目之后,他们终于老实了,纷纷开始向刘季跪地求饶了起来。
说实话,也就是因为这些海寇们对附近村民的手段太过于残忍,所以刘季才萌生了如此大的杀心。
不然,放在与西秦、大梁、东魏乃至南燕的对战上,一旦敌人丢掉器械成为了俘虏,那么刘季便不会再行赶尽杀绝之举。
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些将士们都是听命行事,与大周作战,乃是他们身不由己的无奈之举。
从这些海寇头目口中,刘季非但得知了他们具体的集聚据点所在,同时还了解到,原来这次登岸的海寇数量足足有一万五千余众。
而他们这支,才只是此次登岸之海寇的三分之一数量。
得到这个消息,刘季遂再不停留,立即命令这些周军,继续对周边的村落展开巡查。
争取在那些海寇们劫掠更多的村民之前,获悉他们的踪迹,再加以围歼!
索性这次有了几个海寇头目的指点,很快,他们便就得到了另一支海寇队伍的动向。
这支海寇差不多有八千余人,攻击目标乃是临近东海的南燕东陆唯一一座城池——砚台。
砚台城面积不是太大,人口也仅仅只有十万余众,加之守城的燕军几乎都被燕东来给调往了西南边陲,所以目前守城的,乃是一群由各个官府衙役所组成的杂牌军。
这些杂牌军的战斗力连一些山匪都不如,更别提是训练有素的海寇们了。
所以,倘若不是这次刘季和柳诗诗率领四万周军前来东陆打击这些海寇,怕是砚台城很快就会被那些海寇给侵占了。
而一旦砚台落入海寇的手中,那么等待这砚台城内南燕百姓的,便极有可能是屠城这一结果。
“砚台!”
刘季略作沉吟,听上去这个城市与他过去所在那个世界的山东省的某个城市谐音很是相像。
而且,这个城市所在的临海位置,似乎与他过去那个世界的那座城市也极为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这座砚台城,规模和人口都远远不及那个城市。
就在刘季等人快速赶往砚台城外时,砚台城的战斗已经打响了。
事实果如他所猜测的那般。
在那群海寇们的疯狂打击下,砚台城内的衙役军,几乎
城内也到处响起此起彼伏的哭喊声。
似乎有部分海寇已经侵入了城内,在城内正进行着烧杀抢掠。
刘季当机立断,命令柳诗诗等人对那些海寇们发动攻击。
有了刘季等人的加入。
瞬间。
战场的局势便就发生了改变。
这支攻城的海寇约莫有八千余人,与那几个海寇头子所的消息一般无二。
而刘季这次则是将四万周军都集中到了一起。
所以这次是足足以五倍于敌的数量,对敌军施行碾压一般的远程集火。
再加上,如今周军虽还谈不上人手一支燧发枪,可这四万周军,也有将近五千名手持燧发枪的枪手。
弩箭手在前,枪手在后,两波攻击此起彼伏,形成了对那些海寇们毫无间断的攻击。
顷刻之间,对面攻城的海寇们便就被刘季一行射杀了无数。
海寇们即便再怎么凶残暴虐,却也都是血肉之躯。
眼见同伴纷纷连惨叫都没来及发出,便就倒在了自己的身侧,那些攻城的海寇们有不少已吓破了胆,萌生了退意。
不过在一名海寇头子残忍杀害了周边几名试图后撤的海寇后,那些打算后退的海寇们,又都纷纷一咬牙,继续对砚台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毕竟逃是死,不逃还有可能攻破砚台城,从而借助城墙为依托,躲避城外刘季等人的火力攻击,只要不是白痴,应当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这个选择,反而加速了他们的死亡之路。
眼见远程集火对那些攻城的海寇们形成了压制,却并未有击垮对方的意志。
刘季两眼顿时微微眯了起来。
接着,就见他一把抄起旁边一名周军的挽弓,而后拉弓搭箭一气呵成,“嗖”地一声,将一支劲箭,径直朝那名海寇头子疾射而去。
“噗!”
这支箭凝聚了刘季大宗师级别的内息,迅若闪电,根本没有给那个海寇头子反应的时间,便就瞬间射中了对方的胸口。
那人只来及发出一道惨烈的闷哼,随即就倒在了地上,生死不知。
“唰!”
这一刻,这些海寇们攻城的战斗终于出现了短暂的停滞。
随即,也不知是谁带的头,率先朝砚台城东的方向疯狂窜逃。
而后,大量的海寇化作鸟兽散,纷纷向城东潜逃。
刘季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当即命令大家对逃亡的海寇们远程射击。
只一刹那,便就收割了不下数千名海寇的性命。
那些海寇留下了一地的尸体,最终逃出了砚台城外。
柳诗诗见状,瞳孔一缩道“要不要去追?”
刘季摇了摇头,道“不忙,先解决掉混入城内的海寇再说。然后我们接手砚台城,将砚台作为我们在东陆的据点!”